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 7111601254,978711160125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20世纪的经济政策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无效?因为高欲望社会正在向低欲望社会投降。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25年,任何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都微乎其微,整个社会进入“低欲望”状态。而事实上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从而选择只存钱不花钱,导致经济长期低迷。
在《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中,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深刻分析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并从政府、个人两方面提出详尽的意见,相信这些建设性的意见对不久后的中国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日)大前研一 译者:郭超敏
大前研一,日本知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被大众称为“日本战略之父”。他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总经理职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还兼任许多跨国公司的管理顾问。

大前研一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及战略规划方面有着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他大胆地提出了“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的观点。被《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是少数获得国际肯定的东方管理大师。著有《思考的技术》《专业主义》《M型社会》《OFF学》等多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目录

目 录
前 言
发现问题篇
| 第1章 |
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国民对老年生活和未来感到不安
安倍经济学的“六支箭”全部脱靶4
“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惨淡6
不能再继续推行错误的政策9
日元贬值导致日本经济无法好转12
美国属于高欲望社会,其经济政策在低欲望社会的日本是行不通的16
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无能为力的日本经济19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属全球首例20
日本的核心消费人群是“单身贵族”23
30岁就开始存钱是因为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30
“失去的25年”间,日本国民的个人金融资产增加了700万亿日元32
日本老年人每人将抱着3500万日元离世33
所谓的“以防万一”……35
在永旺办一场最豪华的葬礼也不过70万日元37
日本老年人不像意大利人那样积极消费是源于日本的战后教育39
老年人储蓄是牵制子女的一种方式吗42
父母对老年生活的不安感夺走了子女的“志向”43
消除老年人对老年生活和未来的不安才是刺激经济的最佳政策46
解决问题篇·政府
| 第2章 |
要想消除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不安感,
政府应该做什么
政府应该告知老年人“关键时候由国家来照顾你们”52
国家应该培养一批专家,专门负责消除国民对年老后资产的不安感54
国家应该教给老年人“资产生钱的方法”56
“将老年人作为推动力的增长战略”才最适合日本58
国家和企业的重点应该是让老年人“享受人生”61
引进资产税和增值税,制定符合发达国家的税制64
向国民展示解决“国家债务问题”的方法68
重新定义疾病,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71
“救护车有偿使用”是必行之策74
政府应建立一个机制,让富裕的老年人为了下一代人贡献出自己的
?资产78
政府应该修改年金制度,允许国民放弃年金80
给予国民自由处置财产的权利82
没有钱就出力,为国家削减支出85
老年人齐心协力,国家的债务就能还清86
用零基预算对人员进行重新配置88
世界各国普遍认为老年人应由国家赡养90
接收移民护理人员92
在外国建造养老设施95
日本需执行绿卡制度97
提高出生率困难重重100
一个“天才”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102
日本人生来自带改变现状的基因104
政府每年应将800多亿日元“休眠存款”中的10%用于支持年轻人
?创业108
提高容积率是不花费税收的最佳经济刺激政策110
解决问题篇·个人
| 第3章 |
按照此方法,即使国家灭亡了,
国民作为个体也能够安然生活
之所以老年人对老年资产感到不安,是因为没有制作资产负债表118
从四五十岁就开始学习投资理财121
与其投资股票,不如做风险投资来支持年轻创业家125
自己掌握“再生钱的技能”127
上班族在公司外赚钱的方法130
通过发展民宿赚钱132
在公司外学习赚钱的技能,在公司内也会受益137
如何度过四五十岁将决定老年生活充实与否143
将你的兴趣打造为“4个类别×5个兴趣=?20个兴趣”的模式145
如何应对恶性通货膨胀(一)148
如何应对恶性通货膨胀(二)150
后记153

