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眼底病 鼻塞 口疮卷》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以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进学识。
目录
眼底病
王肯堂 五轮八廓与瞻视昏渺
傅仁宇 内外二障论
赵献可 眼目论
张景岳 眼目论证论治
顾养吾 瞳神论,气血疾病论
康息尘 瞻视昏渺治疗指要
郑寿全 目病阴阳虚实辨
邓苑 内障治法
刘耀先 青盲目昏证治
陈达夫 六经辨治,眼体同研
庞赞襄 神光永烛,务调脾胃肾肝
姚和清 循乙癸同源,调脾肺肾肝
韦文贵 眼底病证治见解
姚芳蔚 视网膜病变证治体会
张皆春 视昏明辨脏腑,治盲善调阴阳
马一民 辨证必求辨病,活法自能圆机
李熊飞 肝风目暗,调脾为先
张怀安 内眼病治循八法,暴盲证重在治肝
张望之 水轮病多郁,导滞治为先
夏贤闽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震荡证治大要
骆省吾 漫云眼底皆属,肾,从肝论治早建功
李纪元 炎症勿专事寒凉,出血莫偏执化瘀
刘佛刚 视神经萎缩以调补肝肾为要务
刘益群 眼底病内窥辨证
李传课 眼底病辨证发微
蔡玉友 眼底出血,慎勿滥施活血化瘀
莫维馨 止血化瘀汤治眼底血证
柏超然 黄斑病变应调脾胃
杨国松 滋阴祛瘀法应用举隅
庞万敏 青盲审肝郁阴虚,出血辨热扰血瘀
曹仁方 针药并用治疗眼底疾病
陆南山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当从脾湿论治
韦玉英 瞳神内眼病滋补通利,视神经萎缩治肝化瘀
鼻塞
王肯堂 鼻塞、鼻鼽、鼻渊证治准绳
张景岳 鼻塞论治
汪蕴谷 鼻渊慎勿攻伐
李铎 鼻渊三案
高秉钧 鼻渊案举
何书田 清泄肝胆肺热治鼻渊
沈祖复 冰蛳散治疗鼻息肉案
李文朵 鼻渊案绎
徐守愚 温阳益气治疗鼻渊久病案
何长治 鼻渊医案选辑
马培之 阴虚肝肺蕴热鼻塞案
孙采邻 沙苑蒺藜治疗鼻渊案
柳宝诒 清宣疏泄治疗鼻渊案
刘子维 风热痰壅,鼻流浊涕案
张聿青 肺胃湿热熏蒸,浊气闭塞清窍鼻鼽案
余听鸿 鼻疡案并议
丁甘仁 鼻渊腥涕,治以养阴潜阳案
张汝伟 疏风通窍治疗鼻塞案
干祖望 辨析鼻搞审三证,肺燥脾湿肾水涸
华良才 慢性鼻炎证治体会
蔡福养 鼻窒五法
吕承全 辛散透窍,内外两途
谭敬书 慢性鼻炎以活血为主
耿鉴庭 散风活洛清气肃鼻,荸荠冰硼清窍外用
张赞臣 鼻鼽补肺并宣泄
汤承祖 鼻鼽、鼻渊的内外治法
许履和 苍耳子散治鼻渊
屠揆先 内治养肺,外治宣散
彭坚 过敏性鼻炎的用方思路
口疮
薛己 口疮述要
王肯堂 口糜口疮证治准绳
张景岳 口疮论治
赵献可 口疮论
邹岳 口疮真诠
沈璠 湿热口糜案
齐秉慧 口舌生疮案
王孟英 滋阴潜降治疗口糜案
马培之 咽喉上腭溃烂案
巢崇山 清热解毒治疗唇口成疳案
曹沧洲 口疳三案
徐守愚 甘桔汤合滋肾丸治疗唇口糜痛案
丁甘仁 口疮舌疳类案
曹颖甫 葛根芩连合承气法治口舌生疮案
周镇 阴虚肝火上炎舌糜案
蔡福养 莫云口疮多火热,应审脾肾阳气衰
傅再希 细辨虚实疗口疮,每需辛热用干姜
吴光烈 大枣绿豆羊肉汤治疗复发性口疮
傅宗翰 实火宜泻宜折,虚火宜养宜潜
史方奇 复发性口疮四证
郑艺文 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燮理阴阳引火归原
乔保钧 复发性口疮治法举要
李可 口舌疮顽症(复发性口腔溃疡)
胡希恕 上热下寒为病本,苦辛开降治口糜
