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实务专家强强联合打造;多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双库PPP专家联合推荐;养老、民俗风情旅游、片区开发等典型田园综合体模式的规划、运营;真实落地案例方案详细披露;规划、融资及土地获取方案详解;风险防范要点汇总分析
名人推荐
田园综合体涉及农业、加工业、观光旅游业、商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需要以整理、流转、征收等多种方式利用土地,更要整合农户、集体、开发商、投资人多方利益形成共赢的商业模式,一本田园综合体实操指南虽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但确实能为项目落地提供一个完整的规划框架。
——赵旭
广州市天则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自从在2017年1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后,田园综合体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又一市场关注的热点。田园综合体是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大背景提出的。本书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重要意义、核心元素、项目运作流程、风险管控、土地获取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本书作者既有深厚的政策功底和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操经验。相信本书的出版,对田园综合体的从业者会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对于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发展也会大有裨益。
——丁伯康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
中国现代集团总裁兼现代咨询董事长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在农村地区找到新平台,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建设田园综合体能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农村成为真正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本书高屋建瓴、系统梳理,理论结合实践,对了解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实践操作及未来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行业人士研究、运作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推荐关注田园综合体投资、建设与发展的人士一览本书,必将开卷获益、受益匪浅。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田园综合体作为当前乡村发展突破的新概念,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陈青松先生长期从事特色小镇项目和乡村综合发展的研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厚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高屋建瓴。本书是陈青松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立足于园区综合体的顶层设计,对其中的法律、经济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本书具有超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对行业人士研究田园综合体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学习。
——闫拥军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田园综合体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居所、好去处,然“田园虽好,几人知本”。目前田园综合体的策划实施过程中,城市化倾向比较明显,反而丧失了田园的本意。本书作者深耕田园综合体多年,具有深厚的策划功底和实操经验,阅读本书,将会让你尽快掌握田园综合体的操作,有助于正本清源,回归本意,助推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连国栋
山西万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
田园综合体既要有大写意的“一张蓝图”,更要有工笔画的“精雕细琢”。只有像陈青松老师这样的理论加实操的践行者,才能把我们的田园建成画,让综合体的人们把生活过成诗。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切实需求。
——李艳青
华易智美城镇规划研究院
中天控股集团PPP事业部总经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双库PPP专家
作者简介
作者:陈青松
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企业投融资、上市、环保PPP项目和特色小镇的操作,对PPP模式和特色小镇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深刻的理论研究。历任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总经理秘书兼办公室副主任、湖南太子奶集团董事长助理、湖南五仙山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著有《影子银行》《金融创新加速推进PPP》《环保PPP》《PPP项目操作实务:市场分析与案例》《交通运输PPP》《绿色金融与绿色PPP》《特色小镇与PPP》《“一带一路”与PPP》等图书十余本。
徐智涌
华夏富盈(北京)国际咨询有限公司(AAA信用企业)董事总经理、315全国征信系统诚信经理人、兼任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项目中心副主任……。拥有菲迪克(FIDIC)认证工程师、高级经济、绩效审计师、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建设高级研究员等资格。具备20多年实战经验,主要从事金融、投融资、上市、工程建设管理,行业涉及卫生医疗、文教、水系、道路、环卫一体化与垃圾焚烧处理、环境综合治理、片区开发等领域。先后为各地方政府及投资人提供培训、项目评审、咨询或顾问服务,曾主导并参与多个PPP项目,部份项目曾被评为国家及省级PPP示范项目。近期提供服务的项目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项目、新洲区新镇城项目、毕节市七星关区旅游项目、云南永胜县教育园区项目、嘉鱼潘家湾镇产业新城项目、江夏郑店产业新城项目、云南盐津县水田新区综合医院项目、湖北省利川市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科技园项目、恩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350国道利川市新建公路项目等等。
王岩
工程师,工程硕士(项目管理与产业信息化方向),现任北京八大处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区域负责人。专注于开发全过程咨询、特色小镇开发等领域,执行北京、天津、海南等区域特色小镇开发等项目。主要实践案例有:北京通州宋庄镇伯爵园学院小镇改造项目(通州宋庄镇重点改造项目)、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学校PPP项目、海南琼海官塘学院小镇PPP项目。就职的八大处地产集团隶属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参与的海南项目是海南省特色小镇的典型代表,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琼海市委、市政府表彰及推广对象。
陈宏波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现任上海银坤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及湖北省财政厅PPP专家库成员。曾在平安信托基建投资部、济邦咨询、威立雅环境服务等单位任职,具有PPP咨询机构、金融机构及实业从业经历,实操经验丰富,擅长基础设施及不动产咨询、融资、投资、并购重组及运营等。
目录
01田园综合体推广背景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
【案例 1-1】无锡田园东方
我国农业亟待创新发展模式
【案例 1-2】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案例 1-3】中粮智慧农场
田园综合体战略规划路线图
02 田园综合体前景广阔
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多重意义
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业发展
【案例 2-1】凤凰山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国外发展现状
【案例 2-2】日本大王山葵农场
03 田园综合体基因解码
田园综合体典型特征
【案例 3-1】上海金山区田园综合体
