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豆瓣安静的心灵读物,写的好的文章要经得起在纸上看,90后互联网原住民力捧的寻心、静心、定心之作。 2.完整收录胡子多年作品,抓拍生活令人难忘的瞬间,详细记录内心的蜕变。成长的轨迹似曾相识,或温情或悲苦,淡淡的文字总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3.有时人生就像无尽荒原,孤独、敏感、迷茫、挣扎、悲苦;但是别忘了,它还有质朴、静好的一面。
4.孤独又温情的海岛生活、浓郁的乡村文化,还有那勾人遐想的美食,都值得细细“品尝”。
媒体推荐
我读时的第一印象是:作者的语言很利落。各种转折词被降低到最少。不知是不是南方人用方言的缘故,他文字的音乐性也很强。我用我自己的方言(粤语)默诵,发现他不少段落擅用短句,句子长短有致,自然的高低音参差,读起来非常妥贴舒心。我甚至觉得他是我在这里看到这点做得好的作者。由于作者不是古文功底深厚那类,这可归于天分。这天分带来的另一好处是语言质朴平实,匠气少,能再读也不觉油滑而面目可憎。
——豆瓣读者:June
他是那种搁置在生存中直面迎对的那种人,不躲闪,不回避,虽不强悍但却温和坚定。他也迷茫困惑,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我却总能从他文字里看到生活前行的身影。我甚至感觉他是个敏感文弱的人,很爱哭鼻子,但却能在庸常的日子里,动身寻找着拥抱生活的能力。
我看他的文字,没有那种猎奇或窥视的感觉,寻常得就像是在正视自己的生活。他不会灵魂出窍,不会自感优越,不会让文字与生活充斥着隔离感,更不会企图凌驾于生活之上,他文字里飘散出的气味,就是我熟悉的周遭。他的用词遗句,置炫目绮艳的个性才情作者中,一眼瞥过去很容易忽视,但静心看下来,却很笃定,不会迷失,这就是他跟豆瓣上其它写手的带给我的不同。
——豆瓣读者:路君随行
胡子是很细腻敏感的,心也很软,一个个的故事,像一个哥哥慢慢讲给我听的。听完一个又不忍翻到下一个,“去再多的地方也比不得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笔触轻轻的,却很打动我。
——豆瓣读者:赵小赵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对南方那种潮湿又温婉、远洋小岛那种平淡又像冒险的生活有着很多的遐想与向往。胡子的文字细细密密的,像是渔网,也像是星光。我看着看着总会流泪下来。
——豆瓣读者:巴黎王彩玲
此刻,是东半球5月17日凌晨00:32,我躺在船上的房间看你的信件,过了好久再读你的文字,还是那么稳,让人觉得心安,像是有个声音从字里行间透出来,不急不缓地念叨着什么,海很美,除了辛苦你也一定会有别的所得。
——豆瓣读者
作者简介
胡子,湖南宁乡人,学过英语和水产养殖,2015—2017年,在库克群岛工作。
豆瓣上多篇文章被沈书枝、邓安庆等知名作家推荐,文章深受读者欢迎,拥有200000+关注。
目录
故乡
捉鱼
倒数第二次暑假
乡野食堂
鹭鸶
一碗热气腾腾的蒸菜
福地李水南
新年快乐
拜年
封子
晒鱼
姐姐
兵哥
多多
家伟
夏夜
在岛上
少爷水手
养黑珍珠的老李
去承梧
去双凫铺
海洋大学
在宿舍做饭
海上信件七封
北方有孤岛
去江西
又是一年卸鱼时
二十七岁去远方
去彭林
彭林岛见闻
做苗
苏瓦月谷
勇的暑假
回春
草潭往事
抓虾
施工队
小岛过年
合租室友
序言
序
藏在众多孤星之中还是找得到你
我在乡下长大,是个留守儿童。除了语文课本,没读过多少闲书,作文自然也写得差。这样浑浑噩噩到了大学,看其他同学谈恋爱、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各样的证,而自己一事无成。终于,在大三一个无聊的上午摸去图书馆,翻来七七八八的书看。其中很喜欢沈从文,好的地方抄下来。冬天晚上北风呼啸,关了宿舍门窗坐在书桌前看。那大概是第一次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让我暂时从不如意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
因为读书不用功,毕业后找不到体面工作,我是个敏感自卑的人,和同学朋友断了联系,无聊时刷刷豆瓣,看大家骂这个骂那个,感觉自己也是失意文艺青年中的一个,混不好是世道差劲。然而我很喜欢的还是豆瓣上的散文,常常感叹着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写得那么宁静。那时我在宝安机场旁边一家小厂打杂,夜里苦闷,坐在空荡荡的航空大道看海上闪电,我试着写下这些片段,后面又用类似方法写了一些回忆类日志,写得零散,没有人看,直到有天沈书枝推了其中一篇。
