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基于上海中学的实践与思考 9787543973961,754397396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基于上海中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向蕊,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学高级教师。上海中学艺术总指导,音乐教研组长,上海市第三期“双名”工程音乐名师基地学员。徐汇区新长征突击手、徐汇区耕耘奖获得者,徐汇区优秀艺术总指导、徐汇区青年教师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徐汇区民盟优秀盟员、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上中杯”钢琴比赛连续八届的主要策划和负责人。连续十几年获得校园丁业绩奖,指导策划的各类大型艺术活动多达二十多项,个人或指导学生赛事获奖多达五十多项,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过两本校本教材。

目录

第一章 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显现
第一节 高素质人才艺术修养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中学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诉求
第三节 中学音乐教育创新魅力在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中学音乐教育创新魅力在教材体系中的体现
第五节 中学音乐教育创新魅力在教学法中的体现
第六节 中学音乐教育创新魅力在教学评价中的体现
第二章 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途径
第一节 基于上海高中《艺术》教材上的单元开发
第二节 高中国际课程IB与AP实践研究
第三节 两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借鉴
第四节 发展类课程的多元开发
第五节 学科作业与学科论文平台的研发
第三章 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载体之一——上海中学音乐校本教材开发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与必然
第二节 校本教材编写的理念与原则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实例与反思
第四章 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魅力载体之二——艺术实践与研讨活动
第一节 艺术节中创意思维培养与实践
第二节 “上中杯”钢琴比赛中的即兴环节
第三节 音乐社团培育链
第四节 校外赛事创意设计
第五章 音乐教育与创新型魅力教师
第一节 创新魅力与教师素养要求
第二节 创新魅力与教师志趣引领
第三节 创新魅力与教师数字技术
第四节 创新魅力和教师集体智慧
第六章 研究型、创新型高中建设背景下音乐教育实践的思考与延展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前瞻性实践与思考
第二节 资优生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节 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音乐教育实践与思考
第四节 塑造高品位校园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中国基础教育名校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业余钢琴教学应引入即兴演奏与指导
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业余钢琴教学应更侧重于培育孩子音乐情感的表达与创意能力,提升艺术与人文修养,激活创新思维。考级并不是业余钢琴学习者的最终学习目标,拥有创造与表达的欲望、灵活运用的方法才是受益终身的。“即兴演奏”是一个实践高于理论、行为重于意识的音乐现象。传统的钢琴教学重视技巧,重视作品,但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却大大忽视了,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只能弹肖邦、李斯特却不能为一首简单歌曲伴奏的“尴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即使有“即兴”的念头闪过,也不被鼓励,久而久之,“创造”的萌芽便被扼杀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在业余十级考级证书前也只是能弹奏考级作品。业余钢琴教学注重对孩子的即兴演奏与指导,势在必行。
2.促进钢琴教师理念不断更新与音乐专业素养持续提升
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优秀的钢琴教师注重的不仅是演奏技术,更懂得让学生领会音乐语言,用音乐语言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学习情趣。随着时代发展,钢琴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我,不断开阔眼界,拓宽教学思路,在演奏上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风格的作品。有的教师个人偏爱某个流派的作品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也有所倾向,触及的作品风格过于单一。应让学生接触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拓宽演奏领域,在大量教授西方钢琴作品的同时,我们自己的民族钢琴作品同样需要提倡和发扬,甚至是流行音乐。
ISBN9787543973961,7543973960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陈向蕊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