【案例 3-2】“稻”梦空间田园综合体
【案例 3-3】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
【案例 3-4】“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核心要素
【案例 3-5】“官亭林海”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
【案例 3-6】孙桥现代农业园区
【案例 3-7】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
【案例 3-8】唐山市迁西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案例 3-9】北京市昌平区洼里乡居楼
04 田园综合体操作重点
田园综合体是农业综合体的再升级
【案例 4-1】南和农业嘉年华
【案例 4-2】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
我国亟待发展创意农业
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创意农业
【案例 4-3】山东省临沂市朱家林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的养老元素分析
【案例 4-4】成都幸福公社
05 田园综合体实操要点
科学规划田园综合体
【案例 5-1】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
【案例 5-2】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田园综合体
【案例 5-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域
田园综合体产业体系
【案例 5-4】广东珠海斗门区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
土地分类和田园综合体土地获取路径
06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之比较
……
07 PPP模式:田园综合体的现实选择
采用 PPP 模式是推广田园综合体的现实需求
【案例 7-1】成都多利农庄
田园综合体采取 PPP 模式的作用
【案例 7-2】浙江某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
田园综合体与 PPP 模式天然契合
【案例 7-3】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携手”PPP 模式
田园综合体 PPP 之关键问题
【案例 7-4】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迳背田园综合体PPP项目
田园综合体 PPP 合同是一个综合法律体系
【案例 7-5】湖北襄阳南漳田园综合体
08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操作实务
田园综合体项目要点与 PPP 模式操作流程
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盈利点分析
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风险防范
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绩效考核
09 田园综合体典型案例解析
某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解读
襄阳谷城茨河“康养田园综合体 +”项目物有所值评价
参考资料
序言
自 2003 年以来,我国连续 15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分别提出了城乡 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2017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即“三区、三园和一体”。其中,“一体”即田园综合体,具体的表述: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自从中央在 2017 年 1 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后,田园综合体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又一市场关注的重点。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大背景。田园综合体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是构建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文化等农村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传统单一产业类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财政部从 2017 年起在全国 18 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省份安排 1 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一边是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广田园综合体,一边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PPP 模式。在此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社会资本开始携手合作,双方以 PPP 模式积极建设运营田园综合体。
自 2014 年下半年以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广 PPP,我国 PPP 模式的应用呈现速度快、力度大、范围广的特点。PPP 的应用领域也从之前的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迅速向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现在已经广泛覆盖到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项目。
当前,以 PPP 模式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现实的选择。借助 PPP 模式建设田园综合体,发挥社会资本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弥补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也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回报。
本书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重要意义、核心元素、项目运作流程、风险管控、土地获取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同时结合田 园综合体 PPP 典型案例做了详细解读。本书不仅有笔者操作田园综合体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而且汇集了多个田园综合体典型案例。
本书对掌握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实践操作及未来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行业人士研究、操作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较显著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以作为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田园综合体参与主体,以及研究、操作田园综合体的专业人士、企业高管等广大群体的参考资料。
文摘
科学规划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大背景提出的。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各类社会资本也热情高涨。就田园综合体建设而言,科学的规划是建设、运营项目的重要前提。
田园综合体应当定位明确,产业突出
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田园综合体中,有的以现代农业见长,有的靠创意农业取胜,有的则以农业体验乐吸引八方来客,等等。
不同的田园综合体具有不同的特质,但都有一个根本的相同点,就是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资源找准自身定位,挖掘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放大特色产业。事实上,部分田园综合体在规划上没有创新,甚至老套,突出表现在: 一是定位不明确,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是产业不突出,吸引力不够。没有规划或者规划老套的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重复建设,不具备持久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注定走不长远。
精准定位,规划先行。建设田园综合体一定要找准定位,发展壮大产业,借势而为,顺势而起。
下面以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为例加以说明(见案例 5-1)。
【案例 5-1】
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