书枝善良,我工作上遇到麻烦,她回很长的豆邮,鼓励我忠于自己的感受。说真的,书枝是我这辈子遇到的第一个特别的朋友。她照片拍得好看,认识不少植物,文章细致动人,我敬佩这样的读书人,要是能学到她一点就好了啊,心里这样默默想着。书枝说写得好的文章要经得起在纸上看,一开始我不懂,她的文章看得多,才慢慢悟到一点话里的意思。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困在琐碎工作里,我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做过一年导游,有人指着鼻子骂我阴险恶毒,辞职时上司挽留,我说常常起早贪黑忍气吞声,可交完房租连吃饭的钱也没有,说着说着就哭起来。后面转行去教英文,做得上手,又得人尊重,慢慢恢复了一点自信。办公室有个出身很好的女同事,待人处世意外的丝毫没有高傲气,她转兼职申请出国深造,我偶尔就约她在图书馆一起看书。四月的南方雨水绵绵,夹层人少,一张巨大红木桌,她坐在那头,身后青翠的芭蕉叶滴答滴答响,忧愁也在心里一圈一圈淌开来,我离她实在太遥远了。
她走以后,我也辞了职,准备考一所植物园的研究生。以前真是非常讨厌读书,上过班才觉读书可贵。我每天晚上做饭,留一半隔天早上让朋友带去公司,中午他帮我热好,我抓紧时间讲几句话,今天看了多少,哪些懂了,哪些没懂,然后一个人坐在小花园走廊吃完。这样,两本专业书看得滚瓜烂熟,我上线了,不过因为没有实验室基础,复试被刷,在朋友介绍下调剂到一所偏远的海洋大学学水产养殖。这个专业比较辛苦,学校上半年课就派去乡下做实验。日子无聊,实验之余看完了《汪曾祺全集》,小说集和散文集里喜欢的文章也很耐心地抄,这些文章对我影响很大,明白作文章应有怎样的克制和收敛。
做实验的日子苦,暑假回家也不好过,到这个年纪没谈对象,根本出不得门。我觉得孤单,没人说话。有天一个表哥喊我陪他去捉鱼,我哪里会,实在无聊就去了。回来我写了《捉鱼》,起床、吃饭①、邓安庆、有鹿鼓励我,他们是我喜欢并欣赏的人,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写作让沉闷的生活明亮一点了。
后面在书枝影响下,我又读了废名。废名有小孩子的天真心境,真挚可爱。我性格里正好有温柔的一面,对周围人事同样抱有小孩子一样的稀奇和快乐,能感应到旁人的孤单寂寞,我写努力工作的《福地李水南》,身体不好的《兵哥》,《晒鱼》里背井离乡的郑叔,都是些渺小的人,我尽自己力量写下来,一个个仿佛浩瀚宇宙里的星星。这本小书里应当也有废名一般的孩子气,这是我非常珍惜的东西。想起小时候刚刚过完年,父母搭村里早班车去外地做事,我舍不得,却无能为力,长大以后发现人生处处是离别,孤单无奈是生活的常态,幸运的是,写作让我找到了出口。
海洋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发现先前一起在图书馆看书的女同事就在附近上班,夜里她在我公司楼下等车,车子少得可怜,往往一等一个多小时,我得以跟她多说说话。早两年她对生活抱着近乎天真的幻想,现在长进了许多。她往后会变得更加独立不呢?我是外派的工作,下个月出去,在遥遥的南太平洋。一去两年,日子会更加孤单,不过似乎没以前害怕了,大概是知道经历无论好的坏的,最后都有办法变成好的。
后记
无
文摘
海上信件七封
2.
xxx,你好啊。
现在是库克的五月一日上午十一点半。我终于又有力气和你说几句话。
好像重新有了生命,可以喜欢一个人,可以大声喊,可以用力跳。哈哈,其实我还是躺在床上。我这几天就这样躺在床上,日颠夜簸,又想吐又不敢吃东西,但实在饿得头发昏了,去楼上饭厅泡了一碗面。
我很想很想吃一点青菜,可是船上没有青菜。每天都是咖喱羊肉或者洋葱羊肉,我闻到这些味道都害怕。吃了东西怕吐,只敢躺回床上,尽量放松,又吃了几片药,说明书上写着,每天最多只能吃两片,我一次就能吃这么多,一天三次,很快药也吃完了,我像上了瘾,没药心里很慌。泡面时,不争气地哭了出来。我怕自己死在船上,可是我不能死,我死了,家里人会多着急呢。我要鼓起勇气活下去,可是我很难受。我很快把哭压制下去了,我知道哭不顶用,而且会浪费力气,等我下了船,吃饱了,再来抱头痛哭不迟。迷迷糊糊之间,好像适应了船舱的味道。我不需要二十四小时用浴巾包住头睡觉了。好像闻到了妈妈身上的香水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后来我又想到了吃的,想中土 ①吴师傅做的辣椒炒肉。特别特别想。
自星期五到现在,我吃了一碗面,一个苹果,两块饼干,半瓶水。想起在拉罗的日子,那算什么苦呢?说到苦,离开你以后,我吃了好多好多苦,一次难过一次。我希望自己将来可以不要再吃这么多苦了。可是谁知道呢?
