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行为设计学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前期“设计”,有效地转化某个特定行动,如果设计不到位,行为就不会发生。
1. 为什么游戏让人欲罢不能、为什么你总是购买某种品牌的商品、为什么有些文章可以突破千万转发、为什么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会让人产生敬畏感,为什么你拿出手机会不自觉地点开微信。
2. 一切“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都离不开行为设计,这些都是“设计”出来的!
3. 习惯改变、用户体验、消费者购买、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品牌推广、社会影响、员工管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行为设计。
4. 换句话说,只要有行为,就离不开行为设计。
5. 四册套系,自成体系,完整演绎行为设计学应用闭环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揭秘创意背后的情感引力和逻辑说服力,一本书帮你创意“粘在”他人头脑里。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体验时代的思维法则,一本关于人性和套路的书 。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为改革者提供了有效的思维策略。改变未必容易,但这套逻辑起码能让人看清问题、找到对策。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揭秘决策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漏洞,一本书帮你搞定“选择恐惧症”。
6.专家背书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专业背书;刘轩,徐志斌,馒头商学院CEO,樊登读书会,得到万维钢,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自发推荐。
名人推荐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专业背书;刘轩,徐志斌,馒头商学院CEO,樊登读书会,得到万维钢,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自发推荐。
美国硅谷、创业圈、商业圈奉为行动圣经。
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中提到:“行为设计学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去钻研的东西。”
互联网产品和运营一直非常注重用户行为经济学,即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来优化产品、优化运营和市场工作。行为设计就是优化这一环节的重心所在,简单说,让用户从第一次接触、第一眼看到开始,到提高留存,顺畅地完成付费、多次复购,是行为设计的关键。这已成为互联网人必须储备的知识点之一。
——徐志斌,见实科技CEO,《小群效应》作者
希思兄弟的书,满满的都是套路。你对待它的正确态度,就是当成武功秘籍……或者菜谱。
——万维刚,物理学家、专栏作者
媒体推荐
"如果你曾经被《零成本改变》和《让创意更有黏性》中简洁有效的方法震撼,就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作者是非常少见的学术兄弟组合,他们擅长的事就是归纳和总结出有心理学依据的方法。对了,还有一本拥有同样风格的书叫作《疯传》,是这兄弟俩的学生写的。他们的方法一定有效,否则怎么每本书都畅销?
——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我们知道有很多心理学的所谓研究结果不靠谱。但我想,我们了解这些研究并不是为了“学习正确的心理学”,而是为了掌握一两个平时办事能用上的心理学套路。希思兄弟的这本书,满满的都是“套路”。你对待这本书的正确态度,就是把它当成一本武功秘籍……或者菜谱。
——万维钢,物理学家、专栏作者
这是我读过的非常有趣、实用性非常强的书。书中带给我的新思路可以让我去激励员工,鼓舞消费者,和学生互动,甚至用于家庭休假计划。如果生命是一系列时刻的组合,可以说希思兄弟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谢丽尔·桑德伯格,“脸书”首席运营官、《向前一步》作者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每一页都是实用的见解和令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对于产品设计和会议策划人员,以及老师和家长来说,它具有同等重要的关联性。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
——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作者
作者简介
奇普·希思(Chip Heath),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与丹·希思共同著有全球畅销书《决断力》《让创意更有黏性》《瞬变》。
丹·希思(Dan Heath),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思睿)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
目录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第一章 决定性时刻 001
“高三学生签名日” 001
峰终定律:记住峰值,难忘结尾 005
对平淡无奇说“不” 011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017
第二章 瞬间思维 017
反转婚礼:用仪式感刷新自我 022
人们生来渴望里程碑 025
从核磁共振仪到“丛林大冒险” 027
企业不可忽略的3个重大时刻 033
1号诊所:那些零售银行错失的时刻 037
第一部分 欣喜时刻
第三章 峰值时刻 045
毕生难忘的“人性的审判” 045
进攻而非防守: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 053
3个要点,刺激欣喜感受 060
不治之症带来的“完美时刻” 064
第四章 打破脚本 069
度假中的乔西:如何打造一流服务? 069
非常规会议:让员工走出去寻找创意 077
惊讶心理学:新鲜感的威力巨大 082
欣喜时刻要点小结 086
2 号诊所:如何为老套无味的会议重新赋予新鲜感? 088
如何打造决定性时刻? 089
第二部分 认知时刻
第五章 被现实“绊倒” 097
引发恶心和羞愧:孟加拉乡村的卫生改革 097
真相让人觉醒 102
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104
从冒险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111
第六章 突破认知 111
鼓励我们突破自我的,往往是别人 115
助推认知:“高标准+ 信心”和“方向+ 支持” 119
让失败成为轻松的谈资 123
认知时刻要点小结 128
3 号诊所 为一家中餐馆升级 130
第三部分 荣耀时刻
第七章 认可他人 137
赞美的力量: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137