2017 年 7 月,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以下简称“都江堰项目”)获批成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都江堰项目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越,农旅资源富集,农耕文化悠久。
都江堰项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牵头实施,在2个乡镇13个村(社)打造,分3年(2017—2019年)建成,总投资20.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15 000万元、省级财政农发资金6 000万 元、成都市级财政农发资金3 000万元、都江堰市级财政农发资金6 00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33 000万元,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140 000万元。
都江堰项目定位为“山水田园,猕果花香”,以粮油蔬菜产业为基础,以红阳猕猴桃为特色,以都江堰深厚的水文化、道文化、农耕文化为支撑,依托都江堰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 打造面向中心城市的优质高效农业供给、农村文旅体验展示、城乡要素市场支撑、城乡一体公共服务四大体系,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探索城市现代化顶层战略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新路径。该项目规划功能布局为“四园、三区、一中心”,建设成美丽乡村展示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和绿色农业典范区: “四园”即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绿色蔬菜示范园、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 “三区”即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川西林盘康养区; “一中心”即综合服务中心。
田园综合体功能规划
分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单线思维,不能就农村来谈农村、就农业来谈农业。田园综合体是跨产业、跨功能的综合规划,具体到项目当中就是多功能、多业态的综合运营。因此,田园综合体在规划之初,就需要按照多功能、多业态运营去设计,涵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将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体而言,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农业产业重点是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重点是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的组合,组合中注重融入当地丰富的地区文化、民俗文化,做好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 地产及社区建设,需要按照村落肌理打造新社区,遵从项目本来的特色,而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并且要提供现代的管理和服务,以吸引源源不断的城市旅游者。
具体来说,打造田园综合体,需要以乡村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乡村休闲旅游为脉络,以商业产业为配套,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对项目地进行综合开发,以满足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居民、乡村旅游者等多方需求。专业研究认为,田园综合体发展结构应为一个“岛式圈层”: 最外围圈层为乡村资源和乡村特色产业,主要包括农业产业聚集区,比如特色瓜果、蔬菜、花卉、森木等; 中间圈层为休闲商业项目,主要指为居民和乡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商业配套设施,比如餐饮、酒店、娱乐、商业街、购物中心等; 核心圈层为乡村休闲地产,主要指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传统地产、居住小区、产权式酒店等乡村居所型地产,比如乡村度假地产、乡村养老地产、乡村主题地产等。此外,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像一条连接线,将各个圈层“串起来”。
实务专家强强联合打造;多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双库PPP专家联合推荐;养老、民俗风情旅游、片区开发等典型田园综合体模式的规划、运营;真实落地案例方案详细披露;规划、融资及土地获取方案详解;风险防范要点汇总分析
名人推荐
田园综合体涉及农业、加工业、观光旅游业、商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需要以整理、流转、征收等多种方式利用土地,更要整合农户、集体、开发商、投资人多方利益形成共赢的商业模式,一本田园综合体实操指南虽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但确实能为项目落地提供一个完整的规划框架。
——赵旭
广州市天则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自从在2017年1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后,田园综合体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又一市场关注的热点。田园综合体是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大背景提出的。本书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重要意义、核心元素、项目运作流程、风险管控、土地获取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本书作者既有深厚的政策功底和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操经验。相信本书的出版,对田园综合体的从业者会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对于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发展也会大有裨益。
——丁伯康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
中国现代集团总裁兼现代咨询董事长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在农村地区找到新平台,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建设田园综合体能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农村成为真正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本书高屋建瓴、系统梳理,理论结合实践,对了解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实践操作及未来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行业人士研究、运作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推荐关注田园综合体投资、建设与发展的人士一览本书,必将开卷获益、受益匪浅。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田园综合体作为当前乡村发展突破的新概念,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陈青松先生长期从事特色小镇项目和乡村综合发展的研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厚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高屋建瓴。本书是陈青松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立足于园区综合体的顶层设计,对其中的法律、经济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本书具有超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对行业人士研究田园综合体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学习。
——闫拥军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田园综合体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居所、好去处,然“田园虽好,几人知本”。目前田园综合体的策划实施过程中,城市化倾向比较明显,反而丧失了田园的本意。本书作者深耕田园综合体多年,具有深厚的策划功底和实操经验,阅读本书,将会让你尽快掌握田园综合体的操作,有助于正本清源,回归本意,助推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连国栋
山西万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