哎,不该写这几句话,因为写完我又开始哭了。真是没用啊。
3.
xxx,你好。
这会儿是库克的五月三号夜里十点,我在布卡岛的第二夜。
我这次来这出差,主要和当地各个政府部门谈我们公司在布卡岛转载的事情,这里离拉罗十万八千里,一个人也不认得,几乎是没头没脑跑过来的。可是啊,过了帕米斯顿岛以后,我发现船上还有另一个乘客到布卡,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我和她聊过几句,有天也不知什么时候,我醒过来了,她站在门口,说各自坐船的感受,后来我给她一罐可乐,她很感谢的样子,收起来,应该是拿回去给小孩子。她叫安,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到后来她听说我要去布卡岛找他们的市长,她说她爸爸就是市长,再后面几天,我们更熟悉了,我问是不是可以住她家,她说她家没空房,问我住她父亲家里如何?哈哈,我说当然可以。
我现在就住在布卡岛市长的家里。
那天下了货船,接驳船带我们穿过潟湖上岸,我觉得一切美得不真实,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见到这样的美景。两个岛之间,一线长的潟湖,中间稍微高一点的石头上长出几棵椰子树,像是凭空悬在地平线上。潟湖的水登陆布卡布卡岛。清澈见底,手伸下去,还留着日光的温度,很舒服,几个人站在潟湖边缘甩钓,你知道,潟湖边缘就是几千米深的大洋。接驳船越往岸边走,水越平静,到最后平静得像面镜子。天色渐暗,天地间剩下一点幽暗的蓝色,岸上有火光,小孩子们扎堆站在岸边等船靠岸。那样的场景,有点像进入桃花源境一般。
在安家里稍作休息,她敲椰子给我喝,太久没吃过东西了,我一只手端不稳椰子,抖得厉害,只好捧着喝完。我从包里翻了几包面,给她小孩子,她拦住我说不要给那么多,她担心我回去在船上没东西吃。然后她骑摩托送我去她父亲家,走着走着,忽然进入树林之中,一点灯光也不见了。我小声地问安,这个地方安全吗?她说很安全。没过一会儿重新见到灯光,我才真正放心下来。
院子里坐着许多人,乌漆墨黑的,我也不知道哪个是哪个,这时安的父亲拉多过来和我握手。她父亲是我来库克第一个用双手和我握手的人,而且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点头表示敬意——虽然西方人之间一般握手比较平等随和,但受到这样的对待,我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和高兴。
夜里洗了澡,安的母亲四月帮我洗了衣服,我说:“真是不好意思,船上实在太臭了,劳烦您多放点洗衣粉。”他们的洗澡间有点像我们乡下常见的布局,厕所浴室搭在房屋背后,盖一层石棉瓦(当然他们用的不一定是石棉瓦),走在这下面,有点像在外面,但实际上仍然在房子里,我知道这个描述得不算好,但你应该明白我说的这个感觉。洗澡间没有灯,摸黑洗的澡。
过道里悬了一串香蕉,熟透了,我刷牙时闻到,觉得很好闻,用力呼吸了几口。他们家的房子一点奇怪的味道也没有,是平常干净的乡下人家的房子,我没有觉得心慌。夜里躺在床上睡,睡得很难受,可能在船上太久伸展不开,我浑身上下感到酸痛,夜里反反复复地醒来,就像还在船上一样,迷迷糊糊之间有点伤心,为什么上岸了还不能让我好好休息一个晚上呢。
我有点累了,明天上午还有工作,顺利的话,下午随货船回拉罗,又是一个星期飘在海上,希望还有力气给你写几句话。
4.
