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周期 978701017989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910600 类别: 图书
编辑推荐

《房地产周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任泽平,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曾先后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首都金融智库专家,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中国新供给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曾参与重大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等权威报纸、期刊发表文章百篇,专著《宏观经济结构研究》入选“当代经济学文库”,出版译著《从奇迹到成熟:韩国转型经验》、专著《大势研判: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先后提出“新5%比旧8%好”“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一线房价翻一倍”“经济L型”等重要判断,大满贯冠军分析师,是中国金融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夏磊,方正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曾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任职多年,长期从事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公积金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作为主要执笔人起草《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2014)》、国家标准《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等多份规范性文件,是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政策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熊柴,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在《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近30篇,曾获国家“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一等奖,现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目录

导论
第一篇房地产周期的基本规律与国际经验:
一线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
第一章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
第一节房地产周期的决定因素:长期看人口、中
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第二节房地产长周期的阶段性特点:理论逻辑与
国际经验
第三节中国房地产周期: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四节房地产政策工具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国际
比较
第五节增速换挡期德日台韩的房市走势及启示
第二章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与中国展望:城市的胜利
第一节人口迁移的主要理论逻辑
第二节国际上人口迁移规律:城市的胜利
第三节中国人口迁移趋势:步入第二阶段,向大
都市圈集聚
第四节中国人口迁移展望:集聚与分化
第三章从国际经验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发展趋
势:人口控制vs城市规划
第一节城市人口集聚的基本逻辑与国际经验
第二节北京、上海人口增长仍有较大潜力
第三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约束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北京、上海人口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五节完善北京、上海人口调控政策和城市规划
第二篇房地产市场风险:十次危机九次地产
第四章全球历次房地产大泡沫:催生、疯狂、崩溃及启示
第一节美国1923—1926年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
第二节日本1986—1991年房地产泡沫
第三节中国1992—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
第四节东南亚1991—1996年房地产泡沫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第五节美国2001—2007年房地产泡沫与2008年次贷危机
第六节历次房地产泡沫的启示
第五章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有多大?
第一节什么造就了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只涨不跌
的不败神话:城镇化、居民收入和货币超发
第二节绝对房价:居于世界前列
第三节房价收入比:一二线城市偏高,三四线城市基本合理
第四节库存:去化压力比较大的是三四线中小城市
第五节租金回报率:整体偏低
第六节空置率:三四线城市高于一二线城市
第七节房地产杠杆:居民杠杆快速上升但总体不高,开发商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
第六章这次不一样?—2015—2016年中国房市泡沫与1991年日本、2015年中国股市比较
第一节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程度很高:与日本和香港比较
第二节与过去比:此轮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新特点
第三节与日本1986—1991年房地产大泡沫比
第四节与2015年中国股市大泡沫比
第五节一线城市房价泡沫的影响与风险
第七章保汇率还是保房价:来自俄罗斯、东南亚和日本的启示
第一节房价和汇率的理论关系
第二节“俄罗斯模式”:弃汇率、保房价
第三节“日本模式”:保汇率、弃房价
第四节“东南亚模式”:弃汇率、弃房价
第五节来自三种模式的启示
第三篇房地产政策与制度:短期调控和长效机制
第八章德国房价为什么长期稳定、在全球独善其身?
第一节德国房价长期稳定、在全球独善其身
第二节德国住房供给:居住导向的制度设计,总量充足、市场多元
第三节德国住房需求:货币政策盯住通胀,住房金融政策长期保持中性,城市体系均衡
第四节启示
第九章中国房地产调控二十年:问题、反思和抉择
第一节1998—2001年:房改启动市场
第二节2002—加04年: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
第三节2005—2007年:稳定住房价格
第四节2008—2009年:刺激住房消费
第五节2010—2013年:遏制房价上涨
第六节2014—2016年9月:借稳增长和去库存,再度刺激
第七节2016年9月至今:长短结合,促进健康发展
第八节历次房地产调控的反思
第十章谁是房地产盛宴的最大受益者:房价构成分析
第一节从宏观来看,土地出让金和税收占房价的八成
第二节从中观城市来看,土地出让金和税收占房价的六成左右
第三节从微观企业来看,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约占房价的六成左右
第十一章地王之谜:来自地方土地财政视角的解释
第十二章供需错配、人地分离:一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城市高库存的根源
第十三章房产税会推出吗:从历史和国际视角推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二,融资期限错配。基础设施项目属中长期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在5年以上,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期限一般在5年以内,部分信托贷款的期限甚至为1年,导致地方政府面临贷款集中到期的偿还压力。
第三,还款来源不稳定。土地出让金是偿还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来源,但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易受调控政策影响,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不稳定。土地出让金以土地供给为前提,但可供转用的农用地数量不是无限的,一旦未来无地可卖,地方财政将陷入困境。
第四,依赖于房价上涨。当土地出让价格在高位时,地方政府通过借新还旧等模式,还本付息尚可继续维持,因此在“房价——地价——抵押品价格”的正反馈过程中,价格上涨是核心因素,系统性风险逐步放大,却不存在纠偏的机制。一旦房价不振,风险将在此链条上快速传导,地方政府土地转让金会受到极大影响,很可能还本付息困难,地方政府将面临很大的债务风险,甚至影响到医药、教育、环保等民生领域的刚性支出。
ISBN978701017989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任泽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