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黄晓勇,男,1956年11月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国际能源安全、民间组织等。
崔民选,男,汉族,山西临猗人,1960年出生,工业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重点领域为政府政策、工业结构与能源战略、生态环境及管理创新、投资银行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参与主持......课题“国家环境保护服务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中国中小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2008年),主持“山西省物流‘十一五’规划”(2007年)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Ⅰ总报告
B.1世界能源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Ⅱ能源市场篇
B.2世界石油市场:现状分析及趋势判断
B.3世界天然气市场:全球天然气供需和价格的现状及走势
B.4世界煤炭市场:艰难转型再平衡
B.5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B.6中国电力市场:需求、供给与改革
Ⅲ专题篇:天然气人民币战略
B.7天然气人民币:定义、形成条件和基础
B.8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供给需求和技术革新
B.9天然气产业的政策推动力:体制创新与理念突破
B.10中国的天然气交易方式、平台与金融配套
B.11亚洲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Ⅳ热点篇
B.12中国油气企业“走出去”的趋势、挑战与战略优化
B.13全球化石燃料政策与改革
B.14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B.15后记
Ⅴ附录
B.16大事记
Abstract
Contents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试点地区均规定遵约企业、投资机构、中介和个人可以参与碳交易市场。履约是交易的主要目的,控排企业是碳市场的交易主体。总的来看,各行业的市场参与度随试点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北京试点的服务业因配额短缺参与度较高;上海试点的电力与热力行业参与度较高,交易量占控排企业交易总量的50%;在广东,电力和水泥企业参与交易程度较高,钢铁行业则相对消极;湖北的交易规模较大,个人投资者是试点中最具活力的,个人交易开户数超过6200个。碳市场还吸引了国外投资机构、银行、证券业等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
试点碳市场的交易模式分为场内公开挂牌交易和协议转让两类。其中公开交易又包括整体和部分竞价、定价交易等方式,相比之下,协议转让价格谈判空间大、条款灵活,适合关联和大宗交易。试点期间,7个试点都规定了1万吨、10万吨或20万吨以上交易须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黄晓勇,男,1956年11月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国际能源安全、民间组织等。
崔民选,男,汉族,山西临猗人,1960年出生,工业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重点领域为政府政策、工业结构与能源战略、生态环境及管理创新、投资银行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参与主持......课题“国家环境保护服务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中国中小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2008年),主持“山西省物流‘十一五’规划”(2007年)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Ⅰ总报告
B.1世界能源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Ⅱ能源市场篇
B.2世界石油市场:现状分析及趋势判断
B.3世界天然气市场:全球天然气供需和价格的现状及走势
B.4世界煤炭市场:艰难转型再平衡
B.5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B.6中国电力市场:需求、供给与改革
Ⅲ专题篇:天然气人民币战略
B.7天然气人民币:定义、形成条件和基础
B.8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供给需求和技术革新
B.9天然气产业的政策推动力:体制创新与理念突破
B.10中国的天然气交易方式、平台与金融配套
B.11亚洲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Ⅳ热点篇
B.12中国油气企业“走出去”的趋势、挑战与战略优化
B.13全球化石燃料政策与改革
B.14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B.15后记
Ⅴ附录
B.16大事记
Abstract
Contents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试点地区均规定遵约企业、投资机构、中介和个人可以参与碳交易市场。履约是交易的主要目的,控排企业是碳市场的交易主体。总的来看,各行业的市场参与度随试点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北京试点的服务业因配额短缺参与度较高;上海试点的电力与热力行业参与度较高,交易量占控排企业交易总量的50%;在广东,电力和水泥企业参与交易程度较高,钢铁行业则相对消极;湖北的交易规模较大,个人投资者是试点中最具活力的,个人交易开户数超过6200个。碳市场还吸引了国外投资机构、银行、证券业等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
试点碳市场的交易模式分为场内公开挂牌交易和协议转让两类。其中公开交易又包括整体和部分竞价、定价交易等方式,相比之下,协议转让价格谈判空间大、条款灵活,适合关联和大宗交易。试点期间,7个试点都规定了1万吨、10万吨或20万吨以上交易须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
ISBN | 9787520109123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 黄晓勇;崔民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