xxx,你好。
今天是库克的五月四日下午一点,我忙了一上午的工作,吃了两口干脆面,躺在床上给你写两句话。
刚才啃干脆面的时候有点难过,我这段时间每天想着工作,好像完全失去了自己,只是一个生物,这样活着罢了。
这也怨我,是这样的性格,但凡先前没做过的事情,都会莫名紧张,想这想那,生怕做得不好,其实就算我这么用力,结果并不一定会好,因为我本身就是比较差劲的人。只是用了心,稍微可以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不会过分自责。昨晚和你写完几句话,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又刷了刷手机,没想到房间里微弱的2G信号能刷出朋友们的消息,写稿子的,出书的,卖书的,大家都在努力。我觉得离大家还很远,我有一个月没写出正经的文章了,有点担心自己,可是你知道,担心也是徒劳的,写不出就是写不出。
我在群里说了几句话,说想念大家,我是的的确确的快到布卡岛时,海水平静得像一副油画。想念,在船上漫长无聊的空白时间里,翻大家从前说过的话,想曾经有过的快乐时光。
我也想你,可是我们之间能说的话好像从前在一起的时候都说完了。现在我过着怎样的生活,于你而言过于遥远,何况我现在并没有很好,何必再徒增你的烦恼呢。但是啊,不晓得怎么回事,你就这样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我仍然想把生活里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给你听——用这样的方式。
后来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想着今天要起早,所以关了手机准备睡觉,可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这样的情形和船上一样,明明没有力气了,就是没办法睡着。想想都绝望。掉头,侧着,躺着,蜷缩着,枕头挪来挪去,数绵羊,终于在一点前睡着了。
天蒙蒙亮,我醒过来。四月问我吃不吃面,水已经烧在那里了,我说好,刷牙时转念想还是不劳烦她做,我还有两包泡面,国内那种,虽然想留到回去的船上再吃,但想不得那么远了,我得吃点喜欢的东西才有力气干活。
四月对我很关照,昨晚的几件衣服,她清早起来帮我洗好晾在屋檐下,昨晚又拿几条鱼让我照自己的方法做,问我要什么配料,我说大豆油,她家里没有,马上让她儿子去别人家弄一瓶过来,其他其实也没什么配料,大蒜是磨碎和了盐的,只是有大蒜气味,和新鲜大蒜的味道相去甚远,另外就是盐和胡椒,没有辣椒!
煮了三条大眼真鲷,一条不认识的鱼,以为会很好吃,特意多装了一点饭,可是筷子没筷子,鱼刺又多,我拿个叉子吃得费力,何况味道还不算好,米饭呢,煮得太发,一股陈米气味,啊,我一个人坐在厨房默默吃着这些的时候,觉得真是伤心啊——好像每次吃不饱的时候都要伤心,哈哈。
无论如何,今天早上的方便面我吃得很满足,连汤都喝完了。然后联系渔业局和海关的人,又让拉多送我去码头,路上担心渔船是不是能及时赶到,结果路上的人跟拉多打招呼,说看见我们的船了。
到了海边,在天际线,我看见了我们的渔船,拉多听我说要用对讲机,又折回去拿。我站在潟湖前,这才清清楚楚看清这里的海,安静的潟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直延伸到南边几个小岛,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水雾,水雾来不及散开。远远看去,大片的椰树由白色水汽托着,宛如仙境。而脚边浅水静静流淌,几条接近透明的鱼游着,再细看,原来沿水流一线逆流悬浮着数不清的这样的小鱼,那几条乱游的,大概是调皮,从队伍里跑了出来。它们不算怕人,我走下水,它们才慢吞吞挪远一些。这时我看见一条有三四十公分长的鱵鱼,也是慢条斯理地游着,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
拉多拿来对讲机,调在16频道,我喊我们的总船长,他回话了!我说我看见你们啦,哎呀,那一下真是蛮高兴的。他问我要停哪,我说反正往货船附近停就好,又问其他,我说和这边的官员马上搭接驳船出来,见面再说,你们过来就是。
5.
