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供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科学、渔业、水利、海洋等领域相关专业研究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师生的相关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篇盐城沿海湿地概况
第1章盐城沿海湿地自然特征3
1.1地理位置3
1.2自然环境5
1.2.1地质与地貌5
1.2.2气候6
1.2.3水文6
1.2.4土壤7
1.3自然资源8
1.3.1植物资源8
1.3.2动物资源9
1.3.3海水资源10
1.3.4土地资源11
1.3.5风力资源12
第2章盐城沿海湿地社会经济概况14
2.1人口14
2.2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14
2.3交通、通信及其他基础设施16
2.4风景旅游资源16
2.5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17
……
3.1地理位置19
3.2历史演变20
3.3保护区范围的空间变化20
第二篇植物篇
第4章盐城沿海湿地植物组成27
4.1藻类植物27
4.1.1淡水藻类27
4.1.2近海浮游植物28
4.1.3近海大型海藻29
4.2蕨类植物29
4.3裸子植物30
4.4被子植物30
4.4.1木兰纲植物(双子叶植物)31
4.4.2百合纲植物(单子叶植物)31
第5章植物区系分析33
5.1植物区系组成33
5.1.1高等植物科、属组成分析33
5.1.2高等植物属、种组成分析35
5.2地理成分分析36
5.2.1盐城沿海湿地植物分布区类型36
5.2.2盐城沿海湿地区系类型分析39
5.2.3盐城沿海湿地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39
5.3特有性分析40
第6章典型植物群落41
6.1植物群落划分41
6.2典型植物群落特征42
6.2.1互花米草群落42
6.2.2盐地碱蓬群落45
6.2.3芦苇群落47
6.2.4其他重要植物群落49
6.2.5人工林群落50
6.3典型植物群落分布51
6.4典型植被特征及分布53
6.4.1盐地植被类型55
6.4.2盐沼植被类型55
6.4.3盐水水生植被类型56
第7章植物种质资源概况59
7.1食用植物59
7.2药用植物59
7.3饲用植物61
7.4工业用植物61
7.4.1油料植物61
7.4.2纤维植物61
7.4.3其他工业用植物62
7.5观赏植物62
7.6土壤改良及修复植物62
7.7保滩护堤植物62
7.8外来物种63
7.8.1互花米草63
7.8.2加拿大一枝黄花63
7.8.3空心莲子草64
7.9重点保护物种64
第三篇动物资源
第8章近海浮游动物67
8.1物种组成67
8.2区系特点68
8.3主要种类及分布68
第9章潮间带与近海底栖动物74
9.1物种组成74
9.2区系特点74
9.3潮间带动物空间分布75
9.4潮间带动物生物多样性77
9.4.1中路港断面生物多样性77
9.4.2中潮区生物多样性79
9.4.3米草区生物多样性80
9.5主要潮间带和近海底栖动物83
第10章昆虫91
10.1种类组成91
10.2区系特点92
10.3盐城沿海湿地的经济昆虫93
10.3.1食用昆虫93
10.3.2天敌昆虫93
10.3.3传粉昆虫94
10.4主要经济昆虫94
第11章鱼类102
11.1种类组成102
11.2区系特点103
11.3生态类型103
11.4资源与利用情况104
11.5主要经济鱼类105
第12章两栖动物111
12.1种类组成111
12.2物种分布与区系特点112
12.3栖息地生态类型113
12.4保护区常见两栖动物种类113
第13章爬行动物116
13.1种类组成116
13.2区系组成与物种分布117
13.3栖息地生态类型118
13.4盐城沿海湿地常见爬行动物种类119
第14章鸟类124
14.1调查方法124
14.2鸟类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124
14.3盐城沿海湿地鸟类栖息地生境特征150
14.4盐城沿海湿地鸟类活动特点151
14.5保护区重要鸟类151
第15章哺乳动物160
15.1种类组成160
15.2物种分布162
15.3栖息地生态类型及常见物种163
15.4保护区常见哺乳动物163
第16章盐城沿海湿地重要动物物种168
16.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8
16.2丹顶鹤171
16.2.1丹顶鹤生物学特征171
16.2.2丹顶鹤种群数量172
16.3东方白鹳176
16.3.1东方白鹳生物学特征176
16.3.2东方白鹳种群数量176
16.3.3东方白鹳栖息地分布178
16.4遗鸥178
16.4.1遗鸥生物学特征178
16.4.2遗鸥种群数量178