序言

作为企业顾问,我一直以来大多是与领导层共事。从世界大型企业的经营人员,到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那样的国家领导人,40多年来,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领导者。我发现,面对存在危机的企业,能够快速做出调整的“优秀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只 做一件事”。
在那些存在危机的组织里自然会发生很多问题,但是,如果彻底调查、分析造成组织无法顺利发展的原因时,一般情况下都会遇到一个“根本性问题”。这个根本性问题至关重要,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优秀的领导者非常清楚这一点。首先,他们会彻底查明什么是造成组织无法顺利发展的真正原因,也就是根本原因,找到之后,他们就会宣布“自己在任期间将集中精力解决这件事情,这是必须要完成的重要课题”;其次,他们会用几十年的时间来真正做些事。正是因为他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所以才能够做出成绩。
然而,那些“失败的领导者”,大多是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最终全都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企业顾问中也有这种人,他们通常在初期进行分析,找出组织的所有问题,然后想要从根源上全部解决这些问题。这种顾问就是“失败的顾问”。
假如说在一个经营不善的公司找出了30个问题,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企业顾问或经营者强行解决,员工就会备感疲惫,经营反而会更加恶化。
其实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不是造成企业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它们只不过是根本原因引起的“现象”而已。表现为现象的这些问题,很轻松就能够解决,但如果没有根除引起现象产生的原因,那么问题只会改变形式重新出现在别的地方。所以,运用“对症疗法”解决问题,是无论多久都无法真正解决的。
说到这儿,那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一位怎样的领导者呢?
上任初期他获得了日本国民一边倒的支持,其担任首相的时间已经超过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成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任期第四长的首相。只看这一点的话,安倍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领导者了,但遗憾的是,好像很难这么讲。
为了激活20多年来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安倍首相在这几年里都做了些什么呢?三支箭、新三支箭、地方创生、国土强韧化、一亿总活跃社会、扩大女性劳动力就业、劳动方式改革、普及同工同酬……
一会儿说“做这个吧”,一会儿又说“这次做这个”……他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政策,看似一直在前进,但若一项一项仔细审视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一项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由此可见,安倍首相是一位失败的领导者。 只是在其上任之初,由于日本国民对安倍经济学抱有期待,所以市场上有资金流出,看起来经济景气,但如今日本国民早已识破了“安倍经济学”这一谎言。
同样,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日经平均股价转向上涨,这是因为日本国民对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抱有期待,与安倍经济学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安倍经济学彻底失败了”(不过,现在看来特朗普也是一位失败的领导者,他把自己脑袋里不停冒出来的想法颁布成总统令,显然他的这些政策将会让美国和世界陷入大混乱)。
……
此外,我希望那些认真考虑日本未来的政治家或是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不要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而是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若读者能从中提出高于我的解决办法的话,那最好不过了。
最后在第3章中我提出了一些个人如何应对“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的具体对策。具体就是,阐明国民感到不安的根源——“紧急时刻”的实际情况。同时,为了让人们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慨“这一辈子过得真舒心啊”,为读者介绍了如何制订老年生活的金钱计划和生活方式计划。
政府不改变政策,“失去的25年”很有可能发展成“失去的30年、40年”,但若是掌握了书中的这些方法,即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每个人仍然能够安心地生活。
其实我在想,我不就是那个一直看着国家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国民吗?所以,不论国家如何变化,总有人能够顽强地活着。因此,即使日本遭遇国债暴跌、陷入恶性通货膨胀,日本国民依然能够依靠个人的力量渡过难关。这一章就讲了这个方法。
目前日本的国债已经增长到1300万亿日元。从2017年的预算案来看,税收收入只增长了1000亿日元,但是预算规模却达到了历史新高,基础财政收支的赤字幅度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日本经济的状况确实恶化了。
然而,安倍经济学是解决不了这种状况的。不过我们无须绝望。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在于日本国民对未来和老年生活感到不安,所以运用本书所说的方法消除了国民对未来的不安,人们就没有了不花钱的理由。相反,国民应该会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而积极地消费。
反正这个国家拥有17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若国民能够拿出钱消费,应该能够立刻激活日本经济。不同于那些没有原始资本的国家,日本是拥有充足原始资本的,也没有向外国借债,所有的棋子都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样一想的话,那么就是“发现了问题,就只剩下行动去解决问题了”。也许会有人怀疑,本书真的有那么神奇的效果吗?我希望诸位在怀疑之前一定认真读一下本书,你们应该会后悔没有早一点读到这本书。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还是有自信的。

