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加入WT0以来,跨国公司及时调整在华发展战略并且相应调整在华管理体制和结构。面对跨国公司全面进入,我们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大型企业集团也应当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或制定自己的全球战略,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只有如此,才能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才能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中迅速成长壮大,迈入全球跨国公司的行列。这是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本书目的是能够尽可能地反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不仅反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而且也反映他们在中国的经营。
前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意味着国家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入世使得中国投资环境出现了更加有利于外国投资者的变化。正在实施全球化的跨国公司根据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制定了新的中国战略。他们开始全面进入中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拟定了“跨国公司在华策略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项目编号:70132001)的国家重点课题研究项目。从2002年1月起,项目开始实施。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有幸参与这个重点课题。在此期间国务院研究室等机构也委托我中心就跨国公司在华新动向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两年来,我中心调查访问了欧、美、日、韩等国家20多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总部,访问了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的这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特别是接触了数十家跨国公司在华总部及其企业。与此同时,我们也访问了一批中国大企业,这些企业面对入世后新的竞争环境一方面积极“引进来”,继续与跨国公司在国内合资合作,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与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合作。他们正在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入世两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是跨国公司中国战略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结构的调整。中国入世前,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战略的调整。他们经营市场的范围从国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他们经营业务的重点从制造转向服务。近年来,他们在中国同样进行了深刻的经营战略与管理结构的调整。他们投资的重点从加工组装环节发展到价值链两端,即研究开发和设计、营销与服务;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制造业的上游产业,例如重化工业。在管理结构方面,他们改变过去由总部各个事业部在华各自设立一个个企业的单打独斗的做法,加强在华经营资源的整合,形成从中国地区总部到各个运营中心以及各个经营机构一体化,即集团化。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与结构变化显然会深刻地影响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发展。
令人高兴的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合作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引进来”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与跨国公司开展全价值链的合作,不仅引进跨国公司的制造组装环节,而且与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等环节合作。在“走出去”方面,中国企业也涌现出一批成功的案例。他们之中有中石油、中海油、海尔、万向等,也有上海电气、TCL、京东方和三九药业等新近出现的跨国投资的成功案例。
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的过程,就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的过程。我们相信,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相互融合以及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互动过程中,中外企业一定能够共赢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今年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研究和反映的重点确定为“入世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与结构的调整”。我们把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与结构变化介绍给中国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希望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和相互合作。也希望有关部门了解跨国公司的动向,尽可能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管理进入中国的跨四公司,为这些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ISBN | 7501763739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