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规范财务,让财务与业务对接。过去我们不用数字做管理,根源在于数字不准确,或者过于专业,晦涩难懂,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要建好规范的财务系统,以此完成财务与业务的对接,让管理者看财务就等于看业务,爱上数字。
? 完善管理,让企业更赚钱。企业之所以不赚钱,关键是管理层没有管理好企业三驾马车,我们要通过驾驭三驾马车,找到提升股东回报率的路径与方法。
? 对接资本,让企业更值钱。不懂对接资本,即使企业赚钱了,在资本市场也不值钱。因此我们要围绕股东权益,做好股权投资,股权融资和股权激励。
? 三大体系,打造企业终极价值。充分运用大财务管控系统作为工具,终帮助企业实现股东价值的至大化。
作者简介
付小平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财务模式课程导师,资本模式课程导师,行动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注册会计师,任多家公司董事、财务顾问。曾任复星集团、天虹纺织和经纬置地集团财务总监,管理资产超过200亿元,亲眼见证并推动了复星集团上百起资本并购交易。
目录
大财务管控 1
——股东价值倍增系统 1
第一章 营销定大小 财务定生死 5
第一节 财务问题:80%的企业都在裸奔 5
1、业务向左,财务向右 5
2、给你一个小偷,你敢放在财务部吗? 8
第二节 管理问题:企业本可逆转的4个死局 11
1、拖死:把自己的钱放在客户的口袋里,你却要承担42%的税金 11
2、压死:别问我你的钱在哪,它们都藏在库房里 14
3、猝死:银行抽贷等于釜底抽薪 16
4、乱死:一个踩在西瓜皮上经营企业的老板 18
第三节 资本问题:从赚钱到值钱,你还有一大步没有走 21
1、狼来了:被资本“吃掉”的创始人 21
2、从内生增长到外延增长,赚钱的门路不止一条 23
3、被激励跑的高管:金手铐变金跑鞋 26
本章要点回顾 29
第二章 破局之道:让大财务管控系统成为企业经营的方向盘 31
第一节 重新定义管理: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31
1、管什么:一切管理要驱动ROE增长 31
2、怎么管:用新系统替换旧思维 32
第二节 升维思考:导入大财务管控系统DNA的3级阶梯 35
1、打地基:规范财务,透过报表看穿业务 35
2、开引擎:完善管理,让公司更赚钱 37
3、达目标:对接资本,让公司更值钱 38
本章要点回顾 41
第三章 规范财务,建立安全高效财务系统 43
第一节 厘清使命:价值最高,风险最低 43
1、双轨汇报制:从垂直结构升级到平行结构 43
工具:CFO的双轨制汇报 45
第二节 划定地盘:现金流+数据流 45
1、联签制:权利还是责任? 45
2、ERP系统:保证业务与财务无缝对接 47
工具:财务系统的管理落地法 49
第三节 搭建团队:老板对财务部门的定位决定部门架构 49
1、CFO的三重境界:账房先生VS理财幕僚VS战略伙伴 49
工具:财务部门的定位金字塔 52
2、最科学的财务岗位模型 52
工具:财务部门职能架构图 55
第四节 统一频道:把财务语言切换为管理语言 56
本章要点回顾 58
第四章 完善管理1,建立三驾马车管理系统 60
第一节 管理者心中要有定海神针:一切管理围绕ROE增长 60
工具:三驾马车决策法 62
第二节 第一驾马车:盈利能力决定赚钱多不多 63
1、付式利润表解读: 4个关键数字决定经营成绩单 63
工具:付式利润表解读 64
2、找决策方向:利润管理三板斧 65
2. 1产品利润表:找尖刀产品 66
工具1:产品利润表 67
工具2:产品九宫格 67
2. 2员工利润表:找高效员工 68
工具:员工利润表 69
2. 3客户利润表:找优质客户 70
工具:客户利润表 70
3、驾驭第一驾马车:设计低成本方案 71
3.1设计成本创新:简单为王,源头取水 72
3.2采购成本创新:从双输到双赢,抱团取暖 75
3.3生产成本创新:转移生产基地,治标治本 77
第三节 第二驾马车:资产效率决定赚钱快不快 81
1、付式资产负债表解读: 4步轻松盘家底 81
工具:付式资产负债表解读 83
2、 看伤疤:揪出你的“有毒”资产 84
……
工具1:发货流程图 90
工具2:应收款账龄分析表 91
工具3: 3×3的信用管理流程图 93
2. 3库存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放了多久 94
工具1:库龄表 96
工具2:存货流程管理表 97
3、 驾驭第二驾马车:设计轻资产模式 97
3. 1重规模轻收益,不如重收益轻资产 97
第四节 第三驾马车:经营风险决定活得久不久 102
1、付式报表解读:管理现金流就是管理3大营运资产 102
1.1账上有利润不等于有钱 102
工具:付式现金流量表解读 103
1.2手头紧不紧,拼的是企业的造血能力 103
工具:造血能力表 105
2、投资现金流管理:反周期投资管理法 105
工具1:投资现金流反周期管理法 106
工具2:驾驭经营风险 109
3、融资现金流管理:负债率安全还是危险,取决于生命周期 109
工具:生命周期健康诊断——我在哪? 110
4、驾驭第三驾马车:设计类金融模式 111
4. 1向客户融资的4条捷径 112
4. 2向经销商融资的3条路径 114
4. 3向供应商融资的2种模式 116
本章要点回顾 117
第五章 完善管理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119
第一节 好生意是算出来的:预算是经营的脚本 119
工具1:企业运营循环图 120
工具2:运营循环时间表 121
第二节 90%企业做的是预测,而不是预算 122