真诚的赞美给予员工自豪感 141
感谢信:放大捐赠者的体贴入微 146
面对面感恩的幸福时刻 149
改变人生的“5千米跑” 153
第八章 多设里程碑 153
升级:为目标设置关卡和层级 156
回顾以往,挖掘成就 159
明智的管理思维:用小目标支撑大目标 160
视觉标志触发荣耀时刻 164
从“中点线”到“终点线” 166
在静坐示威中抑制恐惧 169
第九章 锻炼勇气 169
暴露疗法:让蜘蛛从手上爬过 173
事先储存默认反应 176
练习勇气,缓解焦虑 178
敢于站出来,就会有人跟随你 181
荣耀时刻要点小结 184
4号诊所 老板恍然醒悟—原来没人愿意听我的 186
第四部分 连接时刻
第十章 共同使命感 195
夏普体验:给病人最棒的医疗保健体验 195
全员参与才会“万众一心” 200
共同经历磨难的团队最有凝聚力 203
使命感:引领激情,无往不胜 205
家访拯救了美国最差的学校 211
第十一章 加深感情 211
给予回应让情感更坚固 218
你来我往:亲密关系的魔法 225
连接时刻要点小结 233
5 号诊所 如何对抗“各行其是”的心态? 235
第十二章 宝贵时刻 239
如何将普通时刻转化为特殊时刻? 239
抓住顿悟,立即行动 244
难忘病房中“温暖”的雪 248
后 记 如何处理创伤时刻? 253
致 谢 259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前言何为创意黏性?V
01简单精炼核心信息001
西南航空的核心:“全球票价最低的航空公司”006
善用倒金字塔结构,避免埋没导语009
信息传递的轻重缓急011
抓住核心,有效避免决策瘫痪013
创意诊断017
人名、人名,还是人名023
一句话传递核心观念025
简单=核心 + 精炼028
谚语的力量029
掌上电脑为什么只有四个功能032
利用已有认知,再加一点儿034
葡萄柚和柚子,了解认知图式036
从简单到复杂040
好莱坞电影的高概念营销042
生成性类比045
简单永流传047让创意更有黏性 II
02意外吸引和维持注意049
吸引他人的注意053
意料之外的广告方案053
激发惊讶眉056
出乎意料不是赚取噱头057
HENSION 与 PHRAUG058
帮顾客包装其他店买的礼物062
一堂别开生面的新闻入门课064
维持他人的注意071
土星光环之谜071
剧本里的“转折点”074
好奇心的“缺口理论”077
克服过度自信082
知识越多,缺口越多083
月球漫步与口袋型收音机089
03具体帮人理解记忆095
200 万英亩土地和汉密尔顿山荒地098
给认知做减法103
具体的词语更好记忆105
记忆的魔术贴理论109
褐眼睛、蓝眼睛111
通往抽象之路:蓝图与机器114
具体有助于协同117
把 PPT 变成情景剧118目 录 III
具体的任务更易得到结果121
红色文件夹和未来电脑122
把观点变得具体130
04可信让人愿意相信135
追寻可信之路139
反权威带来的可信度142
细节的力量145
陪审员与黑武士牙刷146
统计数据带来内在可信150
人性尺度原理153
西纳特拉测试和顺风物流162
可以吃的布料165
汉堡里的牛肉在哪里168
可检验性认证170
新手球员培训176
05情感使人关心在乎181
令人恐惧的“真相”广告186
关联和语义夸张189
克服语义夸张193
诉诸自身利益196
哪种文案会使人订购有线电视200
马斯洛需求理论203
食在伊拉克207
爆米花机和政治学209
别把德克萨斯州弄乱219
我为什么要保护双钢琴音乐224
06故事促人起而行动231
公司餐厅里的行话235
人们如何理解故事237
故事即启发:贾里德的故事249
伯乐的艺术257
挑战情节260
联系情节261
创造情节263
世界银行的故事265
会议记录故事书270
结语?—?黏性如此产生273
附录 1黏性建议293
附录 2便捷指南333
附录 3章节注释339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第一章 阻碍有效决策的四大思维陷阱001
思维陷阱 1:思维狭隘 003
思维陷阱 2:证实倾向 005
思维陷阱 3:短期情绪 007
思维陷阱 4:过度自信 011
一次成功的职业选择:如何避开所有思维陷阱 015
WRAP 决策流程 019
第二章 避免思维狭隘033
要或不要,能或不能:选择只有两种吗? 035
选项背后的终极目标,指引你做出明智决策 038
犹豫不决时,先分析机会成本 047
消失选项测试:丢掉现有选项,你还能想出新的可能
性吗? 052
本章小结 056
第三章 多目标追踪059
从不同角度,同时考虑多个选项 061
一个方案改 6 次 Vs 6 个方案快速筛选 065
小 心“ 虚 假 ” 选 项: 24 种 果 酱 反 而 不 利 于 消 费 决
策 069
预防心态和进取心态 073
本章小结 082
第四章 借助外脑:咨询解决过同样问题?
的人085
从外部寻找:竞争分析、基准数据和最优方法 087
从内部寻找:以往的成功经验 089
写下问题列表:同类决策以往会考虑的所有问题 093
类比法:科学家高效决策的秘密 102
本章小结 113
第五章 克服证实倾向117
魔鬼代 言人:务必听取反面意见 119
学会提问:探究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 130
用假设法进行批判性思维 139
本章小结 147
第六章 缩小,放大149
常用外部意见,避免信息失真 151
搜索基本比率,从数字中窥探决策线索 158
Genba:到特定的地方查证特定的信息 167
本章小结 175
第七章 尝试177
先尝试,再迭代,最后决定 179
能实验,就不要去猜测 186
面试错觉:纸上谈兵不如实际行动 196
本章小结 203
第八章 战胜短期情绪207
在冲动决定之前,先暂停一下 209
10-10-10 法则: 10 分钟、 10 个月、 10 年后,我会
如何看待此刻的选择 214
小心认知偏见:曝光效应和损失厌恶 219
解释水平理论:离问题越远的人越能参透本质,做
出好决策 227
本章小结 232
第九章 尊重你的核心重点235
选择各有千秋,怎么办? 237
人不是“理性机器”,尊重情绪,找到内在核心重
点 243
精简次要事项,专注重要事项 252
本章小结 259
第十章 预防过度自信263
对结果进行最佳和最差预期 265
事前析误:假设决策失败,造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
么 274
事前预演:针对未来可能的种种结局,要提前做好应
对措施 282
安全系数:提前控制无法预测的结果 284
真实工作预览:光鲜亮丽不如丑话说在前 286
本章小结 296
第十一章 设置一个止损点299
打破行为惯性,及时止损 301
设置保本底线,同时做出大胆决策 307
身边的止损点:独立包装薯片和论文最后期限 312
出乎意料的问题和意想不到的成功 319
本章小结 327
第十二章 决策流程的公正性329
群体决策是中庸之道还是集体的智慧 331
如何看待各方对此决策的认可程度 339
充分信任决策流程 347
本章小结 350
后续步骤 353
推荐书目 355
案例研讨 359
克服障碍 371
注 释 379
致 谢 423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第一章 决定性时刻 001
“高三学生签名日” 001
峰终定律:记住峰值,难忘结尾 005
对平淡无奇说“不” 011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017
第二章 瞬间思维 017
反转婚礼:用仪式感刷新自我 022
人们生来渴望里程碑 025
从核磁共振仪到“丛林大冒险” 027
企业不可忽略的3个重大时刻 033
1号诊所:那些零售银行错失的时刻 037
第一部分 欣喜时刻
第三章 峰值时刻 045
毕生难忘的“人性的审判” 045
进攻而非防守: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 053
