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结构轻量化设计与分析方法 978756823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874089 类别: 图书 科技 能源与动力工程
编辑推荐

本书以现代汽车结构轻量化为目标,并加入了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方法与轻量化车身的人体生物力学研究内容,运用大量现代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作者皆为长期从事汽车结构、新能源汽车研究的一线专家。本书内容新颖、逻辑性强、深度适中,既是一本有理论意义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有工程实用意义的专业读物,适用于汽车行业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陈吉清,女,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起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任教,1997年留学英国,回国后2006年起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汽车结构与安全、汽车乘员热舒适性及汽车环境适应性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政府基金、汽车企业产品研发及技术服务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和广东省产学研重大专项等。学术成果包括专著、论文、专利和科技成果奖励等。

兰凤崇,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批特聘专家,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委员,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华南工作站负责人。长期从事汽车工程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兴趣包括汽车车身结构与安全、现代汽车设计方法以及新能源汽车等。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汽车轻量化发展背景
1.2 车身轻量化研究的发展
1.3 轻量化系数以及国内外车型轻量化水平评价
1.4 新能源汽车结构轻量化问题概述
第2章 汽车结构轻量化理论与设计方法
2.1 汽车结构轻量化问题的建立
2.2 基于性能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
2.3 基于新材料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2.4 基于新工艺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第3章 概念设计阶段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开发
3.1 概念设计阶段汽车轻量化概述及理论
3.2 概念设计阶段汽车轻量化设计途径
3.3 概念设计阶段汽车轻量化的开发新方法
3.4 CAE技术在汽车概念设计阶段轻量化中的应用
第4章 面向汽车结构基础特性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4.1 车身静态特性分析方法概述
4.2 车身结构刚度设计及优化分析
4.3 车身结构强度设计及优化分析
4.4 车身结构刚度和强度测量
第5章 面向NVH性能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法
5.1 汽车NVH问题概述
5.2 面向NVH性能的轻量化设计思路
5.3 基于结构的轻量化-NVH设计思路
5.4 吸声、隔声结构和阻尼的应用/
5.5 NVH相关试验综述
第6 章 面向碰撞安全性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法
6.1 汽车碰撞安全性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6.2 基于碰撞安全性的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
6.3 轻质吸能材料的应用
6.4 先进制造工艺和成形技术的应用
第7章 面向零部件可靠性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法
7.1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7.2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7.3 满足零部件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
7.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第8章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轻量化设计
8.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池包轻量化技术
8.2 电驱传动总成轻量化技术
参考文献
ISBN9787568239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吉清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