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陈信康著的《赢在顾客资产:超竞争环境下的营销新思维(精)》的架构从营销的诞生开始,探寻营销理论的发展历史轨迹,试图先为营销战略的产生原因作一个清晰的扫描,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此同时,对营销战略的剖析将放在总体的营销环境下展开,以此为营销战略的发展与变化理出一条明确的主线。既然营销活动的基本原则是“适者生存”,说明环境对营销活动的规定性是不容置疑的,什么样的环境就需要有什么样的营销思维,因此,分析当今的环境特征以引出对应的营销新思维应是讨论营销战略的前提。这是本书第二章内容如此设计与考虑的原因所在。无目标不成为战略,目标与战略是糅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作为营销新思维的具体化,营销环境变化下的营销战略的调整就要首先考虑营销目标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将会努力从理论的深度与现实的要求去探索营销目标调整的理由与必要性。最终,针对今天营销环境的特征引出营销新战略,而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追求顾客资产最大化的顾客战略就是营销新战略的必然选择。本书是一本既有学术性又有应用性的融合两者特点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专著。
作者简介
陈信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现代服务经济研究院院长,上海财经大学企业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同时担任上海市场学会会长,《辞海》编委会委员暨商业经济分科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营销管理与服务营销管理。
出版了《国际市场营销》《服务营销》《营销策划概论》《中国商业变革与创新》等11本著作。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国际营销行为特征及其成因》《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现状与趋势》《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特征》等70多篇论文。
主持《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系列研究》《上海城市网络资源拓展与功能性机构集聚研究》等国家、省部级及国内外企业委托课题60多项。其中,《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系列研究》重点课题获第七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后世博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动力和机制系列研究》重点课题获第八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上海城市网络资源拓展与功能性机构集聚研究》重点课题获上海市政府《未来30年上海发展战略研究》系列课题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追踪营销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营销学为什么在美国诞生
第二节 营销学的萌芽期(1902~1936年)
第三节 营销学的成长期(1937~1956年)
第四节 营销学的成熟期(1957~1982年)
第五节 营销学的革新期(1983年至今)
第二章 超竞争环境必须有营销新思维
第一节 超竞争环境的特征
第二节 超竞争环境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应对之策
第三章 营销目标应该转变为顾客资产最大化
第一节 营销战略的内涵和本质
第二节 营销目标的调整
第四章 顾客战略的理论逻辑
第一节 交换是营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交换的社会学理论解释
第三节 交换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顾客战略应成为营销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如何实施顾客战略
第一节 顾客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建立顾客数据库
第三节 顾客资产的计算
第四节 顾客分类及顾客特征明晰化
第五节 顾客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陈信康著的《赢在顾客资产:超竞争环境下的营销新思维(精)》的架构从营销的诞生开始,探寻营销理论的发展历史轨迹,试图先为营销战略的产生原因作一个清晰的扫描,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此同时,对营销战略的剖析将放在总体的营销环境下展开,以此为营销战略的发展与变化理出一条明确的主线。既然营销活动的基本原则是“适者生存”,说明环境对营销活动的规定性是不容置疑的,什么样的环境就需要有什么样的营销思维,因此,分析当今的环境特征以引出对应的营销新思维应是讨论营销战略的前提。这是本书第二章内容如此设计与考虑的原因所在。无目标不成为战略,目标与战略是糅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作为营销新思维的具体化,营销环境变化下的营销战略的调整就要首先考虑营销目标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将会努力从理论的深度与现实的要求去探索营销目标调整的理由与必要性。最终,针对今天营销环境的特征引出营销新战略,而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追求顾客资产最大化的顾客战略就是营销新战略的必然选择。本书是一本既有学术性又有应用性的融合两者特点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专著。
作者简介
陈信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现代服务经济研究院院长,上海财经大学企业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同时担任上海市场学会会长,《辞海》编委会委员暨商业经济分科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营销管理与服务营销管理。
出版了《国际市场营销》《服务营销》《营销策划概论》《中国商业变革与创新》等11本著作。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国际营销行为特征及其成因》《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现状与趋势》《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特征》等70多篇论文。
主持《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系列研究》《上海城市网络资源拓展与功能性机构集聚研究》等国家、省部级及国内外企业委托课题60多项。其中,《世博会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系列研究》重点课题获第七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后世博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动力和机制系列研究》重点课题获第八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上海城市网络资源拓展与功能性机构集聚研究》重点课题获上海市政府《未来30年上海发展战略研究》系列课题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追踪营销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营销学为什么在美国诞生
第二节 营销学的萌芽期(1902~1936年)
第三节 营销学的成长期(1937~1956年)
第四节 营销学的成熟期(1957~1982年)
第五节 营销学的革新期(1983年至今)
第二章 超竞争环境必须有营销新思维
第一节 超竞争环境的特征
第二节 超竞争环境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应对之策
第三章 营销目标应该转变为顾客资产最大化
第一节 营销战略的内涵和本质
第二节 营销目标的调整
第四章 顾客战略的理论逻辑
第一节 交换是营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交换的社会学理论解释
第三节 交换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顾客战略应成为营销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如何实施顾客战略
第一节 顾客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建立顾客数据库
第三节 顾客资产的计算
第四节 顾客分类及顾客特征明晰化
第五节 顾客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 | 7564229969,9787564229962 |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陈信康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