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递展动因分析及风险控制模拟模型研究》能为能源管理部门、能源企业联盟组织及其决策者提供参考,并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谭忠富,男,吉林长岭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经济、能源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出版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北京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分析模型》等。
刘平阔,男,内蒙古赤峰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面:电力经济与管理、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数据模型优化理论及应用、产业经济、能源经济。
刘文彦,男,汉族,山西大同人,出生于1965年9月,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煤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分析。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
1.2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研究现状16
第2章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及模型化描述24
2.1问题的背景介绍24
2.2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25
2.3煤电能源供应链现状28
2.4模型构建41
2.5本章小结55
第3章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现状及分析56
3.1问题的背景介绍56
3.2煤电能源供应链现状56
3.3分析模型构建59
3.4数据处理61
3.5实证分析63
3.6本章小结76
第4章制度变迁中电煤交易的治理成本与边界选择77
4.1问题的背景介绍77
4.2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77
4.3基础模型构建79
4.4演化博弈分析81
4.5离散结构分析85
4.6本章小结88
第5章煤电交易稳定匹配和规模联动的机理分析90
5.1问题的背景介绍90
5.2理论及方法91
5.3数据与流程98
5.4分析与讨论100
5.5本章小结107
第6章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109
6.1问题的背景介绍109
6.2供应链协调的研究情况110
6.3理论基础及系统描述112
6.4系统规范分析119
6.5本章小结121
第7章煤电交易中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123
7.1问题的背景介绍123
7.2机制构建125
7.3机制设计分析133
7.4本章小结136
第8章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递展机理分析138
8.1问题的背景介绍138
8.2理论界定与问题描述141
8.3研究方法144
8.4数据、结果及分析147
8.5本章小结159
第9章基于协调关系的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界定161
9.1问题的背景介绍161
9.2供应链风险界定的研究情况161
9.3防控优化中供应链风险问题描述162
9.4系统分析及模型构建170
9.5本章小结187
第10章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关系及风险评价测度189
10.1引言189
10.2问题描述190
10.3数据及模型192
10.4案例分析200
10.5本章小结202
第11章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风险减轻策略研究204
11.1问题的背景介绍204
11.2问题描述206
11.3模型构建208
11.4仿真分析214
11.5本章小结224
第12章基于防控优化的煤电能源供应链设计225
12.1问题的背景介绍225
12.2供应链设计的研究情况225
12.3防控优化中的供应链设计问题描述227
12.4基于防控优化的模型构建230
12.5本章小结238
第13章基于防控优化的煤电能源供应链柔性策略240
13.1问题的背景介绍240
13.2供应链柔性管理的文献综述243
13.3基于防控优化的风险减轻策略244
13.4基于防控优化的柔性能力模型构建247
13.5算例分析255
13.6本章小结261
第14章绿色证书交易、碳排放权交易与电力市场263
14.1问题的背景介绍263
14.2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264
14.3模型构建266
14.4模拟仿真272
14.5本章小结281
第15章煤电能源供应链碳管理战略分析及协同机制283
15.1问题的背景介绍283
15.2供应链碳管理分析285
15.3供应链碳管理287
15.4本章小结292
第16章政策含义与展望293
16.1政策建议293
16.2局限与展望298
参考文献300
附录322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煤电博弈的集中体现在于火力机组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的谈判行为。由于煤炭市场开放,煤炭能源市场化进程加快,每年年末的煤、电交易合同谈判已经逐渐成为煤电企业进行合作博弈的自发性、自主性经济行为。根据上一年的煤炭交易情况,煤、电企业双方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就长协合同煤炭价格问题进行博弈;且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结构升级以及环境气候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博弈战不断升级。2014年,在煤电交易过程中,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的年度交易大会的作用效果较为不显著,继而国内各大煤炭企业就自身发展问题陆续召开年度订货会议,但会议进程略显停滞。究其原因,主要是煤、电企业双方对煤炭价格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存在较大的分歧,致使在订购交易价格方面很难形成统一。在集权经济体制向非集权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作为中国特色的特殊矛盾,煤、电企业的合作博弈所涉及的是较为深层次的机制性矛盾和体制性冲突,博弈过程中触及多方利益(如煤炭产业与发电产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为了科学分析“煤电倒挂”的现象、合理解决煤电矛盾,业界专家和政府部门也已经先后提出一系列试行解决思路,如煤电价格联动、电煤捆绑销售、煤电上下游“纵向一体化”等思路。其目标就是实现煤、电企业的有效博弈,促进煤、电产业共同发展。
