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潮间带物种资源调查与研究 978703053234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海南岛潮间带物种资源调查与研究》可为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环境保护及海洋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及基础数据。

目录

第一章 调查方法及站位
第一节 调查方法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
第三节 调查站位
一、西海岸潮间带调查站位
二、东海岸潮间带调查站位
第二章 海南岛西海岸潮间带生物资源
第—节 总概况
一、种类组成及分布
二、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
三、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第—节 分述
一、藻类和海草资源状况
二、鱼类资源状况
三、无脊椎动物资源状况
第三章 海南岛东海岸潮间带生物资源
第一节 总概况
一、种类组成及分布
二、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
三、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第二节 分述
一、藻类资源状况
二、鱼类资源状况
三、无脊椎动物资源状况
第四章 海南岛潮间带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第一节 大型藻类和海草物种组成
第二节 鱼类物种组成
第三节 软体动物物种组成
第四节 节肢动物物种组成
第五节 环节动物物种组成
第六节 棘皮动物物种组成
第七节 刺胞动物物种组成
第五章 海南岛潮间带海洋生物保护名录
第一节 评估指标体系
一、评估原则
二、评估标准
三、评估指标
第二节 评估结果
第六章 海南岛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气候等的影响
二、海岸带建设性工程,直接毁灭沿岸生态环境
三、海洋污染加剧导致生物资源的破坏
四、近岸珊瑚礁的破坏性开发加剧海滩侵蚀
五、过度捕捞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六、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七、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丧失案例
一、海南洋浦—白马井地区
二、洋浦干冲
三、新盈县临高镇后水湾
四、海南万宁港北港—小海
五、海南三亚海棠湾—藤海渔港(后海渔排、海港湾)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近岸海域功能区划,统筹发展
二、加强污染治理,严控污染源
三、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统筹协调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海洋基础研究,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物生态保护意识
六、建立健全协调保护机制,统筹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海南岛潮间带大型藻类
附表2 海南岛潮间带鱼类
附表3 海南岛潮间带软体动物
附表4 海南岛潮间带甲壳动物
附表5 海南岛潮间带环节动物
附表6 海南岛潮间带棘皮动物
附表7 海南岛潮间带刺胞动物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二、海岸带建设性工程,直接毁灭沿岸生态环境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地位的建立,海南岛土地资源愈加紧缺,而围海、填海则成为解决此间题的常用之道,也因此违规建设层出不穷。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海南省共批准围填海项目180项,使用海域面积2031.84hm2,而2008~2011年则批准海域使用项目达到778项,使用海域面积约3603hm2。海花岛、三亚凤凰岛、南海明珠人工岛等人工岛的建设使得原小岛或暗礁被覆盖。由于被人工建筑所取代,原海岸带生态系统遭受灭绝性毁坏,海洋生物无法继续在原栖息地生活,而移动性差的海洋生物则完全毁灭。特殊的海洋环境使潮间带成为很多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天堂,在海岸带工程建设时首当其冲遭受破坏,众多海洋生物栖息地、产卵场、孵育场的生态系统退化或完全消失,使得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新的潮间带底质与原底质不同,而新潮间带生态系统需要许多年才可能重新建立并达到稳定状态。
ISBN978703053234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涛 等
尺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