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 本书首次收录马云邀请王西安为阿里巴巴员工独创的太极养生八式。
2. 太极养生八式方便易学,在传统太极拳基础上精炼创新而成,所需场地小时间短,效果好。不仅适合电脑族在工作之余练习,也适合作为晨练操、课间操和运动热身操。
3. 书后有获取全国100多家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地址的方式,读者可以免费参加公益推广太极八式的学习。学成之后,可以自由选择考太极八式证书,证书上有马云和李连杰的盖章认证。
4. 赠送作者本人亲自演练的高清DVD,赠送室内晨练太极挂图,赠送桌上太极练习图(适合工间和课间练习)
媒体推荐
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走即是看清自己和未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马云
作者简介
王西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十九世传人,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国家武术高级教练。
受马云之邀,担任杭州太极禅苑精武堂堂主(名人堂堂主为李连杰、布道堂堂主为马云),并教授马云太极养生功夫。
目录
马云的太极梦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慢性病及康复人群生活质量综合性调查问卷
太极拳养生八式
太极拳二十四式
附录:学好太极,马云、李连杰、王西安为你背书
附赠:高清DVD
室内晨练太极挂图
桌上太极练习图
序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古老文明智慧的重要窗口。
“王西安太极”作为陈式太极拳的精髓,其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尤其是独到的技击应用和养生价值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由于王西安大师孜孜不倦地辛勤教学,陈式太极拳“王西安太极”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套路限制,不论学习者的基础、年龄、体质如何,都要从老架一路教起,有许多初学者反映学习起来太难,时间太长。再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的个性化特点,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学习者多有困惑。
作为“王西安太极”的推广人,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思忖如何转变,但一直没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模式。
2009年,在马云先生的助理陈伟先生的寻访推荐之下,王西安大师开始教授马云先生太极拳,我有幸相随,并跟马总聊起太极拳的事情。马总说了两点:第一点,王西安大师在武术界很有名望,但跨界就没有名气;第二点,现在太极拳的传播模式是一种传统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传播速度太慢,应该将其改变成标准化模式,由纵向传承变成横向裂变式传承。未曾想,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竞被马总两句话点透了。2013年,王西安大师被聘为太极禅苑精武堂堂主,我被聘请为太极顾问。环境优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太极禅苑,让“王西安太极”的发展步入快车道。经过几年的准备、酝酿,王西安太极拳八式、二十四式的套路创编定型,经由王西安大师的辛勤笔耕、演练、反复修改,并通过广州体育学院信息系统进行了科学的捕捉认定。随后王西安太极八式、二十四式太极拳又在太极禅院所在地杭州、太极故里温县及广东、江西等地进行了“百城百万人”标准化教学推广试验,两套拳以其易学易记、由浅入深、相辅相承的特点受到了练习者的普遍欢迎。应广大太极爱好者的要求,主要阐释、演练王西安太极八式、二十四式的方法步骤,细致讲解动作要领的《太极从零开始》一书付梓出版。
本书的编写校验得到了张林挺、申思、申昌明、沈维萍、直明桥、宋汉玉、张茗茗等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
王西安太极八式、二十四式在学校、企业、党政机关、社区等教学试验中,结合太极禅苑推出马云、李连杰背书的标准化认证(详情见本书第l54页),使习练者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经过标准化学习检测,保证了习练方法的准确性和学习层次的明晰性。一证在手,百倍殊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本教材的出版会让更多人受益,“王西安太极”将为练习者带来快乐与健康!
