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第1本软件定义光网络专业书籍;
2.作者为著-名通信高校知名学者;
3.该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4. 内容综合国家973计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学术创新性强。
作者简介
赵永利,男,31岁,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讲师。2010年获北邮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光联网、光网络生存性、带宽可变光网络、绿色光通信等,在大规模光网络的组网模式与保护恢复机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目录
1 智能光网络发展概述
1.1 光网络数据面技术演进
1.1.1 波分复用技术
1.1.2 时分复用技术
1.1.3 空分复用技术
1.2 光网络智能化需求与挑战
1.2.1 体系扩展性问题
1.2.2 业务复杂性问题
1.2.3 路由协同性问题
1.2.4 网络高效性问题
1.3 智能光网络技术演进
1.3.1 ASON
1.3.2 PCE
1.3.3 SDON
1.3.4 SDON与ASON、PCE关系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2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概述
2.1 软件定义网络(SDN)
2.1.1 SDN概念和产生背景
2.1.2 SDN核心技术
2.1.3 SDN发展现状(标准体系、产业现状)
2.1.4 SDN典型控制器介绍
2.1.5 SDN应用案例分析
2.2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
2.2.1 SDON概念与技术特征
2.2.2 SDON与SDN的区别和联系
2.2.3 SDON核心使能技术
2.3 SDON发展前瞻
2.3.1 SDON研究现状
2.3.2 SDON产业动态
2.3.3 SDON面临挑战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SDON体系架构
3.1 SDON分层架构与接口定义
3.1.1 SDON分层架构
3.1.2 SDON南向接口及功能描述
3.1.3 SDON北向接口及功能描述
3.2 SDON传送层技术
3.2.1 SDON传送平面设备功能模型
3.2.2 基于灵活栅格的SDON光交换节点结构
3.3 SDON控制层技术
3.3.1 SDON控制平面功能模型
3.3.2 SDON控制平面核心功能
3.3.3 控制器集群技术
3.4 SDON应用层技术
3.5 SDON控制层与管理层关系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SDON虚拟化技术
4.1 SDON光层虚拟化技术
4.1.1 可编程切片光收发设备
4.1.2 可变带宽光交换设备
4.1.3 弹性光再生器
4.1.4 节点的分割和聚合技术
4.1.5 虚拟光网络提供技术
4.2 虚拟光网络映射算法
4.2.1 虚拟网络映射
4.2.2 基于链路可切片(LS—based)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4.2.3 基于交换节点可切片(NS—based)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4.2.4 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
4.3 光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
4.3.1 NFV实现原理
4.3.2 NFV与SDN的关系
4.3.3 传送网功能虚拟化
4.3.4 数据中心光网络功能虚拟化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软件定义光网络多域控制技术
5.1 软件定义多域光网络层次化控制体系
5.1.1 层次化控制体系的基本构成
5.1.2 层次化控制体系的功能模型
5.2 软件定义多域光网络业务提供机制和资源分配
5.2.1 端到端业务提供机制
5.2.2 域间路由资源优化方法
5.2.3 域间频谱资源优化方法
5.3 软件定义多域光网络实验系统与性能验证
5.3.1 OpenFlow协议扩展
5.3.2 实验系统组成与配置
5.3.3 系统测试与功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IP与光协同控制技术
6.1 IP与光协同控制需求
6.2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控制体系与功能研究
6.2.1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控制体系
6.2.2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功能研究
6.3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控制机制
6.3.1 针对IP与光协同网络基本功能的控制机制
6.3.2 针对IP与光协同网络Bypass功能的控制机制
6.3.3 针对IP与光多层协同功能的控制机制
6.4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网络故障恢复案例
6.4.1 光层优先的多层故障协同恢复策略
6.4.2 IP层优先的多层故障协同恢复策略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光网络技术
7.1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
7.1.1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7.1.2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7.1.3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7.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光网络体系结构
7.2.1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间光组网结构
7.2.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内部光组网结构
7.3 数据中心光网络跨层优化技术
7.3.1 数据中心光网络跨层优化功能架构
7.3.2 跨层优化中多控制器间协作方案
7.3.3 面向跨层优化的全局负载均衡机制
7.4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光网络典型案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
8.1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产生背景
8.1.1 当前光接入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8.1.2 光接入网技术
8.1.3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优势
8.2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络架构
8.2.1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控制架构
8.2.2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关键技术
