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西方哲学 9787518044511,751804451X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1.《每天读点西方哲学》带你进行刻意的哲学训练,过不焦虑的人生
2.和50位哲学家开启思想探险之旅

媒体推荐

001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002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br003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重要的是如何让它发光。 004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005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作者简介

米苏 她是一位写作者 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更是一位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帮助你关注自己,肯定自己,活出自己 br她认为:“哲学只是看起来很严肃,其实是一个自由欢快的天堂。读懂了哲学,才能挣脱束缚,去过真正好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 br

目录

卷一 古希腊罗马哲学:神与脑的斗争

泰勒斯 水是万物之源,一切都充满神明
博学的大家:从治驴有方到智斗商人//002 卷一 古希腊罗马哲学:神与脑的斗争

泰勒斯 水是万物之源,一切都充满神明

博学的大家:从治驴有方到智斗商人//002

他追求的不是金钱,是知识这一无价之宝//003

打破神话的束缚,去自然界寻找本原//004

一个不属于常人的世界//.006

经典语录//007

毕达哥拉斯 一切都是变化的,唯有“数”是永恒的

一个极力推崇“数”的思想家//008

灵魂是不朽的东西,可以轮回转世//009

伦理道德观:公正、尊敬、自律//010

宁死也不践踏豆子//011

经典语录//012

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永恒的活火,万物流转不息

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怪咖”//013

世界的本原,是永恒的活火//014

逻各斯学说:万物永动,且有规可循//015

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016

死亡是醒时所看见的一切//017

经典语录//018

巴门尼德 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横空出世的“存在主义之父”//019

一个理性主义者的存在哲学//020

婚姻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021

经典语录//022

芝诺 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被称为“诡辩者”的哲学家//023

有关运动的四则著名悖论//024

经典语录//026

恩培多克勒 用生命拥抱自己的思想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预言家//027

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028

爱与斗争,生生不息//028

经典语录//029

德谟克利特 靠想象探知世界的原子论者

躺在墓地里的思想者//030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031

幸福论:快乐来自节制与修养//032

真理不是每个人都懂的//033

秃头与石头//034

经典语录//035

高尔吉亚 一切皆不存在,一切皆不可知

古希腊的雄辩“智者”//036

“非存在”的三个命题//037

可服人之口,难服众人之心//038

经典语录//038

苏格拉底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雅典的勇士:死亡是神的召唤//039

一个得到神谕的道德哲学家//040

开启哲学的新领域:伦理哲学//042

苏格拉底的趣味逸事//044

经典语录//046

柏拉图 让哲学家成为帝王

博学的雅典贵族//047

理念论:理念是永恒不变的//048

乌托邦:让哲学家成为国王//049

灵魂不死,永恒存在//050

数学式的宇宙观//052

先进的教育思想//052

柏拉图式爱情//053

经典语录//054

第欧根尼 重估一切现存价值

住在木桶里的哲学家//055

犬儒主义者:“像狗一样活着”//056

伶牙俐齿的“讽刺家”//058

经典语录//059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060

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确立//061

实体说: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062

四因说:认识事物的“原因”//063

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065

亚里士多德的著名错误//066

经典语录//067

皮浪 悬搁判断,不作任何决定

怀疑主义的鼻祖//068

悬搁判断,不作任何决定//069

生活的目标是灵魂的安宁//070

言行与学说始终一致//071

经典语录//072

伊壁鸠鲁 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悠闲的花园哲学家//073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觉//074

用科学来消除未知的恐惧//075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077

最好的沟通方式//078

经典语录//079

爱比克泰德 顺应自然,服从命运

斯多葛派的奴隶哲学家//080

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081

不畏权威的直言之士//082

身体力行的“代价”//083

经典语录//084

马可?奥勒留 一个哲学王的生命沉思

著名的“帝王哲学家”//085

事物不能拂乱灵魂,人生不过一种意见//086

圣人哲学的实践者//087

经典语录//088

卷二 中世纪哲学:意识的炼炉

奥古斯丁 追随信仰的圣徒之声

从不羁浪子到教父哲人//090

上帝创世与上帝之城//091

“原罪”与“救赎”//092

三位一体论思想//093

幸福论与欲爱//093

美学思想//094

经典语录//095

爱留根纳 自然与上帝

中世纪哲学之父//096

信仰应当服从理性//097

自然的区分//097

人的获救//098

爱尔兰人与笨蛋的距离//099

经典语录//099

安瑟伦 上帝存在于现实中

最后一位教父和经院哲学之父//100

上帝存在的证明//101

救赎论的补偿说//102

经典语录//102

托马斯?阿奎那 人生幸福在于信仰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103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104

