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程实践:建立了接入网成本模型,书本内容对于具体光纤接入网的工程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2)深入研究适应今后业务和技术发展的接入光缆网结构,为接入网“光纤化”战略提供了一个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实施框架。
(3)从网络层面提出了与接入光缆网相互适应的分层网格化结构,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的互动,书本在考虑建设的同时也考虑了网络今后的维护。
(4)书本内容场景考虑全面,不仅针对新建场景也考虑了改造场景,适合于各类运营商及相关产业链的工程技术人员。
(5)突出接入网新时期新技术概念,在规划和设计方法中重点突出了转型时期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
王庆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光传输及接入网规划、设计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编写小组成员 具有16年通信行业规划设计工作经验。
目录
第1章接入网体系结构及光纤宽带接入技术1
1.1 接入网及其发展趋势1
1.1.1 接入网定位1
1.1.2 接入网发展趋势3
1.2 光纤用户接入网4
1.2.1 基本结构4
1.2.2 光纤用户接入网系统总体要求5
1.2.3 网络拓扑结构6
1.2.4 光纤用户接入网的应用类型8
1.2.5 光纤用户接入网的特点10
1.3 宽带接入技术11
1.3.1 铜线接入技术11
1.3.2 HFC技术12
1.3.3 光接入技术13
1.3.4 无线接入14
1.4 PON技术及应用15
1.4.1 PON技术简介15
1.4.2 各种PON19
1.4.3 EPON系统的应用22
1.4.4 PON系统的保护方案24
第2章有线接入网成本模型26
2.1 目的和任务26
2.2 有线接入网成本模型27
2.2.1 覆盖方式及平均每用户线缆长度27
2.2.2 接入网投资结构及成本模型28
2.2.3 接入网投资关键因素分析31
2.3 FTTH最佳组网模式研究34
2.3.1 主要内容与目标34
2.3.2 光纤接入网拓扑结构35
2.3.3 分光器部署原则38
2.4 关于模型可用性的说明43
第3章接入网演进策略44
3.1 城区新建场景44
3.1.1 场景特征44
3.1.2 主要组网方案44
3.1.3 组网成本及结构分析45
3.2 城区改造场景47
3.2.1 场景特征47
3.2.2 主要改造方案47
3.3 农村场景49
3.4 光纤接入网演进策略50
3.4.1 传统固网运营商演进策略50
3.4.2 新兴固网运营商建网策略分析54
3.5 开放驻地网推进FTTH55
3.6 PON系统技术演进59
3.6.110GEPON系统演进思路及应用场景60
3.6.210GEPON系统平滑演进方案60
3.6.310GEPON和EPON的经济性对比62
3.7 小结62
第4章光纤接入网网络规划方法64
4.1 光纤接入网规划原则64
4.2 光纤接入网规划流程64
4.3 光纤接入网规划准备66
4.3.1 确定目标区域边界66
4.3.2 收集、整理基础数据66
4.3.3 业务预测69
4.4 光纤接入网规划方法75
4.4.1 光纤接入网规划步骤75
4.4.2 光纤接入网用户密度区预测方法及举例76
4.4.3 光纤接入网OLT覆盖区规划方法及举例78
4.4.4 光纤接入网分光区规划方法及举例82
4.4.5 接入光缆网规划方法84
4.5 接入网规划的实施88
第5章光纤接入系统网元和组网技术89
5.1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89
5.1.1 概述89
5.1.2 光源92
5.1.3 光检测器95
5.2 光纤接入网系统结构98
5.2.1 网络结构98
5.2.2 网络接口99
5.2.3 光线路终端101
5.2.4 光网络单元102
5.2.5 光分配网104
5.3 EPON系统关键技术104
5.3.1 LLID和MAC帧结构104
5.3.2 测距技术105
5.3.3 ONU的自动注册105
5.3.4 突发接收技术106
5.3.5 上行信道接入技术107
5.410GEPON系统技术特点108
5.4.1 增加前向纠错(FEC)108
5.4.2 动态带宽分配(DBA)108
5.4.3 物理层技术108
5.4.4 协议栈架构109
5.5 OLT设备原理及功能描述110
5.5.1 OLT硬件结构110
5.5.2 工作原理111
5.5.3 OLT软件结构111
5.5.4 OLT功能描述112
5.6 ONU设备原理及功能描述113
5.6.1 ONU硬件结构113
5.6.2 ONU设备形态114
5.6.3 ONU功能描述114
5.7 PON系统组网关键技术115
5.7.1 QinQ技术115
5.7.2 多业务承载技术116
5.7.3 QoS技术117
5.8 PON网管系统119
5.8.1 网管组网方式119
5.8.2 网管功能119
第6章ODN相关器材121
6.1 光纤、光缆121
6.1.1 光纤121
