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习题解答(第4版) 9787302473336,730247333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1. 本书配合《软件工程(第4版)》(ISBN9787302473336)的教学的内容,针对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软件质量、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等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2. 本书与《软件工程(第4版)》(ISBN9787302473336)和《软件工程实践与课程设计》配套使用,学习效果最佳。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单元练习

1.1.1填空题

1.1.2选择题

1.1.3简答题

1.2参考答案

1.2.1填空题

1.2.2选择题

1.2.3简答题

第2章基本理论

2.1单元练习

2.1.1填空题

2.1.2选择题

2.1.3简答题

2.2参考答案

2.2.1填空题

2.2.2选择题

2.2.3简答题

第3章可行性研究

3.1单元练习

3.1.1填空题

3.1.2选择题

3.1.3简答题

3.2参考答案

3.2.1填空题

3.2.2选择题

3.2.3简答题

第4章软件需求分析与体系结构

4.1单元练习

4.1.1填空题

4.1.2选择题

4.1.3简答题

4.2参考答案

4.2.1填空题

4.2.2选择题

4.2.3简答题

第5章总体设计

5.1单元练习

5.1.1填空题

5.1.2选择题

5.1.3简答题

5.2参考答案

5.2.1填空题

5.2.2选择题

5.2.3简答题

第6章软件详细设计

6.1单元练习

6.1.1填空题

6.1.2选择题

6.1.3简答题

6.2参考答案

6.2.1填空题

6.2.2选择题

6.2.3简答题

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

7.1单元练习

7.1.1填空题

7.1.2选择题

7.1.3简答题

7.2参考答案

7.2.1填空题

7.2.2选择题

7.2.3简答题

第8章面向对象设计

8.2单元练习

8.1.1填空题

8.1.2选择题

8.1.3简答题

8.2参考答案

8.2.1填空题

8.2.2选择题

8.2.3简答题

第9章用户界面设计

9.1单元练习

9.1.1填空题

9.1.2选择题

9.1.3简答题

9.2参考答案

9.2.1填空题

9.2.2选择题

9.2.3简答题

第10章数据库及其接口设计

10.1单元练习

10.1.1填空题

10.1.2选择题

10.1.3简答题

10.2参考答案

10.2.1填空题

10.2.2选择题

10.2.3简答题

第11章软件实现

11.1单元练习

11.1.1填空题

11.1.2选择题

11.1.3简答题

11.2参考答案

11.2.1填空题

11.2.2选择题

11.2.3简答题

第12章软件质量

12.1单元练习

12.1.1填空题

12.1.2选择题

12.1.3简答题

12.2参考答案

12.2.1填空题

12.2.2选择题

12.2.3简答题

第13章软件测试

13.1单元练习

13.1.1填空题

13.1.2选择题

13.1.3简答题

13.2参考答案

13.2.1填空题

13.2.2选择题

13.2.3简答题

第14章软件维护

14.1单元练习

14.1.1填空题

14.1.2选择题

14.1.3简答题

14.2参考答案

14.2.1填空题

14.2.2选择题

14.2.3简答题

第15章软件项目管理与计划

15.1单元练习

15.1.1填空题

15.1.2选择题

15.1.3简答题

15.2参考答案

15.2.1填空题

15.2.2选择题

15.2.3简答题

附录A综合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序言

第4版前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软件素质,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础,以及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中的关键因素,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成为许多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在,政府和企业每年都有关于软件科学研究的投资,但要取得项目的支持,需要向政府和企业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或者是投标书。项目获批后,要做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中期检查文件提交;项目完成后要提交研究报告和测试报告。这些报告的内容与规范都需要有过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概念和方法。所以,如果没有清晰的软件工程概念和工程经验,就很难完成软件工程的工作。几年前,我们编写的《软件工程习题解答(第3版)》,使用中备受欢迎。为更好地反映最近几年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的指导精神,作者总结近年来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对第3版的内容又作了调整和增删,结构上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形成了第4版。本书可以与作者编写的《软件工程(第4版)》和《软件工程实践与课程设计》配套使用。为了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灵活性,书中保留了一些英文题型。
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先进性是众所周知的。读者一般比较容易接受软件工程的概念,但在现实中往往会觉得要解决的问题多,且对有些问题又缺乏工程经验,掌握和运用这门先进的技术并完整地进行系统开发,有一定难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软件工程(第4版)》作为理论与方法学习,《软件工程实践与课程设计》作为实践训练,《软件工程习题解答(第4版)》作为综合训练。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李代平负责的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支持。广东理工学院胡致杰、赖小平、杨成义、杨挺来老师参加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由于软件工程的知识面广、在介绍中不易面面俱到,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5月于振华楼