16.4.3遗鸥栖息地分布178
16.5黑脸琵鹭179
16.5.1黑脸琵鹭生物学特征179
16.5.2黑脸琵鹭种群数量180
16.5.3黑脸琵鹭栖息地分布180
16.6黑嘴鸥180
16.6.1黑嘴鸥生物学特征180
16.6.2黑嘴鸥种群数量181
16.6.3黑嘴鸥栖息地分布182
16.7鸻鹬类184
16.7.1鸻鹬类生物学特征184
16.7.2鸻鹬类种群数量184
16.7.3鸻鹬类栖息地分布187
16.8麋鹿188
16.8.1麋鹿生物学特征188
16.8.2麋鹿种群数量188
16.8.3麋鹿栖息地分布189
16.9獐189
16.9.1獐的生物学特征189
16.9.2獐种群数量189
16.9.3獐的栖息地变迁190
第17章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珍禽栖息地适宜性193
17.1丹顶鹤越冬适宜性生境193
17.2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生境变化194
17.2.1适宜生境类型及面积194
17.2.2适宜生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的影响196
17.3盐城沿海湿地景观变化对鸟类生境影响196
第四篇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
第18章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203
18.1盐城滩涂湿地生态系统203
18.2禾草滩生态系统203
18.3碱蓬滩涂生态系统204
18.4米草滩涂生态系统204
18.5光滩生态系统205
18.6近岸海域生态系统205
18.7河口湿地生态系统206
18.8人工湿地生态系统207
第19章盐城沿海湿地演变208
19.1盐城沿海湿地地貌208
19.1.1沿海滩涂淤积和侵蚀动态208
19.1.2沿海滩涂的侵蚀和淤积演替趋势215
19.1.3海岸淤蚀动力机制218
19.2沿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变220
19.2.1沉积物物理性质的演变221
19.2.2沉积物化学性质的演变225
19.3沿海湿地植被演变236
19.3.1典型湿地植被演替过程237
19.3.2湿地植被的演替序列238
19.3.3盐城沿海湿地演变趋势239
第20章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42
20.1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242
20.2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43
20.2.1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243
20.2.2污染物的净化243
20.2.3促淤护岸244
20.2.4大气调节功能245
20.2.5重要物种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245
20.2.6旅游科教功能246
20.3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246
20.4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247
20.4.1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单元的划分247
20.4.2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248
第五篇盐城沿海湿地保护与管理
第21章盐城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253
21.1围垦造地,湿地萎缩253
21.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湿地退化254
21.3污染胁迫,湿地不堪重负258
21.4过度捕捞,资源锐减259
21.5动态淤蚀,变化复杂259
21.6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渐显260
第22章盐城湿地保护管理建议262
22.1完善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建设262
22.2探讨沿海湿地动态保护机制262
22.3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入侵种管理263
22.4盐城沿海区域的总体规划和污染整治264
22.5建立滨海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投入机制264