第三节 搭班子:三个一工程 125
1、建立一个预算委员会 125
2、找到一个预算管理员 128
3、 设立一个预算办公室 129
第四节 编预算:九步连贯预算编制法 130
工具:预算编制流程图 133
第五节 ……
1、预算要有弹性:10%以内的偏差率就是成功 133
2、预算支出与预算报告是一对孪生兄弟 136
工具:预算管控流程图 136
本章要点回顾 137
第六章 对接资本,建立股东价值倍增系统 138
第一节 要么主动对接资本,要么被资本收割 138
1、复星集团赚钱的逻辑和你不一样 138
2、企业家的思维需要迭代:从产品竞争到资本竞争 141
第二节 对接资本的核心是激活股权的价值 144
1、股权融资:给企业续航的动力 146
2、股权投资:开启利润倍增的加速器 151
3、股权激励:分得好是核电站 154
第三节 股权融资:给企业续航的动力 156
1、股权秘籍:卖点决定估值 156
工具:股权秘籍“九阴真经” 157
2、如何防住门口的野蛮人? 160
2.1融资致死:股权是企业家的命根 160
工具:股权设计的3个关键节点 162
2.2融资过程中不得不防的3个大坑 163
工具:绕过投资意向书中的3个大坑 163
第四节 股权投资:开启利润倍增的加速器 165
1、“选企业就是选鲨鱼苗”:尽职调查三部曲 165
工具:尽职调查三部曲 165
2、并购一家企业,你需要做什么? 168
工具:并购企业三部曲 170
3、风险控制:给股权投资上3道“保险杠” 172
工具:风险控制3道保险杆 172
第五节 股权激励:分得好是核电站,分不好是核炸弹 174
1、定对象:圆圈交叉法 176
工具:圆圈交叉法 179
2、定结构:激励结构决定高管寿命 180
工具:3种不同股权的结构设计 180
3、定数量:人人都能用的股权分配模型 182
工具:股权分配——九宫格定数法 184
4、定时机:取决于实股还是虚股 185
本章要点回顾 189
序言
自序
当下,中国经济面临增长缓慢、产能过剩、产业低端“三座大山”,民营企 业急需转型升级,实现突围……
在突围的过程中,如何拓展融资渠道,获得低成本优质资金,加大研发创 新投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当务之急。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对接资本不再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更是 能让民营企业涅槃重生的方式!
据统计,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超过 1.1 万家,2017 年前 5 个月的 IPO 数量, 超过 2016 年全年总和。与此同时,证监会正加速新股发行审核速度,国家在大 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的优质资金。
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谁能够快速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对接资本市场, 谁就能够获得转型升级的资金保障,穿越新经济的“窄门”!
迄今为止,大财务管控模式这一课程已经走过了112 期。在这100 多期的 课程上,我见过数十万名想穿越这座“窄门”的企业家,他们都在为此奋力 一搏!
其中,一位企业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 年 5 月,一位企业家在课程间隙,走进我的休息室。他兴奋地告诉我, 他的企业在努力探索转型之路,企业主营业务从传统家居转向高端定制服务。 这两年企业发展势头非常好,已经连续 3 年实现了 80% 的高增长。当地政府主 动提供了 230 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他去挂牌新三板,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非常遗憾的是,当券商进场调查以后,发现这家公司连一套规范的会计报 表都拿不出来,只能终止合作,这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听了我的课,他才发现, 自己的财务观念根本就是一片空白,正是财务观念和财务系统的缺失,让他与资本市场擦肩而过。
所以,他聘请我担任他的财务顾问,帮助他们建立财务系统,进行合规化 改造,并帮助他实现对接资本的梦想。
我和团队进入他的企业,花了整整6 个月的时间,才为他的企业建立了规 范的财务管控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并优化了这家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 了持股平台,对核心经营层和骨干进行了股权激励。
当这套大财务系统完全导入这家企业以后,我为他对接了优秀的券商、会 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重新启动上市工作。
2015 年 8 月,历时15 个月,这家企业终于成功挂牌新三板。3 个月以后, 成功通过定向增发,获得了 3000 万元的融资。
这样的案例在我近几年来的培训和顾问工作中,发生过很多次。每成功帮 助一家企业,我内心就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在我未曾踏上培训和顾问生涯之前,我从未想过,30 年来沉淀的财务专业 知识和实践经验,居然可以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改变数十万人的人生!