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105

幸福在于看见上帝//106

经典语录//107

奥卡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不可战胜的博士//108

奥卡姆剃刀//109

经典语录//110

卷三 近代哲学:人的价值与尊严

托马斯?莫尔 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

坚持己见的“圣人”//112

《乌托邦》//113

经典语录//114

弗朗西斯?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

瑕不掩瑜的哲学家//115

四假象说//116

知识就是力量//117

《新工具》与归纳法//118

相形见小//119

经典语录//120

托马斯?霍布斯 以国家为利维坦

出色的政治哲学家//121

《利维坦》//122

经典语录//123

勒内?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近代哲学之父//124

方法论与认识论//125

我思故我在//126

著名的“心形线”//127

求知永无止境//128

经典语录//128

巴鲁赫?斯宾诺莎 一切都在神之内

不附权贵的道德典范//129

方法论:三种知识//130

一元论:神即自然//131

伦理观:由理性通向自由//132

时时刻刻保持着理性//133

经典语录//134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 先定的和谐

智慧与流俗并存的人//135

单子论//137

牛顿与莱布尼兹之争//138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139

经典语录//140

约翰?洛克 心灵是一块白板

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者//141

著名的“白板说”//142

《教育漫话》//143

生命、自由与财产//144

经典语录//145

乔治?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坚定的经验主义者//146

存在就是被感知//147

贝克莱悖论//148

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149

经典语录//149

大卫?休谟 温和的怀疑论

不可知论的代表//150

因果关系源于习惯和经验//151

印象与观念//152

温和的怀疑论//153

云淡风轻的智者//154

经典语录//155

让?雅克?卢梭 人生而自由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156

宇宙的本质是精神和物质//157

人是生而自由的//158

顺应儿童的天性来教育//158

经典语录//159

伊曼努尔?康德 自由与自律

哲学家中的哲学家//160

康德哲学体系:三大批判//161

用道德去理解《圣经》//163

令人敬畏的守时者//164

经典语录//165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自我设定一切

一个激情燃烧的哲人//166

哲学的源头在于“自我”//167

经典语录//169

弗里德里希?谢林 自然与精神

早熟的天才//170

自然与精神//171

经典语录//173

黑格尔 诗意的精神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174

世界就是精神的产物//175

存在即合理吗//176

哲学家的黑色幽默//177

丰富的联想//178

经典语录//178

卷四 现代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亚瑟?叔本华 意志与人生

一个悲观的哲学家//180

世界是我的表象//182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183

审美直观说//184

我的哲学令人不快//184

脾气火暴的怪咖185

经典语录//18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人是人的上帝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187