22.6公众参与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265
22.7建立健全保护区管理法制体系266
参考文献268
附录1盐城沿海湿地近海浮游植物名录274
附录2盐城沿海湿地近海大型海藻植物名录280
附录3盐城沿海湿地蕨类植物名录282
附录4盐城沿海湿地裸子植物名录283
附录5盐城沿海湿地被子植物名录284
附录6盐城沿海湿地近海浮游动物名录300
附录7盐城沿海湿地潮间带及近海底栖动物名录303
附录8盐城沿海湿地昆虫名录312
附录9盐城沿海湿地鱼类名录326
附录10盐城沿海湿地鸟类名录332
附录11盐城沿海湿地两栖动物名录343
附录12盐城沿海湿地爬行动物名录344
附录13盐城沿海湿地哺乳动物名录345
图版1盐城湿地生境
图版2盐城沿海湿地植物
图版3盐城科考报告动物
图版4盐城湿地科考活动
图版5书中部分图件彩版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855年黄河北归后,由于外来泥沙骤减,江苏海岸进入了空前的调整阶段,主要表现为河口迅速后退、水下三角洲夷平,北部侵蚀岸段不断扩大,而南部海岸由于保持着原来的泥沙来源,依然保持淤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射阳河口以北的盐城北部海岸一直处于侵蚀状态,而射阳河口以南的南部岸段依然保持着一定速率的淤长。21世纪以来,侵蚀岸线逐步南移。
2.沿海滩涂的侵蚀和淤积变化
江苏海岸以兼有快速的淤长岸段及剧烈的蚀退岸段而闻名,盐城海岸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岸线变化较为剧烈。自北向南,依次在灌河口南、废黄河口、奤套河口南、中路港、斗龙港南、大丰港、梁垛河口闸北设置7个断面,测定滩面高程,测量起点一般设在外围海堤,向海每间隔100 m测量滩面高程,测量终点一般在当时滩面齐腰水深处。利用日产拓普康全站仪以垂直海堤方向自起点向海测量,测量过程中记录滩涂植物生长分布状况,并在不司生物分布区域适当位置取表面(不超过1 cm深)土样,在中路港、大丰港、梁垛河闸北的大米草群落内及边缘处取1—4 m长度不等的柱状样。土样及柱状样在实验室利用激光粒度仪等仪器和方法进行粒度和沉积时间的测定。通过代表性剖面滩面高程的实测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调杏、寻访,探讨盐城沿海滩涂的侵蚀与淤积状况。
本书供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科学、渔业、水利、海洋等领域相关专业研究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师生的相关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篇盐城沿海湿地概况
第1章盐城沿海湿地自然特征3
1.1地理位置3
1.2自然环境5
1.2.1地质与地貌5
1.2.2气候6
1.2.3水文6
1.2.4土壤7
1.3自然资源8
1.3.1植物资源8
1.3.2动物资源9
1.3.3海水资源10
1.3.4土地资源11
1.3.5风力资源12
第2章盐城沿海湿地社会经济概况14
2.1人口14
2.2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14
2.3交通、通信及其他基础设施16
2.4风景旅游资源16
2.5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17
……
3.1地理位置19
3.2历史演变20
3.3保护区范围的空间变化20
第二篇植物篇
第4章盐城沿海湿地植物组成27
4.1藻类植物27
4.1.1淡水藻类27
4.1.2近海浮游植物28
4.1.3近海大型海藻29
4.2蕨类植物29
4.3裸子植物30
4.4被子植物30
4.4.1木兰纲植物(双子叶植物)31
4.4.2百合纲植物(单子叶植物)31
第5章植物区系分析33
5.1植物区系组成33
5.1.1高等植物科、属组成分析33
5.1.2高等植物属、种组成分析35
5.2地理成分分析36
5.2.1盐城沿海湿地植物分布区类型36
5.2.2盐城沿海湿地区系类型分析39
5.2.3盐城沿海湿地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39
5.3特有性分析40
第6章典型植物群落41
6.1植物群落划分41
6.2典型植物群落特征42
6.2.1互花米草群落42
6.2.2盐地碱蓬群落45
6.2.3芦苇群落47
6.2.4其他重要植物群落49
6.2.5人工林群落50
6.3典型植物群落分布51
6.4典型植被特征及分布53
6.4.1盐地植被类型55
6.4.2盐沼植被类型55
6.4.3盐水水生植被类型56
第7章植物种质资源概况59
7.1食用植物59
7.2药用植物59
7.3饲用植物61
7.4工业用植物61
7.4.1油料植物61
7.4.2纤维植物61
7.4.3其他工业用植物62
7.5观赏植物62
7.6土壤改良及修复植物62