所以,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喜欢深入这些民营企业,像一位医生一样,把 自己的专业当作一把手术刀,切开企业财务管控中的毒瘤,帮助企业家和管理 者重新认识财务系统的价值,并帮助他们导入维持企业健康的大财务管控系统。
我和这些民营企业越亲密接触,越能深刻地感知到这些企业切实存在的痛 点,80% 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 财务问题。
公司报表不准确,报表数据与实际业务两层皮。没有真实数据,业务问题 “深藏不露”,管理层“束手无策”。
第二, 管理问题。
公司不赚钱,现金流岌岌可危。典型症状就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积压库 存堆积成山,企业该花的钱不花,不该花的钱一通乱花。
第三, 资本问题。
公司不值钱,不少公司即使成功挂牌新三板,也沦为“僵尸股”,钱和时间 都花了,却根本融不到资,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企业只要出现某种“症状”,就“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不懂得从根上解决问题。结果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冒出新的问题,问题层 出不穷,耗尽心力,却于事无补。
事实上,正是这一个个小问题,导致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转型升 级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为继,这是大多数企业无法转型成功真正的掣肘 所在。
因此,近3 年来,我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总 结成一套简单可行的系统。这套系统中,容纳了数百家企业实践成功的经验, 总结了我 30 年职业生涯中的精髓和要点,最终按照我一向提倡的“复杂的问题 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条理化”的原则,将问题的解决方案简化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规范财务。
规范财务是导入大财务管控的基础。规范财务能够帮助企业家和管理者直 观地从会计报表中看到业务问题,找到管理决策方向。
第二步:完善管理。
股东投资企业要的是回报,要的是股东价值 ROE。如何让企业的每一个管 理动作都能够提升 ROE,这考验的就是企业的管理能力。
通过我多年的实践,研发出两套子系统:一套是“三驾马车”管理系统,驱 动 ROE 最大化;另一套是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家提前一年将“三驾马 车”落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让每一分钱都能够提升 ROE。
第三步:对接资本。
大财务管控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企业顺利对接资本,而对接资本的核心, 在于激活股权的价值。
如何通过股权融资解决资本瓶颈?如何通过股权投资实现外延扩张?如何 使用股权激励筑巢引凤?这些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由于本书写作的初衷,是解决企业家和管理者的问题,这个群体中大多数 人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财务和金融知识。因此,在本书的语言风格上,我们过滤 了那些空洞的理论,只用管理者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结合我辅导过的真实 案例,给出符合企业情景的实用工具和解决方案。这些实效的工具,一看就明 白,拿来即可用,一用就见效。比如,“九步连贯预算法”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制 定预算目标、编制业务预算,平衡财务预算的流程和工具,大大提高了资源配 置的效率。又如,“兼并收购三部曲”吹糠见米,直击要害,把晦涩难懂的资本 运作写得简单明了,人人皆可上手。
当然,为了保护这些企业的隐私,我们对这些真实案例做了一些变形。尤 其是对于行业信息、业务数字及人物经历都做了调整,请各位切勿对号入座。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雷娟女士的大力支持;在本书的出版发行上, 我们探索了全新的众筹模式,得到了一众客户的大力支持;好书互联团队和张 全全先生对本书的出版发行提供了诸多帮助;管理大师、行动教育董事长李践 先生更是给予了鼓励、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最要感谢的是 我太太,她是支持我走向讲台,分享传播的天使!
2017 年 6 月 13 日于上海
文摘
2015年,在我的《财务管控模式》课堂上,来了一位不苟言笑的企业家。3天的课堂上,我从未看到他露出过笑脸。等到课程结束,他想请我做规范财务的辅导落地顾问,我这才知道了他眉头紧锁的缘由。
这是一家从事制造行业的企业,老总为人非常强势,一手把一个三线小城市的小作坊打造成为了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过去5年来,这家企业的收入规模一直保持50%的增长势头。
一位做券商的朋友慕名而来,愿意帮他挂牌新三板,一起到资本市场赚大钱。可是,当券商进场3周以后,最终只能摇头离去,朋友告诉他,“算了,这个钱我不挣了,实在是太乱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在朋友的推荐下,走进了我的《财务管控模式》课堂。
3天的课听下来,这位老总更是心惊肉跳,这才知道,自己的财务系统完全处于裸奔的状态,也才明白了那位券商朋友为什么弃他而去了!
当我的团队下到他的企业以后,首先对业务团队和财务团队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谈。访谈之下,发现这家企业犯了非常典型的错误:财务向左,业务向右。
每个月8号,他想给整个业务团队开一个经营管理会议,但是财务系统根本无法为他提供想要的数据,要么要数据根本要不到,财务部十五号才能出报表。即使他拿到了数据,却发现数据和实际业务状况完全不符。久而久之,业务系统干脆自己来统计数据,财务部门则逐渐沦落为一个管钱和报税的后勤部门。
更可怕的是,由于业务部门的人统计数据上不够专业,统计出来的数据根本不准确,反而还误导了管理层做决策,最后让企业很多问题上都一团糟。譬如说,由于成本计算不专业,他们大力推广的金牌产品实际上是一款亏损产品;企业大量的应收款收不回来,导致企业现金流极其紧张,只能靠贷款度日,可老板还以为是由于自己做大以后资金需求加大的原因。
当我们团队梳理这家企业的财务部门架构,发现这些财务人员居然都是管理层的亲戚朋友推荐过来的,最高只有中专学历,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会计师。而那个名片上印着财务总监头衔的人,根本连一个账房先生都算不上,因为他连热销产品的成本都没有核算准确。
这位老总只看到了生产线上的红红火火,仓库天天在发货,压根没想到由于成本核算不准确,实际上,他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每年50%的收入增长,不过是自己用亏本换来的!
