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为了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确保国防科技优秀图书的出版,原国防科工委于1988年初决定每年拨出专款,设立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成立评审委员会,扶持、审定出版国防科技优秀图书。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创举。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OTHR发展现状
1.3OTHR系统目标跟踪框架
1.4OTHR目标跟踪算法的发展现状
1.4.1第一类算法
1.4.2第二类算法
1.4.3第三类算法
1.5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跟踪建模
1.5.1电离层模型
1.5.2坐标变换模型
1.5.3杂波模型
1.6目标跟踪方案设计
1.6.1雷达坐标系下目标跟踪
1.6.2地理坐标系下目标跟踪
1.6.3混合坐标系下目标跟踪
第2章两级Hough变换航迹起始
2.1引言
2.2两级Hou曲变换航迹起始算法
2.2.1问题描述
2.2.2算法思想
2.2.3第一级Hough变换
2.2.4第二级Hough变换
2.2.5航迹参数提取
2.2.6算法流程
2.3仿真分析
第3章OTHR多路径Viterbi数据关联
3.1引言
3.2MVDA算法推导
3.2.1目标与传感器建模
3.2.2回波确认
3.2.3算法架构
3.2.4架构路径代价
3.2.5节点转移代价计算
3.2.6目标存在置信模型
3.2.7架构初始化与滤波
3.2.8MVDA算法流程
3.3MVDA仿真分析
3.3.1场景设置
3.3.2波门概率的稳定性
3.3.3MVDA和MPDA算法对比
3.3.4MVDA和VDA对比
第4章基于期望极大化的联合多路径数据关联与融合
4.1引言
4.2问题描述
4.3联合多路径数据关联与融合
4.4基于分布式EM的多检测系统目标跟踪
4.4.1基于集中式EM的联合估计与决策
4.4.2多检测系统与传感网的对应关系
4.4.3分布式感知EM算法
4.5仿真分析
4.5.1OTHR目标跟踪
4.5.2多检测系统目标跟踪
第5章多量测下的多路径伯努利滤波器
5.1引言
5.2多检测问题描述
5.3多路径伯努利滤波器
5.3.1多检测系统中目标跟踪的随机有限集理论
5.3.2面向多检测目标跟踪的多路径伯努利滤波框架
5.3.3多路径伯努利滤波的高斯混合实现
5.3.4仿真分析
第6章基于FBR的OTHR联合模式辨识与定位提升
6.1引言
6.2问题提出
6.2.1OTHR量测模型
6.2.2FBR量测模型
6.3基于FBR的OTHR模式辨识与定位精度提升
6.3.1考虑目标高度信息的坐标变换
6.3.2FBR联合辨识与估计
6.3.3模式辨识
6.3.4定位提升
6.4仿真分析
6.4.1FBR目标状态初步估计
6.4.2OTHR模式辨识
6.4.3目标定位提升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增强复杂环境下信息获取能力
7.1.1二维阵列技术
7.1.2协作式波形设计技术
7.1.3测高与带宽技术
7.1.4基于大规模优化理论的传感器资源调度
7.2建立目标、雷达、电磁环境信息的一体化融合
7.2.1电离层电子浓度实时大范围建模与数据同化
7.2.2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前跟踪技术
7.2.3目标状态估计与环境参数辨识一体化处理技术
7.2.4雷达与环境系统一体化
7.3基于海量数据挖掘的情报生成
7.3.1基于辅助信源的航迹后处理技术
7.3.2组网协同探测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7.3.3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情报提升技术
附录A定理2.1至定理2.3的证明
附录B定理5.1至定理5.4的推导
缩略语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基于混合坐标系的OTHR目标跟踪在地理坐标系下建立目标运动模型,在雷达坐标系下完成数据关联,在地理坐标系下实现状态更新。一方面,在地理坐标系下目标运动的建模符合目标实际运动规律,建模较为准确,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状态估计;另一方面,雷达坐标系下完成数据关联能够保证回波、路径和航迹三者关系的最优确定。因而基于混合坐标系的OTHR目标跟踪是OTHR数据处理研究的重点。其中典型算法MPDA将传播路径可以看成是独立的传感器,通过概率加权多路径回波获得等效量测用于航迹更新,将PDA推广到多路径情况。其基本逻辑是:多路径回波是信息,因而加权综合能消除多路径不确定性。
在低检测概率或高杂波环境下,必然存在某些路径回波缺失。当目标回波缺失严重时,正确识别所有回波的所有传播模式存在风险,而传播模式的识别错误会引起显著的量测误差。