人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188

人是上帝的创造者//189

“爱”的宗教//190

经典语录//190

卡尔?马克思 哲学可以改变世界

灿若繁星的思想大师//191

辩证唯物主义//193

共产主义的理想//194

马克思与燕妮:悲惨的甜蜜//194

马克思与恩格斯:伟大的友谊//196

经典语录//197

索伦?克尔凯郭尔 孤独的信仰

没有人比他更孤独//198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200

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生活//201

经典语录//202

弗里德里希?尼采 上帝死了

一半天才,一半疯子//203

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204

超人:我心中的新上帝//206

经典语录//206

埃德蒙德?胡塞尔 关于现象的学问

西方现象学奠基人//207

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208

经典语录//209

亨利?柏格森 一切皆绵延

生命哲学家//210

永动不息的“生命之流”//211

用直觉去认识世界的本质//212

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212

经典语录//213

阿弗烈?诺夫?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

过程哲学的创始人//14

过程哲学//215

经典语录//216

伯特兰?罗素 哲学是做什么的

长寿渊博的哲学家//217

让哲学回到本真的状态//218

经典语录//219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可说与不可说

天才人物的完美范例//220

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221

经典语录//222

马丁?海德格尔 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最有创见的存在主义者//223

人是存在的看护者//224

死亡哲学:向死而生//225

经典语录//226

让-保罗?萨特 我不关心上帝,我只关心人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227

存在先于本质//228

人是自由的//229

经典语录//230

阿尔贝?加缪 在荒诞中找寻幸福

为人类寻求幸福的人//231

荒谬?反抗?自由//232

经典语录//234

约翰?罗尔斯 正义即公平

一个纯粹而成功的学者//235

公平的正义的理论//236

经典语录//237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他者哲学

逆向思考的哲人//238

我与他者的关系//239

经典语录//240


....

他追求的不是金钱,是知识这一无价之宝//003
打破神话的束缚,去自然界寻找本原//004
一个不属于常人的世界//.006
经典语录//007

毕达哥拉斯 一切都是变化的,唯有“数”是永恒的
一个极力推崇“数”的思想家//008
灵魂是不朽的东西,可以轮回转世//009
伦理道德观:公正、尊敬、自律//010
宁死也不践踏豆子//011
经典语录//012

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永恒的活火,万物流转不息
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怪咖”//013
世界的本原,是永恒的活火//014
逻各斯学说:万物永动,且有规可循//015
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016
死亡是醒时所看见的一切//017
经典语录//018

巴门尼德 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横空出世的“存在主义之父”//019
一个理性主义者的存在哲学//020
婚姻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021
经典语录//022

芝诺 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被称为“诡辩者”的哲学家//023
有关运动的四则著名悖论//024
经典语录//026

恩培多克勒 用生命拥抱自己的思想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预言家//027
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028
爱与斗争,生生不息//028
经典语录//029

德谟克利特 靠想象探知世界的原子论者
躺在墓地里的思想者//030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031
幸福论:快乐来自节制与修养//032
真理不是每个人都懂的//033
秃头与石头//034
经典语录//035

高尔吉亚 一切皆不存在,一切皆不可知
古希腊的雄辩“智者”//036
“非存在”的三个命题//037
可服人之口,难服众人之心//038
经典语录//038

苏格拉底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雅典的勇士:死亡是神的召唤//039
一个得到神谕的道德哲学家//040
开启哲学的新领域:伦理哲学//042
苏格拉底的趣味逸事//044
经典语录//046

柏拉图 让哲学家成为帝王
博学的雅典贵族//047
理念论:理念是永恒不变的//048
乌托邦:让哲学家成为国王//049
灵魂不死,永恒存在//050
数学式的宇宙观//052
先进的教育思想//052
柏拉图式爱情//053
经典语录//054

第欧根尼 重估一切现存价值
住在木桶里的哲学家//055
犬儒主义者:“像狗一样活着”//056
伶牙俐齿的“讽刺家”//058
经典语录//059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060
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确立//061
实体说: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062
四因说:认识事物的“原因”//063
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065
亚里士多德的著名错误//066
经典语录//067

皮浪 悬搁判断,不作任何决定
怀疑主义的鼻祖//068
悬搁判断,不作任何决定//069
生活的目标是灵魂的安宁//070
言行与学说始终一致//071
经典语录//072

伊壁鸠鲁 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悠闲的花园哲学家//073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觉//074
用科学来消除未知的恐惧//075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077
最好的沟通方式//078
经典语录//079

爱比克泰德 顺应自然,服从命运
斯多葛派的奴隶哲学家//080
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081
不畏权威的直言之士//082
身体力行的“代价”//083
经典语录//084

马可•;奥勒留 一个哲学王的生命沉思
著名的“帝王哲学家”//085
事物不能拂乱灵魂,人生不过一种意见//086
圣人哲学的实践者//087
经典语录//088

卷二 中世纪哲学:意识的炼炉

奥古斯丁 追随信仰的圣徒之声
从不羁浪子到教父哲人//090
上帝创世与上帝之城//091
“原罪”与“救赎”//092
三位一体论思想//093
幸福论与欲爱//093
美学思想//094
经典语录//095

爱留根纳 自然与上帝
中世纪哲学之父//096
信仰应当服从理性//097
自然的区分//097
人的获救//098
爱尔兰人与笨蛋的距离//099
经典语录//099