3个要点,刺激欣喜感受 060
不治之症带来的“完美时刻” 064
第四章 打破脚本 069
度假中的乔西:如何打造一流服务? 069
非常规会议:让员工走出去寻找创意 077
惊讶心理学:新鲜感的威力巨大 082
欣喜时刻要点小结 086
2 号诊所:如何为老套无味的会议重新赋予新鲜感? 088
如何打造决定性时刻? 089
第二部分 认知时刻
第五章 被现实“绊倒” 097
引发恶心和羞愧:孟加拉乡村的卫生改革 097
真相让人觉醒 102
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104
从冒险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111
第六章 突破认知 111
鼓励我们突破自我的,往往是别人 115
助推认知:“高标准+ 信心”和“方向+ 支持” 119
让失败成为轻松的谈资 123
认知时刻要点小结 128
3 号诊所 为一家中餐馆升级 130
第三部分 荣耀时刻
第七章 认可他人 137
赞美的力量: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137
真诚的赞美给予员工自豪感 141
感谢信:放大捐赠者的体贴入微 146
面对面感恩的幸福时刻 149
改变人生的“5千米跑” 153
第八章 多设里程碑 153
升级:为目标设置关卡和层级 156
回顾以往,挖掘成就 159
明智的管理思维:用小目标支撑大目标 160
视觉标志触发荣耀时刻 164
从“中点线”到“终点线” 166
在静坐示威中抑制恐惧 169
第九章 锻炼勇气 169
暴露疗法:让蜘蛛从手上爬过 173
事先储存默认反应 176
练习勇气,缓解焦虑 178
敢于站出来,就会有人跟随你 181
荣耀时刻要点小结 184
4号诊所 老板恍然醒悟—原来没人愿意听我的 186
第四部分 连接时刻
第十章 共同使命感 195
夏普体验:给病人最棒的医疗保健体验 195
全员参与才会“万众一心” 200
共同经历磨难的团队最有凝聚力 203
使命感:引领激情,无往不胜 205
家访拯救了美国最差的学校 211
第十一章 加深感情 211
给予回应让情感更坚固 218
你来我往:亲密关系的魔法 225
连接时刻要点小结 233
5 号诊所 如何对抗“各行其是”的心态? 235
第十二章 宝贵时刻 239
如何将普通时刻转化为特殊时刻? 239
抓住顿悟,立即行动 244
难忘病房中“温暖”的雪 248
后 记 如何处理创伤时刻? 253
致 谢 259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前言 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三个事实 V
容器越大= 食量越大 V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 VIII
自我控制力终会耗尽 XIII
说服老板:疯狂的手套展 XVII
怎么让美国人改喝低脂牛奶? XX
改变三部曲:没钱没势也可以改变 XXIII
拯救10 万条生命 XXV
小结 XXIX
第一部分 指挥骑象人
第一章 找到亮点 003
虾蟹和甘薯叶:改善营养不良的秘方 005
找出特例,复制经验 012
规模不对等:小办法,大改变 021
错误的情绪偏好:坏比好强大 024
小结 027
第二章 制定关键举措 029
选项越多越疲惫 031
4 个关键举措,将拉美运输扭亏为盈 035
反面教材:令人费解的“食物金字塔” 043
虐童家长改过自新 047
一小群人如何挽救整个城市? 051
小结 056
第三章 指明目标 059
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心 061
“不出屋就能看完病”的愿景 065
人类惰性:将失败自我合理化 075
非黑即白目标:英国石油转型成功 077
安排好开始,设定好结尾 084
小结 089
第二部分 激励大象
第四章 找到感觉 093
塔吉特传奇:用视觉展示改变一切 095
先看见,再感觉,然后改变 099
“再生任务”游戏:重建癌症患者的认知 102
积极错觉:我们并不擅长自我评估 108
唤醒麻烦人物“阿提拉” 110
“火台”:用危机感引发改变 114
小结 118
第五章 缩小改变幅度 121
抢先起跑:让对方感觉目标很近 123
“5 分钟房间拯救行动” 128
债务雪球:快速还清债务的技巧 130
设定里程碑:将官僚惰性转变为前进的动力 136
从0 到10 量化奇迹 141
小目标,小胜利,触发积极行为 144
小结 148
第六章 影响他人 151
说服圣卢西亚人拯救鹦鹉 153
认同感:影响决策的关键要素 157
“探脚入门”:以张贴小标志为入口征询同意 163
成长心态能改变人生 166
把受挫碰壁当成学习 173
小结 180
第三部分 营造路径
第七章 调整环境 185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往往忽略了情境的力量 187
“自私学生”也会乐善好施 190
一键式简单调整 191
给药背心:降低护士的差错率 197
“静默驾驶舱”:让程序员清静地编写代码 200
如何战胜自我? 202
哈顿矩阵:预防伤害的思考系统 206
弃用自动转接系统,真正为客户服务 209
小结 212
第八章 培养习惯 213
毒品成瘾者自救成功 215
环境可以强化或淡化习惯 217
预设决定,触发下一步行动 221
如何培养有助于完成任务的习惯? 228
重建校园:加入秩序和连续性 231
小结 234
第九章 召集同伴 239
从众效应:行为会传染 241
进度跟踪表:给评审人压力 244
改变“酒驾”的聪明做法 249
激发民众,共同谴责恶劣行径 252
医院交接班制度的改革 260
给改革者一点儿自由空间 265
小结 268
结语 坚持改变 269
学会表扬“渐近”行为 269
滚雪球效应:小改变引发大改变 273
改变确有模式可循 275
附 录 279
行动框架 279
跨越障碍指南 280
推荐书目 285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前言 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三个事实 V
容器越大= 食量越大 V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 VIII
自我控制力终会耗尽 XIII
说服老板:疯狂的手套展 XVII
怎么让美国人改喝低脂牛奶? XX
改变三部曲:没钱没势也可以改变 XXIII
拯救10 万条生命 XXV
小结 XXIX
第一部分 指挥骑象人
第一章 找到亮点 003
虾蟹和甘薯叶:改善营养不良的秘方 005
找出特例,复制经验 012
规模不对等:小办法,大改变 021
错误的情绪偏好:坏比好强大 024
小结 027
第二章 制定关键举措 029
选项越多越疲惫 031
4 个关键举措,将拉美运输扭亏为盈 035
反面教材:令人费解的“食物金字塔” 043
虐童家长改过自新 047
一小群人如何挽救整个城市? 051
小结 056
第三章 指明目标 059
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心 061
“不出屋就能看完病”的愿景 065
人类惰性:将失败自我合理化 075
非黑即白目标:英国石油转型成功 077
安排好开始,设定好结尾 084
小结 089
第二部分 激励大象
第四章 找到感觉 093
塔吉特传奇:用视觉展示改变一切 095
先看见,再感觉,然后改变 099
“再生任务”游戏:重建癌症患者的认知 102
积极错觉:我们并不擅长自我评估 108
唤醒麻烦人物“阿提拉” 110
“火台”:用危机感引发改变 114
小结 118
第五章 缩小改变幅度 121
抢先起跑:让对方感觉目标很近 123
“5 分钟房间拯救行动” 128
债务雪球:快速还清债务的技巧 130
设定里程碑:将官僚惰性转变为前进的动力 136
