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小镇 978751641787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在研究康养小镇市场化规律的基础上,对康养小镇的政策解读、商业模式、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对当下我国重点推广的PPP模式如何介入助推康养小镇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对各地的康养小镇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媒体推荐

陈青松教授等人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特色小镇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康养小镇》一书。《康养小镇》从康养小镇的立项筹划开始阐述,提出康养小镇建设、开发及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解决方案,对于康养小镇的研究者,尤其是对投身到康养特色小镇建设、运营及运用PPP模式建设康养小镇的各级各类参与者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康养小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值得推荐学习。
——北京市律协房地产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PPP中心律师 梁化情

在特色小镇大潮下,“康养小镇”通过特色小镇与“健康疗养、医疗美容、康复理疗、健康产品”等业态的聚合升级,融“康+养+疗”于一体,成为老年人一站式康养服务的新业态,也将开辟银色经济的新概念、新动能和新产业链。
《康养小镇》一书的作者们耕耘康养小镇多年,本书是他们多年项目操盘经验的总结。《康养小镇》既有宏观理论研究,也有典型项目案例分析,有良好的借鉴示范作用,具有极强的实操性。相信读者会开卷有益,从中汲取康养小镇的项目操作精髓,有助于康养小镇项目的发展。
——山西万方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双库PPP专家 连国栋

《康养小镇》一书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诠释了康养小镇在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康养小镇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通过阅读《康养小镇》一书,可对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大有裨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库专家、教授级高工 高军

作者简介

陈青松,“PPP+特色小镇”产业联盟创始人,中研智库专家,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承德智能停车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企业投融资、上市、环保PPP项目的操作和特色小镇规划,对PPP模式有着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深刻的理论研究。他先后出版《影子银行》《PPP模式 风口之上的公私合作实战指南》《金融创新加速推进PPP》《PPP项目操作实务 市场分析与案例》《环保PPP》《PPP经典案例解读》《交通运输与PPP》《特色小镇与PPP》等十余部特色小镇、PPP专著。
高晓峰,北京大成(石家庄)律师事务所PPP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北PPP产业联盟协会副主席,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和长沙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陈永禄,华秦基金董事。
张广智,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 产业专家,城和城智库(北京)PPP项目产业专家,中国特色小镇项目专家,山西省政府PPP项目库法律专家,山西PPP促进会特色小镇委员会专家,誉生法律咨询机构创始人,和平法律服务所高级合伙人。

目录

前 言 康养小镇方兴未艾
第一章 康养小镇经济社会背景
我国康养产业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康养小镇为什么这么火
康养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关重要文件中的“康养”解读
第二章 康养小镇的核心元素
康养小镇基因解码
康养小镇的四大核心要素
康养小镇的开发类型
康养小镇的“智慧”元素
如何科学规划康养小镇
第三章 PPP模式是康养小镇现实选择
康养小镇采取PPP模式的必然性
康养小镇PPP面临的现实问题
康养小镇PPP亟待民间资本助力
康养小镇PPP重点问题解读
康养小镇PPP项目盈利模式
第四章 康养小镇PPP项目实操要点
康养小镇PPP项目风险及防范
康养小镇PPP项目绩效考核
康养小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
康养小镇PPP法律风险防范
第五章 康养小镇PPP金融困局与解决路径
康养小镇建设融资模式
康养小镇PPP项目融资相关主体
康养小镇:社会资本遭遇融资难
康养小镇PPP项目投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支持康养小镇PPP项目
第六章 康养小镇PPP项目典型案例
浙江桐庐健康小镇的示范意义
某康养小镇项目操作程序
某特色小镇PPP项目操作重点
第七章 康养小镇土地法律问题
康养小镇土地法律与政策
康养小镇用地现实难题及解决思路
康养小镇用地方案
康养小镇PPP土地法律实务
第八章 康养小镇未来发展
康养小镇发展前景广阔
康养小镇PPP需政策引领
科学引导康养小镇健康发展
附 录 某康养小镇PPP项目绩效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序言