安瑟伦 上帝存在于现实中
最后一位教父和经院哲学之父//100
上帝存在的证明//101
救赎论的补偿说//102
经典语录//102

托马斯•;阿奎那 人生幸福在于信仰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103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104
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105
幸福在于看见上帝//106
经典语录//107

奥卡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不可战胜的博士//108
奥卡姆剃刀//109
经典语录//110

卷三 近代哲学:人的价值与尊严

托马斯•;莫尔 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
坚持己见的“圣人”//112
《乌托邦》//113
经典语录//114

弗朗西斯•;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
瑕不掩瑜的哲学家//115
四假象说//116
知识就是力量//117
《新工具》与归纳法//118
相形见小//119
经典语录//120

托马斯•;霍布斯 以国家为利维坦
出色的政治哲学家//121
《利维坦》//122
经典语录//123

勒内•;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近代哲学之父//124
方法论与认识论//125
我思故我在//126
著名的“心形线”//127
求知永无止境//128
经典语录//128

巴鲁赫•;斯宾诺莎 一切都在神之内
不附权贵的道德典范//129
方法论:三种知识//130
一元论:神即自然//131
伦理观:由理性通向自由//132
时时刻刻保持着理性//133
经典语录//134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 先定的和谐
智慧与流俗并存的人//135
单子论//137
牛顿与莱布尼兹之争//138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139
经典语录//140

约翰•;洛克 心灵是一块白板
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者//141
著名的“白板说”//142
《教育漫话》//143
生命、自由与财产//144
经典语录//145

乔治•;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坚定的经验主义者//146
存在就是被感知//147
贝克莱悖论//148
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149
经典语录//149

大卫•;休谟 温和的怀疑论
不可知论的代表//150
因果关系源于习惯和经验//151
印象与观念//152
温和的怀疑论//153
云淡风轻的智者//154
经典语录//155

让•;雅克•;卢梭 人生而自由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156
宇宙的本质是精神和物质//157
人是生而自由的//158
顺应儿童的天性来教育//158
经典语录//159

伊曼努尔•;康德 自由与自律
哲学家中的哲学家//160
康德哲学体系:三大批判//161
用道德去理解《圣经》//163
令人敬畏的守时者//164
经典语录//165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自我设定一切
一个激情燃烧的哲人//166
哲学的源头在于“自我”//167
经典语录//169

弗里德里希•;谢林 自然与精神
早熟的天才//170
自然与精神//171
经典语录//173

黑格尔 诗意的精神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174
世界就是精神的产物//175
存在即合理吗//176
哲学家的黑色幽默//177
丰富的联想//178
经典语录//178

卷四 现代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亚瑟•;叔本华 意志与人生
一个悲观的哲学家//180
世界是我的表象//182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183
审美直观说//184
我的哲学令人不快//184
脾气火暴的怪咖185
经典语录//18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人是人的上帝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187
人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188
人是上帝的创造者//189
“爱”的宗教//190
经典语录//190

卡尔•;马克思 哲学可以改变世界
灿若繁星的思想大师//191
辩证唯物主义//193
共产主义的理想//194
马克思与燕妮:悲惨的甜蜜//194
马克思与恩格斯:伟大的友谊//196
经典语录//197

索伦•;克尔凯郭尔 孤独的信仰
没有人比他更孤独//198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200
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生活//201
经典语录//202

弗里德里希•;尼采 上帝死了
一半天才,一半疯子//203
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204
超人:我心中的新上帝//206
经典语录//206

埃德蒙德•;胡塞尔 关于现象的学问
西方现象学奠基人//207
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208
经典语录//209

亨利•;柏格森 一切皆绵延
生命哲学家//210
永动不息的“生命之流”//211
用直觉去认识世界的本质//212
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212
经典语录//213

阿弗烈•;诺夫•;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
过程哲学的创始人//14
过程哲学//215
经典语录//216

伯特兰•;罗素 哲学是做什么的
长寿渊博的哲学家//217
让哲学回到本真的状态//218
经典语录//219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可说与不可说
天才人物的完美范例//220
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221
经典语录//222

马丁•;海德格尔 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最有创见的存在主义者//223
人是存在的看护者//224
死亡哲学:向死而生//225
经典语录//226