从0 到10 量化奇迹 141
小目标,小胜利,触发积极行为 144
小结 148
第六章 影响他人 151
说服圣卢西亚人拯救鹦鹉 153
认同感:影响决策的关键要素 157
“探脚入门”:以张贴小标志为入口征询同意 163
成长心态能改变人生 166
把受挫碰壁当成学习 173
小结 180
第三部分 营造路径
第七章 调整环境 185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往往忽略了情境的力量 187
“自私学生”也会乐善好施 190
一键式简单调整 191
给药背心:降低护士的差错率 197
“静默驾驶舱”:让程序员清静地编写代码 200
如何战胜自我? 202
哈顿矩阵:预防伤害的思考系统 206
弃用自动转接系统,真正为客户服务 209
小结 212
第八章 培养习惯 213
毒品成瘾者自救成功 215
环境可以强化或淡化习惯 217
预设决定,触发下一步行动 221
如何培养有助于完成任务的习惯? 228
重建校园:加入秩序和连续性 231
小结 234
第九章 召集同伴 239
从众效应:行为会传染 241
进度跟踪表:给评审人压力 244
改变“酒驾”的聪明做法 249
激发民众,共同谴责恶劣行径 252
医院交接班制度的改革 260
给改革者一点儿自由空间 265
小结 268
结语 坚持改变 269
学会表扬“渐近”行为 269
滚雪球效应:小改变引发大改变 273
改变确有模式可循 275
附 录 279
行动框架 279
跨越障碍指南 280
推荐书目 285
注 释 263
文摘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回想一下,你入职第一天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
若说你入职第一天的体验算不上一个决定性时刻,这说法过分吗?
我们从感觉自己不受重视的员工那里听到,很多人入职第一天的体验都是这样的:你来到办公室,前台接待员以为你要等到下一周才会来报到。你被人带到一张办公桌前,桌上有一台显示器和一条网络电缆,另外还有一个文件夹,却没有摆放电脑主机。办公椅上还残留着上一任主人的屁股印,就像是一具人体工学的臀部化石。
你的上司还没有来。前台接待员给了你一份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说明让你阅读,然后对你说:“你先看看这个,我过几个小时后再过来好吗?”关于职场性骚扰的规范既全面又冗长,你对你的同事不禁有些生疑。
终于,一位在同楼层办公的热情同事过来向你做自我介绍,然后匆匆带着你到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打断了11 个人的工作,把你介绍给他们。这让你担心自己是不是在入职的第一个小时里就把所有同事都给招惹了一遍。你立刻就把他们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除了莱斯特。关于性骚扰的规章是不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呢?
这种情形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
人们对员工入职第一天的关注少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为新来的团队成员打造归属感和被重视感的良机,错过真是可惜。想象一下,如果你拿对待新员工的态度来对待初次约会的对象,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我还有几场会议要开,你先坐在副驾驶座上等我,我几个小时后再回来好吗?”
想要避免诸如此类的疏忽,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何时何地会需要特殊时刻的出现。我们必须学会瞬间思维,辨识出哪些时机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这种“辨识时刻”的习惯或许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别扭。举例来说,在企业中,每个人都紧盯着目标。时间只有在被用来凸显或衡量我们的目标时才有意义—目标就是全部。
然而对于个人来说,时刻才是重中之重。时刻让我们铭记,也让我们珍惜。诚然,我们会因跑完一次马拉松或是成功签约一位大客户而庆祝目标的实现,但是,成就的载体毕竟还是一个个的瞬间。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既定的重大时刻:生日、婚礼及毕业典礼这些自不必说,另外还有节庆、葬礼,以及政治上的传统。在我们看来,这些时刻都是“自然存在”的,但是不要忘了,这每一个时刻都是人类发明的产物,都是想要给时间安插一定形态的无名作者们脑中的构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瞬间思维”:在单调的生命中,寻找应该凸显的节点。
我们将会探讨三种值得凸显的事件:转变事件、里程碑事件,以及低谷事件。转变是一种很典型的决定性时刻。许多文化都拥有自己的“成人礼”,比如犹太教中为男孩和女孩举办的成人礼,或是墨西哥的成人礼等。在巴西亚马孙的萨特利–马维部落, 13岁的男孩要戴上一双手套—里面装满了愤怒的、随时准备发动攻击的蚂蚁—直到双手伤痕累累之后才算成人。1不用多想,一定有人问过:“我们怎样才能让难熬的青春期显得更为艰难呢?”
成人仪式是一条界线,意在让从青少年到成年这种原本缓慢的进化变得泾渭分明。昨天,我还是个孩子;而今天过后,我就是个成年人了(一个双手被叮咬肿胀的成年人)。
和里程碑事件与低谷事件一样,转变事件也是自然的决定性时刻。无论有没有举办婚礼,结婚这一转变都是生命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些自然而来的决定性时刻有多么重要,我们就能够对之加以塑造,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将这些时刻打造得更加让人难忘和有意义。
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看到,入职第一天这段体验是值得投资的。对于新员工来说,入职第一天可谓将三大转变融于一体:脑力上的转变(新的工作)、社交上的转变(新的朋友),以及环境上的转变(新的场所)。不应该在入职第一天围绕任务清单上的一堆官僚习气浓重的事项展开体验,而应该将其打造成一个“峰值时刻”。
拉尼·洛伦茨·弗莱伊懂得这其中的机遇。弗莱伊曾在约翰迪尔公司的国际品牌策略和市场营销部门供职,她听公司在亚洲的高管们说,他们在员工的团结和留任方面力不从心。弗莱伊表示:“约翰迪尔在亚洲不算非常知名的品牌,不像在美国的中西部,祖父一辈估计人人都有一辆约翰迪尔拖拉机。”出于这个原因,员工们对于这个品牌缺乏情感认同。
弗莱伊和她在品牌团队的同事们看到了一个搭建认同感的机遇,而这个机遇必须要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打造。团队与客户体验顾问刘易斯·卡蓬协作,设计出所谓的“第一日体验”。2 他们希望员工能这样度过入职的第一天(你或许会发现一些与上文中的第一日体验的不同之处)。
行为设计学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前期“设计”,有效地转化某个特定行动,如果设计不到位,行为就不会发生。
1. 为什么游戏让人欲罢不能、为什么你总是购买某种品牌的商品、为什么有些文章可以突破千万转发、为什么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会让人产生敬畏感,为什么你拿出手机会不自觉地点开微信。
2. 一切“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都离不开行为设计,这些都是“设计”出来的!
