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新纪元--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 780684366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书作者陈锦烽、苏淑美伉俪二人分别是台湾内部稽核协会的理事和秘书长。在内部审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新的内部审计理论及观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有鉴于此,二人倾注多年心力将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及其最新发展加以汇编整理,详细地论述了风险与控制的关系、内部审计执行、营运及项目效率审计的实务细节。 本书共十章。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陈锦烽、苏淑美伉俪二人分别是台湾内部稽核协会的理事和秘书长。在内部审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新的内部审计理论及观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有鉴于此,二人倾注多年心力将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及其最新发展加以汇编整理,详细地论述了风险与控制的关系、内部审计执行、营运及项目效率审计的实务细节。本书共十章。
作者简介
陈锦烽,台湾新竹市人,国威斯康辛大学会计博士、硕士,台湾政治大学会计学系商学士、会计学研究所硕士。 教学专长:初级会计、中级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计算机舞弊与稽核。 研究兴趣: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与控管、人工智能在会计及审计上之运用、计算机稽核、衍生性金融商品、非营利事业会计。 主要经历:台湾政治大学教务处注册组主任“中华会计教育学会”秘书长、理事、监事财团法人金融研训院、计算机稽核协会、内部审计协会等机构之讲席。 现任:台湾政治大学会计学系专任副教授、台湾内部审计协会理事、专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准则委员会委员及训练委员会顾问、台湾计算机稽核协会监事、台湾公司治理协会理事。 专业证照:国际内部审计师(cn) 美国会计师(CPA)
目录
第一章 内部审计之角色 第一节 内部审计新定义 1.1.1观念与定义 1.1.2维持独立与客观之立场 1.1.3审计工作类型 1.1.4内部审计在治理之角色概述 1.1.5内部审计在风险之角色概述 1.1.6内部审计在控制之角色概述 1.1.7萨班斯法案对内控、内审之影响 第二节 内部审计之工作步骤及其职务扮演 1.2.1内部审计之工作步骤 1.2.2内部审计之工作范围 1.2.3内部审计在机构中之位置- 1.2.4内部审计工作之质变 第二章 风险 第一节 风险排序 2.1.1风险之定义及评估模式 2.1.2审计风险因素 2.1.3风险评估技巧 第二节 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2.2.1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架构 2.2.2企业风险管理(ERM) 2.2.3企业风险管理实例介绍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控制设计 2.3.1风险管理与控制之关系 2.3.2风险与控制矩阵实例研讨 第三章 控制 第一节 内部控制 3.1.1内部控制之定义 第二节 内部控制自行评估 3.2.1概论 3.2.2内部控制自行评估之益处 3.2.3内部控制自行评估之可能结果 3.2.4内部控制自行评估之可能成本 3.2.5传统评估内控技术与内控自行评估之差异 第三节 控制目标与环境 3.3.1控制目标 3.3.2控制环境 第四节 内部控制流程图范例 3.4.1流程图简介 3.4.2内控流程图释例 第四章 内部审计之执行 第一节 审计规划、管理与项目之执行 4.1.1审计规划与管理 4.1.2审计排程 4.1.3督导 第二节 审计程序 4.2.1审计程序之定义 4.2.2分析性复核 第三节 重大性标准 4.3.1重大性之定义 4.3.2错误种类 4.3.3重大性标准之设定 4.3.4重大性与否之分界点 