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企业收入增长这么多,自己却一直要靠贷款支撑!
看完这家企业的各种乱象,我只得深叹一口气:哎,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经常讲,营销决定大小,财务决定生死。
这家企业营销做得非常好,却根本没有财务系统。两条线各搞各的,业务归业务,财务归财务,没有往来。如果不是问题偶然暴露出来,迟早会把这家企业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少企业家都有类似的体验:一年辛辛苦苦忙到头,业绩增长喜人,口袋里却穷得叮当响,有苦难言。这就是典型的财务系统没建好,导致财务向左,业务向右。管理者只见到生产线的轰轰烈烈,却根本不知道企业不赚钱。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错位?根本原因在于财务与业务脱节,财务无法反映出业务的真实状况。作为管理者,如果拿不到真实的会计报表,在管理决策时就只能是盲人摸象,缺乏对全局的把控。
好的财务系统是一把解剖刀,管理者能够用这把刀,检查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健康与否,哪里比较健康?哪里有病灶?有问题及时调整,这就是决策的基本逻辑。如果无法从财务数字中看到业务,那么决策就是无源之水,主观臆测。你以为你知道,但事实上,你根本就不知道。
既然财务的价值如此之大,那为什么管理者还讨厌看数字?原因不外乎就是这3个:
1、不懂数字决策的意义,没有财务的概念。
成长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板作为一把手,根本没有财务的概念。
在很多老板看来,财务是后勤部门,为业务提供报销、付款和报税的后勤服务。这种错误认知是烂在根上,把财务当作会计,当作统计员。然而,财务本质上是管理,是帮助管理层做决策的工具。
如果你不懂这一点,企业规模越大,你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当企业规模还小,客户不多,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老板对业务状况还比较了解,做起决策来得心应手。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老板不可能记得住每一笔交易,最后,你会连企业赚不赚钱都一无所知,一切都在自己的感觉当中。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年到头鸡叫忙到狗叫,结果到年底却依然入不敷出的状况。
不懂“财务就是管理”,根本没想到用数字做决策,这是第一种老板。
2、数字不准确,无法反映真实业务。
稍微好一点的老板,会请一个专职会计做报表。但是,报表不是自己看的,而是给税务局看的。大部分时候,这个报表与企业真实的业务经营基本不符,所以老板看了也是白看,对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毫无用处。一旦不慎用错误的数据做决策,反而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财务系统没有建好,导致数据不准确,反而误导管理决策,这是第二种老板。
3、数字太专业,没有转化为业务语言,根本看不懂。
还有一种老板,懵懵懂懂知道财务的重要性,因此高薪从大企业挖了一个专业的财务总监。但是,财务总监一张嘴,就有很多数据、很多术语让管理者听不懂。每个月提交给老板的报表太专业,密密麻麻的数字,老板根本看不懂,顿时心生畏惧,何谈用它来指导经营,完善管理,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第三种老板。
这3种老板对财务的态度,基本囊括了中国80%以上的企业家。毫不夸张地说,由于对财务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中国80%以上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都处于裸奔的状态!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在企业家的认知上。大多数企业家来自于业务线,都有一种重业务轻财务的惯性思维。他们之所以不重视财务,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财务是业务的仪表盘。
如果把企业的运营比喻为开车,那么财务就是仪表盘。它会将开车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数据,传导到仪表盘上。管理者作为运营企业的司机,能够通过仪表盘判断是否安全,判断应该如何决策。
形象地说,业务和财务应该是两条平行线,业务上每发生一笔交易,都应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根本上讲,财务和业务是一体的。看财务就是在看业务,如果管理者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看见数字的时候,心态就会不一样:以前是害怕甚至厌恶,现在就会很兴奋,因为你能够从中找到企业的问题和决策方向。
过去,业务团队拿不到准确的财务数字,对各种数据只能是“毛估估”,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不敏感,决策时只能拍脑袋凭感觉,这是必然的。因此,财务部门不是后勤部门,而应该是支持部门,它能够给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真正健康的企业,管理就是在管数字。它的每一个业务数据都会准确真实地体现在财务系统当中。你能从财务数字中看出来,企业经营的优势在哪里,集中一切资源去放大优势。同样也能发现业务的问题在哪里,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去规避风险。
其次,财务是业务的报警器。
在我做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到了快发不出工资,才发现钱花完了。这种企业,一定是财务系统没有建好,因为它缺乏一个好的预警机制。
好的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仪表盘,还应该设有报警器,当业务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现快没有油了,就应该立刻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尤其是在现金流问题上,要守好企业的生死线。
各位企业家,如果想企业活下去,活得好,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财务系统是否在裸奔,是否起到了仪表盘和报警器的作用?
