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由时事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俊,经济学博士,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经贸战略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参与《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等多项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为多个地方政府在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方面提供研究与咨询服务。著有《中国要素贸易问题研究——全球要素分工格局与贸易强国建设》《中国对外经贸战略深化与升级》《中国对外贸易30年》《中国服务贸易形势与热点》等多部著作。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等各类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数次获得商务部商务发展成果奖、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征文奖。多篇内参报告受到国务院领导关注并做出重要批示。
目录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理论//1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1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4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分类//8
一、以“移动”与否划分//8
二、联合国核心产品分类//9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0
四、CATS对服务贸易的分类//IO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理论//13
一、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方向与方法//I3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14
三、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进行解释//15
四、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下的服务贸易理论//18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形势与规则协调//21
第一节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基本特征与新趋势//21
一、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阶段//21
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特点//22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多边协调及演进趋势//34
一、WTO关于服务贸易的谈判//34
二、TISA框架下服务市场准入谈判现状与未来趋势//36
第三节区域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政策协调//45
一、TPP谈判进程与主要创新//45
二、TPP文本投资章节主要内容//48
三、跨境服务贸易//49
四、金融服务//49
五、电信//50
六、商务人员的临时入境//51
七、电子商务//52
第四节新一代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征//53
一、基本规则标准更高//54
二、重点服务贸易领域规则标准显著提升//57
三、相关的综合性规则不断提高标准或被纳入//61
第三章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就业与结构转型的贡献//63
第一节服务进出口对增长、就业与结构转型的作用机制//63
一、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63
二、服务进出口对就业的拉动机制//64
第二节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65
一、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65
二、中国服务进出口对国内就业的贡献的计算方法//69
三、中国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1
四、服务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4
第三节服务进出口对就业贡献的实证分析//77
一、服务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77
二、服务进口对就业的贡献//79
第四节服务增加值对中国制造业部门产出的影响//81
一、制造业产品服务增加值比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81
二、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增加值比例及其内部分解//83
三、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含量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91
四、政策启示与建议//93
第五节小结与启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95
第四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96
第一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96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96
二、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99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01
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分析//103
一、中国服务贸易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出的竞争优势现状//103
二、培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应遵循参与国际分工的客观规律//105
第三节新常态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入黄金期//108
一、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108
二、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形势//109
第五章强化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112
第一节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性的含义//112
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协调发展现状和特点//114
一、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增速居世界前列,发展的协调性总体较好//114
二、分行业看,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性差异较大//117
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服务产业政策协调的总体成效与问题//118
一、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成效显著//118
二、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仍待加强//119
第四节十大领域服务贸易政策与服务产业政策协调存在的具体问题//120
一、服务业开放滞后是阻碍服务业内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120
二、服务业出口促进政策滞后阻碍了服务外向国际化进程//122
第五节进一步强化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的建议//128
一、强化国家层面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129
二、推动服务业国内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破除服务业开放的制度壁垒//130
三、扩大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同时,加快对民营资本开放步伐//130
四、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同时,增大服务业“走出去”支持力度//131
五、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促进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131
第六章中国主要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特点//132
第一节国际旅游服务贸易//132
一、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32
二、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134
三、推动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37
第二节国际文化服务贸易//140
一、全球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40
二、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现状、特点与趋势//147
三、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竟争力的建议//151
第三节国际中医药服务贸易//154
一、全球中医药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54
二、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与特点//157
