
编辑推荐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宜居研究》可作为政府民政部门的领导、规划建设部门的专家、涉老的社会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序
Preface
第1章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
1.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1.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省际差异
1.1.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域类型
1.2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1.3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组合类型
第2章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互动
2.1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城镇化
2.2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2.3城镇化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1城镇化对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2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相应区域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3城镇化对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4城镇化对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4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2.4.1不同阶段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2.4.2东中西部人口老龄化差异对相应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第3章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构建理念与原则
3.1.1构建理念
3.1.2构建原则
3.1.3城市划分
3.2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3.2.1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3.2.2指标库的建立
3.2.3指标筛选和归并
3.3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3.3.1指标体系
3.3.2公共指标
3.3.3专项指标
3.4关联矩阵在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3.4.1关联矩阵法介绍
3.4.2关联矩阵法赋权
第4章中外老年人宜居比较及分析方法
4.1中美老年人居住条件比较
4.1.1中美老年人住房拥有情况比较
4.1.2中美老年人住房所有性质比较
4.1.3中美老年人住房对商店的可达性比较
4.1.4中美老年人搬家次数及原因比较
4.1.5结论与建议
4.2中德养老院可进人性比较
4.2.1德国养老院空间可进入性分析
4.2.2北京敬老院空间可进人性分析
4.2.3结论与建议
4.3中外老年人开放空间对比分布
4.3.1中国老年人城市开放空间分析
4.3.2英美评价城市开敞空间对老年人福利的方法
4.3.3结论与建议
第5章中国城市养老机构设施及案例分析
5.1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机构养老体系的发展
5.2养老机构的宜居理念
5.3北京养老机构环境与老年健康的关系
5.3.1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
5.3.2养老机构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5.3.3养老机构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5.3.4人住老人个体特征对其健康的影响
5.3.5家属照料对人住老人健康的影响
5.3.6结论与建议
5.4北京涉老设施空间特征分析
5.4.1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5.4.2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5.4.3调查区域涉老设施分布特征
5.4.4结论与建议
5.5北京城区老年餐饮服务点空间布局分析
5.5.1基于效率的分布评价意义
5.5.2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5.5.3调查街道的老年餐桌供需状况
5.5.4以优化老年送餐路线降低送餐成本
5.5.5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城市社会地理中涉及的老年人社会空间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继续劳动的可能性空间问题;第二,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进人性问题;第三,老人生活空间问题。敬老院在某种情况下既可以视为公共空间,也可以视为生活空间。本研究由于不涉及敬老院内部空间特点,因此基本上将敬老院作为公共设施来讨论。按照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老年人在共享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成果原则下,应享有受社会尊重,享有社会保障,享有社会、政治权利,享有经济活动权利,享有家庭生活,享有社会服务,享有科技发展成果(李若建,1999)。敬老院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城市社会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改善敬老院空间的可进入性,从而使所有老人都能得到充分、平等的享受。
“可进入性”是指人们利用空间点资源的便捷程度,便捷程度高即为可进入性好,反之为可进入性差。本研究选择海淀区作为研究区域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海淀区敬老院的床位规模在北京位居第二,2013年北京有敬老院410个,床位80516个(北京市统计局,2014),其中海淀区的敬老院有,床位8700个;其次,海淀区敬老院分布类型全。由于海淀区地跨北京建成区和郊区,因此它拥有城区和郊区两种空间区位的敬老院,这将是全面研究敬老院空间可进入性的基础。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宜居研究》可作为政府民政部门的领导、规划建设部门的专家、涉老的社会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序
Preface
第1章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
1.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1.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省际差异
1.1.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域类型
1.2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1.3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组合类型
第2章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互动
2.1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城镇化
2.2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2.3城镇化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1城镇化对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2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相应区域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3城镇化对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3.4城镇化对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
2.4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2.4.1不同阶段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2.4.2东中西部人口老龄化差异对相应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第3章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构建理念与原则
3.1.1构建理念
3.1.2构建原则
3.1.3城市划分
3.2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3.2.1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3.2.2指标库的建立
3.2.3指标筛选和归并
3.3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3.3.1指标体系
3.3.2公共指标
3.3.3专项指标
3.4关联矩阵在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3.4.1关联矩阵法介绍
3.4.2关联矩阵法赋权
第4章中外老年人宜居比较及分析方法
4.1中美老年人居住条件比较
4.1.1中美老年人住房拥有情况比较
4.1.2中美老年人住房所有性质比较
4.1.3中美老年人住房对商店的可达性比较
4.1.4中美老年人搬家次数及原因比较
4.1.5结论与建议
4.2中德养老院可进人性比较
4.2.1德国养老院空间可进入性分析
4.2.2北京敬老院空间可进人性分析
4.2.3结论与建议
4.3中外老年人开放空间对比分布
4.3.1中国老年人城市开放空间分析
4.3.2英美评价城市开敞空间对老年人福利的方法
4.3.3结论与建议
第5章中国城市养老机构设施及案例分析
5.1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机构养老体系的发展
5.2养老机构的宜居理念
5.3北京养老机构环境与老年健康的关系
5.3.1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
5.3.2养老机构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5.3.3养老机构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5.3.4人住老人个体特征对其健康的影响
5.3.5家属照料对人住老人健康的影响
5.3.6结论与建议
5.4北京涉老设施空间特征分析
5.4.1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5.4.2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5.4.3调查区域涉老设施分布特征
5.4.4结论与建议
5.5北京城区老年餐饮服务点空间布局分析
5.5.1基于效率的分布评价意义
5.5.2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5.5.3调查街道的老年餐桌供需状况
5.5.4以优化老年送餐路线降低送餐成本
5.5.5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城市社会地理中涉及的老年人社会空间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继续劳动的可能性空间问题;第二,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进人性问题;第三,老人生活空间问题。敬老院在某种情况下既可以视为公共空间,也可以视为生活空间。本研究由于不涉及敬老院内部空间特点,因此基本上将敬老院作为公共设施来讨论。按照我们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老年人在共享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成果原则下,应享有受社会尊重,享有社会保障,享有社会、政治权利,享有经济活动权利,享有家庭生活,享有社会服务,享有科技发展成果(李若建,1999)。敬老院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城市社会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改善敬老院空间的可进入性,从而使所有老人都能得到充分、平等的享受。
“可进入性”是指人们利用空间点资源的便捷程度,便捷程度高即为可进入性好,反之为可进入性差。本研究选择海淀区作为研究区域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海淀区敬老院的床位规模在北京位居第二,2013年北京有敬老院410个,床位80516个(北京市统计局,2014),其中海淀区的敬老院有,床位8700个;其次,海淀区敬老院分布类型全。由于海淀区地跨北京建成区和郊区,因此它拥有城区和郊区两种空间区位的敬老院,这将是全面研究敬老院空间可进入性的基础。
ISBN | 9787030527691,7030527690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周尚意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