? 规范财务,让财务与业务对接。过去我们不用数字做管理,根源在于数字不准确,或者过于专业,晦涩难懂,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要建好规范的财务系统,以此完成财务与业务的对接,让管理者看财务就等于看业务,爱上数字。
? 完善管理,让企业更赚钱。企业之所以不赚钱,关键是管理层没有管理好企业三驾马车,我们要通过驾驭三驾马车,找到提升股东回报率的路径与方法。
? 对接资本,让企业更值钱。不懂对接资本,即使企业赚钱了,在资本市场也不值钱。因此我们要围绕股东权益,做好股权投资,股权融资和股权激励。
? 三大体系,打造企业终极价值。充分运用大财务管控系统作为工具,终帮助企业实现股东价值的至大化。
作者简介
付小平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财务模式课程导师,资本模式课程导师,行动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注册会计师,任多家公司董事、财务顾问。曾任复星集团、天虹纺织和经纬置地集团财务总监,管理资产超过200亿元,亲眼见证并推动了复星集团上百起资本并购交易。
目录
大财务管控 1
——股东价值倍增系统 1
第一章 营销定大小 财务定生死 5
第一节 财务问题:80%的企业都在裸奔 5
1、业务向左,财务向右 5
2、给你一个小偷,你敢放在财务部吗? 8
第二节 管理问题:企业本可逆转的4个死局 11
1、拖死:把自己的钱放在客户的口袋里,你却要承担42%的税金 11
2、压死:别问我你的钱在哪,它们都藏在库房里 14
3、猝死:银行抽贷等于釜底抽薪 16
4、乱死:一个踩在西瓜皮上经营企业的老板 18
第三节 资本问题:从赚钱到值钱,你还有一大步没有走 21
1、狼来了:被资本“吃掉”的创始人 21
2、从内生增长到外延增长,赚钱的门路不止一条 23
3、被激励跑的高管:金手铐变金跑鞋 26
本章要点回顾 29
第二章 破局之道:让大财务管控系统成为企业经营的方向盘 31
第一节 重新定义管理: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31
1、管什么:一切管理要驱动ROE增长 31
2、怎么管:用新系统替换旧思维 32
第二节 升维思考:导入大财务管控系统DNA的3级阶梯 35
1、打地基:规范财务,透过报表看穿业务 35
2、开引擎:完善管理,让公司更赚钱 37
3、达目标:对接资本,让公司更值钱 38
本章要点回顾 41
第三章 规范财务,建立安全高效财务系统 43
第一节 厘清使命:价值最高,风险最低 43
1、双轨汇报制:从垂直结构升级到平行结构 43
工具:CFO的双轨制汇报 45
第二节 划定地盘:现金流+数据流 45
1、联签制:权利还是责任? 45
2、ERP系统:保证业务与财务无缝对接 47
工具:财务系统的管理落地法 49
第三节 搭建团队:老板对财务部门的定位决定部门架构 49
1、CFO的三重境界:账房先生VS理财幕僚VS战略伙伴 49
工具:财务部门的定位金字塔 52
2、最科学的财务岗位模型 52
工具:财务部门职能架构图 55
第四节 统一频道:把财务语言切换为管理语言 56
本章要点回顾 58
第四章 完善管理1,建立三驾马车管理系统 60
第一节 管理者心中要有定海神针:一切管理围绕ROE增长 60
工具:三驾马车决策法 62
第二节 第一驾马车:盈利能力决定赚钱多不多 63
1、付式利润表解读: 4个关键数字决定经营成绩单 63
工具:付式利润表解读 64
2、找决策方向:利润管理三板斧 65
2. 1产品利润表:找尖刀产品 66
工具1:产品利润表 67
工具2:产品九宫格 67
2. 2员工利润表:找高效员工 68
工具:员工利润表 69
2. 3客户利润表:找优质客户 70
工具:客户利润表 70
3、驾驭第一驾马车:设计低成本方案 71
3.1设计成本创新:简单为王,源头取水 72
3.2采购成本创新:从双输到双赢,抱团取暖 75
3.3生产成本创新:转移生产基地,治标治本 77
第三节 第二驾马车:资产效率决定赚钱快不快 81
1、付式资产负债表解读: 4步轻松盘家底 81
工具:付式资产负债表解读 83
2、 看伤疤:揪出你的“有毒”资产 84
……
工具1:发货流程图 90
工具2:应收款账龄分析表 91
工具3: 3×3的信用管理流程图 93
2. 3库存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放了多久 94
工具1:库龄表 96
工具2:存货流程管理表 97
3、 驾驭第二驾马车:设计轻资产模式 97
3. 1重规模轻收益,不如重收益轻资产 97
第四节 第三驾马车:经营风险决定活得久不久 102
1、付式报表解读:管理现金流就是管理3大营运资产 102
1.1账上有利润不等于有钱 102
工具:付式现金流量表解读 103
1.2手头紧不紧,拼的是企业的造血能力 103
工具:造血能力表 105
2、投资现金流管理:反周期投资管理法 105
工具1:投资现金流反周期管理法 106
工具2:驾驭经营风险 109
3、融资现金流管理:负债率安全还是危险,取决于生命周期 109
工具:生命周期健康诊断——我在哪? 110
4、驾驭第三驾马车:设计类金融模式 111
4. 1向客户融资的4条捷径 112
4. 2向经销商融资的3条路径 114
4. 3向供应商融资的2种模式 116
本章要点回顾 117
第五章 完善管理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119
第一节 好生意是算出来的:预算是经营的脚本 119
工具1:企业运营循环图 120
工具2:运营循环时间表 121
第二节 90%企业做的是预测,而不是预算 122
第三节 搭班子:三个一工程 125