后记

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将中产阶级以下的白人男性作为拉票对象,从他们的诉求出发,在竞选中承诺要“制止美国的工作机会流失国外,向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重建强大的美国”,他因而当选。
我认为美国民众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美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其总统是特朗普这种人,显然是很危险的。
竞选期间,特朗普宣称“如果当选总统就立即下令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拿回被中国夺走的就业机会’,因而获得广泛支持。然而中国并没有加入TPP。
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想从事与软件或信息技术行业相关的工作,制造业领域的劳动力明显缺乏,所以制造商大都会把工厂搬到发展中国家,以确保充足的劳动力。
例如,iPhone现在就在美国境外制造。如果在美国本土制造,则需要100万人的劳动力。但是,美国的失业率只有5%,可以说基本处于完全就业状态,所以美国人即使不去工厂干活也有其他的工作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如何能招到100万的工人呢?
特朗普还宣称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关税。如果真这样做了,那么美国的物价也将立刻上涨。因为美国的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那些平时在沃尔玛超市里购物的民众将难以承受上涨的物价。
在经济政策方面,特朗普表示要将企业所得税降至15%,减少个人所得税,废除遗产税。这些政策如果全部实施,美国的财政将无法维持。
总之,在特朗普公布的上任百日计划中,有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项目。或许特朗普也想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一样,不管提出的政策荒谬与否,先坚持一定要实施政策的态度。但在我看来,特朗普上任后很可能要逐条修正自己之前的“承诺”,最终失去民意,走上和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一样的道路。这样一来,特朗普不用等到四年总统任期任满,就很可能在中途不得不交出权力。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最近世界各国涌现出这样一批领导人,他们提出一些让国民听起来安心的政策,然后再剔除掉那些与自己政策主张不一致的人。很显然,特朗普也是这样的领导人。
有人认为特朗普的行为主张与演员出身的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很像,但在我看来则完全不一样。特朗普认为实行闭关政策美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这种毫无根据的政策主张与里根总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里根总统的“里根经济学”通过实行放宽或撤销通信、金融限制,大规模减税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建设“强大美国”的目标。
我之所以高度评价里根总统,是因为“里根经济学”是一次伴随着痛苦的改革。要废除旧的规定,那么之前遵守这些规定的企业就会破产,从而导致大批人员失业。政治家虽然知道改革是必要的,但很多人由于担心竞选失败而不敢触碰改革。
然而,里根总统却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当然,里根任总统期间美国出现大批失业人员,可以说里根最后是被赶下台的。但正是因为有里根总统的改革,比尔·克林顿执政后美国经济才真正做到了世界第一。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实行的改革,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实行的改革,也都经历了同样的过程。真正受益的并非改革实行者本人,而是之后的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和德国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里根、撒切尔和施罗德,这些领导人都高瞻远瞩,着眼于国家的未来,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实行改革。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政治家和领导者.
那么,安倍首相有这样的决心吗?很遗憾,他没有。
安倍首相只会看那些既有钱又有选票的老年人的脸色,遇到让这些人为难的事则完全张不开嘴。
安倍首相应该正视日本财政状况,告诉那些拥有大笔存款的老年人:“政府已经无法再给你们提供如此完善的服务了,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庞大的债务就是因为你们这一代人。为了不给将来留下祸根,你们应该拿出一部分存款用来偿还国家债务。"但依目前情形看,安倍首相并没有要这样做的迹象,而是照常给那些富裕的老年人发放年金来讨好他们。
如果有在野党提出“政府不应该让下一代人偿还上一代人的债务”这样的反对意见,或者出现敢于挑战安倍政权的政治家,我认为年轻人一定会支持,我也会积极响应。这样一来,只重视老年人的“安倍独霸”政权一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然而,这样的政治家在当前形势下很难找到。
在日本,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对未来感到不安。而事实上日本拥有17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土地也还有很多尚未利用起来的地方。如果政府对公务员和企业人员进行重新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日本绝不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国家,它在经济领域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日本的发展阻碍是1300万亿日元的国债。按现在的形势,这笔债务只能由下一代来偿还,这相当于让背负国家未来的年轻人从负数开始奋斗。我坚决反对这种做法。自己这代人产生的债务就该自己偿还,不应该把债务留给下一代。
本书也介绍了很多老年人偿还国家债务的方法。有心的老年人如果能真正实践其中的一两条,日本还清巨额债务也是指日可待的。老年人自发行动起来去偿还国家债务,这才是“美丽日本”该有的样子。
最后让我们再次大声读出这本书的主旨: 我们不要把债务留给下一代!
我们要努力享受人生,让自己能在弥留之际欣慰地说一句“此生无憾,我过得很幸福了”。
如果有余力,一定要帮国家偿还债务!
我们要共同努力,让这个美丽的国家永存下去!