三、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60
第四节国际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166
一、世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66
二、中国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现状//168
三、推动中国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71
……
第七章“引进来”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175
第八章加快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200
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路//222
第十章提升中国服务业出口能力建设体系//237
第十一章完善中国服务出口促进政策体系的路径与举措//257
第十二章健全中国服务出口政策保障体系//268
参考文献//284
后记//288
文摘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理论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服务贸易”一词曾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相关决议中,也曾出现在1972年和1974年美国贸易法中,20世纪70年代后期便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同使用的贸易词汇。由于服务贸易内在的复杂性,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有不同的阐释。格鲁伯(1987)指出,“服务贸易是人或物的国际流动”。HGGrubel,Alltradedservicesareembodiedinmaterialsorpeople,TheWorldEconomy,10,319-30巴格瓦蒂(1994)认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暂时流动为服务贸易,而生产要素的永久流动则不属于服务贸易”。DavidGreenwayet(eds),SurveysinInternationalTrade,BasilBlackwellLtd也有学者认为,“服务贸易就是一国的个人或团体,向另一国的个人或团体购买服务的过程”;于维香等:《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服务贸易就是一国的劳动者向另一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外汇的过程”。隆国强等:《中国服务贸易》,中信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一些国家以服务业产品区别于物质产业产品(货物)的产品特征为界定标准,形成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服务的出口是指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的进口即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按照此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涉及国籍、国界、居民、非居民等问题,即人员的流动与否、服务的过境与否及异国国民之间的服务交换等问题。但由于服务贸易发生的方式复杂,如电信服务,只需服务“过境”,而无需“国民流动”;一般性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如果雇用当地人向当地居民或部门(企业)提供服务,则这样的服务既未发生“国民流动”,也未发生服务的“过境”。很明显,该定义并未将大多数服务贸易涵盖其中,只是一个狭义的定义。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用实际过境来定义国际服务贸易。从过境现象来看,国际服务贸易有四种交付方式:(1)商品贸易中服务的过境,如许多国家通过修理、加工、装配货物参与国际货物贸易;(2)货币(资本)的过境,如银行和金融服务;(3)人员的过境,如咨询人员、工程师、医生等到国外提供服务;(4)信息的过境,如通过电信系统或以文件、报告的形式提供信息服务。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定义如下: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成员境内,通过设立商业存在或自然人流动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并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以下四种交易模式:(1)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即跨境交付;(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境外消费;(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即商业存在;(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即自然人流动。
《中国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由时事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俊,经济学博士,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经贸战略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参与《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等多项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为多个地方政府在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方面提供研究与咨询服务。著有《中国要素贸易问题研究——全球要素分工格局与贸易强国建设》《中国对外经贸战略深化与升级》《中国对外贸易30年》《中国服务贸易形势与热点》等多部著作。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等各类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数次获得商务部商务发展成果奖、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征文奖。多篇内参报告受到国务院领导关注并做出重要批示。
目录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理论//1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1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4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分类//8
一、以“移动”与否划分//8
二、联合国核心产品分类//9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0
四、CATS对服务贸易的分类//IO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理论//13
一、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方向与方法//I3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14
三、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进行解释//15
四、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下的服务贸易理论//18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形势与规则协调//21
第一节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基本特征与新趋势//21
一、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阶段//21
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特点//22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多边协调及演进趋势//34
一、WTO关于服务贸易的谈判//34
二、TISA框架下服务市场准入谈判现状与未来趋势//36
第三节区域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政策协调//45
一、TPP谈判进程与主要创新//45
二、TPP文本投资章节主要内容//48
三、跨境服务贸易//49
四、金融服务//49
五、电信//50
六、商务人员的临时入境//51
七、电子商务//52
第四节新一代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征//53
一、基本规则标准更高//54
二、重点服务贸易领域规则标准显著提升//57
三、相关的综合性规则不断提高标准或被纳入//61
第三章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就业与结构转型的贡献//63
第一节服务进出口对增长、就业与结构转型的作用机制//63
一、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63
二、服务进出口对就业的拉动机制//64
第二节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65
一、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65
二、中国服务进出口对国内就业的贡献的计算方法//69
三、中国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1
四、服务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4
第三节服务进出口对就业贡献的实证分析//77
一、服务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77
二、服务进口对就业的贡献//79
第四节服务增加值对中国制造业部门产出的影响//81
一、制造业产品服务增加值比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81
二、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增加值比例及其内部分解//83
三、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含量对制造业产出的影响//91