张珍玉 口疮病心脾,渗湿佐清热
汤承祖 温摄并举,引火归原
石志超 审因辨证治口糜,岂能一味清热毒
文摘
版权页:
胡希恕
上热下寒为病本,苦辛开降治口糜
胡希恕(1898~1984),辽宁沈阳人,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
一般老百姓把口舌生疮、口腔糜烂都称谓上火,而一些医书也多认为是上热或湿热,如《素问·气厥论篇》:“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口舌证》指出:“口舌生疮糜烂,名曰口糜,乃心脾二经蒸热深也”。《医方考·口病方论》:“口糜本于湿热”。临床确实有为上热者,以法治之当然有效,但有不少患者为上热下寒,如同于上热,必医有不周,使不少人含冤受苦。胡老在讲解甘草泻心汤方证时,讲述了他1952年的治验病例。
患者36岁,5个孩子的妈妈,家住北铁匠营。患口舌糜烂已2月不愈,多处投医无效。视其方皆为山栀、黄芩、黄连、知母等苦寒清热泻火之品。近口舌糜烂痛剧,难以进食,甚则饮水都难。患者见人就哭,缘因饮食不足,奶水已无,难以哺乳双胞胎,孩子将饿死。时感头晕,心下痞满,腹胀,便溏,咽干不思饮,舌红绛,口腔、舌严重糜烂几乎看不到正常黏膜。脉沉细。胡老与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生阿胶。
炙甘草五钱 半夏四钱 党参三钱 黄芩三钱 干姜二钱 黄连二钱 大枣三枚 生石膏一两半 生阿胶三钱
上药服一剂即能进食,舌痛减,服3剂痊愈。
《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眼底病 鼻塞 口疮卷》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以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增进学识。
目录
眼底病
王肯堂 五轮八廓与瞻视昏渺
傅仁宇 内外二障论
赵献可 眼目论
张景岳 眼目论证论治
顾养吾 瞳神论,气血疾病论
康息尘 瞻视昏渺治疗指要
郑寿全 目病阴阳虚实辨
邓苑 内障治法
刘耀先 青盲目昏证治
陈达夫 六经辨治,眼体同研
庞赞襄 神光永烛,务调脾胃肾肝
姚和清 循乙癸同源,调脾肺肾肝
韦文贵 眼底病证治见解
姚芳蔚 视网膜病变证治体会
张皆春 视昏明辨脏腑,治盲善调阴阳
马一民 辨证必求辨病,活法自能圆机
李熊飞 肝风目暗,调脾为先
张怀安 内眼病治循八法,暴盲证重在治肝
张望之 水轮病多郁,导滞治为先
夏贤闽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震荡证治大要
骆省吾 漫云眼底皆属,肾,从肝论治早建功
李纪元 炎症勿专事寒凉,出血莫偏执化瘀
刘佛刚 视神经萎缩以调补肝肾为要务
刘益群 眼底病内窥辨证
李传课 眼底病辨证发微
蔡玉友 眼底出血,慎勿滥施活血化瘀
莫维馨 止血化瘀汤治眼底血证
柏超然 黄斑病变应调脾胃
杨国松 滋阴祛瘀法应用举隅
庞万敏 青盲审肝郁阴虚,出血辨热扰血瘀
曹仁方 针药并用治疗眼底疾病
陆南山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当从脾湿论治
韦玉英 瞳神内眼病滋补通利,视神经萎缩治肝化瘀
鼻塞
王肯堂 鼻塞、鼻鼽、鼻渊证治准绳
张景岳 鼻塞论治
汪蕴谷 鼻渊慎勿攻伐
李铎 鼻渊三案
高秉钧 鼻渊案举
何书田 清泄肝胆肺热治鼻渊
沈祖复 冰蛳散治疗鼻息肉案
