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编写过程中摈弃了将“学”和“练”绝然分开的做法,将学生“学”和“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贯穿全书的设计思路是,“学”、“练”结合,学生自学之用;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检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尤其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录
第1章 绪论
内容提要
1.1 分析化学概述
1.2 分析测定的过程
1.2 分析化学分类
1.4 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2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内容提要
2.1 误差的表征
2.2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2 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内容提要
3.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3.2 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3.4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酸碱平衡
3.5 酸碱缓冲溶液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
3.7 酸碱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9 非水溶剂中的酸碱滴定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4章 络合滴定法
内容提要
4.1 络合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4.2 金属指示剂
4.3 滴定曲线与终点误差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4.5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内容提要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5.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及速率
5.3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5.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6章 沉淀重量法与沉淀滴定法
内容提要
6.1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6.2 沉淀重量法
6.3 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7章 分析测定中的样品制备与分离方法
内容提要
7.1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2 回收率和分离因数
7.3 分离方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8章 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法
内容提要
8.1 概述
8.2 柱层析和平面色谱法
8.3 现代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8.4 气相色谱法
8.5 高效液相色谱法
8.6 色谱分析样品处理和数据处理
8.7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8.8 毛细管电泳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9章 光学分析法引论
内容提要
9.1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9.2 电磁辐射的性质
9.3 光谱法仪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内容提要
10.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0.2 朗伯—比尔定律
10.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10.5 分析条件的选择
10.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1章 红外光谱法
内容提要
11.1 基本原理
11.2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11.3 红外谱图的解析
11.4 激光Raman光谱法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2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内容提要
12.1 荧光(磷光)的产生机理以及激发态分子去活化途径
12.2 荧光光谱特征
12.3 荧光效率
12.4 荧光(磷光)光谱仪
12.5 定量依据以及灵敏度
12.6 现代荧光技术
12.7 化学发光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3章 原子光谱法
内容提要
13.1 概述
13.2 原子光谱基本原理
13.3 原子发射光谱法
13.4 原子吸收光谱法
13.5 原子荧光光谱法
13.6 原子质谱
13.7 元素的形态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4章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内容提要
14.1 X射线和X射线谱
14.2 X射线荧光分析
14.3 X射线荧光光谱仪
14.4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5章 表面分析
内容提要
15.1 概述
15.2 光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
1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5.4 紫外光电子能谱法
15.5 Auger电子能谱法
15.6 电子能谱仪
15.7 二次离子质谱
15.8 扫描隧道显微镜
15.9 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6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内容提要
16.1 基本概念
16.2 基本仪器
16.3 基本应用
16.4 其他核的NMR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7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
内容提要
17.1 原电池与电解池
17.2 液接电位
17.3 电极反应速率
17.4 Nernst方程式
17.5 电极电位
17.6 电极表面传质过程及扩散电流
17.7 电分析化学方法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8章 电位分析法
内容提要
18.1 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18.2 离子选择性电极和膜电位
18.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18.4 直接电位法
18.5 电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
第19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第20章 伏安法
第21章 电分析化学新方法和新技术
第22章 质谱法
第23章 流动注射分析
第24章 热分析与有机元素分析
第25章 放射化学分析
第26章 生化分析
第27章 环境分析化学
第28章 电路和测量技术基础
第29章 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文摘
版权页:
27.3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护资源、保护人民健康和实施环境监督管理而制定的技术规定,是国家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有关采样、分析、检验,统计计算的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及环保仪器和设备标准。环境标准分为......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只有......标准,地方不得制定相关标准,并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若按环境要素分类,环境标准又可分为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土壤标准和生物质量标准。
我国已经颁布的水质标准有地面水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和一批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其中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面水域。依据地面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详细分类方法和对应的区域见“教程”表27.5。
我国已颁布的大气标准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详见“教程”表27.6。另外,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实行空气质量日报等的发布工作,并且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的形式。空气行染指数是将常规监测的各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字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等级状况,是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量的尺度,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见本章思考题27.5的解答,相应的空气质量等级见“教程”表27.8。