让-保罗•;萨特 我不关心上帝,我只关心人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227
存在先于本质//228
人是自由的//229
经典语录//230

阿尔贝•;加缪 在荒诞中找寻幸福
为人类寻求幸福的人//231
荒谬•;反抗•;自由//232
经典语录//234

约翰•;罗尔斯 正义即公平
一个纯粹而成功的学者//235
公平的正义的理论//236
经典语录//237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他者哲学
逆向思考的哲人//238
我与他者的关系//239
经典语录//240

序言

一直以来,哲学给人的印象大都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似乎哲学所谈论的都凌驾于生活之上,与现实脱节。其实不然,周国平先生在谈论哲学的用途时说道:“哲学无实用,实用无哲学。”哲学就其本性而言,并不是要为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它是要我们去思考根本的问题。当一个人懂得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时,他就具备了一个宽阔的视野,具备了一个好的心态,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活得更透彻、更明白。
然而,对于不是从事哲学专业研究的读者来说,了解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思想往往都是碎片化的,许多人能说出柏拉图的名字,却未必知道他的思想;很多人能脱口而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却记不起这究竟是谁的名言、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在这个浮躁气息愈发浓烈的时代,潜心阅读已成了一种奢侈,更何况是那些读起来枯燥无味、与轻松愉悦简直格格不入的哲学理论书。可外面的世界越是喧嚣,我们的内心越当保持宁静。选择了浮华,注定要失去思想的崇高;出没于喧嚣,注定会陷入焦躁。读哲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哲人,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样先知先觉,而是要品味深藏在理论中的精髓,以此滋养心灵、提升内在,彻底唤醒沉寂的理性与桎梏的心灵。
一个人要活得明白,必须用头脑去观世界、树人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点儿哲学书,不是修一段苦行,而是开启心智的大门。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读者系统地了解西方哲学,多了解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我精心策划编写了这本《每天读点西方哲学》。这本书以西方哲学史为基础,依据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精心选取了50位著名的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话言讲述了他们的生平及其主要的哲学思想,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哲学大咖们的趣闻逸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走进哲学家们的真实生活和独特思想。
最后,真心希望每一位翻开此书的人,都可以透过哲学大师们的思想和哲语,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浮华中发现真实,在繁杂中看到简单。