8.3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应用场景
8.3.1 面向应用/用户的接入网开放控制
8.3.2 接入网设备集中管理与统一控制
8.3.3 网络虚拟化和多业务接入
8.3.4 多租户光接入网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9 软件定义光载无线接入网
9.1 光载无线接入网络发展需求
9.1.1 发展背景
9.1.2 无线接入网技术演进
9.1.3 关键问题和挑战
9.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9.2 面向移动前传的光层组网技术
9.3 软件定义光与无线融合控制技术
9.3.1 光使能C—RAN的软件定义技术
9.3.2 基于SDN的光与无线资源编排器设计
9.3.3 协议扩展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0 软件定义光网络创新应用
10.1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应用层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型
10.1.1 软件定义光网络北向接口
10.1.2 基于北向接口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型
10.2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的BoD应用
10.2.1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业务简介
10.2.2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预约配置功能
10.2.3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预约调整功能
10.2.4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功能验证
10.3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的VON应用
10.3.1 软件定义光网络VON应用简介
10.3.2 软件定义光网络VON应用实现方案
10.3.3 软件定义光网络多租户应用功能验证
10.4 未来新型应用展望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BoD业务预约调整
业务预约调整,即在已创建业务基础上,当预测到未来某—时段带宽需求将会发生较大浮动时,预约在未来某段时间进行调整。以视频资源为例,在一些可预测的重大事件,重要赛事等阶段,用户对资源带宽的需求量剧增,而平时的带宽提供远不能满足要求,导致用户在这一时段请求不到视频资源,或者视频资源由于带宽供应紧张而质量下降。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运维成本,网络资源提供者可以在可预测的带宽大需求阶段预先没定带宽凋整策略,使网络带宽资源在预测时段自动增大,在时段外带宽资源自动恢复。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对带宽的变化需求,又可以让网络资源提供者减少运维成本,提高网络资源的分配合理性,使网络带宽资源可以智能调整,进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对于BoD业务实时调整带宽,BoD、业务创新APP的预约调整功能需要在北向接口中添加时间策略,即需要对BoD业务调整的请求设定调整的起止时间段与调整周期。其中调整周期可为每天到每年不等的范围,因此在BoD业务的预约调整功能中,时间策略主要包括起止时间和起止日期。若时间策略无效,则默认为实时调整。
10.2.4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功能验证
本节主要介绍软件定义光网络创新APP中BoD业务功能和特性的验证,通过软件定义光网络实验平台对BoD APP加以设计和实现,并通过图形化界面显示对BoD业务的预约配置和预约调整功能加以验证。
1.第1本软件定义光网络专业书籍;
2.作者为著-名通信高校知名学者;
3.该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4. 内容综合国家973计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学术创新性强。
作者简介
赵永利,男,31岁,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讲师。2010年获北邮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光联网、光网络生存性、带宽可变光网络、绿色光通信等,在大规模光网络的组网模式与保护恢复机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目录
1 智能光网络发展概述
1.1 光网络数据面技术演进
1.1.1 波分复用技术
1.1.2 时分复用技术
1.1.3 空分复用技术
1.2 光网络智能化需求与挑战
1.2.1 体系扩展性问题
1.2.2 业务复杂性问题
1.2.3 路由协同性问题
1.2.4 网络高效性问题
1.3 智能光网络技术演进
1.3.1 ASON
1.3.2 PCE
1.3.3 SDON
1.3.4 SDON与ASON、PCE关系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2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概述
2.1 软件定义网络(SDN)
2.1.1 SDN概念和产生背景
2.1.2 SDN核心技术
2.1.3 SDN发展现状(标准体系、产业现状)
2.1.4 SDN典型控制器介绍
2.1.5 SDN应用案例分析
2.2 软件定义光网络(SDON)
2.2.1 SDON概念与技术特征
2.2.2 SDON与SDN的区别和联系
2.2.3 SDON核心使能技术
2.3 SDON发展前瞻
2.3.1 SDON研究现状
2.3.2 SDON产业动态
2.3.3 SDON面临挑战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SDON体系架构
3.1 SDON分层架构与接口定义
3.1.1 SDON分层架构
3.1.2 SDON南向接口及功能描述
3.1.3 SDON北向接口及功能描述
3.2 SDON传送层技术
3.2.1 SDON传送平面设备功能模型
3.2.2 基于灵活栅格的SDON光交换节点结构
3.3 SDON控制层技术
3.3.1 SDON控制平面功能模型
3.3.2 SDON控制平面核心功能
3.3.3 控制器集群技术
3.4 SDON应用层技术
3.5 SDON控制层与管理层关系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SDON虚拟化技术
4.1 SDON光层虚拟化技术
4.1.1 可编程切片光收发设备
4.1.2 可变带宽光交换设备
4.1.3 弹性光再生器
4.1.4 节点的分割和聚合技术
4.1.5 虚拟光网络提供技术
4.2 虚拟光网络映射算法
4.2.1 虚拟网络映射
4.2.2 基于链路可切片(LS—based)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4.2.3 基于交换节点可切片(NS—based)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4.2.4 仿真结果及数据分析
4.3 光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
4.3.1 NFV实现原理
4.3.2 NFV与SDN的关系
4.3.3 传送网功能虚拟化
4.3.4 数据中心光网络功能虚拟化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软件定义光网络多域控制技术
