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 751046160X,978751046160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追寻“诗仙”李白跌宕起伏、绚烂多姿的人生轨迹
再现五彩斑斓自信激昂的大唐盛世
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李长之倾心著述
探求“诗仙”李白的人生轨迹
追寻诗歌盛世的文化根基
凸显人生命运与环境的冲决,时代与个人的角力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诗人、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入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一书,产生很大影响。同年,自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9年以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鲁迅批判》《苦雾集》《梦雨集》《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目录

上篇李白传
一楔子/003
二李白的故乡和他的少年生活/008
三壮年的漫游——学道和从政的矛盾/016
四李白在长安——李白对盛唐的政治之认识/029
五漫游生活的第二期——更多的暴露和批判/039
六“天宝之乱”和永王磷的一幕——李白的爱国思想/055
七李白的诗——和民歌的关系,和魏晋六朝诗的关系,文学史上的地位/070
八简单的结论/085
附录/089
下篇道教徒的李白及其痛苦
自序/119
一导论/121
二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145
三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167
四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187
五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胱/227
六李白:寂寞的超人/237
附录/263
代跋
花开两朵实表一枝——谈《李白传》/275
编后记

后记

李长之,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诗人、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入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一书,产生很大影响。同年,自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8年以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40年8月,李长之先生的专著《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于由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纵观整个二十世纪的研究李白的学术出版史,仅有六方余字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始终独占鳌头,高踞榜首,一版再版,直到现在仍然是研究李白诗歌必读参考书的首选。”(于天池、李书《谈李长之的》)。
1951年春节期间,李长之先生写作了《李白》一书,是年11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这是李长之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他经历了抗战的洗礼,学术和思想走向成熟的学术成果。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同《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一样,也缘于史学的动机,出版后被收入《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具有传记的性质。”是一本比较通俗的读物,但是,“较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白》显而易见是从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去勾画李白的画像。”(于天池、李书《花开两朵实表一枝——谈》)
此次出版李长之先生的《李白传》,将李长之先生的两部大作《李白》和《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合在了一起,以期更加完整呈现李长之先生在李白研究领域的研究历程与心得。
编者

文摘

版权页:

他的确想当一当宰相(弼辅),把天下治得太平(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功成身退,就学范蠡和张良。这是在他一生的诗文里都一贯地这样表示着的。可是他也有学道的心,想当神仙,那也是同样很有诚意的。在他政治的热心上升时,他就放弃了学道;在他政治上失败时,他就又想学仙;自然,他最后是两无所成,那就只有吃酒了。我们现在要指出的是,他的从政,的确有种抱负,那就是要治国平天下,所以做官要做大的,同时也不只是功名富贵的个人享受就满足。这一种比较成熟的政治愿望,是他在壮年时形成的。这一种学仙与从政的根本矛盾,此后支配他一生。
大概也就在他三十岁左右吧,他在江陵,曾见过当时有名的隐土司马承祯。这人说他有“仙风道骨”,这不啻是对他学仙的一种强烈的鼓励。他作有《大鹏赋》,此赋原题是《大鹏遇希有鸟赋》,他自居大鹏,把司马承祯比作稀有鸟,表示他们要共同超然物外,实现道家的理想的。
ISBN751046160X,9787510461606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李长之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