3. 习惯改变、用户体验、消费者购买、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品牌推广、社会影响、员工管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行为设计。
4. 换句话说,只要有行为,就离不开行为设计。
5. 四册套系,自成体系,完整演绎行为设计学应用闭环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揭秘创意背后的情感引力和逻辑说服力,一本书帮你创意“粘在”他人头脑里。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体验时代的思维法则,一本关于人性和套路的书 。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为改革者提供了有效的思维策略。改变未必容易,但这套逻辑起码能让人看清问题、找到对策。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揭秘决策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漏洞,一本书帮你搞定“选择恐惧症”。
6.专家背书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专业背书;刘轩,徐志斌,馒头商学院CEO,樊登读书会,得到万维钢,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自发推荐。
名人推荐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专业背书;刘轩,徐志斌,馒头商学院CEO,樊登读书会,得到万维钢,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自发推荐。
美国硅谷、创业圈、商业圈奉为行动圣经。
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中提到:“行为设计学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去钻研的东西。”
互联网产品和运营一直非常注重用户行为经济学,即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来优化产品、优化运营和市场工作。行为设计就是优化这一环节的重心所在,简单说,让用户从第一次接触、第一眼看到开始,到提高留存,顺畅地完成付费、多次复购,是行为设计的关键。这已成为互联网人必须储备的知识点之一。
——徐志斌,见实科技CEO,《小群效应》作者
希思兄弟的书,满满的都是套路。你对待它的正确态度,就是当成武功秘籍……或者菜谱。
——万维刚,物理学家、专栏作者
媒体推荐
"如果你曾经被《零成本改变》和《让创意更有黏性》中简洁有效的方法震撼,就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作者是非常少见的学术兄弟组合,他们擅长的事就是归纳和总结出有心理学依据的方法。对了,还有一本拥有同样风格的书叫作《疯传》,是这兄弟俩的学生写的。他们的方法一定有效,否则怎么每本书都畅销?
——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我们知道有很多心理学的所谓研究结果不靠谱。但我想,我们了解这些研究并不是为了“学习正确的心理学”,而是为了掌握一两个平时办事能用上的心理学套路。希思兄弟的这本书,满满的都是“套路”。你对待这本书的正确态度,就是把它当成一本武功秘籍……或者菜谱。
——万维钢,物理学家、专栏作者
这是我读过的非常有趣、实用性非常强的书。书中带给我的新思路可以让我去激励员工,鼓舞消费者,和学生互动,甚至用于家庭休假计划。如果生命是一系列时刻的组合,可以说希思兄弟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谢丽尔·桑德伯格,“脸书”首席运营官、《向前一步》作者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每一页都是实用的见解和令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对于产品设计和会议策划人员,以及老师和家长来说,它具有同等重要的关联性。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
——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作者
作者简介
奇普·希思(Chip Heath),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与丹·希思共同著有全球畅销书《决断力》《让创意更有黏性》《瞬变》。
丹·希思(Dan Heath),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思睿)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
目录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第一章 决定性时刻 001
“高三学生签名日” 001
峰终定律:记住峰值,难忘结尾 005
对平淡无奇说“不” 011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017
第二章 瞬间思维 017
反转婚礼:用仪式感刷新自我 022
人们生来渴望里程碑 025
从核磁共振仪到“丛林大冒险” 027
企业不可忽略的3个重大时刻 033
1号诊所:那些零售银行错失的时刻 037
第一部分 欣喜时刻
第三章 峰值时刻 045
毕生难忘的“人性的审判” 045
进攻而非防守: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 053
3个要点,刺激欣喜感受 060
不治之症带来的“完美时刻” 064
第四章 打破脚本 069
度假中的乔西:如何打造一流服务? 069
非常规会议:让员工走出去寻找创意 077
惊讶心理学:新鲜感的威力巨大 082
欣喜时刻要点小结 086
2 号诊所:如何为老套无味的会议重新赋予新鲜感? 088
如何打造决定性时刻? 089
第二部分 认知时刻
第五章 被现实“绊倒” 097
引发恶心和羞愧:孟加拉乡村的卫生改革 097
真相让人觉醒 102
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104
从冒险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111
第六章 突破认知 111
鼓励我们突破自我的,往往是别人 115
助推认知:“高标准+ 信心”和“方向+ 支持” 119
让失败成为轻松的谈资 123
认知时刻要点小结 128
3 号诊所 为一家中餐馆升级 130
第三部分 荣耀时刻
第七章 认可他人 137
赞美的力量: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137
真诚的赞美给予员工自豪感 141
感谢信:放大捐赠者的体贴入微 146
面对面感恩的幸福时刻 149
改变人生的“5千米跑” 153
第八章 多设里程碑 153
升级:为目标设置关卡和层级 156
回顾以往,挖掘成就 159
明智的管理思维:用小目标支撑大目标 160
视觉标志触发荣耀时刻 164
从“中点线”到“终点线” 166
在静坐示威中抑制恐惧 169
第九章 锻炼勇气 169