编写过程中摈弃了将“学”和“练”绝然分开的做法,将学生“学”和“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贯穿全书的设计思路是,“学”、“练”结合,学生自学之用;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检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尤其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录
第1章 绪论
内容提要
1.1 分析化学概述
1.2 分析测定的过程
1.2 分析化学分类
1.4 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2章 分析数据处理及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内容提要
2.1 误差的表征
2.2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2 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内容提要
3.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3.2 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的影响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3.4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酸碱平衡
3.5 酸碱缓冲溶液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
3.7 酸碱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9 非水溶剂中的酸碱滴定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4章 络合滴定法
内容提要
4.1 络合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4.2 金属指示剂
4.3 滴定曲线与终点误差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4.5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内容提要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5.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及速率
5.3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5.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6章 沉淀重量法与沉淀滴定法
内容提要
6.1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6.2 沉淀重量法
6.3 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7章 分析测定中的样品制备与分离方法
内容提要
7.1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7.2 回收率和分离因数
7.3 分离方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8章 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法
内容提要
8.1 概述
8.2 柱层析和平面色谱法
8.3 现代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8.4 气相色谱法
8.5 高效液相色谱法
8.6 色谱分析样品处理和数据处理
8.7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8.8 毛细管电泳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9章 光学分析法引论
内容提要
9.1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9.2 电磁辐射的性质
9.3 光谱法仪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内容提要
10.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0.2 朗伯—比尔定律
10.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10.5 分析条件的选择
10.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1章 红外光谱法
内容提要
11.1 基本原理
11.2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11.3 红外谱图的解析
11.4 激光Raman光谱法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2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内容提要
12.1 荧光(磷光)的产生机理以及激发态分子去活化途径
12.2 荧光光谱特征
12.3 荧光效率
12.4 荧光(磷光)光谱仪
12.5 定量依据以及灵敏度
12.6 现代荧光技术
12.7 化学发光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3章 原子光谱法
内容提要
13.1 概述
13.2 原子光谱基本原理
13.3 原子发射光谱法
13.4 原子吸收光谱法
13.5 原子荧光光谱法
13.6 原子质谱
13.7 元素的形态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4章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内容提要
14.1 X射线和X射线谱
14.2 X射线荧光分析
14.3 X射线荧光光谱仪
14.4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5章 表面分析
内容提要
15.1 概述
15.2 光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
1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5.4 紫外光电子能谱法
15.5 Auger电子能谱法
15.6 电子能谱仪
15.7 二次离子质谱
15.8 扫描隧道显微镜
15.9 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6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内容提要
16.1 基本概念
16.2 基本仪器
16.3 基本应用
16.4 其他核的NMR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7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
内容提要
17.1 原电池与电解池
17.2 液接电位
17.3 电极反应速率
17.4 Nernst方程式
17.5 电极电位
17.6 电极表面传质过程及扩散电流
17.7 电分析化学方法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第18章 电位分析法
内容提要
18.1 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18.2 离子选择性电极和膜电位
18.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18.4 直接电位法
18.5 电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解析
……
第19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第20章 伏安法
第21章 电分析化学新方法和新技术
第22章 质谱法
第23章 流动注射分析
第24章 热分析与有机元素分析
第25章 放射化学分析
第26章 生化分析
第27章 环境分析化学
第28章 电路和测量技术基础
第29章 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文摘
版权页:
27.3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护资源、保护人民健康和实施环境监督管理而制定的技术规定,是国家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有关采样、分析、检验,统计计算的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及环保仪器和设备标准。环境标准分为......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只有......标准,地方不得制定相关标准,并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若按环境要素分类,环境标准又可分为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土壤标准和生物质量标准。
我国已经颁布的水质标准有地面水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和一批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其中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面水域。依据地面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详细分类方法和对应的区域见“教程”表27.5。
我国已颁布的大气标准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详见“教程”表27.6。另外,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实行空气质量日报等的发布工作,并且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的形式。空气行染指数是将常规监测的各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字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等级状况,是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量的尺度,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见本章思考题27.5的解答,相应的空气质量等级见“教程”表27.8。
ISBN | 9787301108789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李克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