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基础与应用实务 978703028970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IGBT基础与应用实务》是“实用电子技术丛书”之一,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介绍了IGBT的概念与一般应用。考虑到IGBT是一种新型功率电子器件,相关理论目前尚不完善,多种理论并存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佐证,同时也考虑到《IGBT基础与应用实务》是针对功率电子领域的入门者与实践者,因此尽量避免了介绍艰深的理论知识而侧重于应用。

目录

第1章认识IGBT
1.1我们为何需要IGBT
1.1.1功率电子与功率开关
1.1.2功率半导体器件
1.1.3IGBT的优势
1.2IGBT是什么
1.2.1IGBT的结构
1.2.2IGBT的等效电路
1.2.3闩锁
1.2.4拖尾电流
1.3IGBT芯片的主流技术
1.3.1PT与NPT
1.3.2平面栅与沟槽栅
1.3.3第5代IGBT芯片技术种种
1.4IGBT中的另类
1.4.1RC—IGBT
1.4.2RB—IGBT
1.4.3BiMOSFET
1.4.4IEGT
1.5IGBT模块
1.5.1模块,主要是芯片的组装方式不同
1.5.2IPM与PIM
1.5.3MCM
1.5.4板级封装
1.6IGBT的发展近况
1.6.1高电压规格的SiC晶体管与IGBT
1.6.2平面栅与沟槽栅
1.6.3DLB
1.6.4专用化
1.6.5高速化
第2章实践入门
2.1认识电路中的IGBT
2.1.1辨认IGBT的引脚很容易
2.1.2电路原理图中的IGBT
2.2IGBT引脚的判别
2.2.1判别栅极
2.2.2判别集电极与发射极
2.3IGBT好坏的简单判别
2.3.1用万用表简单判别
2.3.2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判别
2.4花钱做个简单的IGBT实验
2.4.1基于TRIAC的吊扇调速器
2.4.2简单的IGBT调速实验
2.5为避免在电路试验中炸管准备的一些简单工具
2.5.1用接触式调压器构建实验电源
2.5.2为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准备单独的直流电源
2.5.3电炉丝——方便易用的假负载与小阻值的大功率电阻
第3章IGBT技术参数详解
3.1VCE、VCES、V(RR)CES
3.1.1VCES的定义
3.1.2一个粗略测试VCES的简单方法
3.1.3VCES的实际意义
3.2IC、ICM、ICP、ICL、ILM
3.2.1IC的定义
3.2.2降额因子
3.2.3ICM、JCP
3.2.4ICL、ILM
3.2.5IC、ICM的实用意义
3.3VCE(sat)、VCE(ON)
3.4PC、PD、PTOT
3.5Cies、Coes、Cres
3.6QG、QGE、QGC
3.6.1定义与曲线圈
3.6.2栅电荷的实际意义
3.7ton、td(on)、tr、toff、td(off)、tf、(di/dt)on
3.7.1给定技术条件
3.7.2开关参数的定义
3.8Eon、Eoff、Ets
3.9RθIC、RθCS、RθJA、RθJCD、RθCA
3.9.1定义
3.9.2热欧姆定律
3.10TJ、TC、TA、TSTG、TL
3.11SOA、FBSOA、DCSOA、RBSOA、SCSOA、SSOA、ZθJC
3.12VGE、VGES
3.13Viso
3.14ICES
3.15IGES
3.16VGE(th)
3.17gfs
3.18LE
3.19EARV
3.20体二极管的技术参数
第4章基本电路
4.1基本电路形式
4.1.1单管电路
4.1.2半桥电路及死区时间
4.1.3全桥电路
4.1.4三相桥电路
4.1.5推挽电路
4.2IGBT模块的内部等效电路
4.2.1单管模块,1 in 1模块
4.2.2半桥模块,2 in 1模块
4.2.3全桥模块,4 in 1模块
4.2.4三相桥模块,6 in 1模块
4.2.5PIM模块,CBI模块,7 in 1模块
4.2.6双单向开关、单向开关、双开关
4.2.7Chopper,断路器,高边/低边断路器
4.3常见实际应用电路
4.3.1变频器的主电路
4.3.2UPS的主电路
4.3.3直流伺服电源的主电路
4.3.4开关磁阻电动机(SRD)驱动电路的主电路
4.3.5高频电焊机的主电路
4.3.6电磁炉的主电路
4.3.7AG—DC开关电源的主电路
4.3.8直流断路器的主电路
4.4栅极保护电路
4.4.1静电保护
4.4.2栅极保护电阻
4.4.3栅极钳位电路
4.4.4高速栅极钳位电路
4.5栅极驱动电路
4.5.1驱动条件对IGBT的影响
4.5.2死区时间
4.5.3栅极驱动的隔离
4.5.4栅极驱动的抗干扰问题
4.6突波吸收电路
4.6.1突波产生的原因
4.6.2抑制突波的方法
4.6.3常见突波吸收电路
4.6.4突波吸收电容
4.6.5突波吸收电路的损耗
4.7过流保护电路
4.7.1VCE(sat)检测方法
4.7.2电流检测
4.7.3电阻压降检测
4.8IGBT的并联
4.8.1直流母线(主电路)的供电
4.8.2驱动电路
4.8.3器件选择
4.8.4散热问题的考虑
4.9IGBT的串联
4.9.1静态、动态均压电路
4.9.2栅极的隔离驱动
4.9.3多电平变换电路
……
第5章简单设计
第6章范例电路
附录1缩略语
附录2本书涉及的IGBT制造商(含驱动)
附录3IGBT的技术参数符号与中文释义
附录4常见IGBT单管封装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如果辅助电源在系统中是完全独立的,当然比较方便。不过,很多时候,辅助电源会和主电源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在做电路调试时,为了避免主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互相干扰,应该同时准备独立的辅助电源。
驱动和控制电路一般需要12~25V的直流电源;如果有数字控制电路,可能需要5V的电源。因此,我们最好准备一台5~30V的可调直流电源,能同时输出5V、12V、24V并且各自独立可调。市场上各种现成的维修电源,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自制,用工频变压器和常见的LM317即可以方便地搭建直流可调电源。本节介绍的是更为简单的一种方法,用2~3台闲置的PC电源来搭建辅助电源。即使手中没有闲置的电脑电源,在电脑市场上花钱也可以淘到适用的二手电脑电源,搭建成我们所需要的辅助电源的成本不超过。
PC电源有3组主输出:3.3V、5V、12V,电流输出能力都相当乐观。这里,我们不是奔着输出功率来的,而是其低廉的价格,还易于购买。另一优点是,PC电源是非常成熟而且生产批量很大的产品,其保护功能完善,标准化程度很高。
图2.15是用2台PC电源搭建辅助电源的关键步骤。
ISBN97870302897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吴红奎
尺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