暴露疗法:让蜘蛛从手上爬过 173
事先储存默认反应 176
练习勇气,缓解焦虑 178
敢于站出来,就会有人跟随你 181
荣耀时刻要点小结 184
4号诊所 老板恍然醒悟—原来没人愿意听我的 186
第四部分 连接时刻
第十章 共同使命感 195
夏普体验:给病人最棒的医疗保健体验 195
全员参与才会“万众一心” 200
共同经历磨难的团队最有凝聚力 203
使命感:引领激情,无往不胜 205
家访拯救了美国最差的学校 211
第十一章 加深感情 211
给予回应让情感更坚固 218
你来我往:亲密关系的魔法 225
连接时刻要点小结 233
5 号诊所 如何对抗“各行其是”的心态? 235
第十二章 宝贵时刻 239
如何将普通时刻转化为特殊时刻? 239
抓住顿悟,立即行动 244
难忘病房中“温暖”的雪 248
后 记 如何处理创伤时刻? 253
致 谢 259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前言何为创意黏性?V
01简单精炼核心信息001
西南航空的核心:“全球票价最低的航空公司”006
善用倒金字塔结构,避免埋没导语009
信息传递的轻重缓急011
抓住核心,有效避免决策瘫痪013
创意诊断017
人名、人名,还是人名023
一句话传递核心观念025
简单=核心 + 精炼028
谚语的力量029
掌上电脑为什么只有四个功能032
利用已有认知,再加一点儿034
葡萄柚和柚子,了解认知图式036
从简单到复杂040
好莱坞电影的高概念营销042
生成性类比045
简单永流传047让创意更有黏性 II
02意外吸引和维持注意049
吸引他人的注意053
意料之外的广告方案053
激发惊讶眉056
出乎意料不是赚取噱头057
HENSION 与 PHRAUG058
帮顾客包装其他店买的礼物062
一堂别开生面的新闻入门课064
维持他人的注意071
土星光环之谜071
剧本里的“转折点”074
好奇心的“缺口理论”077
克服过度自信082
知识越多,缺口越多083
月球漫步与口袋型收音机089
03具体帮人理解记忆095
200 万英亩土地和汉密尔顿山荒地098
给认知做减法103
具体的词语更好记忆105
记忆的魔术贴理论109
褐眼睛、蓝眼睛111
通往抽象之路:蓝图与机器114
具体有助于协同117
把 PPT 变成情景剧118目 录 III
具体的任务更易得到结果121
红色文件夹和未来电脑122
把观点变得具体130
04可信让人愿意相信135
追寻可信之路139
反权威带来的可信度142
细节的力量145
陪审员与黑武士牙刷146
统计数据带来内在可信150
人性尺度原理153
西纳特拉测试和顺风物流162
可以吃的布料165
汉堡里的牛肉在哪里168
可检验性认证170
新手球员培训176
05情感使人关心在乎181
令人恐惧的“真相”广告186
关联和语义夸张189
克服语义夸张193
诉诸自身利益196
哪种文案会使人订购有线电视200
马斯洛需求理论203
食在伊拉克207
爆米花机和政治学209
别把德克萨斯州弄乱219
我为什么要保护双钢琴音乐224
06故事促人起而行动231
公司餐厅里的行话235
人们如何理解故事237
故事即启发:贾里德的故事249
伯乐的艺术257
挑战情节260
联系情节261
创造情节263
世界银行的故事265
会议记录故事书270
结语?—?黏性如此产生273
附录 1黏性建议293
附录 2便捷指南333
附录 3章节注释339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第一章 阻碍有效决策的四大思维陷阱001
思维陷阱 1:思维狭隘 003
思维陷阱 2:证实倾向 005
思维陷阱 3:短期情绪 007
思维陷阱 4:过度自信 011
一次成功的职业选择:如何避开所有思维陷阱 015
WRAP 决策流程 019
第二章 避免思维狭隘033
要或不要,能或不能:选择只有两种吗? 035
选项背后的终极目标,指引你做出明智决策 038
犹豫不决时,先分析机会成本 047
消失选项测试:丢掉现有选项,你还能想出新的可能
性吗? 052
本章小结 056
第三章 多目标追踪059
从不同角度,同时考虑多个选项 061
一个方案改 6 次 Vs 6 个方案快速筛选 065
小 心“ 虚 假 ” 选 项: 24 种 果 酱 反 而 不 利 于 消 费 决
策 069
预防心态和进取心态 073
本章小结 082
第四章 借助外脑:咨询解决过同样问题?
的人085
从外部寻找:竞争分析、基准数据和最优方法 087
从内部寻找:以往的成功经验 089
写下问题列表:同类决策以往会考虑的所有问题 093
类比法:科学家高效决策的秘密 102
本章小结 113
第五章 克服证实倾向117
魔鬼代 言人:务必听取反面意见 119
学会提问:探究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 130
用假设法进行批判性思维 139
本章小结 147
第六章 缩小,放大149
常用外部意见,避免信息失真 151
搜索基本比率,从数字中窥探决策线索 158
Genba:到特定的地方查证特定的信息 167
本章小结 175
第七章 尝试177
先尝试,再迭代,最后决定 179
能实验,就不要去猜测 186
面试错觉:纸上谈兵不如实际行动 196
本章小结 203
第八章 战胜短期情绪207
在冲动决定之前,先暂停一下 209
10-10-10 法则: 10 分钟、 10 个月、 10 年后,我会
如何看待此刻的选择 214
小心认知偏见:曝光效应和损失厌恶 219
解释水平理论:离问题越远的人越能参透本质,做
出好决策 227
本章小结 232
第九章 尊重你的核心重点235
选择各有千秋,怎么办? 237
人不是“理性机器”,尊重情绪,找到内在核心重
点 243
精简次要事项,专注重要事项 252
本章小结 259
第十章 预防过度自信263
对结果进行最佳和最差预期 265
事前析误:假设决策失败,造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
么 274
事前预演:针对未来可能的种种结局,要提前做好应
对措施 282
安全系数:提前控制无法预测的结果 284
真实工作预览:光鲜亮丽不如丑话说在前 286
本章小结 296
第十一章 设置一个止损点299
打破行为惯性,及时止损 301
设置保本底线,同时做出大胆决策 307
身边的止损点:独立包装薯片和论文最后期限 312
出乎意料的问题和意想不到的成功 319
本章小结 327
第十二章 决策流程的公正性329
群体决策是中庸之道还是集体的智慧 331
如何看待各方对此决策的认可程度 339
充分信任决策流程 347
本章小结 350
后续步骤 353
推荐书目 355
案例研讨 359
克服障碍 371
注 释 379
致 谢 423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第一章 决定性时刻 001
“高三学生签名日” 001
峰终定律:记住峰值,难忘结尾 005
对平淡无奇说“不” 011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017
第二章 瞬间思维 017
反转婚礼:用仪式感刷新自我 022
人们生来渴望里程碑 025
从核磁共振仪到“丛林大冒险” 027
企业不可忽略的3个重大时刻 033
1号诊所:那些零售银行错失的时刻 037
第一部分 欣喜时刻
第三章 峰值时刻 045
毕生难忘的“人性的审判” 045
进攻而非防守: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 053
3个要点,刺激欣喜感受 060
不治之症带来的“完美时刻” 064
第四章 打破脚本 069
度假中的乔西:如何打造一流服务? 069
非常规会议:让员工走出去寻找创意 077