1、建立一个预算委员会 125
2、找到一个预算管理员 128
3、 设立一个预算办公室 129
第四节 编预算:九步连贯预算编制法 130
工具:预算编制流程图 133
第五节 ……
1、预算要有弹性:10%以内的偏差率就是成功 133
2、预算支出与预算报告是一对孪生兄弟 136
工具:预算管控流程图 136
本章要点回顾 137
第六章 对接资本,建立股东价值倍增系统 138
第一节 要么主动对接资本,要么被资本收割 138
1、复星集团赚钱的逻辑和你不一样 138
2、企业家的思维需要迭代:从产品竞争到资本竞争 141
第二节 对接资本的核心是激活股权的价值 144
1、股权融资:给企业续航的动力 146
2、股权投资:开启利润倍增的加速器 151
3、股权激励:分得好是核电站 154
第三节 股权融资:给企业续航的动力 156
1、股权秘籍:卖点决定估值 156
工具:股权秘籍“九阴真经” 157
2、如何防住门口的野蛮人? 160
2.1融资致死:股权是企业家的命根 160
工具:股权设计的3个关键节点 162
2.2融资过程中不得不防的3个大坑 163
工具:绕过投资意向书中的3个大坑 163
第四节 股权投资:开启利润倍增的加速器 165
1、“选企业就是选鲨鱼苗”:尽职调查三部曲 165
工具:尽职调查三部曲 165
2、并购一家企业,你需要做什么? 168
工具:并购企业三部曲 170
3、风险控制:给股权投资上3道“保险杠” 172
工具:风险控制3道保险杆 172
第五节 股权激励:分得好是核电站,分不好是核炸弹 174
1、定对象:圆圈交叉法 176
工具:圆圈交叉法 179
2、定结构:激励结构决定高管寿命 180
工具:3种不同股权的结构设计 180
3、定数量:人人都能用的股权分配模型 182
工具:股权分配——九宫格定数法 184
4、定时机:取决于实股还是虚股 185
本章要点回顾 189
序言
自序
当下,中国经济面临增长缓慢、产能过剩、产业低端“三座大山”,民营企 业急需转型升级,实现突围……
在突围的过程中,如何拓展融资渠道,获得低成本优质资金,加大研发创 新投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当务之急。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对接资本不再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更是 能让民营企业涅槃重生的方式!
据统计,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超过 1.1 万家,2017 年前 5 个月的 IPO 数量, 超过 2016 年全年总和。与此同时,证监会正加速新股发行审核速度,国家在大 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的优质资金。
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谁能够快速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对接资本市场, 谁就能够获得转型升级的资金保障,穿越新经济的“窄门”!
迄今为止,大财务管控模式这一课程已经走过了112 期。在这100 多期的 课程上,我见过数十万名想穿越这座“窄门”的企业家,他们都在为此奋力 一搏!
其中,一位企业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 年 5 月,一位企业家在课程间隙,走进我的休息室。他兴奋地告诉我, 他的企业在努力探索转型之路,企业主营业务从传统家居转向高端定制服务。 这两年企业发展势头非常好,已经连续 3 年实现了 80% 的高增长。当地政府主 动提供了 230 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他去挂牌新三板,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非常遗憾的是,当券商进场调查以后,发现这家公司连一套规范的会计报 表都拿不出来,只能终止合作,这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听了我的课,他才发现, 自己的财务观念根本就是一片空白,正是财务观念和财务系统的缺失,让他与资本市场擦肩而过。
所以,他聘请我担任他的财务顾问,帮助他们建立财务系统,进行合规化 改造,并帮助他实现对接资本的梦想。
我和团队进入他的企业,花了整整6 个月的时间,才为他的企业建立了规 范的财务管控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并优化了这家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 了持股平台,对核心经营层和骨干进行了股权激励。
当这套大财务系统完全导入这家企业以后,我为他对接了优秀的券商、会 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重新启动上市工作。
2015 年 8 月,历时15 个月,这家企业终于成功挂牌新三板。3 个月以后, 成功通过定向增发,获得了 3000 万元的融资。
这样的案例在我近几年来的培训和顾问工作中,发生过很多次。每成功帮 助一家企业,我内心就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在我未曾踏上培训和顾问生涯之前,我从未想过,30 年来沉淀的财务专业 知识和实践经验,居然可以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改变数十万人的人生!