《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为了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确保国防科技优秀图书的出版,原国防科工委于1988年初决定每年拨出专款,设立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成立评审委员会,扶持、审定出版国防科技优秀图书。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创举。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OTHR发展现状
1.3OTHR系统目标跟踪框架
1.4OTHR目标跟踪算法的发展现状
1.4.1第一类算法
1.4.2第二类算法
1.4.3第三类算法
1.5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跟踪建模
1.5.1电离层模型
1.5.2坐标变换模型
1.5.3杂波模型
1.6目标跟踪方案设计
1.6.1雷达坐标系下目标跟踪
1.6.2地理坐标系下目标跟踪
1.6.3混合坐标系下目标跟踪
第2章两级Hough变换航迹起始
2.1引言
2.2两级Hou曲变换航迹起始算法
2.2.1问题描述
2.2.2算法思想
2.2.3第一级Hough变换
2.2.4第二级Hough变换
2.2.5航迹参数提取
2.2.6算法流程
2.3仿真分析
第3章OTHR多路径Viterbi数据关联
3.1引言
3.2MVDA算法推导
3.2.1目标与传感器建模
3.2.2回波确认
3.2.3算法架构
3.2.4架构路径代价
3.2.5节点转移代价计算
3.2.6目标存在置信模型
3.2.7架构初始化与滤波
3.2.8MVDA算法流程
3.3MVDA仿真分析
3.3.1场景设置
3.3.2波门概率的稳定性
3.3.3MVDA和MPDA算法对比
3.3.4MVDA和VDA对比
第4章基于期望极大化的联合多路径数据关联与融合
4.1引言
4.2问题描述
4.3联合多路径数据关联与融合
4.4基于分布式EM的多检测系统目标跟踪
4.4.1基于集中式EM的联合估计与决策
4.4.2多检测系统与传感网的对应关系
4.4.3分布式感知EM算法
4.5仿真分析
4.5.1OTHR目标跟踪
4.5.2多检测系统目标跟踪
第5章多量测下的多路径伯努利滤波器
5.1引言
5.2多检测问题描述
5.3多路径伯努利滤波器
5.3.1多检测系统中目标跟踪的随机有限集理论
5.3.2面向多检测目标跟踪的多路径伯努利滤波框架
5.3.3多路径伯努利滤波的高斯混合实现
5.3.4仿真分析
第6章基于FBR的OTHR联合模式辨识与定位提升
6.1引言
6.2问题提出
6.2.1OTHR量测模型
6.2.2FBR量测模型
6.3基于FBR的OTHR模式辨识与定位精度提升
6.3.1考虑目标高度信息的坐标变换
6.3.2FBR联合辨识与估计
6.3.3模式辨识
6.3.4定位提升
6.4仿真分析
6.4.1FBR目标状态初步估计
6.4.2OTHR模式辨识
6.4.3目标定位提升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增强复杂环境下信息获取能力
7.1.1二维阵列技术
7.1.2协作式波形设计技术
7.1.3测高与带宽技术
7.1.4基于大规模优化理论的传感器资源调度
7.2建立目标、雷达、电磁环境信息的一体化融合
7.2.1电离层电子浓度实时大范围建模与数据同化
7.2.2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前跟踪技术
7.2.3目标状态估计与环境参数辨识一体化处理技术
7.2.4雷达与环境系统一体化
7.3基于海量数据挖掘的情报生成
7.3.1基于辅助信源的航迹后处理技术
7.3.2组网协同探测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7.3.3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情报提升技术
附录A定理2.1至定理2.3的证明
附录B定理5.1至定理5.4的推导
缩略语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基于混合坐标系的OTHR目标跟踪在地理坐标系下建立目标运动模型,在雷达坐标系下完成数据关联,在地理坐标系下实现状态更新。一方面,在地理坐标系下目标运动的建模符合目标实际运动规律,建模较为准确,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状态估计;另一方面,雷达坐标系下完成数据关联能够保证回波、路径和航迹三者关系的最优确定。因而基于混合坐标系的OTHR目标跟踪是OTHR数据处理研究的重点。其中典型算法MPDA将传播路径可以看成是独立的传感器,通过概率加权多路径回波获得等效量测用于航迹更新,将PDA推广到多路径情况。其基本逻辑是:多路径回波是信息,因而加权综合能消除多路径不确定性。
在低检测概率或高杂波环境下,必然存在某些路径回波缺失。当目标回波缺失严重时,正确识别所有回波的所有传播模式存在风险,而传播模式的识别错误会引起显著的量测误差。
ISBN | 9787118110708 |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梁彦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