4.3.5性质及数量之重大性水准 4.3.6如何设定重大性 第四节 确定审计目标与范围 4.4.1审计目标 4.4.2审计范围 4.4.3审计范围之考量 4.4.4审计范围之受限 第五节 审计部门管理 4.5.1内部审计规程(Chaner) 4.5.2规划 4.5.3政策及程序 4.5.4资源管理与发展 4.5.5外部审计 4.5.6品质保证 4.5.7全面质量管理(TOM) 4.5.8品质保证评核(QAR) 4.5.9内部审计工作委外 第五章 营运和项目效率之审计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收入 5.2.1审计范围:收入——信用管理 5.2.2审计范围:收入——账单开立 5.2.3审计范围:收入——应收账款 5.2.4审计范围:收入——现金收款 5.2.5审计范围:收入——产品质量会计 5.2.6审计范围:收入——佣金 5.2.7审计范围:销货——广告及促销 5.2.8审计范围:销货——行销管理 5.2.9审计范围:销货——产品分销 5.2.10审计范围:销货——公司问交易 第三节 支出循环介绍 5.3.1审计范围:支出——采购 5.3.2审计范围:支出——验收 5.3.3审计范围:支出——原物料品质检验 5.3.4审计范围:支出——应付账款 5.3.5审计范围:支出——人事管理 5.3.6审计范围:支出——薪资 第四节 生产/转换循环 5.4.0生产/转换循环介绍 5.4.1审计范围:生产/转换——存货管理 5.4.2审计范围:生产/转换——生产控制 5.4.3审计范围:生产/转换——运送 5.4.4审计范围:生产/转换——交通 5.4.5审计范围:生产/转换——品质控制 5.4.6审计范围:生产/转换——固定资产 5.4.7审计范围:生产/转换——厂房维护 5.4.8审计范围:生产/转换——成本会计 第五节 融资/投资循环 5.5.0融资/投资作业介绍 5.5.1审计范围:融资/投资——债务管理 5.5.2审计范围:融资/投资——现金管理 5.5.3审计范围:融资/投资——权益管理 5.5.4审计范围:融资/投资——投资管理 5.5.5审计范围:融资/投资——股利管理 5.5.6审计范围:融资/投资——风险及保险管理 5.5.7审计范围:融资/投资——外币汇兑管理 5.5.8审计范围:融资/投资——冲销会计 第六节 财务报表 5.6.0财务报表介绍 5.6.1审计范围:财务报表——日记账分录记录 5.6.2审计范围:财务报表——合并与总账过账 5.6.3审计范围:财务报表——财务报告之编制及签发 5.6.4审计范围:财务报表——税务会计及报告 第六章 遵循审计 第一节 一般遵循审计 6.1.1规划 6.1.2风险评估 6.1.3测试内部控制 第二节 特殊遵循审计 6.2.1环境保护审计 6.2.2进行环境保护审计的方法 6.2.3组织策略 6.2.4营运上的各项职能 6.2.5作业因子 6.2.6报告及后续追踪 6.2.7危险废弃物管理计划审计的方式 6.2.8环境保护审计的其他方式 6.2.9人力资源政策审计 第七章 财务审计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外部审计的目的及范围 第三节 内部审计之财务分析 第八章 重点汇编 重点汇编 第九章 舞弊 第一节 舞弊概论 9.1.1舞弊审计与财务审计-- 9.1.2舞弊行为情形 9.1.3舞弊者特性 9.1.4整合分析性关联 9.1.5证明违法财务交易 第二节 舞弊的一般类型 9.2.1概论 9.2.2舞弊分类 第三节 舞弊风险因素 9.3.1一般舞弊之风险因素 9.3.2与计算机舞弊有关之风险因素 第四节 预防或侦测舞弊之控制 9.4.1一般预防性控制 9.4.2一般侦测性控制 9.4.3计算机舞弊相关控制 第五节 舞弊征兆 9.5.1管理舞弊之征兆 9.5,2员工舞弊之征兆 9.5.3专业怀疑态度 第六节 侦测舞弊的审计步骤 第七节 怀疑舞弊存在时应采取之步骤 9.7.1概论 9.7.2书面文件检查 9.7.3记载舞弊调查工作 9.7.4撰写舞弊报告 第八节 舞弊调查 9.8.1概论 9.8.2舞弊调查时的访谈及审问 第九节 舞弊实例 第十章 附录审计制度和工作表范例 附录一内部审计制度范例 附录二审计工作表单范例 附录三内控自评范例 附录四公开发行公司内部控制声明书 附录五内部控制制度审查报告 附录六证券暨期货市场各服务事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处理准则附表一~二十 附录七专访国际内部审计协会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Hans spoel 资料来源
ISBN7806843663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