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我和你》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译者:杨俊杰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生于奥地利,犹太宗教哲学家、翻译家、德语文体大师。著述领域包含犹太神秘主义、社会哲学、圣经研究、宗教现象学等。布伯的哲学关注人与其他事物的“相遇”或“对话”。《我和你》是表达其哲学观点的代表作。
杨俊杰,1978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德国和古希腊的文学与思想以及中西比较文学。专著有《艺术的危机与神话:谢林艺术哲学探微》《延异之链:俄狄浦斯王影响研究新论》。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后记
参考文献
德汉术语对照索引
文摘
版权页:
但我们的苦命有着一份崇高的忧郁,我们世界里的每一个“你”一定都会变成“它”。哪怕在直接的联系里,“你”曾是那样一对一地就在眼前:只要联系发挥出作用,或者有手段渗入联系,“你”就变成众多对象里的又一个对象,哪怕是最别致的一个,终究已是其中一个,有尺度有边界。作品之为成真,同时也是失真(Entwirklichung)。纯正的直观,其实太短暂;自然生命(Naturwesen)刚刚在秘密的相互作用中向我打开,就又成为可以描述可以拆卸可以归类的,成为多重规律圆圈的交集。爱也不可能停在直接的联系里;爱当然会延续,却是在活跃和沉寂之间往复。至于人,刚刚孤零零,刚刚没有什么性质了,刚刚不再是方便取用的而是就在眼前的,刚刚不是可以感受的而是可以抚摸的,就又成为一个“他”或“她”,成为一堆属性的集合,成为一个有模有样的量。我又从这人身上取来头发的颜色,说话的颜色,或者品德的颜色;但只要我能做这样的事情,这人就不再是我的“你”,而且(一下子)还不会重新变回去。
《我和你》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译者:杨俊杰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生于奥地利,犹太宗教哲学家、翻译家、德语文体大师。著述领域包含犹太神秘主义、社会哲学、圣经研究、宗教现象学等。布伯的哲学关注人与其他事物的“相遇”或“对话”。《我和你》是表达其哲学观点的代表作。
杨俊杰,1978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德国和古希腊的文学与思想以及中西比较文学。专著有《艺术的危机与神话:谢林艺术哲学探微》《延异之链:俄狄浦斯王影响研究新论》。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后记
参考文献
德汉术语对照索引
文摘
版权页:
但我们的苦命有着一份崇高的忧郁,我们世界里的每一个“你”一定都会变成“它”。哪怕在直接的联系里,“你”曾是那样一对一地就在眼前:只要联系发挥出作用,或者有手段渗入联系,“你”就变成众多对象里的又一个对象,哪怕是最别致的一个,终究已是其中一个,有尺度有边界。作品之为成真,同时也是失真(Entwirklichung)。纯正的直观,其实太短暂;自然生命(Naturwesen)刚刚在秘密的相互作用中向我打开,就又成为可以描述可以拆卸可以归类的,成为多重规律圆圈的交集。爱也不可能停在直接的联系里;爱当然会延续,却是在活跃和沉寂之间往复。至于人,刚刚孤零零,刚刚没有什么性质了,刚刚不再是方便取用的而是就在眼前的,刚刚不是可以感受的而是可以抚摸的,就又成为一个“他”或“她”,成为一堆属性的集合,成为一个有模有样的量。我又从这人身上取来头发的颜色,说话的颜色,或者品德的颜色;但只要我能做这样的事情,这人就不再是我的“你”,而且(一下子)还不会重新变回去。
ISBN | 9787213081125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