6.1.2 光缆的结构与材料125
6.1.3 光缆的机械与环境特性130
6.2 无源光分路器136
6.3 光纤活动连接器138
6.3.1 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与类型138
6.3.2 活动连接器插针端面142
6.3.3 光纤跳线类型与连接性能指标142
6.4 ODN其他相关配套器材143
第7章工程设计概述144
7.1 工程设计的一般要求144
7.2 设计阶段的划分144
7.3 接入网设计的分类144
7.4 接入网设计文件的组成145
7.4.1 设计说明145
7.4.2 工程投资概预算145
7.4.3 设计图纸145
7.5 接入网勘察设计流程146
7.5.1 设备安装工程勘察设计流程146
7.5.2 ODN工程勘察设计流程147
7.5.3 工程勘察内容147
7.6 设备安装设计148
7.6.1 OLT机房位置选择原则148
7.6.2 OLT机房要求149
7.6.3 机房装修要求149
7.6.4 机架安装要求149
7.6.5 OLT上行解决方案150
7.6.6 用户预测与ONU设备配置150
7.6.7 ONU设备选择与配套机柜安装150
7.6.8 用户引入线的混线方式152
7.6.9 ONU供电解决方案154
7.6.10 电源设备设计原则和方法155
7.6.11 空调设计原则和方法155
7.6.12 地线155
7.7 ODN设计155
7.7.1 光分路器的选择与设置155
7.7.2 接入网光缆的选择157
7.7.3 接入光缆的敷设159
7.7.4 光跳线的选择与布放160
7.7.5 光缆桥架和线槽安装设计160
7.7.6 分线设置及用户光缆终端盒安装设计161
7.7.7 接续与成端161
7.7.8 光功率预算161
7.7.9 驻地网的配套建设163
7.8 工程概预算163
7.8.1 概、预算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163
7.8.2 通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163
7.8.3 通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步骤164
7.8.4 概预算表填表顺序164
7.8.5 通信建设工程费用构成164
7.8.6 接入网预算165
……
第8章PON光纤接入网中的业务承载解决方案166
第9章EPON系统测试189
第10章经济评价207
附录1覆盖效率系数计算218
附录2关于直折比系数的回归分析221
附录3新建场景FTTB组网成本估算225
参考文献228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护层
光缆护层是由护套和外护层构成的多层组合体。护层的作用足进一步保护光纤,使光纤能适应各种敷设条件,如架空、管道、直埋、室内、过河、跨海等。对于采用外周加强元件的光缆结构,护层还需提供足够的抗拉、抗压、抗弯曲等机械特性方面的能力。
护层之所以要提供防潮防水性能,是因为水和潮气侵入光缆内会产生一些危害:在光纤中产生OH—吸收损耗,使信道总衰减增大,甚至使信道中断;使光纤材料的原子结构发生缺陷,导致光纤的抗拉强度降低:造成光缆中金属构件的腐蚀现象,导致光缆强度降低;遇到低温,水结冰后体积增加,可能压坏光纤。
为保持光纤的特性不致劣化,在光纤和光缆结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维护中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水措施。光缆防潮的主要措施有配置聚乙烯(PE)护层、挡潮屏蔽层、填充石油膏、松套管和管内石油管(对于有铠光缆还有PE外护层和铠装层)。PE护层是第一道防线,在运输过程中应很好地保护,防止损伤。挡潮屏蔽层是第二道防线,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密封严密,叠压处应热熔密封。松套管是第三层防线,松套管在一个单盘长度上为一个整体,中间不允许有接头、裂缝及其他损伤点。石油膏是光纤防淹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可有效地阻止湖气及水的浸入和扩散,以延缓潮气及水对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
为防止潮气和水浸入光缆内,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要求做好对PE护层(或PE外护层)的保护,严防人为损伤,以减少潮气和水浸入光缆的机会,延长光缆使用寿命,保证传输质量。对于检验光缆塑料外护套的完整性,ITU—T建议用测量光缆对地绝缘电阻的办法,而且指定有相应的标准。光缆外护套对地绝缘指标规定:“单盘光缆敷设回土30cm不少于72小时,测试每盘光缆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出厂标准值的1/2。”
护层可分为基本护层和外护层。
①基本护层
基本护层材料一般有聚乙烯(PE)、铝箔—聚乙烯黏结护层(PAP)、双面涂塑皱纹钢带(PSP)等。
