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下册) 孙东平;王田禾;纪明中;王丽 978703043892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下册)》可作为各大专院校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专业硕士生、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科技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3章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13.1 概述
13.2 紫外—可见光谱基本原理
13.2.1 理论基础
13.2.2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3.2.3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3.2.4 紫外光谱中的几种吸收带
13.3 仪器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3.3.1 仪器基本构成
13.3.2 仪器的工作原理
13.4 实验技术
13.4.1 结构分析
13.4.2 定量分析
13.4.3 比色皿的使用方法
13.4.4 溶剂效应
13.4.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3.5 实验结果解析
13.5.1 定性分析
13.5.2 结构分析
13.5.3 定量测定
13.5.4 氢键强度测定
13.5.5 纯度检查
13.5.6 反应动力学研究
13.5.7 异构体的确定
13.5.8 位阻作用的测定
13.5.9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13.6 应用
13.6.1 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13.6.2 在植物多糖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13.6.3 应用于水质测量
13.6.4 应用于药物分析
13.6.5 测定青蒿不同生长环境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13.7 实验
实验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
实验二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氟化物
实验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
实验四 使用积分球测定阻燃布样品的镜反射和漫反射光谱
参考书目
第14章 红外光谱分析
14.1 概述
14.2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4.2.1 理论基础
14.2.2 红外吸收与分子结构
14.3 仪器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14.3.1 仪器的基本构成
14.3.2 工作原理
14.4 实验技术
14.4.1 实验方法选择
14.4.2 实验条件的选择及选择依据
14.4.3 红外光谱样品制备方法及一般要求
14.4.4 样品测试的一般步骤
14.5 实验结果解析
14.5.1 图谱的一般解析过程
14.5.2 红外吸收区域划分
14.6 仪器使用及谱图解析的一般要求
14.7 应用
14.7.1 在刑侦工作中用于物证鉴定
14.7.2 用于食品掺假的检测
14.7.3 用于胃镜样品无创、快速、准确的在体临床诊断的新方法
14.7.4 宝玉石检测中的应用
14.7.5 医学上应用于活体癌变细胞的鉴别
14.8 实验
实验一 液体、固体、气体、薄膜样品的透射谱测定
实验二 固体表面衰减全反射光谱的测定
实验三 高散射粉末样品漫反射光谱的测定
参考书目
第15章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15.1 基本原理
15.2 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5.2.1 光源
15.2.2 外光路
15.2.3 色散系统
15.2.4 接收系统
15.2.5 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
15.3 实验技术
15.4 实验数据处理及谱图解析方法
15.5 应用
15.6 实验 柠檬酸钠粉末样品测试
参考书目
第16章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16.1 基本原理
16.1.1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
16.1.2 红外辐射源的能景分布
16.1.3 双原子分子的振转光谱
16.2 遥感红外光谱仪的基本构成及其下作原理
16.2.1 遥感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16.2.2 两种遥感FTIR仪器简介
16.3 实验技术
16.3.1 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6.3.2 测量固体推进剂的燃烧火焰温度
16.3.3 遥感FTIR光谱仪的操作步骤
16.4 遥感FTIR的应用
16.4.1 对大气气体污染源的远距离无干扰测量
16.4.2 地球地物的红外发射率和温度
16.4.3 国防和军事方面的应用
16.4.4 森林火灾报警
16.4.5 火山喷发监测
16.4.6 工业排放气体的测定
16.5 实验
实验一 遥感FTIR测量模拟污染气体的浓度
实验二 遥感FTIR测量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的浓度
参考文献
第17章 荧光光谱分析
17.1 基本原理
17.2 光谱仪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7.2.1 激发光源
17.2.2 单色器
172.3 检测器
17.2.4 读出装置
17.3 实验技术
17.3.1 实验方法的选择
17.3.2 实验条件的选择及选择依据
17.3.3 实验影响因素及其排除办法
17.3.4 对被测样品的要求
17.3.5 样品的制备要求
17.4 实验结果解析
17.5 应用
17.6 实验 罗丹明和聚苯胺的荧光光谱测试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
第18章 液体核磁共振
第19章 固体核磁共振
第20章 电子顺磁共振
第21章 X射线衍射分析
第22章 单晶X射线分析
第23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第24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25章 投射电子显微镜
第26章 原子力显微镜
第27章 热重分析
第28章 差示扫描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根据物质吸收辐射能量后引起分子振动的能级跃迁,记录跃迁过程而获得该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Nicolet系列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适用于液体、固体、气体、金属材料表面镀膜等各种形式的样品,通过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得到样品的分子结构特征。
FTIR仪的优点如下:①测量光谱波段宽,一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只要相应地改变光源、分束器和检测器的配置,就可以得到整个红外区的光谱(12800~10cm—1整个波段);②不需要分光,一次扫描可得到全谱,检测器接收到的光通量较色散型仪器大得多,提高了信噪比和灵敏度,因此可以检测透过率较低的样品,便于衰减全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等各种附件的应用,并能检测不同形态的样品(如气体、固体、液体、薄膜和金属镀层等);③检测灵敏度高;④具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所有频率同时测量;⑤扫描速度快,能在很短的时间里(<1s)获得全谱域的光谱响应,可测得多张红外谱,可做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在线红外,Mettler Toledo React IR);⑥测量分辨率高,可达0.01cm—1,便于观察气态分子的精细结构;⑦测量步骤简单,首先测得一组包含原辐射全部光谱信息的干涉图,再经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便可获得红外吸收光谱图。FTIR仪的这些显著特点大大地扩展了红外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ISBN978703043892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东平;王田禾;纪明中;王丽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