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9787559625823,755962582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一代文学泰斗向读者的真诚奉献:踏遍青山慨叹八十岁月,沧桑了悟洞鉴百年人生进退哲思
告诉年轻人怎样选择庄严人生博取成功;告诉中年人怎样走过风雨沧桑创造化境;告诉老年人怎样演绎黄昏哲学享受晚晴。
★多变焦的传奇人生,高情商的大智良言!
王蒙出身少共,年轻时跻身文坛,又年轻时因小说获罪,贬谪新疆,复出后官至文化部部长。王蒙此生,可谓少年有为、大起大落。这样的经历,除却时代因素外,个人的修养操守,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值得读者参考了解。
★文章短小精悍!更适合当下阅读习惯!
阅读轻松有趣,篇幅较短。充满哲理性,连续阅读简单易懂,既好读,又有强烈的现实参照性的读物。

作者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笔耕60余年,写下45卷文集1600万字,曾任团干部、人民公社副大队长、作协副主席、共和国文化部长,访问过5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境外两个博士学位。

目录

做一次明朗的航行(代序) / 01

一 生存与学习
“生命如屋” / 2
珍惜个体的生存权利与生命价值 / 4
我的人生主线 / 5
我为什么没有自杀? / 7
多几种生存与创造的“武器” / 9
为了寻找人生的“登机通道” / 11
多一种享受,多一种人生 / 13

二我是学生
学习是我的骨头 / 18
我是学生 / 20
人生的“第一智慧”与“第一本源” / 23
思想美丽,学习着也是美丽的 / 27
生活:最好的“词典”与“课本” / 28
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亦无涯 / 31
在宇宙隧道里前行的智慧之灯 / 33

三人生之化境
“身外之学”与“身同之学” / 36
功夫在书外的“有限论” / 38
幼稚的成熟与成熟的老到 / 40
“学会”不如“会学” / 42
最高的诗是数学? / 43
人生的艺术化 / 46
唯“琢磨”方能入化境 / 47
“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呢? / 50
了悟:一种“慧根”的超越 / 51

四人际二十一条
寻找“教你”的师傅 / 58
“人性恶”不一定只属于别人 / 59
躲避“同盟” / 61
记住: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 / 62
我的“非战车论” / 65
我的二十一条人际准则 / 67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忘却” / 69

五我的无为观
“无为”是一种境界 / 76
求诸人莫若求诸己 / 77
“饥饿效应”与“陌生化代价” / 79
“为艺术而艺术”的无事生非 / 80
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学学老子 / 82
无为的一些规则 / 83
陷入纠纷是一大悲剧 / 84
恋战“扬己”莫若“拿出货色” / 85
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 / 87
“无为”也是一支歌 / 89
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 / 91
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才 / 93
守住人生的底线 / 94
有一种人“生下来就过时”? / 96

六什么是价值?
人生总要有所珍视和眷恋 / 100
困惑:价值的尺度是什么? / 102
“独怆然而涕下”? / 104
人生的“否定式”忠告 / 105
“低调原则”与“价值民主” / 107
“狗屎化效应”与真理的追求 / 110
“三分之一律”与黄金分割比 / 111
生命的“意义原则” / 113
不要做“永远够不着肉骨头”的狗 / 116
因人而异的意义选择 / 117
过程即价值 / 119

七人生健康论
一个具有普泛性意义的人生价值标准 / 122
善良爱心与“癌细胞哲学” / 123
不懂自省自律的是“邪教” / 125
“大”境界与“小”乐趣 / 127
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 / 129
不设防:我的一枚“闲章” / 131
为自己创造不止一个世界 / 133
切记:你永远占不了所有的“点儿” / 134
命运的数学公式 / 135

八人生处境论
逆境:人生的考验与挑战 / 140
顺境:也许会成为陷阱 / 141
俗境:生命的简单重复与“瞎浪漫” / 142
“境遇常变论” / 145
从容理性的风度与“寂寞” / 147
激情的抑制与理性的选择 / 147
“畏惧”是什么? / 150
纸老虎怎样变成了“纸老鼠”? / 151
等待:一个无奈下的积极概念 / 153
人在境遇中的主动性美德 / 154
“无常”与“有常” / 156

九大道无术
中国人的一种“概念崇拜” / 160
“术”与“道”之异同 / 161
大智无谋与“小花活” / 164
大德无名与大勇无功 / 166
谁能“四无”? / 167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 170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 172
我的人生经验与“惭愧” / 173

十人生之有为
人生即燃烧 / 176
我是怎样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 179
“冷”与“热”的平衡 / 181
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 / 184
超脱是一种更大的境界 / 186
悲壮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 187
“不可”——在这里留下你的“记录” / 189

十一享受老年
我的“黄昏哲学” / 194
我宁可没有朋友也不要“异化” / 196
朋友没有绝对的 / 197
“友谊不必友谊” / 199
怀旧的滋味与品位 / 201
个人爱好也是一种文化 / 202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 203
不要讨人厌 / 204
游戏:人类的一种天性 / 205
唯“专长”是不倒的依托 / 207
座右铭:笑向夕阳觅古诗 / 208
只要心儿不曾老 / 213