7.7保滩护堤植物62
7.8外来物种63
7.8.1互花米草63
7.8.2加拿大一枝黄花63
7.8.3空心莲子草64
7.9重点保护物种64
第三篇动物资源
第8章近海浮游动物67
8.1物种组成67
8.2区系特点68
8.3主要种类及分布68
第9章潮间带与近海底栖动物74
9.1物种组成74
9.2区系特点74
9.3潮间带动物空间分布75
9.4潮间带动物生物多样性77
9.4.1中路港断面生物多样性77
9.4.2中潮区生物多样性79
9.4.3米草区生物多样性80
9.5主要潮间带和近海底栖动物83
第10章昆虫91
10.1种类组成91
10.2区系特点92
10.3盐城沿海湿地的经济昆虫93
10.3.1食用昆虫93
10.3.2天敌昆虫93
10.3.3传粉昆虫94
10.4主要经济昆虫94
第11章鱼类102
11.1种类组成102
11.2区系特点103
11.3生态类型103
11.4资源与利用情况104
11.5主要经济鱼类105
第12章两栖动物111
12.1种类组成111
12.2物种分布与区系特点112
12.3栖息地生态类型113
12.4保护区常见两栖动物种类113
第13章爬行动物116
13.1种类组成116
13.2区系组成与物种分布117
13.3栖息地生态类型118
13.4盐城沿海湿地常见爬行动物种类119
第14章鸟类124
14.1调查方法124
14.2鸟类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124
14.3盐城沿海湿地鸟类栖息地生境特征150
14.4盐城沿海湿地鸟类活动特点151
14.5保护区重要鸟类151
第15章哺乳动物160
15.1种类组成160
15.2物种分布162
15.3栖息地生态类型及常见物种163
15.4保护区常见哺乳动物163
第16章盐城沿海湿地重要动物物种168
16.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8
16.2丹顶鹤171
16.2.1丹顶鹤生物学特征171
16.2.2丹顶鹤种群数量172
16.3东方白鹳176
16.3.1东方白鹳生物学特征176
16.3.2东方白鹳种群数量176
16.3.3东方白鹳栖息地分布178
16.4遗鸥178
16.4.1遗鸥生物学特征178
16.4.2遗鸥种群数量178
16.4.3遗鸥栖息地分布178
16.5黑脸琵鹭179
16.5.1黑脸琵鹭生物学特征179
16.5.2黑脸琵鹭种群数量180
16.5.3黑脸琵鹭栖息地分布180
16.6黑嘴鸥180
16.6.1黑嘴鸥生物学特征180
16.6.2黑嘴鸥种群数量181
16.6.3黑嘴鸥栖息地分布182
16.7鸻鹬类184
16.7.1鸻鹬类生物学特征184
16.7.2鸻鹬类种群数量184
16.7.3鸻鹬类栖息地分布187
16.8麋鹿188
16.8.1麋鹿生物学特征188
16.8.2麋鹿种群数量188
16.8.3麋鹿栖息地分布189
16.9獐189
16.9.1獐的生物学特征189
16.9.2獐种群数量189
16.9.3獐的栖息地变迁190
第17章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珍禽栖息地适宜性193
17.1丹顶鹤越冬适宜性生境193
17.2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生境变化194
17.2.1适宜生境类型及面积194
17.2.2适宜生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的影响196
17.3盐城沿海湿地景观变化对鸟类生境影响196
第四篇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
第18章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203
18.1盐城滩涂湿地生态系统203
18.2禾草滩生态系统203
18.3碱蓬滩涂生态系统204
18.4米草滩涂生态系统204
18.5光滩生态系统205
18.6近岸海域生态系统205
18.7河口湿地生态系统206
18.8人工湿地生态系统207
第19章盐城沿海湿地演变208
19.1盐城沿海湿地地貌208
19.1.1沿海滩涂淤积和侵蚀动态208
19.1.2沿海滩涂的侵蚀和淤积演替趋势215
19.1.3海岸淤蚀动力机制218
19.2沿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变220
19.2.1沉积物物理性质的演变221
19.2.2沉积物化学性质的演变225
19.3沿海湿地植被演变236
19.3.1典型湿地植被演替过程237
19.3.2湿地植被的演替序列238
19.3.3盐城沿海湿地演变趋势239
第20章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42
20.1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242