惊讶心理学:新鲜感的威力巨大 082
欣喜时刻要点小结 086
2 号诊所:如何为老套无味的会议重新赋予新鲜感? 088
如何打造决定性时刻? 089
第二部分 认知时刻
第五章 被现实“绊倒” 097
引发恶心和羞愧:孟加拉乡村的卫生改革 097
真相让人觉醒 102
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104
从冒险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111
第六章 突破认知 111
鼓励我们突破自我的,往往是别人 115
助推认知:“高标准+ 信心”和“方向+ 支持” 119
让失败成为轻松的谈资 123
认知时刻要点小结 128
3 号诊所 为一家中餐馆升级 130
第三部分 荣耀时刻
第七章 认可他人 137
赞美的力量: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137
真诚的赞美给予员工自豪感 141
感谢信:放大捐赠者的体贴入微 146
面对面感恩的幸福时刻 149
改变人生的“5千米跑” 153
第八章 多设里程碑 153
升级:为目标设置关卡和层级 156
回顾以往,挖掘成就 159
明智的管理思维:用小目标支撑大目标 160
视觉标志触发荣耀时刻 164
从“中点线”到“终点线” 166
在静坐示威中抑制恐惧 169
第九章 锻炼勇气 169
暴露疗法:让蜘蛛从手上爬过 173
事先储存默认反应 176
练习勇气,缓解焦虑 178
敢于站出来,就会有人跟随你 181
荣耀时刻要点小结 184
4号诊所 老板恍然醒悟—原来没人愿意听我的 186
第四部分 连接时刻
第十章 共同使命感 195
夏普体验:给病人最棒的医疗保健体验 195
全员参与才会“万众一心” 200
共同经历磨难的团队最有凝聚力 203
使命感:引领激情,无往不胜 205
家访拯救了美国最差的学校 211
第十一章 加深感情 211
给予回应让情感更坚固 218
你来我往:亲密关系的魔法 225
连接时刻要点小结 233
5 号诊所 如何对抗“各行其是”的心态? 235
第十二章 宝贵时刻 239
如何将普通时刻转化为特殊时刻? 239
抓住顿悟,立即行动 244
难忘病房中“温暖”的雪 248
后 记 如何处理创伤时刻? 253
致 谢 259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前言 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三个事实 V
容器越大= 食量越大 V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 VIII
自我控制力终会耗尽 XIII
说服老板:疯狂的手套展 XVII
怎么让美国人改喝低脂牛奶? XX
改变三部曲:没钱没势也可以改变 XXIII
拯救10 万条生命 XXV
小结 XXIX
第一部分 指挥骑象人
第一章 找到亮点 003
虾蟹和甘薯叶:改善营养不良的秘方 005
找出特例,复制经验 012
规模不对等:小办法,大改变 021
错误的情绪偏好:坏比好强大 024
小结 027
第二章 制定关键举措 029
选项越多越疲惫 031
4 个关键举措,将拉美运输扭亏为盈 035
反面教材:令人费解的“食物金字塔” 043
虐童家长改过自新 047
一小群人如何挽救整个城市? 051
小结 056
第三章 指明目标 059
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心 061
“不出屋就能看完病”的愿景 065
人类惰性:将失败自我合理化 075
非黑即白目标:英国石油转型成功 077
安排好开始,设定好结尾 084
小结 089
第二部分 激励大象
第四章 找到感觉 093
塔吉特传奇:用视觉展示改变一切 095
先看见,再感觉,然后改变 099
“再生任务”游戏:重建癌症患者的认知 102
积极错觉:我们并不擅长自我评估 108
唤醒麻烦人物“阿提拉” 110
“火台”:用危机感引发改变 114
小结 118
第五章 缩小改变幅度 121
抢先起跑:让对方感觉目标很近 123
“5 分钟房间拯救行动” 128
债务雪球:快速还清债务的技巧 130
设定里程碑:将官僚惰性转变为前进的动力 136
从0 到10 量化奇迹 141
小目标,小胜利,触发积极行为 144
小结 148
第六章 影响他人 151
说服圣卢西亚人拯救鹦鹉 153
认同感:影响决策的关键要素 157
“探脚入门”:以张贴小标志为入口征询同意 163
成长心态能改变人生 166
把受挫碰壁当成学习 173
小结 180
第三部分 营造路径
第七章 调整环境 185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往往忽略了情境的力量 187
“自私学生”也会乐善好施 190
一键式简单调整 191
给药背心:降低护士的差错率 197
“静默驾驶舱”:让程序员清静地编写代码 200
如何战胜自我? 202
哈顿矩阵:预防伤害的思考系统 206
弃用自动转接系统,真正为客户服务 209
小结 212
第八章 培养习惯 213
毒品成瘾者自救成功 215
环境可以强化或淡化习惯 217
预设决定,触发下一步行动 221
如何培养有助于完成任务的习惯? 228
重建校园:加入秩序和连续性 231
小结 234
第九章 召集同伴 239
从众效应:行为会传染 241
进度跟踪表:给评审人压力 244
改变“酒驾”的聪明做法 249
激发民众,共同谴责恶劣行径 252
医院交接班制度的改革 260
给改革者一点儿自由空间 265
小结 268
结语 坚持改变 269
学会表扬“渐近”行为 269
滚雪球效应:小改变引发大改变 273
改变确有模式可循 275
附 录 279
行动框架 279
跨越障碍指南 280
推荐书目 285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前言 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三个事实 V
容器越大= 食量越大 V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 VIII
自我控制力终会耗尽 XIII
说服老板:疯狂的手套展 XVII
怎么让美国人改喝低脂牛奶? XX
改变三部曲:没钱没势也可以改变 XXIII
拯救10 万条生命 XXV
小结 XXIX
第一部分 指挥骑象人
第一章 找到亮点 003
虾蟹和甘薯叶:改善营养不良的秘方 005
找出特例,复制经验 012
规模不对等:小办法,大改变 021
错误的情绪偏好:坏比好强大 024
小结 027
第二章 制定关键举措 029
选项越多越疲惫 031
4 个关键举措,将拉美运输扭亏为盈 035
反面教材:令人费解的“食物金字塔” 043
虐童家长改过自新 047
一小群人如何挽救整个城市? 051
小结 056
第三章 指明目标 059
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心 061
“不出屋就能看完病”的愿景 065
人类惰性:将失败自我合理化 075
非黑即白目标:英国石油转型成功 077
安排好开始,设定好结尾 084
小结 089
第二部分 激励大象
第四章 找到感觉 093
塔吉特传奇:用视觉展示改变一切 095
先看见,再感觉,然后改变 099
“再生任务”游戏:重建癌症患者的认知 102
积极错觉:我们并不擅长自我评估 108
唤醒麻烦人物“阿提拉” 110
“火台”:用危机感引发改变 114
小结 118
第五章 缩小改变幅度 121
抢先起跑:让对方感觉目标很近 123
“5 分钟房间拯救行动” 128