所以,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喜欢深入这些民营企业,像一位医生一样,把 自己的专业当作一把手术刀,切开企业财务管控中的毒瘤,帮助企业家和管理 者重新认识财务系统的价值,并帮助他们导入维持企业健康的大财务管控系统。
我和这些民营企业越亲密接触,越能深刻地感知到这些企业切实存在的痛 点,80% 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 财务问题。
公司报表不准确,报表数据与实际业务两层皮。没有真实数据,业务问题 “深藏不露”,管理层“束手无策”。
第二, 管理问题。
公司不赚钱,现金流岌岌可危。典型症状就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积压库 存堆积成山,企业该花的钱不花,不该花的钱一通乱花。
第三, 资本问题。
公司不值钱,不少公司即使成功挂牌新三板,也沦为“僵尸股”,钱和时间 都花了,却根本融不到资,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企业只要出现某种“症状”,就“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不懂得从根上解决问题。结果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冒出新的问题,问题层 出不穷,耗尽心力,却于事无补。
事实上,正是这一个个小问题,导致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转型升 级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为继,这是大多数企业无法转型成功真正的掣肘 所在。
因此,近3 年来,我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总 结成一套简单可行的系统。这套系统中,容纳了数百家企业实践成功的经验, 总结了我 30 年职业生涯中的精髓和要点,最终按照我一向提倡的“复杂的问题 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条理化”的原则,将问题的解决方案简化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规范财务。
规范财务是导入大财务管控的基础。规范财务能够帮助企业家和管理者直 观地从会计报表中看到业务问题,找到管理决策方向。
第二步:完善管理。
股东投资企业要的是回报,要的是股东价值 ROE。如何让企业的每一个管 理动作都能够提升 ROE,这考验的就是企业的管理能力。
通过我多年的实践,研发出两套子系统:一套是“三驾马车”管理系统,驱 动 ROE 最大化;另一套是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家提前一年将“三驾马 车”落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让每一分钱都能够提升 ROE。
第三步:对接资本。
大财务管控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企业顺利对接资本,而对接资本的核心, 在于激活股权的价值。
如何通过股权融资解决资本瓶颈?如何通过股权投资实现外延扩张?如何 使用股权激励筑巢引凤?这些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由于本书写作的初衷,是解决企业家和管理者的问题,这个群体中大多数 人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财务和金融知识。因此,在本书的语言风格上,我们过滤 了那些空洞的理论,只用管理者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结合我辅导过的真实 案例,给出符合企业情景的实用工具和解决方案。这些实效的工具,一看就明 白,拿来即可用,一用就见效。比如,“九步连贯预算法”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制 定预算目标、编制业务预算,平衡财务预算的流程和工具,大大提高了资源配 置的效率。又如,“兼并收购三部曲”吹糠见米,直击要害,把晦涩难懂的资本 运作写得简单明了,人人皆可上手。
当然,为了保护这些企业的隐私,我们对这些真实案例做了一些变形。尤 其是对于行业信息、业务数字及人物经历都做了调整,请各位切勿对号入座。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雷娟女士的大力支持;在本书的出版发行上, 我们探索了全新的众筹模式,得到了一众客户的大力支持;好书互联团队和张 全全先生对本书的出版发行提供了诸多帮助;管理大师、行动教育董事长李践 先生更是给予了鼓励、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最要感谢的是 我太太,她是支持我走向讲台,分享传播的天使!
2017 年 6 月 13 日于上海
文摘
2015年,在我的《财务管控模式》课堂上,来了一位不苟言笑的企业家。3天的课堂上,我从未看到他露出过笑脸。等到课程结束,他想请我做规范财务的辅导落地顾问,我这才知道了他眉头紧锁的缘由。
这是一家从事制造行业的企业,老总为人非常强势,一手把一个三线小城市的小作坊打造成为了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过去5年来,这家企业的收入规模一直保持50%的增长势头。
一位做券商的朋友慕名而来,愿意帮他挂牌新三板,一起到资本市场赚大钱。可是,当券商进场3周以后,最终只能摇头离去,朋友告诉他,“算了,这个钱我不挣了,实在是太乱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在朋友的推荐下,走进了我的《财务管控模式》课堂。
3天的课听下来,这位老总更是心惊肉跳,这才知道,自己的财务系统完全处于裸奔的状态,也才明白了那位券商朋友为什么弃他而去了!
当我的团队下到他的企业以后,首先对业务团队和财务团队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谈。访谈之下,发现这家企业犯了非常典型的错误:财务向左,业务向右。
每个月8号,他想给整个业务团队开一个经营管理会议,但是财务系统根本无法为他提供想要的数据,要么要数据根本要不到,财务部十五号才能出报表。即使他拿到了数据,却发现数据和实际业务状况完全不符。久而久之,业务系统干脆自己来统计数据,财务部门则逐渐沦落为一个管钱和报税的后勤部门。
更可怕的是,由于业务部门的人统计数据上不够专业,统计出来的数据根本不准确,反而还误导了管理层做决策,最后让企业很多问题上都一团糟。譬如说,由于成本计算不专业,他们大力推广的金牌产品实际上是一款亏损产品;企业大量的应收款收不回来,导致企业现金流极其紧张,只能靠贷款度日,可老板还以为是由于自己做大以后资金需求加大的原因。
当我们团队梳理这家企业的财务部门架构,发现这些财务人员居然都是管理层的亲戚朋友推荐过来的,最高只有中专学历,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会计师。而那个名片上印着财务总监头衔的人,根本连一个账房先生都算不上,因为他连热销产品的成本都没有核算准确。
这位老总只看到了生产线上的红红火火,仓库天天在发货,压根没想到由于成本核算不准确,实际上,他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每年50%的收入增长,不过是自己用亏本换来的!
