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这一体制下的整个市场机制能否发挥积极作用,能否得以健康、稳定、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着重对期货市场运行和发展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将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不可缺的要素市场加以研究。
后记
历经六年的斟酌与磨砺,我的博士论文终于划上了句号。中国的期货市场在运行与发展中经历了太多的波折、经受了太多的磨难,至今仍在艰难中行进。因此,对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问题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是一个颇具诱惑力又极富挑战性的主题。虽然我接触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有多年,但如果不是我的导师袁恩桢研究员对我在启迪思维方式、拓展研究思路、深化研究领域等方面所给予的倾力支持和鼓励,也许我不会最终鼓足勇气选择期货市场这一主题。如今,文稿初就,我非常希望我的论文和我对中国期货市场的思考能对中国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有所帮助,但我深知这也许是一个过高的企盼。因为我的论文还只是我在期货市场研究领域中一个初步的成果,细细研磨,其中尚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这既是我论文的未尽人意之处,同时也激励我今后在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践领域更深入、更扎实地去研究、去探索。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我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袁恩桢研究员在我攻读博士学位的数年时间里,一如既往地给予的诲人不倦的教导。袁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平实的师长作风,不仅对我的学业长进颇有裨益,而且还教会了我如何求学、如何为人。我为我有这样一位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求真务实的好师长而深感荣幸,并对袁老师对我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传授深表感谢。
我非常感谢杜恂诚导师在我论文构思酝酿之初,就全文框架、结构布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从而使本文的结构编排更科学、反映内容更全面,并最终形成目前的体系。我还非常感谢雍文远导师、张仲礼博士、曹麟章导师,及原副院长俞新天研究员、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梁新来老师、研究生部副主任周梅芳老师等,是他们经常性的以不同方式催促和关心我的论文写作,才使我更增添了写作的动力和信心,最后得以完成此稿。我还要感谢程工博士在我沦义后期制作的事务性工作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我要特别感谢尹继佐院长、左学金副院长在我论文写作的最后冲刺期间所给予的全力支持。院、所领导提供给我的为期三个月的写作假,使我得以从繁忙的科研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论文的最后成稿工作。如果没有这一段时间的潜心研习,我的论文可能至今仍完成不了,这三个月的时间对我而言既及时又宝贵。伺时,我也要感谢党群处处长杨鲁民同志对我这名挂职锻炼的青年科研人员因写作论文而疏于处内工作的宽容和包涵。
我还要感谢上海期货交易所信息部经理丁文辉女士、监审部经理褚块海先生为我写作论文所提供的大量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一次次的打搅和添忙换来的是他们不厌其烦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及他们所提供的丰富的素材,我的博士论文将毫无疑问地会显得非常单薄和乏味。
我要深深感谢我的父亲沈其根先生、母亲许忆华女士,我的丈夫吴健先生和我的儿子吴天予在我论文写作期间所给予的无私支持和关爱,他们的宽容、理解,他们的督促、提醒,他们对家庭的奉献和牺牲成就了我的学业、支撑了我的精神,更使我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对家人我深感内疚,对家庭我倍感欣慰。我还要向远在无锡的我的公公吴家骏先生、婆婆方霞芹女士遥遥致谢,每次在他们打来的电话中总免不了询问我的学业情况,如果我的论文得以通过,我愿将我取得博士学位的荣誉与我的亲人们一同分享。
最后,我要感谢其他一切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短短的篇幅无法一一列举热心人的关怀,但是他们所给予我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都将铭记在我心中,并融入我论文的字里行间。在此我想由衷地说上一声:谢谢大家。
沈开艳
2001年5月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ISBN | 780668400X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作者 | 沈开艳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