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基础 978756802925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浅出,系统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成形原理、成形过程、成形件后处理以及zui新的应用进展,介绍了各种主流3D打印技术。
同时,本书在编写过程列举分析了大量主流产品,注重实例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名人推荐

本书不仅语言简洁易懂,结构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3D打印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成形原理、成形特点、成形过程以及应用,而且内容全面,实例丰富,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有助于读者迅速、灵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3D打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1.23D打印的工艺流程(3)

1.33D打印技术的特点(7)

1.43D打印技术的意义(7)

第2章3D打印基础理论(9)

2.1数字建模(9)

2.1.1正向建模(9)

2.1.2逆向建模(12)

2.1.3正逆向混合建模(16)

2.2模型处理(17)

2.2.1数据格式文件(18)

2.2.2模型修复(19)

2.2.3模型数据处理(21)

第3章3D打印成形工艺(27)

3.1光固化成形(27)

3.1.1SLA成形原理(27)

3.1.2SLA成形特点(29)

3.1.3SLA成形材料(29)

3.2熔融沉积制造(31)

3.2.1FDM成形原理(32)

3.2.2FDM成形特点(33)

3.2.3FDM成形材料(33)

3.3选择性激光烧结(35)

3.3.1SLS成形原理(35)

3.3.2SLS成形特点(37)

3.3.3SLS成形材料(37)

3.4选区激光熔化(40)

3.4.1SLM成形原理(40)

3.4.2SLM成形特点(41)

3.4.3SLM成形材料(42)

3.5三维印刷成形(43)

3.5.13DP成形原理(44)

3.5.23DP成形特点(45)

3.5.33DP成形材料(45)

3.6其他成形技术(47)

3.6.1叠层实体制造(47)

3.6.2形状沉积制造(49)

3.6.3数字光处理(50)

第4章3D打印成形设备(51)

4.1光固化成形(SLA)成形设备(51)

4.1.1国外SLA成形机及其参数(51)

4.1.2国内SLA成形机及其参数(53)

4.2熔融沉积(FDM)成形设备(55)

4.2.1国外FDM成形机及其参数(56)

4.2.2国内FDM成形机及其参数(58)

4.3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设备(60)

4.3.1国外SLS成形机及其参数(61)

4.3.2国内SLS成形机及其参数(63)

4.4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设备(66)

4.4.1国外SLM成形机及其参数(66)

4.4.2国内SLM成形机及其参数(69)

4.5三维印刷(3DP)成形设备(71)

4.5.1国外3DP成形机及其参数(71)

4.5.2国内3DP成形机及其参数(75)

4.6其他3D成形设备(75)

4.6.1LOM成形机及其参数(75)

4.6.2SDM制造设备(76)

4.6.3DLP成形机及其参数(76)

第5章3D打印成形件后处理(78)

5.1光固化(SLA)成形件后处理(79)

5.2熔融沉积制造(FDM)成形件后处理(80)

5.3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件后处理(80)

5.4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件后处理(82)

5.5三维印刷(3DP)成形件后处理(83)

5.6叠层实体制造(LOM)成形件后处理(84)

第6章3D打印技术的应用(85)

6.13D打印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中的应用(85)

6.1.1模具领域(85)

6.1.2汽车领域(86)

6.1.3船舶领域(88)

6.1.4航空航天领域(88)

6.23D打印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应用(89)

6.2.1文物考古领域(89)

6.2.2艺术设计领域(90)

6.2.3首饰领域(91)

6.2.4影视动画领域(91)

6.3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92)

6.3.1医学模型(92)

6.3.2假体和植入体(92)

6.3.3组织工程支架(93)

6.3.4医用支具(94)

6.4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94)

6.53D打印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96)

6.6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96)

6.7各主流3D打印成形技术的应用(97)

6.7.1SLA应用(97)

6.7.2FDM应用(98)

6.7.3SLS应用(99)

6.7.4SLM应用(100)

6.7.53DP应用(101)

6.7.6LOM应用(102)

附录A常用材料中英文名称对照(103)

附录B本书部分中英文术语对照(105)

参考文献(107)

序言

3D打印技术也称增材制造技术、快速成形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等,是近30年来全球先进制造领域兴起的一项集光/机/电、计算机、数控及新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它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和夹具,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由程序控制自动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可实现任意复杂结构的整体制造。如同蒸汽机、福特汽车流水线引发的工业革命一样,3D打印技术符合现代和未来制造业对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特殊化需求日益增加的发展趋势,被视为“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已引起全球关注。
3D打印技术将使制造活动更加简单,使得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造者。这一发展方向将给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变革,同时将对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制造装备及生产线、材料制备、相关工业标准、制造企业形态乃至整个传统制造体系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1)拓展产品创意与创新空间,优化产品性能;(2)极大地降低产品研发创新成本、缩短创新研发周期;(3)能制造出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零部件,极大地增加工艺实现能力;(4)与传统制造工艺结合,能极大地优化和提升工艺性能;(5)是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6)将全面改变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支撑个性化定制等高级创新制造模式的实现。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都迫切希望开设3D打印专业(方向)。但是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该层次人才培养的教材。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专家和高校的一线教师,编写了这套3D打印技术教材,希望能够系统地讲解3D打印及相关应用技术,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3D打印人才。
在这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担任本套教材的顾问,很多在一线从事3D打印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了具体的编写工作,也得到了许多3D打印企业和湖北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在此不一一列举,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希望该套教材能够比较科学、系统、客观地向读者介绍3D打印技术这一新兴制造技术,使读者对该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为推动我国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套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专业、职业教育制造工程类的教材与参考书,也可作为产品开发与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我们想使本套书能够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编写过程中有疏漏和不妥在所难免,殷切地希望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ISBN9787568029254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红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