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瑞典)喜龙仁 译者:赵晓梅 佟怡天
目录
图版目录/1
一、中国北方筑墙城市——概述/1
二、北京城址上的早期城市/9
三、内城的城墙/21
四、内城城墙的内侧壁/31
五、内城城墙的外侧壁/57
六、外城的城墙/65
七、内城的城门/77
八、外城的城门/117
照片/141
附: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英文版/249
英汉对照索引/495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北京中心城门的这一极为重要、影响深远的现代化规划于1915年筹备完成,并逐步开始实施,到1916年城门变为现在的样子。城门当初带有巨大的瓮城、边门与别致的场院,那些有幸看到过前门原貌的人,一致谴责这种大规模变动摧毁了众多老建筑,然而同时他们也承认,无论从卫生还是交通方面说,原先的状态都是不可忍受的。由于那位重新规划设计前门及与之相连的街道的欧洲建筑师备受责怪,我这里想要引用一下他自己对城门效果的评论,他认为他最初的设计方案并未得到中国当局的严格执行,其中很多细节被任意修改。然而这些修改很可能只关乎建筑装饰和箭楼改建的细节部分,而不涉规划布局的核心特质。这从罗特凯格尔先生自己的设计中便可看出,征得先生同意,我们得以将之展示于此。将前门彻底变化前后的平面图并置于此,即可为读者提供一个自行判断的机会,而我的任务则仅限于对其最重要的新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瓮城城墙全部被拆,原先封闭的场院变为开放空间,或者说是一个在南端坐落着宽阔箭楼的矩形场地。老城楼城门两侧的主城墙上新辟了两个门洞,宽阔的街道由此穿过,为直通城门东西两侧的火车站提供了便利。两条大街紧贴原有瓮城城墙外侧而建,交汇于护城河大桥处。瓮城内外以及靠近主城墙的所有的小房屋与小商店均被清理拆除,仅有瓮城东南角与西南角的观音殿与关帝庙两座小庙得以保留。两组寺庙建筑未受影响,庙宇南侧不远处,矗立着两尊大石狮。原先瓮城范围内的其他地方依然很空旷,只有两条宽阔的铺面大路从东西、南北方向交叉而过,路两侧围有石墩与铁链,此种围栏同样被用于场地外边界,部分边界沿瓮城故墙而建。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瑞典)喜龙仁 译者:赵晓梅 佟怡天
目录
图版目录/1
一、中国北方筑墙城市——概述/1
二、北京城址上的早期城市/9
三、内城的城墙/21
四、内城城墙的内侧壁/31
五、内城城墙的外侧壁/57
六、外城的城墙/65
七、内城的城门/77
八、外城的城门/117
照片/141
附: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英文版/249
英汉对照索引/495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北京中心城门的这一极为重要、影响深远的现代化规划于1915年筹备完成,并逐步开始实施,到1916年城门变为现在的样子。城门当初带有巨大的瓮城、边门与别致的场院,那些有幸看到过前门原貌的人,一致谴责这种大规模变动摧毁了众多老建筑,然而同时他们也承认,无论从卫生还是交通方面说,原先的状态都是不可忍受的。由于那位重新规划设计前门及与之相连的街道的欧洲建筑师备受责怪,我这里想要引用一下他自己对城门效果的评论,他认为他最初的设计方案并未得到中国当局的严格执行,其中很多细节被任意修改。然而这些修改很可能只关乎建筑装饰和箭楼改建的细节部分,而不涉规划布局的核心特质。这从罗特凯格尔先生自己的设计中便可看出,征得先生同意,我们得以将之展示于此。将前门彻底变化前后的平面图并置于此,即可为读者提供一个自行判断的机会,而我的任务则仅限于对其最重要的新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瓮城城墙全部被拆,原先封闭的场院变为开放空间,或者说是一个在南端坐落着宽阔箭楼的矩形场地。老城楼城门两侧的主城墙上新辟了两个门洞,宽阔的街道由此穿过,为直通城门东西两侧的火车站提供了便利。两条大街紧贴原有瓮城城墙外侧而建,交汇于护城河大桥处。瓮城内外以及靠近主城墙的所有的小房屋与小商店均被清理拆除,仅有瓮城东南角与西南角的观音殿与关帝庙两座小庙得以保留。两组寺庙建筑未受影响,庙宇南侧不远处,矗立着两尊大石狮。原先瓮城范围内的其他地方依然很空旷,只有两条宽阔的铺面大路从东西、南北方向交叉而过,路两侧围有石墩与铁链,此种围栏同样被用于场地外边界,部分边界沿瓮城故墙而建。
ISBN | 9787507751284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作者 | 喜龙仁 |
尺寸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