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企业收入增长这么多,自己却一直要靠贷款支撑!
看完这家企业的各种乱象,我只得深叹一口气:哎,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经常讲,营销决定大小,财务决定生死。
这家企业营销做得非常好,却根本没有财务系统。两条线各搞各的,业务归业务,财务归财务,没有往来。如果不是问题偶然暴露出来,迟早会把这家企业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少企业家都有类似的体验:一年辛辛苦苦忙到头,业绩增长喜人,口袋里却穷得叮当响,有苦难言。这就是典型的财务系统没建好,导致财务向左,业务向右。管理者只见到生产线的轰轰烈烈,却根本不知道企业不赚钱。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错位?根本原因在于财务与业务脱节,财务无法反映出业务的真实状况。作为管理者,如果拿不到真实的会计报表,在管理决策时就只能是盲人摸象,缺乏对全局的把控。
好的财务系统是一把解剖刀,管理者能够用这把刀,检查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健康与否,哪里比较健康?哪里有病灶?有问题及时调整,这就是决策的基本逻辑。如果无法从财务数字中看到业务,那么决策就是无源之水,主观臆测。你以为你知道,但事实上,你根本就不知道。
既然财务的价值如此之大,那为什么管理者还讨厌看数字?原因不外乎就是这3个:
1、不懂数字决策的意义,没有财务的概念。
成长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板作为一把手,根本没有财务的概念。
在很多老板看来,财务是后勤部门,为业务提供报销、付款和报税的后勤服务。这种错误认知是烂在根上,把财务当作会计,当作统计员。然而,财务本质上是管理,是帮助管理层做决策的工具。
如果你不懂这一点,企业规模越大,你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当企业规模还小,客户不多,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老板对业务状况还比较了解,做起决策来得心应手。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老板不可能记得住每一笔交易,最后,你会连企业赚不赚钱都一无所知,一切都在自己的感觉当中。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年到头鸡叫忙到狗叫,结果到年底却依然入不敷出的状况。
不懂“财务就是管理”,根本没想到用数字做决策,这是第一种老板。
2、数字不准确,无法反映真实业务。
稍微好一点的老板,会请一个专职会计做报表。但是,报表不是自己看的,而是给税务局看的。大部分时候,这个报表与企业真实的业务经营基本不符,所以老板看了也是白看,对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毫无用处。一旦不慎用错误的数据做决策,反而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财务系统没有建好,导致数据不准确,反而误导管理决策,这是第二种老板。
3、数字太专业,没有转化为业务语言,根本看不懂。
还有一种老板,懵懵懂懂知道财务的重要性,因此高薪从大企业挖了一个专业的财务总监。但是,财务总监一张嘴,就有很多数据、很多术语让管理者听不懂。每个月提交给老板的报表太专业,密密麻麻的数字,老板根本看不懂,顿时心生畏惧,何谈用它来指导经营,完善管理,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第三种老板。
这3种老板对财务的态度,基本囊括了中国80%以上的企业家。毫不夸张地说,由于对财务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中国80%以上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都处于裸奔的状态!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在企业家的认知上。大多数企业家来自于业务线,都有一种重业务轻财务的惯性思维。他们之所以不重视财务,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财务是业务的仪表盘。
如果把企业的运营比喻为开车,那么财务就是仪表盘。它会将开车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数据,传导到仪表盘上。管理者作为运营企业的司机,能够通过仪表盘判断是否安全,判断应该如何决策。
形象地说,业务和财务应该是两条平行线,业务上每发生一笔交易,都应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根本上讲,财务和业务是一体的。看财务就是在看业务,如果管理者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看见数字的时候,心态就会不一样:以前是害怕甚至厌恶,现在就会很兴奋,因为你能够从中找到企业的问题和决策方向。
过去,业务团队拿不到准确的财务数字,对各种数据只能是“毛估估”,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不敏感,决策时只能拍脑袋凭感觉,这是必然的。因此,财务部门不是后勤部门,而应该是支持部门,它能够给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真正健康的企业,管理就是在管数字。它的每一个业务数据都会准确真实地体现在财务系统当中。你能从财务数字中看出来,企业经营的优势在哪里,集中一切资源去放大优势。同样也能发现业务的问题在哪里,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去规避风险。
其次,财务是业务的报警器。
在我做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到了快发不出工资,才发现钱花完了。这种企业,一定是财务系统没有建好,因为它缺乏一个好的预警机制。
好的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仪表盘,还应该设有报警器,当业务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现快没有油了,就应该立刻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尤其是在现金流问题上,要守好企业的生死线。
各位企业家,如果想企业活下去,活得好,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财务系统是否在裸奔,是否起到了仪表盘和报警器的作用?
ISBN | 9787516415832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 付小平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