文摘
马云的太极梦
陈伟
现在,打太极成了马云的主要健身方式,他经常边走路手上还边练着招式,而且太极中的哲学思想也让马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比如说“中庸”。“中庸”一词有各种解释,马云认为“中”是动词,“打中”的意思;“庸”表示“恰如其分的一点”,“中庸”就是“打在恰到好处的那一点上”。
马云认为太极拳是以拳术来表达太极思想,每一招都既可攻又可守。任何招式都有解,也就是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对境地绝望的人”。
40岁再练太极
马云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给我一项任务:“找最好的太极师傅。”
马云小时候跟杭州的一位姓陈的老太太学过很多年太极。陈老太太练的是“杨氏太极”,她功夫了得,在70岁时对付两三个小伙子都没有问题。马云说:“陈老太太很早起床,在公园里打太极前总要闭上眼睛静静站一会儿,我问她这是干什么,她说她在听花开的声音。”
2009年2月4日,我陪马云去上海开会,晚上我独自去参观了之前在网上查到的一个太极馆。我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太极,但两小时下来,我总觉得跟我想象中的太极思想不太吻合,尤其是“凌空劲”(身体不接触而把人打倒)的表演。我是个唯物主义者,当年学的是理科,而且还得过浙大运动会两届三级跳远的冠军,所以我认为:第一,不存在“凌空劲”,如果有,全世界的科学家早就震惊了;第二,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轻功”,如果立定跳远你能跳过3.476米,破了世界纪录,比你怎么找证据证明都有效10万倍;第三,人在水里不能憋气超过2个小时,因为吉尼斯纪录不到20分钟,否则早就能“为国争光”了。
于是我决定去一趟太极发源地——河南陈家沟看看。
之后马云的一个朋友也想学太极,为了练习方便,希望场地就设在上海,于是我把上海的那家太极馆的联系方式发给马云,马云转发给了他。据说他以后一直都在那家练习。
我认为,只要能动动身体,不论练臂力还是腿劲,遛狗还是跳舞,对身体都有益无害。
2月中旬,马云在北京忙完一系列工作后,去了日本。同一天我飞往河南。去之前我就告诉河南的朋友:“找最好的太极师傅,第二名都不可以。”
在温县体育局寇副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太极发源地陈家沟。
在陈家沟我们拜访了王西安大师的徒弟,当地“八大天王”之一张福旺。之后我们去温县吃中餐,温县县城和陈家沟很近,就十几分钟车程。
我原先以为太极拳是张三丰创的,就像以为包公斩过陈世美一样。而其实这两件事情都…… “王西安拳法研究会”设在温县的“太极武术馆”内,我们中饭后前往拜访陈氏太极拳第199代代表人物王西安大师。“太极武术馆”略显陈旧,武术馆前有一个小广场,当天天气很好,有很多小孩在练习太极,还有金发碧眼的女老外,练套路、练剑法的都有。
当天王大师着一身白色的太极服,坐在门口看大家练拳,虽然他已67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之前徒弟们提醒过我,王大师不太喜欢搭理生人,可是他跟我却一见如故,在跟我介绍了太极的历史和文化后,还演示了几种太极的技法。(P1-3)
1. 本书首次收录马云邀请王西安为阿里巴巴员工独创的太极养生八式。
2. 太极养生八式方便易学,在传统太极拳基础上精炼创新而成,所需场地小时间短,效果好。不仅适合电脑族在工作之余练习,也适合作为晨练操、课间操和运动热身操。
3. 书后有获取全国100多家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地址的方式,读者可以免费参加公益推广太极八式的学习。学成之后,可以自由选择考太极八式证书,证书上有马云和李连杰的盖章认证。
4. 赠送作者本人亲自演练的高清DVD,赠送室内晨练太极挂图,赠送桌上太极练习图(适合工间和课间练习)
媒体推荐
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走即是看清自己和未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马云
作者简介
王西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十九世传人,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国家武术高级教练。
受马云之邀,担任杭州太极禅苑精武堂堂主(名人堂堂主为李连杰、布道堂堂主为马云),并教授马云太极养生功夫。
目录
马云的太极梦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慢性病及康复人群生活质量综合性调查问卷
太极拳养生八式
太极拳二十四式
附录:学好太极,马云、李连杰、王西安为你背书
附赠:高清DVD
室内晨练太极挂图
桌上太极练习图
序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古老文明智慧的重要窗口。
“王西安太极”作为陈式太极拳的精髓,其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尤其是独到的技击应用和养生价值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由于王西安大师孜孜不倦地辛勤教学,陈式太极拳“王西安太极”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套路限制,不论学习者的基础、年龄、体质如何,都要从老架一路教起,有许多初学者反映学习起来太难,时间太长。再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的个性化特点,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学习者多有困惑。
作为“王西安太极”的推广人,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思忖如何转变,但一直没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模式。
2009年,在马云先生的助理陈伟先生的寻访推荐之下,王西安大师开始教授马云先生太极拳,我有幸相随,并跟马总聊起太极拳的事情。马总说了两点:第一点,王西安大师在武术界很有名望,但跨界就没有名气;第二点,现在太极拳的传播模式是一种传统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传播速度太慢,应该将其改变成标准化模式,由纵向传承变成横向裂变式传承。未曾想,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竞被马总两句话点透了。2013年,王西安大师被聘为太极禅苑精武堂堂主,我被聘请为太极顾问。环境优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太极禅苑,让“王西安太极”的发展步入快车道。经过几年的准备、酝酿,王西安太极拳八式、二十四式的套路创编定型,经由王西安大师的辛勤笔耕、演练、反复修改,并通过广州体育学院信息系统进行了科学的捕捉认定。随后王西安太极八式、二十四式太极拳又在太极禅院所在地杭州、太极故里温县及广东、江西等地进行了“百城百万人”标准化教学推广试验,两套拳以其易学易记、由浅入深、相辅相承的特点受到了练习者的普遍欢迎。应广大太极爱好者的要求,主要阐释、演练王西安太极八式、二十四式的方法步骤,细致讲解动作要领的《太极从零开始》一书付梓出版。
本书的编写校验得到了张林挺、申思、申昌明、沈维萍、直明桥、宋汉玉、张茗茗等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
王西安太极八式、二十四式在学校、企业、党政机关、社区等教学试验中,结合太极禅苑推出马云、李连杰背书的标准化认证(详情见本书第l54页),使习练者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经过标准化学习检测,保证了习练方法的准确性和学习层次的明晰性。一证在手,百倍殊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本教材的出版会让更多人受益,“王西安太极”将为练习者带来快乐与健康!