四、政策启示与建议//93
第五节小结与启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95
第四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96
第一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96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96
二、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99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01
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分析//103
一、中国服务贸易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出的竞争优势现状//103
二、培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应遵循参与国际分工的客观规律//105
第三节新常态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入黄金期//108
一、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108
二、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形势//109
第五章强化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112
第一节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性的含义//112
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协调发展现状和特点//114
一、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增速居世界前列,发展的协调性总体较好//114
二、分行业看,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性差异较大//117
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服务产业政策协调的总体成效与问题//118
一、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成效显著//118
二、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政策协调仍待加强//119
第四节十大领域服务贸易政策与服务产业政策协调存在的具体问题//120
一、服务业开放滞后是阻碍服务业内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120
二、服务业出口促进政策滞后阻碍了服务外向国际化进程//122
第五节进一步强化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的建议//128
一、强化国家层面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129
二、推动服务业国内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破除服务业开放的制度壁垒//130
三、扩大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同时,加快对民营资本开放步伐//130
四、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同时,增大服务业“走出去”支持力度//131
五、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促进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131
第六章中国主要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特点//132
第一节国际旅游服务贸易//132
一、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32
二、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134
三、推动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37
第二节国际文化服务贸易//140
一、全球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40
二、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现状、特点与趋势//147
三、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竟争力的建议//151
第三节国际中医药服务贸易//154
一、全球中医药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54
二、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与特点//157
三、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60
第四节国际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166
一、世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贸易格局及中国的地位//166
二、中国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现状//168
三、推动中国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71
……
第七章“引进来”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175
第八章加快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200
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路//222
第十章提升中国服务业出口能力建设体系//237
第十一章完善中国服务出口促进政策体系的路径与举措//257
第十二章健全中国服务出口政策保障体系//268
参考文献//284
后记//288
文摘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理论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服务贸易”一词曾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相关决议中,也曾出现在1972年和1974年美国贸易法中,20世纪70年代后期便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同使用的贸易词汇。由于服务贸易内在的复杂性,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有不同的阐释。格鲁伯(1987)指出,“服务贸易是人或物的国际流动”。HGGrubel,Alltradedservicesareembodiedinmaterialsorpeople,TheWorldEconomy,10,319-30巴格瓦蒂(1994)认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暂时流动为服务贸易,而生产要素的永久流动则不属于服务贸易”。DavidGreenwayet(eds),SurveysinInternationalTrade,BasilBlackwellLtd也有学者认为,“服务贸易就是一国的个人或团体,向另一国的个人或团体购买服务的过程”;于维香等:《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服务贸易就是一国的劳动者向另一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外汇的过程”。隆国强等:《中国服务贸易》,中信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一些国家以服务业产品区别于物质产业产品(货物)的产品特征为界定标准,形成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服务的出口是指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的进口即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按照此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涉及国籍、国界、居民、非居民等问题,即人员的流动与否、服务的过境与否及异国国民之间的服务交换等问题。但由于服务贸易发生的方式复杂,如电信服务,只需服务“过境”,而无需“国民流动”;一般性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如果雇用当地人向当地居民或部门(企业)提供服务,则这样的服务既未发生“国民流动”,也未发生服务的“过境”。很明显,该定义并未将大多数服务贸易涵盖其中,只是一个狭义的定义。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用实际过境来定义国际服务贸易。从过境现象来看,国际服务贸易有四种交付方式:(1)商品贸易中服务的过境,如许多国家通过修理、加工、装配货物参与国际货物贸易;(2)货币(资本)的过境,如银行和金融服务;(3)人员的过境,如咨询人员、工程师、医生等到国外提供服务;(4)信息的过境,如通过电信系统或以文件、报告的形式提供信息服务。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定义如下: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成员境内,通过设立商业存在或自然人流动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并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以下四种交易模式:(1)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即跨境交付;(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境外消费;(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即商业存在;(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即自然人流动。
ISBN | 7519501019,9787519501013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作者 | 李俊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