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 978751085036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柯琳,现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音乐学。主要研究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民族声乐理论、民族戏剧学和少数民族曲艺。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兼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兼理事、中外民族戏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兼常务理事。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1
第一节 背景注解 ?1
第二节 要点导引 ?3
第三节 精要扫描 ?4
一、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概况?4
二、《荷马史诗》?7
三、古希腊乐器?7
四、古希腊悲剧?8
五、古希腊音乐理论?9
六、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概况 ? 10
七、古罗马基督教音乐 ?11
八、古罗马时期的重要乐器? 12
第二章 中世纪音乐? 13
第一节 背景注解 ? 13
第二节 要点导引 ? 16
第三节 精要扫描? 18
一、中世纪宗教音乐概况 ? 18
二、格里高利圣咏 ?19
三、圣咏的发展 ? 20
四、早期复调音乐? 21
五、教会音乐理论? 24
六、中世纪世俗音乐 ? 27
七、新艺术? 31
八、中世纪器乐 ? 32
九、中世纪重要作品集? 33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34
第一节 背景注解? 34
第二节 要点导引 ? 37
第三节 精要扫描? 39
一、文艺复兴的音乐特点? 39
二、勃艮第乐派 ?39
三、法- 弗兰德乐? 41
四、罗马乐派 ? 43
五、威尼斯乐派 ? 44
六、宗教与反宗教改革? 45
七、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 47
八、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与器乐? 50
九、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作曲家及复调手法? 51
第四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53
第一节 背景注解 ? 53
第二节 要点导引? 56
第三节 精要扫描 ? 58
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 58
二、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和发展? 59
三、法国歌剧 ? 62
四、英国歌剧 ? 63
五、德国歌剧? 64
六、清唱剧/ 康塔塔/ 受难曲? 65
七、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 ?66
八、巴洛克时期的乐器? 68
九、巴洛克晚期的几位重要作曲家? 69
十、两种常规/ 通奏低音/ 博洛尼亚乐派? 74
第五章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76
第一节 背景注解? 76
第二节 要点导引? 79
第三节 精要扫描? 80
一、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 80
二、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发展 ?80
三、格鲁克与歌剧改革? 83
四、古典主义时期器乐的发展 ? 84
五、古典时期的重要作曲家? 86
六、古典时期的三个重要乐派 ? 92
第六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94
第一节 背景注解 ? 94
第二节 要点导引 ? 97
第三节 精要扫描 ?100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100
二、浪漫早期的重要作曲家 ?101
三、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体裁 ? 110
四、全盛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 ? 112
五、浪漫主义全盛时期的音乐体裁?121
六、浪漫主义晚期音乐家?123
七、 真实主义歌剧/19 世纪意大利歌剧/19 世纪法国歌剧 ?127
八、民族乐派?132
第七章 20 世纪的音乐? 143
第一节 背景注解 ?143
第二节 要点导引 ?145
第三节 精要扫描?146
一、20 世纪初—1945 年以前的音乐?146
二、印象主义音乐?147
三、表现主义音乐?151
四、新古典主义音?156
五、微分音音乐 ?161
六、噪音音乐?161
七、苏联/ 英国/ 美国音乐和音乐家 ?161
八、西方音乐史上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的发展?166
九、1945 年以后的音乐?171
西方音乐史自测试题? 176
参考书目?234
后 记

序言

前 言
怎样在最短时期内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习者们寻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也是长期以来教学与教学科研探寻的一个目标。《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神经生物学原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精心设计和编著的新型简明读本。本书将高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融入概念和要点的梳理,将纷繁的音乐史内容打造成方便记忆的知识要点,让你的学习更有效、更快捷。
本书结构分为:背景注解、要点导引、精要扫描、重要名词四个部分,其特点如下:
1.《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融知识于整理之中,以思维导引方式直观的呈现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让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有效。思维导引作为引导学习者理解认知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能促进学习和思考。基于认知与思维方面的作用,本书引入编写中,旨在帮助考生建立良好的思考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按照思维导引的方法,梳理西方音乐史的内容,构建符合现代教育学原理和神经系统反应机理的可视化知识记忆网络,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本书把知识要点与知识整合过程条理化,并用可视化图表现出来。例如:在每一章中的要点导引,将要点、概念分层级呈现,便于帮助学习者把握重点,展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知识整合的思路。
3. 本书模拟人脑对信息处理的生理机制设计思路过程,让学习记忆思路更符合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应机理。现代脑科学——泛脑网络学说将人的大脑从宏观到微观分为神经回路、神经元核群、神经元及分子序列组成的四级层次的网络系统。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就是通过这样的网络系统来完成的。在本书的设计中将主要概念、要点与次级概念和要点组建成可视化的记忆网络,引导记忆系统分层级理解记忆,使学习和复习过程更自然、更合理、更主动,使知识点记忆保持得更持久。
希望《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能快速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为你学习备考、挑战升学助一臂之力!
柯 琳
2016 年10 月01 日于北京