十二人生漫笔
我的处世哲学 / 218
我喜欢幽默 / 226
我的另一个舌头 / 227
劝善说 / 229
善良 / 231
不设防 / 234
逍遥 / 235
安详 / 236
再说安详 / 238
喜悦 / 240
做好你自己的事 / 241
宽容与疾恶如仇 / 243
杂多与统一 / 246
单纯 / 247
雅与俗 / 249
革命·世俗与精英诉求 / 250
诫贤侄 / 263
珍惜家庭 / 264
感伤 / 266
一笑 / 268
烦恼 / 270
忌妒 / 271
恭喜声中话轻松 / 272
本命年 / 274
珍惜生命 / 276

后 记 / 281

序言

做一次明朗的航行(代 序)

人生好像一只船,世界好像大海。人自身好像是驾船的舵手,历史的倾斜与时代的选择好像时而变化着走向的水流与或大或小的风。
人生又像是一条水流,历史就像是融合了许多许多水流的大江。你无法离开大江,但你又发现大江里布满了礁石,江上或有狂风,江水流着流着会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宫。
人生又像是一条长路,也许在它快要结束的时候你又发现它其实是那么短。你莫知就里地被抛在了路上。你不可能停下来。于是你蹒跚地走着,你渴望走上坦途,走上峰巅,走进乐园,走进快乐、成功、幸福或者至少是平安的驿站直到理想的家园。然而,你也许终其一生没有得到一天心安。
人与人的命运是怎样的不同啊!这里所说的命运,既包括主观条件即你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的一切特点一切认识和态度,也包含生存环境,即你所处的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你的有时无可避免有时则十分偶然的际遇。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遭际有偶然即凭运气的可能,人的地位有高低,人的财富有多少,人的寿命有长短,人的体格有强弱,人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优劣、美丑、公正与极不公正之分。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该有多少不平、多少愤懑、多少怨毒和痛苦!
痛苦也罢,怨毒也罢,只要还活着,谁不希望自己的命运能更好些,更更好些呢?谁不愿意知道并且实行自己对自己命运的积极影响,乃至把命运之舵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
有时你又觉得人生像是一个摸彩的游戏,别人常常是幸运者,他们摸到了天生超常的禀赋与资质、优越的家庭背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之手,而你摸到的可能只是才质平庸或怀才不遇、零起点、误解、冤屈、来自四面八方的嫉妒、打击乃至于阴谋和陷害。
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写过点文字也见过点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我能给你们一点忠告、一点经验、一点建议吗?
也许谈不上什么经验和忠告,但我至少可以抱一点希望、一点意愿,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生活得明朗一些。明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成就有大小,际遇有顺逆,但能不能生活得更坦然、更清爽、更光明、更健康也更快乐一点?只要一点。
作为写过小说也写过诗的人,我知道各种对于愤怒、忧愁、痛苦、矛盾、疯狂乃至自毁自弃自戕自尽的宣扬与赞美。我熟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愤怒出诗人”“知识分子的使命是批判”“智慧的痛苦”“痛苦使人升华”“我以我血荐轩辕”“生老病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以及“文章憎命达”“从来才命两相妨”之类的名言。我无意提倡乃至教授廉价的近于白痴式的奉命快乐。我所说的快乐、健康、坦然、清爽与光明,不是简单地做到如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而是另一种超越,另一种飞跃,另一种人生境界:是承担一切忧患与痛苦之后的清明;是历尽至少是遭遇一切坎坷和艰险的踏实;是不仅仅能够咀嚼而且能够消化的对于一切人生苦难的承受与面对一切人生困厄的自信;是把一切责任一切使命一切批判和奋斗视为日常生活的平常平淡平凡;是九死而未悔、百折而不挠的视死如归,赴难如归,水里火里如履平地;是背得起十字架也放得下自怨自艾自恋自怜的怪圈的大气;是不单单拥有智慧的煎熬和困惑的痛苦,而且拥有智慧的澄澈与分明的欢喜,从而是更包容更深了一层的智慧;是大雅若俗大洋若土大不凡如常人,从而与一切浮躁,与一切大言哄哄乃至欺世盗名,与一切神经兮兮的自私、小气的装腔作势脱离开来。
驾驶着你的人生之船,做一次明朗的航行吧。
驾驶着你的人生之船,使你的航行更加明朗一些吧。
让智慧和光明、让光明的智慧与智慧的光明永远陪伴着人的生活吧。
永远与智慧和光明为伍,永远与愚昧和阴暗脱离,这是可能的吗?
这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

2002年8月于北戴河

文摘

为了寻找人生的“登机通道”

