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 720802222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前言 写一本关于中国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的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正处在迅速转型时期,其金融部门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在变动。这本书(5篇共16章)全面考察了中央银行建立以来(1984—1993)中国金融部门的改革过程,重点在于提供制度和统计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得出结论。金融部门的过渡性并不妨碍我们叙述改革期间发生的一切并进行以理论和统计证据为基础的经济分析。 本书包含了我在近年发表的一系列研究论文(Yil990a,1990b;1991;1992a,1992b; 1993)。非常感谢下列资料出处; 第5聿和第6章:经许可转引自《亚洲经济学杂志》第3卷第2号,217—238页,并作修改。版权①1992,JAI出版公司,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 第8章和第9章:经许可转引自《中国经济评论》春季号,1991,75—95页,并作修改。版权c1991,JAI出版公司,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 第10章:经许可转引自《中国经济评论》第l卷第2号,155—165页,以及《中国经济评论》第3卷第2号,219—223页,并作修改。版权c1990,1992,JAI出版公司,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 第11章:经许可转引自《计划经济学》26:243—270页,并作修改。版权c1993,克卢瓦学术出版社,荷兰。 第12章;经许可转引自《比较经济研究》冬季号,1990,28—61页,并作修改。版权c1990,比较经济研究协会,美国。 我十分感激下列对我的研究论文——它们构成本书的基础——发表宝贵意见和批评的学者: 贝多广(财政部) 张欣(托莱多大学) 陈锡文(发展研究中心) 邹至庄(普林斯顿大学) 罗伯特·登伯格(密歇根大学) 杜鹰(农业部) 樊纲(中国社会科学院) 高尚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郭树清(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海闻(福特·路易斯学院) 彼得·哈罗德(世界银行) 华而诚(世界银行) 加里·杰斐逊(布兰迪斯大学) 姜斯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厉以宁(北京大学) 金立佐(牛津大学) 林毅夫(北京大学) 楼继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茅于轼(中国社会科学院) 斯蒂芬·麦克古尔克(福特基金) 巴里,诺顿(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德怀特·帕金斯(哈佛大学) 钱颖一(斯坦福大学) ……
ISBN720802222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易纲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