xxx,你好。
这会是库克的五月五日夜里两点半,我在下午五点半上船,睡了一觉,这会不晕船,和你说几句话。
今天早上在海上和我们的渔船碰面,见到老张和船上的小伙子们,忍不住有些小小的感动,似乎好久不见中国人的面孔了。老张是总船长,我们第一次见,他长得一副干部模样,后来聊天才知道他也是最近到我们公司,以前在国企渔业单位,他的确有干部样子的。
船上干干净净,船具整齐摆着,过道积了点水,应当是涌上来的海水,并不脏,上驾驶舱,我真是要说句夸张的话,驾驶舱冷气吹着,几乎闻不出船的味道。船长穿着宽松T恤、长裤,一身上下显得清爽,这样看着,才忽然觉察到,这是我们中国人才有的勤劳干净样子。我以后逢人都要夸夸我们的渔船。
不过只是短暂间隙里可以容我想这些,船上六七个外国人,要喝茶的,要上船检查的,最主要我还要帮老张和渔业局官员落实转载位置,我一张嘴有点做不赢,扯开嗓子喊,不一会就口干舌燥了。我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的锻炼,往后才会从容些。
1.豆瓣安静的心灵读物,写的好的文章要经得起在纸上看,90后互联网原住民力捧的寻心、静心、定心之作。 2.完整收录胡子多年作品,抓拍生活令人难忘的瞬间,详细记录内心的蜕变。成长的轨迹似曾相识,或温情或悲苦,淡淡的文字总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3.有时人生就像无尽荒原,孤独、敏感、迷茫、挣扎、悲苦;但是别忘了,它还有质朴、静好的一面。
4.孤独又温情的海岛生活、浓郁的乡村文化,还有那勾人遐想的美食,都值得细细“品尝”。
媒体推荐
我读时的第一印象是:作者的语言很利落。各种转折词被降低到最少。不知是不是南方人用方言的缘故,他文字的音乐性也很强。我用我自己的方言(粤语)默诵,发现他不少段落擅用短句,句子长短有致,自然的高低音参差,读起来非常妥贴舒心。我甚至觉得他是我在这里看到这点做得好的作者。由于作者不是古文功底深厚那类,这可归于天分。这天分带来的另一好处是语言质朴平实,匠气少,能再读也不觉油滑而面目可憎。
——豆瓣读者:June
他是那种搁置在生存中直面迎对的那种人,不躲闪,不回避,虽不强悍但却温和坚定。他也迷茫困惑,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我却总能从他文字里看到生活前行的身影。我甚至感觉他是个敏感文弱的人,很爱哭鼻子,但却能在庸常的日子里,动身寻找着拥抱生活的能力。
我看他的文字,没有那种猎奇或窥视的感觉,寻常得就像是在正视自己的生活。他不会灵魂出窍,不会自感优越,不会让文字与生活充斥着隔离感,更不会企图凌驾于生活之上,他文字里飘散出的气味,就是我熟悉的周遭。他的用词遗句,置炫目绮艳的个性才情作者中,一眼瞥过去很容易忽视,但静心看下来,却很笃定,不会迷失,这就是他跟豆瓣上其它写手的带给我的不同。
——豆瓣读者:路君随行
胡子是很细腻敏感的,心也很软,一个个的故事,像一个哥哥慢慢讲给我听的。听完一个又不忍翻到下一个,“去再多的地方也比不得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笔触轻轻的,却很打动我。
——豆瓣读者:赵小赵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对南方那种潮湿又温婉、远洋小岛那种平淡又像冒险的生活有着很多的遐想与向往。胡子的文字细细密密的,像是渔网,也像是星光。我看着看着总会流泪下来。
——豆瓣读者:巴黎王彩玲
此刻,是东半球5月17日凌晨00:32,我躺在船上的房间看你的信件,过了好久再读你的文字,还是那么稳,让人觉得心安,像是有个声音从字里行间透出来,不急不缓地念叨着什么,海很美,除了辛苦你也一定会有别的所得。
——豆瓣读者
作者简介
胡子,湖南宁乡人,学过英语和水产养殖,2015—2017年,在库克群岛工作。
豆瓣上多篇文章被沈书枝、邓安庆等知名作家推荐,文章深受读者欢迎,拥有200000+关注。
目录
故乡
捉鱼
倒数第二次暑假
乡野食堂
鹭鸶
一碗热气腾腾的蒸菜
福地李水南
新年快乐
拜年
封子
晒鱼
姐姐
兵哥
多多
家伟
夏夜
在岛上
少爷水手
养黑珍珠的老李
去承梧
去双凫铺
海洋大学
在宿舍做饭
海上信件七封
北方有孤岛
去江西
又是一年卸鱼时
二十七岁去远方
去彭林
彭林岛见闻
做苗
苏瓦月谷
勇的暑假
回春
草潭往事
抓虾
施工队
小岛过年
合租室友
序言
序
藏在众多孤星之中还是找得到你
我在乡下长大,是个留守儿童。除了语文课本,没读过多少闲书,作文自然也写得差。这样浑浑噩噩到了大学,看其他同学谈恋爱、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各样的证,而自己一事无成。终于,在大三一个无聊的上午摸去图书馆,翻来七七八八的书看。其中很喜欢沈从文,好的地方抄下来。冬天晚上北风呼啸,关了宿舍门窗坐在书桌前看。那大概是第一次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让我暂时从不如意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