田园综合体既要有大写意的“一张蓝图”,更要有工笔画的“精雕细琢”。只有像陈青松老师这样的理论加实操的践行者,才能把我们的田园建成画,让综合体的人们把生活过成诗。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切实需求。
——李艳青
华易智美城镇规划研究院
中天控股集团PPP事业部总经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双库PPP专家
作者简介
作者:陈青松
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企业投融资、上市、环保PPP项目和特色小镇的操作,对PPP模式和特色小镇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深刻的理论研究。历任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总经理秘书兼办公室副主任、湖南太子奶集团董事长助理、湖南五仙山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著有《影子银行》《金融创新加速推进PPP》《环保PPP》《PPP项目操作实务:市场分析与案例》《交通运输PPP》《绿色金融与绿色PPP》《特色小镇与PPP》《“一带一路”与PPP》等图书十余本。
徐智涌
华夏富盈(北京)国际咨询有限公司(AAA信用企业)董事总经理、315全国征信系统诚信经理人、兼任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项目中心副主任……。拥有菲迪克(FIDIC)认证工程师、高级经济、绩效审计师、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建设高级研究员等资格。具备20多年实战经验,主要从事金融、投融资、上市、工程建设管理,行业涉及卫生医疗、文教、水系、道路、环卫一体化与垃圾焚烧处理、环境综合治理、片区开发等领域。先后为各地方政府及投资人提供培训、项目评审、咨询或顾问服务,曾主导并参与多个PPP项目,部份项目曾被评为国家及省级PPP示范项目。近期提供服务的项目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项目、新洲区新镇城项目、毕节市七星关区旅游项目、云南永胜县教育园区项目、嘉鱼潘家湾镇产业新城项目、江夏郑店产业新城项目、云南盐津县水田新区综合医院项目、湖北省利川市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科技园项目、恩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350国道利川市新建公路项目等等。
王岩
工程师,工程硕士(项目管理与产业信息化方向),现任北京八大处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区域负责人。专注于开发全过程咨询、特色小镇开发等领域,执行北京、天津、海南等区域特色小镇开发等项目。主要实践案例有:北京通州宋庄镇伯爵园学院小镇改造项目(通州宋庄镇重点改造项目)、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学校PPP项目、海南琼海官塘学院小镇PPP项目。就职的八大处地产集团隶属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参与的海南项目是海南省特色小镇的典型代表,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琼海市委、市政府表彰及推广对象。
陈宏波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现任上海银坤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及湖北省财政厅PPP专家库成员。曾在平安信托基建投资部、济邦咨询、威立雅环境服务等单位任职,具有PPP咨询机构、金融机构及实业从业经历,实操经验丰富,擅长基础设施及不动产咨询、融资、投资、并购重组及运营等。
目录
01田园综合体推广背景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
【案例 1-1】无锡田园东方
我国农业亟待创新发展模式
【案例 1-2】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案例 1-3】中粮智慧农场
田园综合体战略规划路线图
02 田园综合体前景广阔
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多重意义
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业发展
【案例 2-1】凤凰山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国外发展现状
【案例 2-2】日本大王山葵农场
03 田园综合体基因解码
田园综合体典型特征
【案例 3-1】上海金山区田园综合体
【案例 3-2】“稻”梦空间田园综合体
【案例 3-3】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
【案例 3-4】“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核心要素
【案例 3-5】“官亭林海”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
【案例 3-6】孙桥现代农业园区
【案例 3-7】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
【案例 3-8】唐山市迁西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案例 3-9】北京市昌平区洼里乡居楼
04 田园综合体操作重点
田园综合体是农业综合体的再升级
【案例 4-1】南和农业嘉年华
【案例 4-2】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
我国亟待发展创意农业
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创意农业
【案例 4-3】山东省临沂市朱家林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的养老元素分析
【案例 4-4】成都幸福公社
05 田园综合体实操要点
科学规划田园综合体
【案例 5-1】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
【案例 5-2】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田园综合体
【案例 5-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域
田园综合体产业体系
【案例 5-4】广东珠海斗门区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
土地分类和田园综合体土地获取路径
06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之比较
……
07 PPP模式:田园综合体的现实选择
采用 PPP 模式是推广田园综合体的现实需求
【案例 7-1】成都多利农庄
田园综合体采取 PPP 模式的作用
【案例 7-2】浙江某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
田园综合体与 PPP 模式天然契合
【案例 7-3】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携手”PPP 模式
田园综合体 PPP 之关键问题
【案例 7-4】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迳背田园综合体PPP项目
田园综合体 PPP 合同是一个综合法律体系
【案例 7-5】湖北襄阳南漳田园综合体
08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操作实务
田园综合体项目要点与 PPP 模式操作流程
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盈利点分析
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风险防范
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绩效考核
09 田园综合体典型案例解析
某田园综合体 PPP 项目解读
襄阳谷城茨河“康养田园综合体 +”项目物有所值评价
参考资料
序言
自 2003 年以来,我国连续 15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分别提出了城乡 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2017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即“三区、三园和一体”。其中,“一体”即田园综合体,具体的表述: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自从中央在 2017 年 1 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后,田园综合体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又一市场关注的重点。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大背景。田园综合体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是构建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文化等农村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传统单一产业类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财政部从 2017 年起在全国 18 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省份安排 1 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一边是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广田园综合体,一边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PPP 模式。在此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社会资本开始携手合作,双方以 PPP 模式积极建设运营田园综合体。