文摘
马云的太极梦
陈伟
现在,打太极成了马云的主要健身方式,他经常边走路手上还边练着招式,而且太极中的哲学思想也让马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比如说“中庸”。“中庸”一词有各种解释,马云认为“中”是动词,“打中”的意思;“庸”表示“恰如其分的一点”,“中庸”就是“打在恰到好处的那一点上”。
马云认为太极拳是以拳术来表达太极思想,每一招都既可攻又可守。任何招式都有解,也就是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对境地绝望的人”。
40岁再练太极
马云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给我一项任务:“找最好的太极师傅。”
马云小时候跟杭州的一位姓陈的老太太学过很多年太极。陈老太太练的是“杨氏太极”,她功夫了得,在70岁时对付两三个小伙子都没有问题。马云说:“陈老太太很早起床,在公园里打太极前总要闭上眼睛静静站一会儿,我问她这是干什么,她说她在听花开的声音。”
2009年2月4日,我陪马云去上海开会,晚上我独自去参观了之前在网上查到的一个太极馆。我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太极,但两小时下来,我总觉得跟我想象中的太极思想不太吻合,尤其是“凌空劲”(身体不接触而把人打倒)的表演。我是个唯物主义者,当年学的是理科,而且还得过浙大运动会两届三级跳远的冠军,所以我认为:第一,不存在“凌空劲”,如果有,全世界的科学家早就震惊了;第二,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轻功”,如果立定跳远你能跳过3.476米,破了世界纪录,比你怎么找证据证明都有效10万倍;第三,人在水里不能憋气超过2个小时,因为吉尼斯纪录不到20分钟,否则早就能“为国争光”了。
于是我决定去一趟太极发源地——河南陈家沟看看。
之后马云的一个朋友也想学太极,为了练习方便,希望场地就设在上海,于是我把上海的那家太极馆的联系方式发给马云,马云转发给了他。据说他以后一直都在那家练习。
我认为,只要能动动身体,不论练臂力还是腿劲,遛狗还是跳舞,对身体都有益无害。
2月中旬,马云在北京忙完一系列工作后,去了日本。同一天我飞往河南。去之前我就告诉河南的朋友:“找最好的太极师傅,第二名都不可以。”
在温县体育局寇副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太极发源地陈家沟。
在陈家沟我们拜访了王西安大师的徒弟,当地“八大天王”之一张福旺。之后我们去温县吃中餐,温县县城和陈家沟很近,就十几分钟车程。
我原先以为太极拳是张三丰创的,就像以为包公斩过陈世美一样。而其实这两件事情都…… “王西安拳法研究会”设在温县的“太极武术馆”内,我们中饭后前往拜访陈氏太极拳第199代代表人物王西安大师。“太极武术馆”略显陈旧,武术馆前有一个小广场,当天天气很好,有很多小孩在练习太极,还有金发碧眼的女老外,练套路、练剑法的都有。
当天王大师着一身白色的太极服,坐在门口看大家练拳,虽然他已67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之前徒弟们提醒过我,王大师不太喜欢搭理生人,可是他跟我却一见如故,在跟我介绍了太极的历史和文化后,还演示了几种太极的技法。(P1-3)
ISBN | 9787553658889,755365888X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 王西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