因为读书不用功,毕业后找不到体面工作,我是个敏感自卑的人,和同学朋友断了联系,无聊时刷刷豆瓣,看大家骂这个骂那个,感觉自己也是失意文艺青年中的一个,混不好是世道差劲。然而我很喜欢的还是豆瓣上的散文,常常感叹着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写得那么宁静。那时我在宝安机场旁边一家小厂打杂,夜里苦闷,坐在空荡荡的航空大道看海上闪电,我试着写下这些片段,后面又用类似方法写了一些回忆类日志,写得零散,没有人看,直到有天沈书枝推了其中一篇。
书枝善良,我工作上遇到麻烦,她回很长的豆邮,鼓励我忠于自己的感受。说真的,书枝是我这辈子遇到的第一个特别的朋友。她照片拍得好看,认识不少植物,文章细致动人,我敬佩这样的读书人,要是能学到她一点就好了啊,心里这样默默想着。书枝说写得好的文章要经得起在纸上看,一开始我不懂,她的文章看得多,才慢慢悟到一点话里的意思。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困在琐碎工作里,我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做过一年导游,有人指着鼻子骂我阴险恶毒,辞职时上司挽留,我说常常起早贪黑忍气吞声,可交完房租连吃饭的钱也没有,说着说着就哭起来。后面转行去教英文,做得上手,又得人尊重,慢慢恢复了一点自信。办公室有个出身很好的女同事,待人处世意外的丝毫没有高傲气,她转兼职申请出国深造,我偶尔就约她在图书馆一起看书。四月的南方雨水绵绵,夹层人少,一张巨大红木桌,她坐在那头,身后青翠的芭蕉叶滴答滴答响,忧愁也在心里一圈一圈淌开来,我离她实在太遥远了。
她走以后,我也辞了职,准备考一所植物园的研究生。以前真是非常讨厌读书,上过班才觉读书可贵。我每天晚上做饭,留一半隔天早上让朋友带去公司,中午他帮我热好,我抓紧时间讲几句话,今天看了多少,哪些懂了,哪些没懂,然后一个人坐在小花园走廊吃完。这样,两本专业书看得滚瓜烂熟,我上线了,不过因为没有实验室基础,复试被刷,在朋友介绍下调剂到一所偏远的海洋大学学水产养殖。这个专业比较辛苦,学校上半年课就派去乡下做实验。日子无聊,实验之余看完了《汪曾祺全集》,小说集和散文集里喜欢的文章也很耐心地抄,这些文章对我影响很大,明白作文章应有怎样的克制和收敛。
做实验的日子苦,暑假回家也不好过,到这个年纪没谈对象,根本出不得门。我觉得孤单,没人说话。有天一个表哥喊我陪他去捉鱼,我哪里会,实在无聊就去了。回来我写了《捉鱼》,起床、吃饭①、邓安庆、有鹿鼓励我,他们是我喜欢并欣赏的人,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写作让沉闷的生活明亮一点了。
后面在书枝影响下,我又读了废名。废名有小孩子的天真心境,真挚可爱。我性格里正好有温柔的一面,对周围人事同样抱有小孩子一样的稀奇和快乐,能感应到旁人的孤单寂寞,我写努力工作的《福地李水南》,身体不好的《兵哥》,《晒鱼》里背井离乡的郑叔,都是些渺小的人,我尽自己力量写下来,一个个仿佛浩瀚宇宙里的星星。这本小书里应当也有废名一般的孩子气,这是我非常珍惜的东西。想起小时候刚刚过完年,父母搭村里早班车去外地做事,我舍不得,却无能为力,长大以后发现人生处处是离别,孤单无奈是生活的常态,幸运的是,写作让我找到了出口。
海洋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发现先前一起在图书馆看书的女同事就在附近上班,夜里她在我公司楼下等车,车子少得可怜,往往一等一个多小时,我得以跟她多说说话。早两年她对生活抱着近乎天真的幻想,现在长进了许多。她往后会变得更加独立不呢?我是外派的工作,下个月出去,在遥遥的南太平洋。一去两年,日子会更加孤单,不过似乎没以前害怕了,大概是知道经历无论好的坏的,最后都有办法变成好的。
后记
无
文摘
海上信件七封
2.
xxx,你好啊。
现在是库克的五月一日上午十一点半。我终于又有力气和你说几句话。
好像重新有了生命,可以喜欢一个人,可以大声喊,可以用力跳。哈哈,其实我还是躺在床上。我这几天就这样躺在床上,日颠夜簸,又想吐又不敢吃东西,但实在饿得头发昏了,去楼上饭厅泡了一碗面。
我很想很想吃一点青菜,可是船上没有青菜。每天都是咖喱羊肉或者洋葱羊肉,我闻到这些味道都害怕。吃了东西怕吐,只敢躺回床上,尽量放松,又吃了几片药,说明书上写着,每天最多只能吃两片,我一次就能吃这么多,一天三次,很快药也吃完了,我像上了瘾,没药心里很慌。泡面时,不争气地哭了出来。我怕自己死在船上,可是我不能死,我死了,家里人会多着急呢。我要鼓起勇气活下去,可是我很难受。我很快把哭压制下去了,我知道哭不顶用,而且会浪费力气,等我下了船,吃饱了,再来抱头痛哭不迟。迷迷糊糊之间,好像适应了船舱的味道。我不需要二十四小时用浴巾包住头睡觉了。好像闻到了妈妈身上的香水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后来我又想到了吃的,想中土 ①吴师傅做的辣椒炒肉。特别特别想。
自星期五到现在,我吃了一碗面,一个苹果,两块饼干,半瓶水。想起在拉罗的日子,那算什么苦呢?说到苦,离开你以后,我吃了好多好多苦,一次难过一次。我希望自己将来可以不要再吃这么多苦了。可是谁知道呢?