文摘

例如,安倍首相说,“通过实施安倍经济学来推动日元贬值,那么那些迁至境外的制造业就会迁回日本”。显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即使这些制造业迁回日本,在日本也早已没有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了。
日本拥有大量劳动力的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度增长的时期,距现在也有40多年了。确实,在那个年代,由于从地方中学毕业的年轻人纷纷涌向大城市求职,所以只要是首都圈的工厂,劳动力都很充足。但一进入20世纪70年代,地方的初中毕业生集体涌向东京就业的景象渐渐成为过去式,位于城市周边的制造业为了招到工人,开始向东北等地的农村地区迁移。
现在,由于日本的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大学升学率的提高,如今即使在地方也很少有初中毕业的工人了,而那些到了二十二三岁还连一根铅笔都没削过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工厂的生产工作。如今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趋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所以谁也不想专门去工厂工作。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厂只有设在泰国、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才能确保充足的劳动力。当然这种现象并非只出现在日本,蓝领阶层不足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日本想招募成百上千的工厂工人的话,就只能像德国那样依靠外来移民了。
我曾经参观过位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轮胎工厂,在那里,除了厂长,剩下的工人几乎都是外来移民。德国的失业率只有4%(欧洲标准:欧盟统计局),失业率能够如此之低也是必然的。
所以,日本要想拥有充足的劳动力,政府就必须接受移民,引进100万人左右的外国劳动者。但是,安倍政权却不接受移民,这样下去肯定无法实现拥有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工厂劳动力。
同样,日元贬值有利于企业出口也是谎言。长期以来,美国不停地发起贸易战且诱使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尝尽苦头。基于这样的经验,为了尽可能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如今日本几乎所有的出口型企业都将生产地、经营地设在日元、美元以及东南亚等多种货币的国家,那里采取对汇率变动持中立状态的“中性货币政策”。
无论是1美元兑换70日元还是120日元,这些企业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主张“日元必须要贬值”的企业早就破产了。或许有人会说:“经团联(经济团体联合会)不是鼓励日元贬值吗?”然而,那群人是因日元升值而饱受痛苦的一个老年人群体。
同样,被安倍首相当作经济支柱的“国土强韧化规划”“灾后重建”“建设磁悬浮中央新干线”等政策,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只是给承包工程的土木建筑业带来了一些微薄利润而已。由于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所以通过增加公共事业建设带来的经济效果一定是微乎其微的。
对于建设磁悬浮中央新干线这项政策,由于日本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简称“JR东海”)称要用自己的资金来修建,所以这项政策并没有引起国民的争论。若这条新干线开通,从东京(品川)到名古屋只需要40分钟,但区间内90%的地段均需建设隧道。JR东海应该对这项工程重新做一个基本评估,估算线路开通后一定会乘坐的人能有多少,算上公司要缴纳的税款,这项工程是否能产生利润。
p13-15
ISBN7111601254,978711160125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日]大前研一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