(1)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程实践:建立了接入网成本模型,书本内容对于具体光纤接入网的工程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2)深入研究适应今后业务和技术发展的接入光缆网结构,为接入网“光纤化”战略提供了一个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实施框架。
(3)从网络层面提出了与接入光缆网相互适应的分层网格化结构,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的互动,书本在考虑建设的同时也考虑了网络今后的维护。
(4)书本内容场景考虑全面,不仅针对新建场景也考虑了改造场景,适合于各类运营商及相关产业链的工程技术人员。
(5)突出接入网新时期新技术概念,在规划和设计方法中重点突出了转型时期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
王庆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光传输及接入网规划、设计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编写小组成员 具有16年通信行业规划设计工作经验。
目录
第1章接入网体系结构及光纤宽带接入技术1
1.1 接入网及其发展趋势1
1.1.1 接入网定位1
1.1.2 接入网发展趋势3
1.2 光纤用户接入网4
1.2.1 基本结构4
1.2.2 光纤用户接入网系统总体要求5
1.2.3 网络拓扑结构6
1.2.4 光纤用户接入网的应用类型8
1.2.5 光纤用户接入网的特点10
1.3 宽带接入技术11
1.3.1 铜线接入技术11
1.3.2 HFC技术12
1.3.3 光接入技术13
1.3.4 无线接入14
1.4 PON技术及应用15
1.4.1 PON技术简介15
1.4.2 各种PON19
1.4.3 EPON系统的应用22
1.4.4 PON系统的保护方案24
第2章有线接入网成本模型26
2.1 目的和任务26
2.2 有线接入网成本模型27
2.2.1 覆盖方式及平均每用户线缆长度27
2.2.2 接入网投资结构及成本模型28
2.2.3 接入网投资关键因素分析31
2.3 FTTH最佳组网模式研究34
2.3.1 主要内容与目标34
2.3.2 光纤接入网拓扑结构35
2.3.3 分光器部署原则38
2.4 关于模型可用性的说明43
第3章接入网演进策略44
3.1 城区新建场景44
3.1.1 场景特征44
3.1.2 主要组网方案44
3.1.3 组网成本及结构分析45
3.2 城区改造场景47
3.2.1 场景特征47
3.2.2 主要改造方案47
3.3 农村场景49
3.4 光纤接入网演进策略50
3.4.1 传统固网运营商演进策略50
3.4.2 新兴固网运营商建网策略分析54
3.5 开放驻地网推进FTTH55
3.6 PON系统技术演进59
3.6.110GEPON系统演进思路及应用场景60
3.6.210GEPON系统平滑演进方案60
3.6.310GEPON和EPON的经济性对比62
3.7 小结62
第4章光纤接入网网络规划方法64
4.1 光纤接入网规划原则64
4.2 光纤接入网规划流程64
4.3 光纤接入网规划准备66
4.3.1 确定目标区域边界66
4.3.2 收集、整理基础数据66
4.3.3 业务预测69
4.4 光纤接入网规划方法75
4.4.1 光纤接入网规划步骤75
4.4.2 光纤接入网用户密度区预测方法及举例76
4.4.3 光纤接入网OLT覆盖区规划方法及举例78
4.4.4 光纤接入网分光区规划方法及举例82
4.4.5 接入光缆网规划方法84
4.5 接入网规划的实施88
第5章光纤接入系统网元和组网技术89
5.1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89
5.1.1 概述89
5.1.2 光源92
5.1.3 光检测器95
5.2 光纤接入网系统结构98
5.2.1 网络结构98
5.2.2 网络接口99
5.2.3 光线路终端101
5.2.4 光网络单元102
5.2.5 光分配网104
5.3 EPON系统关键技术104
5.3.1 LLID和MAC帧结构104
5.3.2 测距技术105
5.3.3 ONU的自动注册105
5.3.4 突发接收技术106
5.3.5 上行信道接入技术107
5.410GEPON系统技术特点108
5.4.1 增加前向纠错(FEC)108
5.4.2 动态带宽分配(DBA)108
5.4.3 物理层技术108
5.4.4 协议栈架构109
5.5 OLT设备原理及功能描述110
5.5.1 OLT硬件结构110
5.5.2 工作原理111
5.5.3 OLT软件结构111
5.5.4 OLT功能描述112
5.6 ONU设备原理及功能描述113
5.6.1 ONU硬件结构113
5.6.2 ONU设备形态114
5.6.3 ONU功能描述114
5.7 PON系统组网关键技术115
5.7.1 QinQ技术115
5.7.2 多业务承载技术116
5.7.3 QoS技术117
5.8 PON网管系统119
5.8.1 网管组网方式119
5.8.2 网管功能119
第6章ODN相关器材121
6.1 光纤、光缆121
6.1.1 光纤121
6.1.2 光缆的结构与材料125
6.1.3 光缆的机械与环境特性130
6.2 无源光分路器136
6.3 光纤活动连接器138