哎,不该写这几句话,因为写完我又开始哭了。真是没用啊。
3.
xxx,你好。
这会儿是库克的五月三号夜里十点,我在布卡岛的第二夜。
我这次来这出差,主要和当地各个政府部门谈我们公司在布卡岛转载的事情,这里离拉罗十万八千里,一个人也不认得,几乎是没头没脑跑过来的。可是啊,过了帕米斯顿岛以后,我发现船上还有另一个乘客到布卡,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我和她聊过几句,有天也不知什么时候,我醒过来了,她站在门口,说各自坐船的感受,后来我给她一罐可乐,她很感谢的样子,收起来,应该是拿回去给小孩子。她叫安,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到后来她听说我要去布卡岛找他们的市长,她说她爸爸就是市长,再后面几天,我们更熟悉了,我问是不是可以住她家,她说她家没空房,问我住她父亲家里如何?哈哈,我说当然可以。
我现在就住在布卡岛市长的家里。
那天下了货船,接驳船带我们穿过潟湖上岸,我觉得一切美得不真实,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见到这样的美景。两个岛之间,一线长的潟湖,中间稍微高一点的石头上长出几棵椰子树,像是凭空悬在地平线上。潟湖的水登陆布卡布卡岛。清澈见底,手伸下去,还留着日光的温度,很舒服,几个人站在潟湖边缘甩钓,你知道,潟湖边缘就是几千米深的大洋。接驳船越往岸边走,水越平静,到最后平静得像面镜子。天色渐暗,天地间剩下一点幽暗的蓝色,岸上有火光,小孩子们扎堆站在岸边等船靠岸。那样的场景,有点像进入桃花源境一般。
在安家里稍作休息,她敲椰子给我喝,太久没吃过东西了,我一只手端不稳椰子,抖得厉害,只好捧着喝完。我从包里翻了几包面,给她小孩子,她拦住我说不要给那么多,她担心我回去在船上没东西吃。然后她骑摩托送我去她父亲家,走着走着,忽然进入树林之中,一点灯光也不见了。我小声地问安,这个地方安全吗?她说很安全。没过一会儿重新见到灯光,我才真正放心下来。
院子里坐着许多人,乌漆墨黑的,我也不知道哪个是哪个,这时安的父亲拉多过来和我握手。她父亲是我来库克第一个用双手和我握手的人,而且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点头表示敬意——虽然西方人之间一般握手比较平等随和,但受到这样的对待,我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和高兴。
夜里洗了澡,安的母亲四月帮我洗了衣服,我说:“真是不好意思,船上实在太臭了,劳烦您多放点洗衣粉。”他们的洗澡间有点像我们乡下常见的布局,厕所浴室搭在房屋背后,盖一层石棉瓦(当然他们用的不一定是石棉瓦),走在这下面,有点像在外面,但实际上仍然在房子里,我知道这个描述得不算好,但你应该明白我说的这个感觉。洗澡间没有灯,摸黑洗的澡。
过道里悬了一串香蕉,熟透了,我刷牙时闻到,觉得很好闻,用力呼吸了几口。他们家的房子一点奇怪的味道也没有,是平常干净的乡下人家的房子,我没有觉得心慌。夜里躺在床上睡,睡得很难受,可能在船上太久伸展不开,我浑身上下感到酸痛,夜里反反复复地醒来,就像还在船上一样,迷迷糊糊之间有点伤心,为什么上岸了还不能让我好好休息一个晚上呢。
我有点累了,明天上午还有工作,顺利的话,下午随货船回拉罗,又是一个星期飘在海上,希望还有力气给你写几句话。
4.