《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递展动因分析及风险控制模拟模型研究》能为能源管理部门、能源企业联盟组织及其决策者提供参考,并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谭忠富,男,吉林长岭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经济、能源经济、技术经济及管理。出版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北京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分析模型》等。
刘平阔,男,内蒙古赤峰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面:电力经济与管理、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数据模型优化理论及应用、产业经济、能源经济。
刘文彦,男,汉族,山西大同人,出生于1965年9月,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煤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分析。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
1.2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研究现状16
第2章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及模型化描述24
2.1问题的背景介绍24
2.2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25
2.3煤电能源供应链现状28
2.4模型构建41
2.5本章小结55
第3章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现状及分析56
3.1问题的背景介绍56
3.2煤电能源供应链现状56
3.3分析模型构建59
3.4数据处理61
3.5实证分析63
3.6本章小结76
第4章制度变迁中电煤交易的治理成本与边界选择77
4.1问题的背景介绍77
4.2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77
4.3基础模型构建79
4.4演化博弈分析81
4.5离散结构分析85
4.6本章小结88
第5章煤电交易稳定匹配和规模联动的机理分析90
5.1问题的背景介绍90
5.2理论及方法91
5.3数据与流程98
5.4分析与讨论100
5.5本章小结107
第6章煤电能源供应链协调109
6.1问题的背景介绍109
6.2供应链协调的研究情况110
6.3理论基础及系统描述112
6.4系统规范分析119
6.5本章小结121
第7章煤电交易中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123
7.1问题的背景介绍123
7.2机制构建125
7.3机制设计分析133
7.4本章小结136
第8章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递展机理分析138
8.1问题的背景介绍138
8.2理论界定与问题描述141
8.3研究方法144
8.4数据、结果及分析147
8.5本章小结159
第9章基于协调关系的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界定161
9.1问题的背景介绍161
9.2供应链风险界定的研究情况161
9.3防控优化中供应链风险问题描述162
9.4系统分析及模型构建170
9.5本章小结187
第10章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关系及风险评价测度189
10.1引言189
10.2问题描述190
10.3数据及模型192
10.4案例分析200
10.5本章小结202
第11章煤电能源供应链中长期风险减轻策略研究204
11.1问题的背景介绍204
11.2问题描述206
11.3模型构建208
11.4仿真分析214
11.5本章小结224
第12章基于防控优化的煤电能源供应链设计225
12.1问题的背景介绍225
12.2供应链设计的研究情况225
12.3防控优化中的供应链设计问题描述227
12.4基于防控优化的模型构建230
12.5本章小结238
第13章基于防控优化的煤电能源供应链柔性策略240
13.1问题的背景介绍240
13.2供应链柔性管理的文献综述243
13.3基于防控优化的风险减轻策略244
13.4基于防控优化的柔性能力模型构建247
13.5算例分析255
13.6本章小结261
第14章绿色证书交易、碳排放权交易与电力市场263
14.1问题的背景介绍263
14.2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264
14.3模型构建266
14.4模拟仿真272
14.5本章小结281
第15章煤电能源供应链碳管理战略分析及协同机制283
15.1问题的背景介绍283
15.2供应链碳管理分析285
15.3供应链碳管理287
15.4本章小结292
第16章政策含义与展望293
16.1政策建议293
16.2局限与展望298
参考文献300
附录322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煤电博弈的集中体现在于火力机组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的谈判行为。由于煤炭市场开放,煤炭能源市场化进程加快,每年年末的煤、电交易合同谈判已经逐渐成为煤电企业进行合作博弈的自发性、自主性经济行为。根据上一年的煤炭交易情况,煤、电企业双方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就长协合同煤炭价格问题进行博弈;且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结构升级以及环境气候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博弈战不断升级。2014年,在煤电交易过程中,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的年度交易大会的作用效果较为不显著,继而国内各大煤炭企业就自身发展问题陆续召开年度订货会议,但会议进程略显停滞。究其原因,主要是煤、电企业双方对煤炭价格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存在较大的分歧,致使在订购交易价格方面很难形成统一。在集权经济体制向非集权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作为中国特色的特殊矛盾,煤、电企业的合作博弈所涉及的是较为深层次的机制性矛盾和体制性冲突,博弈过程中触及多方利益(如煤炭产业与发电产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为了科学分析“煤电倒挂”的现象、合理解决煤电矛盾,业界专家和政府部门也已经先后提出一系列试行解决思路,如煤电价格联动、电煤捆绑销售、煤电上下游“纵向一体化”等思路。其目标就是实现煤、电企业的有效博弈,促进煤、电产业共同发展。
ISBN | 9787030512659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谭忠富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