5.1 软件定义多域光网络层次化控制体系
5.1.1 层次化控制体系的基本构成
5.1.2 层次化控制体系的功能模型
5.2 软件定义多域光网络业务提供机制和资源分配
5.2.1 端到端业务提供机制
5.2.2 域间路由资源优化方法
5.2.3 域间频谱资源优化方法
5.3 软件定义多域光网络实验系统与性能验证
5.3.1 OpenFlow协议扩展
5.3.2 实验系统组成与配置
5.3.3 系统测试与功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IP与光协同控制技术
6.1 IP与光协同控制需求
6.2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控制体系与功能研究
6.2.1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控制体系
6.2.2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功能研究
6.3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控制机制
6.3.1 针对IP与光协同网络基本功能的控制机制
6.3.2 针对IP与光协同网络Bypass功能的控制机制
6.3.3 针对IP与光多层协同功能的控制机制
6.4 基于软件定义的IP与光协同网络故障恢复案例
6.4.1 光层优先的多层故障协同恢复策略
6.4.2 IP层优先的多层故障协同恢复策略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光网络技术
7.1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
7.1.1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7.1.2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7.1.3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7.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光网络体系结构
7.2.1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间光组网结构
7.2.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内部光组网结构
7.3 数据中心光网络跨层优化技术
7.3.1 数据中心光网络跨层优化功能架构
7.3.2 跨层优化中多控制器间协作方案
7.3.3 面向跨层优化的全局负载均衡机制
7.4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光网络典型案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
8.1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产生背景
8.1.1 当前光接入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8.1.2 光接入网技术
8.1.3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优势
8.2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络架构
8.2.1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控制架构
8.2.2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关键技术
8.3 软件定义光接入网应用场景
8.3.1 面向应用/用户的接入网开放控制
8.3.2 接入网设备集中管理与统一控制
8.3.3 网络虚拟化和多业务接入
8.3.4 多租户光接入网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9 软件定义光载无线接入网
9.1 光载无线接入网络发展需求
9.1.1 发展背景
9.1.2 无线接入网技术演进
9.1.3 关键问题和挑战
9.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9.2 面向移动前传的光层组网技术
9.3 软件定义光与无线融合控制技术
9.3.1 光使能C—RAN的软件定义技术
9.3.2 基于SDN的光与无线资源编排器设计
9.3.3 协议扩展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0 软件定义光网络创新应用
10.1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应用层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型
10.1.1 软件定义光网络北向接口
10.1.2 基于北向接口的业务逻辑处理模型
10.2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的BoD应用
10.2.1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业务简介
10.2.2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预约配置功能
10.2.3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预约调整功能
10.2.4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功能验证
10.3 基于软件定义光网络的VON应用
10.3.1 软件定义光网络VON应用简介
10.3.2 软件定义光网络VON应用实现方案
10.3.3 软件定义光网络多租户应用功能验证
10.4 未来新型应用展望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BoD业务预约调整
业务预约调整,即在已创建业务基础上,当预测到未来某—时段带宽需求将会发生较大浮动时,预约在未来某段时间进行调整。以视频资源为例,在一些可预测的重大事件,重要赛事等阶段,用户对资源带宽的需求量剧增,而平时的带宽提供远不能满足要求,导致用户在这一时段请求不到视频资源,或者视频资源由于带宽供应紧张而质量下降。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运维成本,网络资源提供者可以在可预测的带宽大需求阶段预先没定带宽凋整策略,使网络带宽资源在预测时段自动增大,在时段外带宽资源自动恢复。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对带宽的变化需求,又可以让网络资源提供者减少运维成本,提高网络资源的分配合理性,使网络带宽资源可以智能调整,进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对于BoD业务实时调整带宽,BoD、业务创新APP的预约调整功能需要在北向接口中添加时间策略,即需要对BoD业务调整的请求设定调整的起止时间段与调整周期。其中调整周期可为每天到每年不等的范围,因此在BoD业务的预约调整功能中,时间策略主要包括起止时间和起止日期。若时间策略无效,则默认为实时调整。
10.2.4 软件定义光网络BoD功能验证
本节主要介绍软件定义光网络创新APP中BoD业务功能和特性的验证,通过软件定义光网络实验平台对BoD APP加以设计和实现,并通过图形化界面显示对BoD业务的预约配置和预约调整功能加以验证。
ISBN | 9787115451194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 赵永利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