xxx,你好。
今天是库克的五月四日下午一点,我忙了一上午的工作,吃了两口干脆面,躺在床上给你写两句话。
刚才啃干脆面的时候有点难过,我这段时间每天想着工作,好像完全失去了自己,只是一个生物,这样活着罢了。
这也怨我,是这样的性格,但凡先前没做过的事情,都会莫名紧张,想这想那,生怕做得不好,其实就算我这么用力,结果并不一定会好,因为我本身就是比较差劲的人。只是用了心,稍微可以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不会过分自责。昨晚和你写完几句话,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又刷了刷手机,没想到房间里微弱的2G信号能刷出朋友们的消息,写稿子的,出书的,卖书的,大家都在努力。我觉得离大家还很远,我有一个月没写出正经的文章了,有点担心自己,可是你知道,担心也是徒劳的,写不出就是写不出。
我在群里说了几句话,说想念大家,我是的的确确的快到布卡岛时,海水平静得像一副油画。想念,在船上漫长无聊的空白时间里,翻大家从前说过的话,想曾经有过的快乐时光。
我也想你,可是我们之间能说的话好像从前在一起的时候都说完了。现在我过着怎样的生活,于你而言过于遥远,何况我现在并没有很好,何必再徒增你的烦恼呢。但是啊,不晓得怎么回事,你就这样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我仍然想把生活里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给你听——用这样的方式。
后来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想着今天要起早,所以关了手机准备睡觉,可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这样的情形和船上一样,明明没有力气了,就是没办法睡着。想想都绝望。掉头,侧着,躺着,蜷缩着,枕头挪来挪去,数绵羊,终于在一点前睡着了。
天蒙蒙亮,我醒过来。四月问我吃不吃面,水已经烧在那里了,我说好,刷牙时转念想还是不劳烦她做,我还有两包泡面,国内那种,虽然想留到回去的船上再吃,但想不得那么远了,我得吃点喜欢的东西才有力气干活。
四月对我很关照,昨晚的几件衣服,她清早起来帮我洗好晾在屋檐下,昨晚又拿几条鱼让我照自己的方法做,问我要什么配料,我说大豆油,她家里没有,马上让她儿子去别人家弄一瓶过来,其他其实也没什么配料,大蒜是磨碎和了盐的,只是有大蒜气味,和新鲜大蒜的味道相去甚远,另外就是盐和胡椒,没有辣椒!
煮了三条大眼真鲷,一条不认识的鱼,以为会很好吃,特意多装了一点饭,可是筷子没筷子,鱼刺又多,我拿个叉子吃得费力,何况味道还不算好,米饭呢,煮得太发,一股陈米气味,啊,我一个人坐在厨房默默吃着这些的时候,觉得真是伤心啊——好像每次吃不饱的时候都要伤心,哈哈。
无论如何,今天早上的方便面我吃得很满足,连汤都喝完了。然后联系渔业局和海关的人,又让拉多送我去码头,路上担心渔船是不是能及时赶到,结果路上的人跟拉多打招呼,说看见我们的船了。
到了海边,在天际线,我看见了我们的渔船,拉多听我说要用对讲机,又折回去拿。我站在潟湖前,这才清清楚楚看清这里的海,安静的潟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直延伸到南边几个小岛,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水雾,水雾来不及散开。远远看去,大片的椰树由白色水汽托着,宛如仙境。而脚边浅水静静流淌,几条接近透明的鱼游着,再细看,原来沿水流一线逆流悬浮着数不清的这样的小鱼,那几条乱游的,大概是调皮,从队伍里跑了出来。它们不算怕人,我走下水,它们才慢吞吞挪远一些。这时我看见一条有三四十公分长的鱵鱼,也是慢条斯理地游着,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
拉多拿来对讲机,调在16频道,我喊我们的总船长,他回话了!我说我看见你们啦,哎呀,那一下真是蛮高兴的。他问我要停哪,我说反正往货船附近停就好,又问其他,我说和这边的官员马上搭接驳船出来,见面再说,你们过来就是。
5.
xxx,你好。
这会是库克的五月五日夜里两点半,我在下午五点半上船,睡了一觉,这会不晕船,和你说几句话。
今天早上在海上和我们的渔船碰面,见到老张和船上的小伙子们,忍不住有些小小的感动,似乎好久不见中国人的面孔了。老张是总船长,我们第一次见,他长得一副干部模样,后来聊天才知道他也是最近到我们公司,以前在国企渔业单位,他的确有干部样子的。
船上干干净净,船具整齐摆着,过道积了点水,应当是涌上来的海水,并不脏,上驾驶舱,我真是要说句夸张的话,驾驶舱冷气吹着,几乎闻不出船的味道。船长穿着宽松T恤、长裤,一身上下显得清爽,这样看着,才忽然觉察到,这是我们中国人才有的勤劳干净样子。我以后逢人都要夸夸我们的渔船。
不过只是短暂间隙里可以容我想这些,船上六七个外国人,要喝茶的,要上船检查的,最主要我还要帮老张和渔业局官员落实转载位置,我一张嘴有点做不赢,扯开嗓子喊,不一会就口干舌燥了。我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的锻炼,往后才会从容些。
ISBN | 7559607209,9787559607201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 胡子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