康养小镇方兴未艾

当前,健康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生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人们向往的幸福生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养老产业成为朝阳产业。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认为,继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的是“健康保健时代”,健康产业变身为全球“第五波财富”。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达1.3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1%。2015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65岁以上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5%a。因此,无论是60岁还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
数的比例,我国都双双“超标”,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这种背景下,涵盖养老、养生、医疗、物联网、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引起了国家和各类社会资本的高度重视。
近两年,我国开始大力推广特色小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各类特色小镇如文旅、制造、康养、农业、基金等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落地: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相继落地了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其中,康养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种重要类型,受到地方政府的推崇,也受到包括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在内的投资者的追捧。无论是政府、社会资本,还是社会公众,都对康养小镇充满期待。
康养是未来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重要主题。所谓康养小镇,是指以康养产业为核心形成的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行业相关联的综合产业小镇。康养小镇根据居民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将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实现与健康相关的大量产业和消费的聚集。通过精心打造的康养小镇,还可以带动医疗、中医药、护理、老年用品、餐饮、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等多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康养小镇融合康养产业、传统文化、休闲旅游、社区功能等于一体,是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理想生活空间。不仅如此,康养小镇作为特色小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在促进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带动项目所在地劳动力就业和增收、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特色小镇方兴未艾的当下,上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为康养小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健康中国”与“特色小镇”融合得越来越紧密,“健康小镇”和“康养小镇”等正由概念变成实体,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提升整体健康服务水平、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发展模式。
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推广和政策扶持下,我国康养小镇后劲很足,发展前景广阔。
本书重点对推广康养小镇的经济社会背景、开发关键、核心元素、法律问题以及康养小镇建设采取PPP模式的必然性进行了阐释,对如何快速推广康养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同时对康养小镇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康养小镇方兴未艾,本书既有关于康养小镇的宏观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康养小镇典型案例,很好地将康养小镇具体案例融合到理论中,让读者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健康养老企业、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等康养小镇领域的参与主体,以及研究、操作康养小镇PPP项目的经济和金融学者、健康养老专业人士、企业高管等广大群体参考。

陈青松 高晓峰 陈永禄 张广智
2018年6月

文摘

康养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从国家推广特色小镇的背景、目标来看,还是从特色小镇本身产业、人文、旅游、社区等多种功能来看,特色小镇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各类特色小镇中,康养小镇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特色明显、功能突出等多种优势,在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尤其明显。
一、 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从区域发展来看,康养小镇建设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产业、人文、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康养小镇),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地方投资环境和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首先,康养小镇建设,需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导入康养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吸引外来投资等。其次,康养小镇建设可以增加税收,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泗河源头幸福健康特色小镇项目为例,该项目建成后,据测算,可为当地带来较大的直接税收(比如营业税金及附加税 149744.64 万元,企业所得税 329011 万元)。
具体来说,康养小镇以健康、养老、养生为主导产业,围绕健康、养老、养生,延长康养产业链,引进康养产业上中下产业链上的优质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协同配套,美化自然生态环境,将生态资源、旅游景点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经济良性增长。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世界经济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中的投资和出口近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情况。
就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而言,长期以来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康养小镇的显著特点是“三生融合”和“四位一体”,这与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发展理念相吻合,也符合当今国际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康养小镇以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体来说,健康、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康养小镇在建设中通常会引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庄园、绿色果园、休闲农场等,推动当地及周边养老养生产业的发展,从而完善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当地及周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有利于改善地方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指出: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依托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培育发展卫星城,依托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国家对特色小镇的顶层设计来看,还是从特色小镇的实践探索来看,大城市周边都是特色小镇的集中培育地,是打造特色小镇尤其是康养小镇的具有优势地(有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等),是社会资本最理想的投资地,也是特色小镇最易成功之地。就特色小镇而言,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产业特色突出、绿色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一方面,特色小镇是承接大城市功能的着力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如加速村镇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河道治理等村镇配套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带动力量。
……
ISBN9787516417874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陈青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