文摘

序列音乐
序列音乐是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之一,亦称序列主义。将音乐的各项要素(称为参数)事先按数学的排列组合编成序列,再按此规定创作的音乐。序列音乐的技法摒弃了传统音乐的各种结构因素(如主题、乐句、乐段、音乐逻辑等),是20 世纪50 年代以后西方重要的作曲技法之一。最早最简单的序列音乐,应属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音乐。十二音音乐的音列,就是将音高次序列成一定的序列。进一步走向序列音乐的是勋伯格的弟子韦伯恩,他在1936 年所写的《钢琴变奏曲》第2 乐章中使用了音高在各音区分布的序列,以及发声与休止交替的序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列兹、梅西安等一批作曲家逐步将韦伯恩的方法加以扩展,使节奏、时值、力度、密度、音色、起奏法、速度等都形成一定的序列,产生了所谓整体序列主义,或全序列主义。在这方面进行理论探讨的人还有巴比特、普瑟尔等作曲家。序列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西方相当受重视,斯特拉文斯基晚年也应用了一些序列主义的手法,但比较自由。序列主义在电子音乐中也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各种参数常被编成序列通过电子计算机输入到电子合成器中。
2. 偶然音乐
偶然音乐是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之一,指作曲家在创作中将偶然性因素引入创造过程中或演奏过程中的音乐。亦称“不确定性音乐”或“机遇音乐”。它始于20 世纪中叶,在西方有一定影响。偶然音乐有多种样式,如偶然音乐的创始人约翰? 凯奇,他最早的偶然音乐作品钢琴曲《变化的音乐》,其乐谱上的音高、时值等是按中国的《易经》以及由 3 个金钱占卦来决定的,凯奇自称要在音乐中排除个人的口味、记忆以及艺术传统。他的最极端的作品如《4 分33 秒》,虽然声称可用任何“乐器”演奏,但实际上演奏员只在台上沉默4 分33 秒即告“结束“,在此期间偶然出现的任何声音都算“音乐”。其他较具代表性的偶然音乐还有K? 施托克豪森的《第十一钢琴曲》,全曲共19 段。演奏时可任意颠倒次序,并可根据指定的各种不同的速度、力度、触键法中任选其一。
3. 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指作曲家利用电子设备发声或用电子手段处理音响而制作的音乐。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音乐,合成器音乐和计算机音乐。具体音乐,指用录音技术将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作为素材录制下来,进行剪辑和复合处理后,形成音乐。法国工程会舍费尔是具体音乐的先锋者,代表作有《铁路练习曲》,是作曲家在巴黎火车站录制的列车奔驰声加工形成。20 世纪60 年代,电子音响合成器出现,在此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布克拉和苏博尼克,苏博尼克用“布克拉”合成器写作了合成器音乐《月亮里的银苹果》。
4. 微分音音乐
微分音音乐把静止的、互为独立的具有紧张度的音响单位——音块,作为音乐基本材料进行作曲。代表作品有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祭广岛罹难者的哀歌》,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的《气氛》,美国作曲家克拉姆的《孩子们原始呼声》。
5. 简约音乐
简约音乐是20 世纪60 年代出现于美国的音乐流派,其艺术观念来自同时期的绘画与雕塑流派“极简抽象派”。“简约音乐”以单一的节律、清新的调性和短小旋律型的持续重复为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与整体序列音乐的复杂性和偶然音乐的随机
自由相对立的艺术思潮。简约派的代表作曲家有:拉蒙? 扬、特里? 赖利、菲利普? 格拉斯、史蒂夫? 赖克和约翰? 亚当斯,代表作品有赖利的《C 调》。
6. 新调性音乐
新调性音乐是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并不等同于“共同协作”时期的那种全面控制音乐的结构、发展和走向的功能调性,而是众多音乐形态思维中的一种形式。作曲家会根据创作的需要,以不同的程度,或单独或综合其他音乐思维,来应用调性。代表作品有美国特莱迪契的《最后的艾丽斯》。
7. 新浪漫主义音乐
新浪漫主义音乐是在20 世纪70 年代出现的现代音乐流派之一。在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自表现主义后一直为作曲家所排斥的情感表现又开始复苏,写作一些新的情感表达的音乐称之为新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美国克拉姆的《大宇宙》《夏夜音乐》,亨策的《雅各布之梦》等。
8. 拼贴音乐
拼贴音乐又译“镶嵌音乐”,是20 世纪现代音乐流派之一。这是一种在音乐作品中引用材料的时空跨度,使用的频度和材料间的对比等手段达到前所未有的音乐效果的流派。如基于一定的作曲模式,拼贴进格里高利圣咏、巴赫的赋格和当代爵士等时空跨度极大的音乐材料,通过解构和重组对传统音乐进行新的解释,建立起新的意义。代表作曲家有德国的亨策和苏联的施尼特凯。
第三潮流音乐是20 世纪50 年代由美国作曲家舒勒倡导的一种思潮。它将流行音乐与当代艺术音乐结合,比仅仅引用流行音乐的某些音调或语汇的结合方式又进了一步。代表作曲家有加拿大的塞蒙兹,他的代表作是爵士乐五重奏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大协奏曲》。另有美国托恩的《六组小曲》等也是这类音乐作品。
【重要名词】
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表现主义的音乐 勋伯格 十二音体系 新古典主义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 格什温 肖斯塔科维奇微分音音乐 噪音音乐 序列音乐 偶然音乐 新调性音乐 新浪漫主义音乐 拼贴音乐 第三潮流音乐
ISBN9787510850363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柯琳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