文摘

伊壁鸠鲁 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01悠闲的花园哲学家
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使得希腊城邦的独立遭到了破坏,共和政体遭到瓦解,可谓危机四伏。此时,希腊文明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历史学家将这一段文化衰落期称为“希腊化时期”。
在希腊化时期,人们害怕战争和死亡,这种恐惧感取代了人生的希望,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中,沉浸在消极悲观的氛围里,所有人都渴望找到心灵指引的秘方。哲学家以爱智为业,自然责无旁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伊壁鸠鲁出
现了,带着他与众不同的哲学思想。
伊壁鸠鲁(约公元前341—前270)出生在靠近小亚细亚西岸的萨摩斯岛,他的父母都是雅典人,是移民到这里的。很小的时候,伊壁鸠鲁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14岁时他曾长途跋涉去听柏拉图学派的帕非勒和原子论哲学家瑙西芬讲课,可是对这些前辈们所讲的内容,他并不是很满意。于是,他开始自学德谟克利特的著作。18岁那年他到雅典服兵役,之后便在小亚细亚学习和教学。
公元前307年,伊壁鸠鲁在雅典买了一座花园,在那里开办学园。正因为此,伊壁鸠鲁学派也被称为花园学派,而他也被誉为花园哲学家。他的学校在招收学生时不限性别、身份,即便是奴隶也可以到此来学习,整个学园充满了友好的氛围。据说,在这座花园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据说,伊壁鸠鲁一生写了300部书,题材涉及众多领域,如《论情爱》《论音乐》《论公平交易》《论人生》《论自然》等,可惜这些作品后来几乎全部失散,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
公元前270年,伊壁鸠鲁因为肾结石病了整整14天。临终前,他躺在温水浴缸里,喝了一杯酒,而后对学生们说:“再见了朋友们,请牢记我传授给你们的真理吧!”之后,伊壁鸠鲁便与世长辞了,享年71岁。
02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觉
提及伊壁鸠鲁哲学,人们往往都先谈他的准则学,它研究的是真理的标准以及获得认识的途径。伊壁鸠鲁认为,判定真理的标准有三类。
其一,感觉。他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驳倒感觉。感觉的有效性相等,一个感觉无法驳倒另一个同类的感觉;感觉所判别的对象不同,一个感觉无法驳倒另一个异类的感觉。即便是理性,也无法驳倒感觉,因为理性也源自感觉。
其二,预见。他认为,预见是一种储藏于心灵中的真实的意见、观念或普遍思想,是对外在东西的回忆。打个比方,这种东西是一个人,一旦我们听到“人”这个词的时候,就会预见而想起他的形状。如果没有不先预见获悉事物的形状,就无法对该事物命名。
其三,情感。他认为,情感存在于每个生物中,一个与生物相宜,另一个则与之为敌。选择什么和避免什么,完全是通过情感来决定的。情感属于内在的感觉,有快乐和痛苦之分。
很显然,伊壁鸠鲁的准则学是感性的,这种对理性的贬低必然会引起众议。
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观点却也有积极的意义,就人们对超感觉之物的
迷信予以了批判和打击,也为他的快乐全义伦理学奠定了基础。
03用科学来消除未知的恐惧
前面我们说过,在希腊化时期的混乱状况中,人心忐忑不安,充满了恐惧。为了消除人们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享受快乐的生活,哲学家们挺身而出。伊壁鸠鲁之所以研究物理学,是因为他认为自然知识是为伦理学服务的,唯有让人们了解自然万物的本性,掌握科学的知识,才能打破恐惧,获得心灵的宁静。
这一点,正如詹姆斯尼古拉斯评论的那样:“唯有哲学才能够净化人们的灵魂,让人们的心灵摆脱那些虚幻的欲望,使人们能够摆脱恐惧而幸福地生活,使之能够为了那些自然而天生就有的东西去生活。”
伊壁鸠鲁是一个唯物论证,但不是决定论者。在自然观方面,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他不否认神的存在,但不认为是神统治和安排世上的一切,而认为神存在于世界之外,与人类毫无关系。在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础之上,他又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原子形状有限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形状方面的差别是无限的,大到无穷,小到无限,这与“原子是看不见的、不可分的东西”的基本前提相悖。对此,伊壁鸠鲁进行了修正,他说:“每种具有同一种形状的原子在数量上是绝对无限的,原子形状的差别却不是绝对无限的,只是数不清而已。”
原子有重量
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中,从未提及原子重量的问题,伊壁鸠鲁对此明确提出:原子有重量的区别,这一点可以合理解释原子运动的原因。他说:“原子除了形状、体积和重量以外,没有其他性质。原子以同等速度运动,因为虚空为最重和最轻的原子准备了同样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重量才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起来的原因。
原子有偏斜运动
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原子的下落运动,这种论断否定了偶然性,也无法说明原子是如何相互碰撞而形成万物的。伊壁鸠鲁对此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一个原子时时会受到类似于自由意志的某种东西的作用,于是就微微地脱离了一直向下的轨道,而与其他的原子相冲撞。承认偏斜也就等于承认了偶然性的存在,这一点,也为他论证公民个体的自由意志提供了理论依据。
伊壁鸠鲁认为,灵魂是物质的,原子布满了人的整个身体。感觉的产生,就是身体投射出去的薄膜触碰到了灵魂的原子,这些薄膜在它们原来所由以出发的身体解体后,依然可以继续存在,这就可以解释为梦。人死之后,灵魂就消散了,它的原子也不能再有感觉,因为它们已经无法和身体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伊壁鸠鲁才说:“死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是无感觉的都与我们无干。”
伊壁鸠鲁的意思是,死亡和神一样不值得恐惧,因为死亡只是人的感觉的丧失,当人活着时,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到来时,人已经不存在。所以,死亡与人生不相干,人应当通过哲学认识自然和人生,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用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