20.2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43
20.2.1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243
20.2.2污染物的净化243
20.2.3促淤护岸244
20.2.4大气调节功能245
20.2.5重要物种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245
20.2.6旅游科教功能246
20.3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246
20.4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247
20.4.1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单元的划分247
20.4.2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248
第五篇盐城沿海湿地保护与管理
第21章盐城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253
21.1围垦造地,湿地萎缩253
21.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湿地退化254
21.3污染胁迫,湿地不堪重负258
21.4过度捕捞,资源锐减259
21.5动态淤蚀,变化复杂259
21.6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渐显260
第22章盐城湿地保护管理建议262
22.1完善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建设262
22.2探讨沿海湿地动态保护机制262
22.3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入侵种管理263
22.4盐城沿海区域的总体规划和污染整治264
22.5建立滨海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投入机制264
22.6公众参与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265
22.7建立健全保护区管理法制体系266
参考文献268
附录1盐城沿海湿地近海浮游植物名录274
附录2盐城沿海湿地近海大型海藻植物名录280
附录3盐城沿海湿地蕨类植物名录282
附录4盐城沿海湿地裸子植物名录283
附录5盐城沿海湿地被子植物名录284
附录6盐城沿海湿地近海浮游动物名录300
附录7盐城沿海湿地潮间带及近海底栖动物名录303
附录8盐城沿海湿地昆虫名录312
附录9盐城沿海湿地鱼类名录326
附录10盐城沿海湿地鸟类名录332
附录11盐城沿海湿地两栖动物名录343
附录12盐城沿海湿地爬行动物名录344
附录13盐城沿海湿地哺乳动物名录345
图版1盐城湿地生境
图版2盐城沿海湿地植物
图版3盐城科考报告动物
图版4盐城湿地科考活动
图版5书中部分图件彩版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855年黄河北归后,由于外来泥沙骤减,江苏海岸进入了空前的调整阶段,主要表现为河口迅速后退、水下三角洲夷平,北部侵蚀岸段不断扩大,而南部海岸由于保持着原来的泥沙来源,依然保持淤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射阳河口以北的盐城北部海岸一直处于侵蚀状态,而射阳河口以南的南部岸段依然保持着一定速率的淤长。21世纪以来,侵蚀岸线逐步南移。
2.沿海滩涂的侵蚀和淤积变化
江苏海岸以兼有快速的淤长岸段及剧烈的蚀退岸段而闻名,盐城海岸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岸线变化较为剧烈。自北向南,依次在灌河口南、废黄河口、奤套河口南、中路港、斗龙港南、大丰港、梁垛河口闸北设置7个断面,测定滩面高程,测量起点一般设在外围海堤,向海每间隔100 m测量滩面高程,测量终点一般在当时滩面齐腰水深处。利用日产拓普康全站仪以垂直海堤方向自起点向海测量,测量过程中记录滩涂植物生长分布状况,并在不司生物分布区域适当位置取表面(不超过1 cm深)土样,在中路港、大丰港、梁垛河闸北的大米草群落内及边缘处取1—4 m长度不等的柱状样。土样及柱状样在实验室利用激光粒度仪等仪器和方法进行粒度和沉积时间的测定。通过代表性剖面滩面高程的实测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调杏、寻访,探讨盐城沿海滩涂的侵蚀与淤积状况。
ISBN | 9787030528995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国祥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