有一种理论也极有趣,就是说自己老了,没法学了。一位比我年轻得多的至今还不足四十岁的作家见我也能不无结巴地与说英语的同行用英语瞎白话一气,便叹息道:“老王,你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应该学习英语!”我说:“太好了,快快学吧。”他回答:“我老了。”
然而我开始认真学英语的时候比他现今的岁数还大得多。是的,我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上初中时学过英语,每周五节课,每节五十分钟(新中国成立后上课时间每节改为四十五分钟)。新中国成立后不再学英语了,我早早中断上学参加了工作,倒是随着广播学过一点俄语。这样到了一九八○年我四十六岁第一次去美国时,我的英语只停留在二十六个字母与good bye与thank you上。至今我还记得一九八○年八月底自旧金山转飞机去中西部爱荷华的情景。我在旧金山机场办了登机手续,拿到了登机牌,却不知道走哪个登机通道。送我上飞机的是我国驻旧金山总领馆的一位侨务领事,她不认识英语,与我同行的一位老诗人与他的妻子也不懂英语,机场上再也找不到懂英语的人了……当时可难死我们了。于是我下定了决心,要学一点英语,至少是为了在机场能找到自己的登机通道。
我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了,我觉得为时未晚,我给自己规定的硬指标是每天背三十个单词。学习使我觉得自己年轻,学习使我觉得自己仍然在进步,在不断充实。学习使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潜力、生命力。学习使我的生活增加了新的意义,每一天每一小时都不会白过。学习使我摆脱了由于一人孤身海外而有的孤独感。学习使我摆脱了不少低级趣味和无聊纠纷。不是说我有多么崇高,而是我实在没有工夫搞那些没有出息的事儿。
还有人说自己笨,学也学不成。如果你确实下了功夫,没有学得太好,谁也不会责备你。问题在于,努力学习并且学有成绩的人常常被夸奖为聪明,而不肯学习不肯下功夫读书的人却正是自命的笨人。难道我们不知道“笨鸟先飞”的俗语吗?既然笨,为什么不多下点功夫,早下点功夫,先飞多飞一番?请问,到底是不学习而变得比别人笨,还是笨了才不学习呢?到底是学习使人聪明了,还是聪明使人爱学习了呢?这里至少有个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区别吧!
学习使我增加了自信,不要惊慌,不要自卑。叽里呱啦的洋话也都是人学的,他会的,我都能学会,他不会的,例如对于中国社会的了解,对于中国现代当代历史变革的第一手体验,在中国政坛文坛乡村边疆求生活的经验……我也了解。学习使我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把握住人生的进取可能。你可以不准我写作,不准我吃肉,不准我出头露面,不准我参加许多重要的活动,然而你无法禁止我学习。即使你没收了我的书(极而言之,这种事并未发生过),我仍然能念念有词地默诵默背默想,默默地坚持学习。

多一种享受,多一种人生

原来在新疆学维吾尔语的经验大大有利于我的英语学习。
第一,我去掉了汉语所造成的思维定式,认为不同的发音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法是很自然的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可以这样说,你认为这样说很合理,他却完全可以换另外的说法,同样也很有道理。你有你的表达方式表达强项,他也有他的表达方式表达强项。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时候,你必须克服母语的先入为主所造成的对别种语言的异物拒斥心理。
第二,我增强了对于语言学习的自信。最初学维吾尔语时我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发音不正确语法不正确,别人听不懂,后来我发现,恰恰是你的怯懦、你的欲言又止、你的吞吞吐吐、你的含糊其词,你的十分理亏的样子成为你与旁人交流的障碍,而那些本地的老新疆人,不论什么民族,也不论他们的发音如何奇特、语法如何不通,他们的自信心十足的话语,毫无问题地被接受着被理解着。有了这个经验,我学到了一点英语就可以到处使用而毫不怯场了。还有,任何不同的语言之间,都有某些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的东西。语言这个东西是很奇怪的,其相互不同之多正如相互可交流性之多。例如,英语与维吾尔语同样用一些词根相同的拉丁词。再如,英语中的“台风”“洪水”(更精确地说是“泛滥”)都与中文有关。
第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最精微的部分,你从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中,可以摸出一点其他民族的思维特点与长短来,这种学问是从旁处得不到的。
语言是知识、工具、桥梁,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对的,然而语言与学习语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便利和一些有关我们的世界及我们以外的异民族异国土的奇妙知识、间接见闻,它还带给我们一个更加开阔的心胸,更加开放的头脑,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比较鉴别的可能与比较鉴别的思考习惯,这里还包括了一种对于世界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的了解与爱惜,一种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恕道的深刻理解,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与此同时,就会克服和改变那种小农经济的鼠目寸光,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外心理与“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的媚外心理,抱残守缺的保守心理或者夜郎自大的荒唐与封闭,还有人云亦云的盲目性与非此即彼的简单化。
学习语言是一种享受,享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享受人类文化的全部瑰丽与相互作用,享受学而时习之的不尽乐趣,享受多种多样而不是单一的、相互区别甚大而不是大同小异的不止一种的人生。
ISBN9787559625823,7559625827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王蒙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