04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
和大多数希腊的哲人一样,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中心目的是幸福生活,但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是,他强调感官的快乐。他曾如此直白地表述过自己的想法:“如果抽调了嗜好的快乐,抽调了爱情的快乐以及听觉与视觉的快乐,我就不知道我还怎么能够想象善。”
能够这样坦率地承认自己爱好享乐的生活方式,这在哲学史上都是罕见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快乐,所以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
不过,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甚至还扭曲了他的原意,把快乐主义当成了享乐主义。要知道,尽管伊壁鸠鲁把快乐和幸福等同起来,可他坚决反对把快乐和享乐相等同,他说:“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只有既自然而又必要的快乐才是我们要选择和追求的快乐。”
可见,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快乐才是既简单又必要的呢?对此,伊壁鸠鲁有自己的见解,他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快乐。
第一,自然而必要的,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满足了这样的最基本需要,人就能够感到快乐。
第二,自然而不必要的,如奢侈的宴饮、过度的物质享受,满足这些需要也可以感到快乐,但无法增加新的快乐。
第三,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如虚荣心、爱慕权力等,虽然也能够带来快乐,但这种欲望违背了人的天性。
伊壁鸠鲁认为,痛苦源自欲望不能满足,欲壑难填会产生道德上破坏性的动机,让人因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痛苦。所以,钱财和奢侈的生活远远不及灵魂的宁静重要,心灵宁静了,纵然身体不健康或是没有丰裕的物质,人依然可以获得快乐,且这种快乐是稳定而平衡的。
关于必要和不必要的,伊壁鸠鲁也有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凡是必要的,也是容易满足的;凡是难以满足的,就是不必要的。不幸就是追求不必要也不自然的快乐,幸福就是追求必要而自然的快乐。他极力主张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消除难以满足的、徒劳的欲望,避免与他人的冲突,保持心灵的平静;同时,简单而自然的需要很容易满足,一旦满足,就能给人带来快乐。
另外,伊壁鸠鲁还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前者是指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后者是指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他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因为人们在动态快乐中得到的享受或强或弱,而静态的快乐却是平稳不变的。静态快乐包含两个方面: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侵扰,两者互相影响,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身心愉悦。伊壁鸠鲁一生身体力行,也赢得了众多追随者的尊重。
05最好的沟通方式
在有了一些声誉后,许多地方都向伊壁鸠鲁发出了演讲的邀请,这让伊壁鸠鲁感到很高兴,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到底该讲点什么呢?
有朋友向他提出建议:当然是讲你自己想说的话呀!人家邀请你去演讲,就是想从你身上学到知识,不然的话,人家邀请你做什么呢?伊壁鸠鲁觉得很有道理,就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并写成了演讲稿。
然而,演讲的效果并不好。伊壁鸠鲁研究的哲学领域很深奥,甚至是晦涩难懂的,虽然他在台上拼尽全力地讲解,可台下的听众们依然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因为大家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见此情景,伊壁鸠鲁觉得很难过,该怎么办呢?
于是,又有朋友给他提建议:不如讲点儿别人都喜欢听的吧!只有人家喜欢听,你讲起来才有意义啊!伊壁鸠鲁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再次演讲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精心搜集起来的、大家喜欢听的趣事、趣闻,一股脑儿地都讲了出来。果然,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每次演讲结束时,都觉得意犹未尽。
就这样讲了一段时间,伊壁鸠鲁又觉得不对劲儿了。虽然大家都喜欢听他的演讲,可谁也无法从中学到知识。长此以往,他就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个讲笑话逗趣的小丑了。到底该怎么做呢?最后,伊壁鸠鲁只得去请教自己当年的老师:“老师,我演讲时,是该讲我喜欢说的,还是讲别人喜欢听的呢?”老师笑答:“以别人喜欢听的方式,来讲你想说的东西,这样最好。”
伊壁鸠鲁恍然大悟。此后,他将自己研究的哲学编成小笑话、小段子,作为演讲的素材,不但深受听众们喜欢,还宣扬了自己的思想。
经典语录
★ 不明智、不健康、不正直地生活是不可能活得愉快的;同样,活得不愉快也就不可能活得明智、健康和正直。
★ 如果你想享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充当哲学的奴仆。
★ 对于不能交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结怨;要是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利益疏远他们。
★ 在确保终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结识朋友。
★ 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 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最为重要。
ISBN9787518044511,751804451X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米苏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