第3版前言
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先进性是众所周知的。作为软件技术人员,接受软件工程的概念并不难,但是要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这门先进的技术并完整地进行系统开发,是有一定难度的。鉴于此,我们编写了配合软件工程学习的练习教材。
几年前我们编写的《软件工程习题解答(第2版)》在使用中备受欢迎。为更好地反映最近几年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的指导精神,作者总结近年来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在第2版基础上作了调整和增删,变动超过20%,结构上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同时,我们将书名由《软件工程习题与解答》改为《软件工程习题解答(第3版)》。
编者
2015年1月于广州小谷围岛

第2版前言

一、 关于本书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程科学,人们希望通过工程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使软件开发工程化,由此产生了软件工程学。软件工程学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把当前很好的技术方法与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管理方法相结合来开发软件。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以来,软件工程的技术逐渐成熟,现在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一门重要学科。
本书是作者根据近十年来对软件工程学、面向对象方法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以及作者领导或参与的二十多项软件项目开发的实际应用经验,并结合软件开发新技术精心编写的《软件工程》(第2版)一书的参考书。
二、 本书结构
本书与教材《软件工程》(第2版)配套使用,也是由22章组成,内容基本上与教程一一对应。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与概念模型,总体设计,软件细节设计,面向对象,控制驱动部分的设计,对象设计,数据库及其接口设计,软件界面设计,软件实现,软件质量,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项目管理与计划。每章都由基础知识、单元练习和参考答案组成。
本书后面的附录中给出了综合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三、 本书特点
本书内容全面,习题丰富,每章都包括三种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是考察读者的基本知识,有些选择题还给出了必要的解析,力求对每个知识点都讲解清楚,使读者对该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较深刻的理解;填空题进一步巩固基本知识点;简答题是考察读者的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每道简答题都给出了参考答案。读者通过每章基础知识的学习,再结合单元练习进行训练,就能很快掌握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
四、 适用对象
本书可与已经出版社的《软件工程》(第2版)一书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参考用书,特别适合于计算机本科和专科学生、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生和计算机专业的高级人员参考。
由于软件工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深,加上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5月于广州小谷围岛

第1版前言

一、 关于本书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程科学,人们希望通过工程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使软件开发工程化,由此产生了软件工程学。软件工程学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把当前很好的技术方法与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管理方法相结合来开发软件。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以来,软件工程的技术逐渐成熟,现在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一门重要学科。
本书是作者根据近十年来对软件工程学、面向对象方法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以及作者领导或参与的二十多项软件项目开发的实际应用经验,并结合软件开发新技术精心编写的《软件工程》一书的参考书。
二、 本书结构
本书共由16章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工具、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第2章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过程、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模型、软件开发的增量模型、软件开发方法。
第3章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成本效益分析、项目开发计划。
第4章软件需求分析与概念模型。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的概念、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的步骤、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逻辑的描述、IDEF方法。
第5章总体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软件结构图、软件结构设计优化准则、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IDEF0图设计方法、表示软件结构的另一种图形工具——HIPO图。
第6章软件细节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要点、详细设计描述、Jackson方法。
第7章面向对象方法学。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方法学的缺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模型。
第8章面向对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析的基本过程、发现对象的方法、定义属性与服务、定义结构、实例连接。
第9章面向对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准则、启发式规则、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重用技术。
第10章形式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式化方法的概念、有限状态机、Petri网、净室方法学。
第11章用户界面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软件界面设计、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多媒体用户界面设计。
第12章软件质量。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质量的概念、质量度量模型、软件复杂性、软件可靠性、软件评审、软件容错技术。
第13章软件实现。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特性、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程序设计风格。
第14章软件测试。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的原则、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黑盒技术、白盒技术、软件测试过程、调试。
第15章软件维护。主要内容包括软件维护的内容、软件维护的特点、软件维护的困难性、软件维护的费用、软件维护任务的实施、软件的可维护性。
第16章软件项目管理与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
本书后面的附录中给出了综合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三、 本书特点
本书内容全面,习题丰富,每章都包括三种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是考察读者的基本知识,有些选择题还给出了必要的解析,力求对每个知识点都讲解清楚,使读者对该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较深刻的理解;填空题进一步巩固基本知识点;简答题是考察读者的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每道简答题都给出了参考答案。读者通过每章基础知识的学习,再结合单元练习进行训练,就能很快掌握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
四、 适用对象
本书可与冶金工业出版社的《软件工程》一书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参考用书,特别适合于计算机本科和专科学生、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生和计算机专业的高级人员参考。
由于软件工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深,加上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3年5月