6.3.1 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与类型138
6.3.2 活动连接器插针端面142
6.3.3 光纤跳线类型与连接性能指标142
6.4 ODN其他相关配套器材143
第7章工程设计概述144
7.1 工程设计的一般要求144
7.2 设计阶段的划分144
7.3 接入网设计的分类144
7.4 接入网设计文件的组成145
7.4.1 设计说明145
7.4.2 工程投资概预算145
7.4.3 设计图纸145
7.5 接入网勘察设计流程146
7.5.1 设备安装工程勘察设计流程146
7.5.2 ODN工程勘察设计流程147
7.5.3 工程勘察内容147
7.6 设备安装设计148
7.6.1 OLT机房位置选择原则148
7.6.2 OLT机房要求149
7.6.3 机房装修要求149
7.6.4 机架安装要求149
7.6.5 OLT上行解决方案150
7.6.6 用户预测与ONU设备配置150
7.6.7 ONU设备选择与配套机柜安装150
7.6.8 用户引入线的混线方式152
7.6.9 ONU供电解决方案154
7.6.10 电源设备设计原则和方法155
7.6.11 空调设计原则和方法155
7.6.12 地线155
7.7 ODN设计155
7.7.1 光分路器的选择与设置155
7.7.2 接入网光缆的选择157
7.7.3 接入光缆的敷设159
7.7.4 光跳线的选择与布放160
7.7.5 光缆桥架和线槽安装设计160
7.7.6 分线设置及用户光缆终端盒安装设计161
7.7.7 接续与成端161
7.7.8 光功率预算161
7.7.9 驻地网的配套建设163
7.8 工程概预算163
7.8.1 概、预算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163
7.8.2 通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163
7.8.3 通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步骤164
7.8.4 概预算表填表顺序164
7.8.5 通信建设工程费用构成164
7.8.6 接入网预算165
……
第8章PON光纤接入网中的业务承载解决方案166
第9章EPON系统测试189
第10章经济评价207
附录1覆盖效率系数计算218
附录2关于直折比系数的回归分析221
附录3新建场景FTTB组网成本估算225
参考文献228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护层
光缆护层是由护套和外护层构成的多层组合体。护层的作用足进一步保护光纤,使光纤能适应各种敷设条件,如架空、管道、直埋、室内、过河、跨海等。对于采用外周加强元件的光缆结构,护层还需提供足够的抗拉、抗压、抗弯曲等机械特性方面的能力。
护层之所以要提供防潮防水性能,是因为水和潮气侵入光缆内会产生一些危害:在光纤中产生OH—吸收损耗,使信道总衰减增大,甚至使信道中断;使光纤材料的原子结构发生缺陷,导致光纤的抗拉强度降低:造成光缆中金属构件的腐蚀现象,导致光缆强度降低;遇到低温,水结冰后体积增加,可能压坏光纤。
为保持光纤的特性不致劣化,在光纤和光缆结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维护中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水措施。光缆防潮的主要措施有配置聚乙烯(PE)护层、挡潮屏蔽层、填充石油膏、松套管和管内石油管(对于有铠光缆还有PE外护层和铠装层)。PE护层是第一道防线,在运输过程中应很好地保护,防止损伤。挡潮屏蔽层是第二道防线,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密封严密,叠压处应热熔密封。松套管是第三层防线,松套管在一个单盘长度上为一个整体,中间不允许有接头、裂缝及其他损伤点。石油膏是光纤防淹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可有效地阻止湖气及水的浸入和扩散,以延缓潮气及水对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
为防止潮气和水浸入光缆内,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要求做好对PE护层(或PE外护层)的保护,严防人为损伤,以减少潮气和水浸入光缆的机会,延长光缆使用寿命,保证传输质量。对于检验光缆塑料外护套的完整性,ITU—T建议用测量光缆对地绝缘电阻的办法,而且指定有相应的标准。光缆外护套对地绝缘指标规定:“单盘光缆敷设回土30cm不少于72小时,测试每盘光缆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出厂标准值的1/2。”
护层可分为基本护层和外护层。
①基本护层
基本护层材料一般有聚乙烯(PE)、铝箔—聚乙烯黏结护层(PAP)、双面涂塑皱纹钢带(PSP)等。
ISBN | 9787115460516,7115460515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 王庆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