债务雪球:快速还清债务的技巧 130
设定里程碑:将官僚惰性转变为前进的动力 136
从0 到10 量化奇迹 141
小目标,小胜利,触发积极行为 144
小结 148
第六章 影响他人 151
说服圣卢西亚人拯救鹦鹉 153
认同感:影响决策的关键要素 157
“探脚入门”:以张贴小标志为入口征询同意 163
成长心态能改变人生 166
把受挫碰壁当成学习 173
小结 180
第三部分 营造路径
第七章 调整环境 185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往往忽略了情境的力量 187
“自私学生”也会乐善好施 190
一键式简单调整 191
给药背心:降低护士的差错率 197
“静默驾驶舱”:让程序员清静地编写代码 200
如何战胜自我? 202
哈顿矩阵:预防伤害的思考系统 206
弃用自动转接系统,真正为客户服务 209
小结 212
第八章 培养习惯 213
毒品成瘾者自救成功 215
环境可以强化或淡化习惯 217
预设决定,触发下一步行动 221
如何培养有助于完成任务的习惯? 228
重建校园:加入秩序和连续性 231
小结 234
第九章 召集同伴 239
从众效应:行为会传染 241
进度跟踪表:给评审人压力 244
改变“酒驾”的聪明做法 249
激发民众,共同谴责恶劣行径 252
医院交接班制度的改革 260
给改革者一点儿自由空间 265
小结 268
结语 坚持改变 269
学会表扬“渐近”行为 269
滚雪球效应:小改变引发大改变 273
改变确有模式可循 275
附 录 279
行动框架 279
跨越障碍指南 280
推荐书目 285
注 释 263
文摘
入职第一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回想一下,你入职第一天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
若说你入职第一天的体验算不上一个决定性时刻,这说法过分吗?
我们从感觉自己不受重视的员工那里听到,很多人入职第一天的体验都是这样的:你来到办公室,前台接待员以为你要等到下一周才会来报到。你被人带到一张办公桌前,桌上有一台显示器和一条网络电缆,另外还有一个文件夹,却没有摆放电脑主机。办公椅上还残留着上一任主人的屁股印,就像是一具人体工学的臀部化石。
你的上司还没有来。前台接待员给了你一份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说明让你阅读,然后对你说:“你先看看这个,我过几个小时后再过来好吗?”关于职场性骚扰的规范既全面又冗长,你对你的同事不禁有些生疑。
终于,一位在同楼层办公的热情同事过来向你做自我介绍,然后匆匆带着你到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打断了11 个人的工作,把你介绍给他们。这让你担心自己是不是在入职的第一个小时里就把所有同事都给招惹了一遍。你立刻就把他们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除了莱斯特。关于性骚扰的规章是不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呢?
这种情形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
人们对员工入职第一天的关注少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为新来的团队成员打造归属感和被重视感的良机,错过真是可惜。想象一下,如果你拿对待新员工的态度来对待初次约会的对象,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我还有几场会议要开,你先坐在副驾驶座上等我,我几个小时后再回来好吗?”
想要避免诸如此类的疏忽,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何时何地会需要特殊时刻的出现。我们必须学会瞬间思维,辨识出哪些时机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这种“辨识时刻”的习惯或许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别扭。举例来说,在企业中,每个人都紧盯着目标。时间只有在被用来凸显或衡量我们的目标时才有意义—目标就是全部。
然而对于个人来说,时刻才是重中之重。时刻让我们铭记,也让我们珍惜。诚然,我们会因跑完一次马拉松或是成功签约一位大客户而庆祝目标的实现,但是,成就的载体毕竟还是一个个的瞬间。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既定的重大时刻:生日、婚礼及毕业典礼这些自不必说,另外还有节庆、葬礼,以及政治上的传统。在我们看来,这些时刻都是“自然存在”的,但是不要忘了,这每一个时刻都是人类发明的产物,都是想要给时间安插一定形态的无名作者们脑中的构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瞬间思维”:在单调的生命中,寻找应该凸显的节点。
我们将会探讨三种值得凸显的事件:转变事件、里程碑事件,以及低谷事件。转变是一种很典型的决定性时刻。许多文化都拥有自己的“成人礼”,比如犹太教中为男孩和女孩举办的成人礼,或是墨西哥的成人礼等。在巴西亚马孙的萨特利–马维部落, 13岁的男孩要戴上一双手套—里面装满了愤怒的、随时准备发动攻击的蚂蚁—直到双手伤痕累累之后才算成人。1不用多想,一定有人问过:“我们怎样才能让难熬的青春期显得更为艰难呢?”
成人仪式是一条界线,意在让从青少年到成年这种原本缓慢的进化变得泾渭分明。昨天,我还是个孩子;而今天过后,我就是个成年人了(一个双手被叮咬肿胀的成年人)。
和里程碑事件与低谷事件一样,转变事件也是自然的决定性时刻。无论有没有举办婚礼,结婚这一转变都是生命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些自然而来的决定性时刻有多么重要,我们就能够对之加以塑造,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将这些时刻打造得更加让人难忘和有意义。
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看到,入职第一天这段体验是值得投资的。对于新员工来说,入职第一天可谓将三大转变融于一体:脑力上的转变(新的工作)、社交上的转变(新的朋友),以及环境上的转变(新的场所)。不应该在入职第一天围绕任务清单上的一堆官僚习气浓重的事项展开体验,而应该将其打造成一个“峰值时刻”。
拉尼·洛伦茨·弗莱伊懂得这其中的机遇。弗莱伊曾在约翰迪尔公司的国际品牌策略和市场营销部门供职,她听公司在亚洲的高管们说,他们在员工的团结和留任方面力不从心。弗莱伊表示:“约翰迪尔在亚洲不算非常知名的品牌,不像在美国的中西部,祖父一辈估计人人都有一辆约翰迪尔拖拉机。”出于这个原因,员工们对于这个品牌缺乏情感认同。
弗莱伊和她在品牌团队的同事们看到了一个搭建认同感的机遇,而这个机遇必须要从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打造。团队与客户体验顾问刘易斯·卡蓬协作,设计出所谓的“第一日体验”。2 他们希望员工能这样度过入职的第一天(你或许会发现一些与上文中的第一日体验的不同之处)。
ISBN | 9787508697697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 奇普·希思 (Chip Heath)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