后记

习题覆盖重要知识点,习题解析详尽清晰,考研的很好备考资料

文摘

第5章总体设计

5.1单元练习

5.1.1填空题
1. 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模块具有、、和等属性。
2. 概要设计文档主要有、、、。
3. 数据库的设计指的设计,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和。
4. 软件设计基本任务包括、、和四个方面。
5. 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的、的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不考虑其他因素。
6. 软件结构的设计以为基础,以需求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从实现的角度经进一步划分为,并组成模块的。
7. 软件设计是一个把转换为的过程,包括和。
8. 在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中,同时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设计。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分别对应于系统开发中的与,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与模块的相对应。
9. 进入设计阶段,要把软件“做什么”的转换为“怎么做”的,即着手实现软件的需求,并将设计的结果反映在文档中。
10. 概要设计评价是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等要求,设计方案的,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的、,各部分之间的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11. 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已经搞清楚了软件的问题,并把这些需求通过描述出来,这也是目标系统的。
12. 在一个模块中,、和反映模块的外部特性,而反映它的内部特性。
13.是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的。
14. 开发一个大而复杂的软件系统,将它进行适当的分解,不但可降低其复杂性,还可减少,从而降低,提高,这就是的依据。
15. 设计软件结构,具体为: (1)采用某设计方法,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成。(2)确定每个模块的。(3)确定模块之间的。(4)确定模块之间的,即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5)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
16. 模块间耦合的高低取决于模块间、及。
17. 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所有的模块按某方法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18. 模块独立性中每个模块只完成问题要求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19. 内聚性有六种类型: 、、、、和。
20. 耦合性也称,它是指软件系统结构中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则越差。
21. 通过,可以确定组成软件的过程实体,通过,可以定义和实施对模块的过程细节和局部数据结构的存取限制。
22. 模块的耦合性分为六种类型: 、、、、和。
23. 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的。
24. 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为标记,其实传递的是。
25. 功能元素是内聚程度最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缺一不可。功能内聚的模块与其他模块的耦合是的。
26. 概要设计主要是把各项功能需求转换成系统的。
27. 结构图的主要内容有、和。
28. 内聚性又称,是指模块的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之间)的联系越,则它的内聚性越高。
29. 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是和。
30. 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内聚程度最的内聚。
31. 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称为模块。
32. 通信内聚是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上操作,有时称之为,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或者产生相同的。
33. 通信内聚的模块各部分都紧密相关于,所以可把某一数据结构、文件、设备等操作都放在一个模块内,可达到。
34. 顺序内聚是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且必须,前一功能元素的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
35. 控制耦合中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如开关、标志等),被调模块通过有选择地执行模块内某一功能。因此被调模块内应具有多个功能,哪个起作用受其的控制。
36. 与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内聚、耦合,提高模块的,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奠定基础。
37. 是最高程度的耦合。这种耦合出现在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和通过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38. 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来执行,这种特征的DFD称为的数据流图,这个加工称为。
39. 模块的指一个模块直接下属模块的个数,指一个模块直接上属模块的个数。
40. 基于IDEF0图的设计也是结构化设计技术之一,它以系统的和为基础设计系统的。
41. 如果若干模块之间的耦合强度过高,每个模块内功能不复杂,可将它们,以减少信息的和的引用。若有多个相关模块,应对它们的功能进行,消去。
42. 一个模块的作用范围是指受该模块内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一个模块的控制范围是指及其的集合。
43. 在结构图中,模块用表示,并用名字标示该模块。两个模块间用或连接表示它们的控制关系,调用模块和被调用模块的关系称为与的关系或者与的关系。模块间还经常用带注释的短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有时箭头尾部带的表示传递的是数据,带的表示传递的是控制信息。
44. 变换型DFD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45. 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 、和,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的基本思想。
46. 通过信息隐藏,可以定义和实施对模块的过程细节和局部数据结构的。
47. 结构图的深度指结构图,也是模块的,结构宽度指。
48. 一个模块的范围应在其范围之内,且判定所在的模块应与受其影响的模块在层次上尽量。
49. HIPO图是表示的一种工具。它使用描述软件总的模块层次结构,使用描述每个模块输入输出数据、处理功能及模块调用的详细情况。
50. 公共耦合指通过一个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公共耦合的复杂程度随的增加而增加。
ISBN9787302473336,730247333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代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