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和田玉是中国人喜爱的玉石,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赋予了和田玉很多的人文情怀。本书详细介绍了和田玉的形成条件,分类,特色,产地特征以及和田玉与各种仿制品以及人工处理品的鉴别。
图片清晰、图文呼应是本书的特点,读者可以直观地体会和田玉的特色与美丽。
作者简介
赵科鞅,男,1975年出身于新疆奎屯,现为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克拉玛依市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画家、书法家、玉石鉴赏家。从事和田玉研究、鉴赏和收藏二十余年。受邀在全国多地举办玉石鉴赏讲座和培训。2013年至今,受邀在克拉玛依市一中开设玉石鉴赏与雕刻课程,目前,该课程成为国内惟一在中学开设的玉石鉴赏与雕刻课程。2013年编写的教材课例《温婉润洁——和田玉》,通过教育部审核,编入义务教育阶段(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初识和田玉
第二章 和田玉的产地和分类
一、和田玉的产地 8
二、和田玉按产地分类 10
三、和田玉按色泽分类 14
四、和田玉按皮色分类 21
第三章 和田玉的质地和特点
一、和田玉的质地 26
二、和田玉的特点 44
第四章 和田玉的鉴别
一、新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青海玉、韩料的辨别 54
二、和田玉与石英岩玉、大理岩玉、岫玉及料器等的辨别 59
三、和田玉皮色真假辨别 66
四、和田玉不同颜色的形成机理 72
五、和田玉颜色的比较方法 78
六、和田玉质地和内含物、瑕疵的观察描述 79
七、和田玉的分类命名及基本性质 80
第五章 和田玉雕刻赏析
一、雕工的优劣辨别 84
二、玉器质量鉴定与评估 85
三、雕刻作品的质量鉴定与评估 88
四、和田玉雕刻珍品、佳作的品评要求 110
五、和田玉的新工与老工 113
六、和田玉雕刻的四大派系 117
第六章 和田玉的收藏与投资
一、和田玉的收藏 120
二、和田玉的投资 128
第七章 和田玉的佩戴、把玩与保养
一、佩戴和田玉的好处和传说 147
二、和田玉把玩件的选择方法 148
三、和田玉挂件的选购诀窍 150
四、和田玉保养的误区 152
五、和田玉保养的禁忌和建议 157
序言
玉,生于石者,而润于石。
中华民族特有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包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之风;“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孔子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品性和象征。
玉石,一直都是中国人心头一抹化不开的情结,或佩于颈上,或系于周身,或置于案头,以玉养神,独享一份天地气韵;璞玉成器必经雕琢,刻刀下求得万千风雅气象,或为天马行空的飘逸,或为鲲鹏展翅的淋漓,或为空谷幽兰的禅静,或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沾染了文人一身浩然之气。
本书作者汇集多年来对和田玉鉴定、鉴赏的经验和研究心得,希望它的出版,能够为和田玉的收藏爱好者提供帮助。
特别感谢中国著名鉴赏家、制片人、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运营总监、本丛书主编姚泽民先生对本书给予的指点和帮助,感谢单位领导同事和广大玉友的鼓励和支持。
书中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
赵科鞅
2017年12月21日
文摘
插图:
和田玉是中国人喜爱的玉石,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赋予了和田玉很多的人文情怀。本书详细介绍了和田玉的形成条件,分类,特色,产地特征以及和田玉与各种仿制品以及人工处理品的鉴别。
图片清晰、图文呼应是本书的特点,读者可以直观地体会和田玉的特色与美丽。
作者简介
赵科鞅,男,1975年出身于新疆奎屯,现为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克拉玛依市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画家、书法家、玉石鉴赏家。从事和田玉研究、鉴赏和收藏二十余年。受邀在全国多地举办玉石鉴赏讲座和培训。2013年至今,受邀在克拉玛依市一中开设玉石鉴赏与雕刻课程,目前,该课程成为国内惟一在中学开设的玉石鉴赏与雕刻课程。2013年编写的教材课例《温婉润洁——和田玉》,通过教育部审核,编入义务教育阶段(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初识和田玉
第二章 和田玉的产地和分类
一、和田玉的产地 8
二、和田玉按产地分类 10
三、和田玉按色泽分类 14
四、和田玉按皮色分类 21
第三章 和田玉的质地和特点
一、和田玉的质地 26
二、和田玉的特点 44
第四章 和田玉的鉴别
一、新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青海玉、韩料的辨别 54
二、和田玉与石英岩玉、大理岩玉、岫玉及料器等的辨别 59
三、和田玉皮色真假辨别 66
四、和田玉不同颜色的形成机理 72
五、和田玉颜色的比较方法 78
六、和田玉质地和内含物、瑕疵的观察描述 79
七、和田玉的分类命名及基本性质 80
第五章 和田玉雕刻赏析
一、雕工的优劣辨别 84
二、玉器质量鉴定与评估 85
三、雕刻作品的质量鉴定与评估 88
四、和田玉雕刻珍品、佳作的品评要求 110
五、和田玉的新工与老工 113
六、和田玉雕刻的四大派系 117
第六章 和田玉的收藏与投资
一、和田玉的收藏 120
二、和田玉的投资 128
第七章 和田玉的佩戴、把玩与保养
一、佩戴和田玉的好处和传说 147
二、和田玉把玩件的选择方法 148
三、和田玉挂件的选购诀窍 150
四、和田玉保养的误区 152
五、和田玉保养的禁忌和建议 157
序言
玉,生于石者,而润于石。
中华民族特有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包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之风;“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孔子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品性和象征。
玉石,一直都是中国人心头一抹化不开的情结,或佩于颈上,或系于周身,或置于案头,以玉养神,独享一份天地气韵;璞玉成器必经雕琢,刻刀下求得万千风雅气象,或为天马行空的飘逸,或为鲲鹏展翅的淋漓,或为空谷幽兰的禅静,或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沾染了文人一身浩然之气。
本书作者汇集多年来对和田玉鉴定、鉴赏的经验和研究心得,希望它的出版,能够为和田玉的收藏爱好者提供帮助。
特别感谢中国著名鉴赏家、制片人、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运营总监、本丛书主编姚泽民先生对本书给予的指点和帮助,感谢单位领导同事和广大玉友的鼓励和支持。
书中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
赵科鞅
2017年12月21日
文摘
插图:
ISBN | 9787122314178,7122314170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赵科鞅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