自 2014 年下半年以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广 PPP,我国 PPP 模式的应用呈现速度快、力度大、范围广的特点。PPP 的应用领域也从之前的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迅速向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现在已经广泛覆盖到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项目。
当前,以 PPP 模式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现实的选择。借助 PPP 模式建设田园综合体,发挥社会资本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弥补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也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回报。
本书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重要意义、核心元素、项目运作流程、风险管控、土地获取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同时结合田 园综合体 PPP 典型案例做了详细解读。本书不仅有笔者操作田园综合体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而且汇集了多个田园综合体典型案例。
本书对掌握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实践操作及未来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行业人士研究、操作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较显著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以作为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田园综合体参与主体,以及研究、操作田园综合体的专业人士、企业高管等广大群体的参考资料。
文摘
科学规划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大背景提出的。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各类社会资本也热情高涨。就田园综合体建设而言,科学的规划是建设、运营项目的重要前提。
田园综合体应当定位明确,产业突出
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田园综合体中,有的以现代农业见长,有的靠创意农业取胜,有的则以农业体验乐吸引八方来客,等等。
不同的田园综合体具有不同的特质,但都有一个根本的相同点,就是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资源找准自身定位,挖掘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放大特色产业。事实上,部分田园综合体在规划上没有创新,甚至老套,突出表现在: 一是定位不明确,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是产业不突出,吸引力不够。没有规划或者规划老套的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重复建设,不具备持久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注定走不长远。
精准定位,规划先行。建设田园综合体一定要找准定位,发展壮大产业,借势而为,顺势而起。
下面以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为例加以说明(见案例 5-1)。
【案例 5-1】
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
2017 年 7 月,四川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以下简称“都江堰项目”)获批成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都江堰项目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越,农旅资源富集,农耕文化悠久。
都江堰项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牵头实施,在2个乡镇13个村(社)打造,分3年(2017—2019年)建成,总投资20.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15 000万元、省级财政农发资金6 000万 元、成都市级财政农发资金3 000万元、都江堰市级财政农发资金6 00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33 000万元,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140 000万元。
都江堰项目定位为“山水田园,猕果花香”,以粮油蔬菜产业为基础,以红阳猕猴桃为特色,以都江堰深厚的水文化、道文化、农耕文化为支撑,依托都江堰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 打造面向中心城市的优质高效农业供给、农村文旅体验展示、城乡要素市场支撑、城乡一体公共服务四大体系,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探索城市现代化顶层战略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新路径。该项目规划功能布局为“四园、三区、一中心”,建设成美丽乡村展示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和绿色农业典范区: “四园”即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绿色蔬菜示范园、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 “三区”即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川西林盘康养区; “一中心”即综合服务中心。
田园综合体功能规划
分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单线思维,不能就农村来谈农村、就农业来谈农业。田园综合体是跨产业、跨功能的综合规划,具体到项目当中就是多功能、多业态的综合运营。因此,田园综合体在规划之初,就需要按照多功能、多业态运营去设计,涵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将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体而言,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农业产业重点是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重点是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的组合,组合中注重融入当地丰富的地区文化、民俗文化,做好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 地产及社区建设,需要按照村落肌理打造新社区,遵从项目本来的特色,而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并且要提供现代的管理和服务,以吸引源源不断的城市旅游者。
具体来说,打造田园综合体,需要以乡村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乡村休闲旅游为脉络,以商业产业为配套,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对项目地进行综合开发,以满足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居民、乡村旅游者等多方需求。专业研究认为,田园综合体发展结构应为一个“岛式圈层”: 最外围圈层为乡村资源和乡村特色产业,主要包括农业产业聚集区,比如特色瓜果、蔬菜、花卉、森木等; 中间圈层为休闲商业项目,主要指为居民和乡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商业配套设施,比如餐饮、酒店、娱乐、商业街、购物中心等; 核心圈层为乡村休闲地产,主要指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传统地产、居住小区、产权式酒店等乡村居所型地产,比如乡村度假地产、乡村养老地产、乡村主题地产等。此外,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像一条连接线,将各个圈层“串起来”。
ISBN | 9787509217108 |
---|---|
出版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作者 | 陈青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