李文朵 鼻渊案绎
徐守愚 温阳益气治疗鼻渊久病案
何长治 鼻渊医案选辑
马培之 阴虚肝肺蕴热鼻塞案
孙采邻 沙苑蒺藜治疗鼻渊案
柳宝诒 清宣疏泄治疗鼻渊案
刘子维 风热痰壅,鼻流浊涕案
张聿青 肺胃湿热熏蒸,浊气闭塞清窍鼻鼽案
余听鸿 鼻疡案并议
丁甘仁 鼻渊腥涕,治以养阴潜阳案
张汝伟 疏风通窍治疗鼻塞案
干祖望 辨析鼻搞审三证,肺燥脾湿肾水涸
华良才 慢性鼻炎证治体会
蔡福养 鼻窒五法
吕承全 辛散透窍,内外两途
谭敬书 慢性鼻炎以活血为主
耿鉴庭 散风活洛清气肃鼻,荸荠冰硼清窍外用
张赞臣 鼻鼽补肺并宣泄
汤承祖 鼻鼽、鼻渊的内外治法
许履和 苍耳子散治鼻渊
屠揆先 内治养肺,外治宣散
彭坚 过敏性鼻炎的用方思路
口疮
薛己 口疮述要
王肯堂 口糜口疮证治准绳
张景岳 口疮论治
赵献可 口疮论
邹岳 口疮真诠
沈璠 湿热口糜案
齐秉慧 口舌生疮案
王孟英 滋阴潜降治疗口糜案
马培之 咽喉上腭溃烂案
巢崇山 清热解毒治疗唇口成疳案
曹沧洲 口疳三案
徐守愚 甘桔汤合滋肾丸治疗唇口糜痛案
丁甘仁 口疮舌疳类案
曹颖甫 葛根芩连合承气法治口舌生疮案
周镇 阴虚肝火上炎舌糜案
蔡福养 莫云口疮多火热,应审脾肾阳气衰
傅再希 细辨虚实疗口疮,每需辛热用干姜
吴光烈 大枣绿豆羊肉汤治疗复发性口疮
傅宗翰 实火宜泻宜折,虚火宜养宜潜
史方奇 复发性口疮四证
郑艺文 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燮理阴阳引火归原
乔保钧 复发性口疮治法举要
李可 口舌疮顽症(复发性口腔溃疡)
胡希恕 上热下寒为病本,苦辛开降治口糜
张珍玉 口疮病心脾,渗湿佐清热
汤承祖 温摄并举,引火归原
石志超 审因辨证治口糜,岂能一味清热毒
文摘
版权页:
胡希恕
上热下寒为病本,苦辛开降治口糜
胡希恕(1898~1984),辽宁沈阳人,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
一般老百姓把口舌生疮、口腔糜烂都称谓上火,而一些医书也多认为是上热或湿热,如《素问·气厥论篇》:“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口舌证》指出:“口舌生疮糜烂,名曰口糜,乃心脾二经蒸热深也”。《医方考·口病方论》:“口糜本于湿热”。临床确实有为上热者,以法治之当然有效,但有不少患者为上热下寒,如同于上热,必医有不周,使不少人含冤受苦。胡老在讲解甘草泻心汤方证时,讲述了他1952年的治验病例。
患者36岁,5个孩子的妈妈,家住北铁匠营。患口舌糜烂已2月不愈,多处投医无效。视其方皆为山栀、黄芩、黄连、知母等苦寒清热泻火之品。近口舌糜烂痛剧,难以进食,甚则饮水都难。患者见人就哭,缘因饮食不足,奶水已无,难以哺乳双胞胎,孩子将饿死。时感头晕,心下痞满,腹胀,便溏,咽干不思饮,舌红绛,口腔、舌严重糜烂几乎看不到正常黏膜。脉沉细。胡老与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生阿胶。
炙甘草五钱 半夏四钱 党参三钱 黄芩三钱 干姜二钱 黄连二钱 大枣三枚 生石膏一两半 生阿胶三钱
上药服一剂即能进食,舌痛减,服3剂痊愈。
ISBN | 9787506792950,7506792958 |
---|---|
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作者 | 单书健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