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政策宣示、一个合作平台、一项中国方案、一项公共产品,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持续追踪研究。本书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第一本由专业学者全面、深度围绕进博会主题出版的专业著作。从学术理论以及现实考察的角度,全方位解析进博会。
作者简介
邹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外交、中国周边安全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已出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和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等多部“一带一路”学术专著;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一带一路”相关研究课题。2015-2016年,受邀担任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总撰稿,该片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指导,是迄今为止中央层面最高规格的“一带一路”纪录片。
目录
引 言 / 1
一、 “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 / 2
二、 “各个国家的大合唱” / 6
第一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时空背景 / 13
一、 国际背景:保护主义与全球发展失衡 / 15
二、 国内背景:扩大内需与全面对外开放 / 22
三、 扩大进口:重塑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 / 30
第二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形成历程 / 39
一、 招展招商 / 41
二、 城市保障 / 46
三、 专业服务 / 52
四、 展前对接 / 59
五、 “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 / 67
第三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内容 / 73
一、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 / 75
二、 企业商业展 / 85
三、 虹桥国际经贸论坛 / 117
第四章 中国扩大进口的多重机遇 / 121
一、 中国经济机遇 / 123
二、 地方发展机遇 / 131
三、 企业发展机遇 / 140
四、 普通消费者机遇 / 149
第五章 中国扩大进口的国际效应 / 159
一、 “中国市场”的崛起 / 161
二、 对进口对象国家的影响 / 171
三、 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 / 179
结 语 / 189
一、 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 / 191
二、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193
三、 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 196
参考文献 / 201
一、 官方文献 / 201
二、 相关研究著作 / 204
后记 / 205
序言
引言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备受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当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明确表达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信心。
在此一年半之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向全球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此为契机持续扩大进口,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入“加速期”,中国市场已是全球机遇,进口博览会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对外交往名片和国际公共产品,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形象)、进宝(博览会吉祥物)和“新时代,共享未来”(博览会口号)日益为全球客商和普通消费者所熟知。(参见图1、图2。)
一、 “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许多场合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不一般”。例如,在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
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不一般”呢?首先就在于它的高规格和受重视程度。国务院副总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胡春华曾用“三个亲自”“两个重大”来加以强调: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在中央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心筹办好进口博览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尤其是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强调,要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务院成立了由34个部委、相关单位和上海市共同组成的进口博览会筹委会,汪洋、胡春华先后担任主任委员,亲自指挥,多次研究部署筹备工作。商务部将此视作2018年“商务领域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并在上海注册成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开展博览会的具体承办工作。此外,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组织下,98家央企还联合成立了进口博览会中央企业交易团;国家卫生健康委也积极组织相关医疗机构,成立交易团。
在地方层面,作为共同主办方之一,上海从一开始就明确要“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放大进口博览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各界也都行动起来投身到服务保障工作中,城市的交通、绿化、景观、安保、社会治理等也都因进口博览会而得到了一次系统检验和升级,整个上海进入“进口博览会时间”。倒计时200天、倒计时100天等每个关键时间节点,都伴随着全市范围的广泛动员。为了积极推进展前展中展后、线上线下供需对接,促进参展商和采购商扩大成交,上海交易团建立了“6天+365天”线上线下平台、四大采购商联盟和18个交易分团的“2+4+18”组织架构。时间越是临近,与进口博览会有关的概念、标识、活动越是变得随处可见。在上海地铁2号线和10号线两条国家会展中心配套地铁线路上,还开通了“进口博览会专列”。(参见图3、图4、图5。)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合作协议》,旨在合力做好服务保障,共同用好发展机遇。此外,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陆续组建了交易团。
在外交层面,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起,习近平主席等中央领导在会见外宾和出席重大国际场合时都大力宣传推介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因此,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国际舞台上,进口博览会都是中方力推的重要名片。例如,在2018年7月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这是中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将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新的平台”。
除了高规格之外,与世博会、广交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相比,首届进口博览会又有哪些“不一般”呢?
……
其次,内容“不一般”。进口博览会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企业商业展和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三个部分,集展示、交易和论坛于一体,相当于世博会、广交会、博鳌论坛的“三合一”,架构模式有别于其他展会。在6天的时间里,进口博览会不仅提供货物和服务交易,还承接了国家发展成就展示、全球经贸领域重大问题探讨等多重功能,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
第三,时机“不一般”。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快速转型重组,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潮抬头。贸易战加剧了全球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焦虑和恐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发展起来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要对话还是要对抗,要共发展还是要贸易战,要扩大开放还是要保护主义,这些都是各国决策者必须直面的重大抉择。在此背景下,中国以举办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提供了积极预期。正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设机构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所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向外界传递的一个积极信号,以进口为主题举办会展,标志着中国从“全球工厂”转向“全球市场”。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政策宣示、一个合作平台、一项中国方案、一项公共产品,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持续追踪研究。本书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第一本由专业学者全面、深度围绕进博会主题出版的专业著作。从学术理论以及现实考察的角度,全方位解析进博会。
作者简介
邹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外交、中国周边安全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已出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和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等多部“一带一路”学术专著;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一带一路”相关研究课题。2015-2016年,受邀担任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总撰稿,该片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指导,是迄今为止中央层面最高规格的“一带一路”纪录片。
目录
引 言 / 1
一、 “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 / 2
二、 “各个国家的大合唱” / 6
第一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时空背景 / 13
一、 国际背景:保护主义与全球发展失衡 / 15
二、 国内背景:扩大内需与全面对外开放 / 22
三、 扩大进口:重塑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 / 30
第二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形成历程 / 39
一、 招展招商 / 41
二、 城市保障 / 46
三、 专业服务 / 52
四、 展前对接 / 59
五、 “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 / 67
第三章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内容 / 73
一、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 / 75
二、 企业商业展 / 85
三、 虹桥国际经贸论坛 / 117
第四章 中国扩大进口的多重机遇 / 121
一、 中国经济机遇 / 123
二、 地方发展机遇 / 131
三、 企业发展机遇 / 140
四、 普通消费者机遇 / 149
第五章 中国扩大进口的国际效应 / 159
一、 “中国市场”的崛起 / 161
二、 对进口对象国家的影响 / 171
三、 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 / 179
结 语 / 189
一、 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 / 191
二、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193
三、 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 196
参考文献 / 201
一、 官方文献 / 201
二、 相关研究著作 / 204
后记 / 205
序言
引言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备受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当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明确表达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信心。
在此一年半之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向全球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此为契机持续扩大进口,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入“加速期”,中国市场已是全球机遇,进口博览会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对外交往名片和国际公共产品,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形象)、进宝(博览会吉祥物)和“新时代,共享未来”(博览会口号)日益为全球客商和普通消费者所熟知。(参见图1、图2。)
一、 “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许多场合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不一般”。例如,在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
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不一般”呢?首先就在于它的高规格和受重视程度。国务院副总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胡春华曾用“三个亲自”“两个重大”来加以强调: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在中央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心筹办好进口博览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尤其是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强调,要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务院成立了由34个部委、相关单位和上海市共同组成的进口博览会筹委会,汪洋、胡春华先后担任主任委员,亲自指挥,多次研究部署筹备工作。商务部将此视作2018年“商务领域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并在上海注册成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开展博览会的具体承办工作。此外,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组织下,98家央企还联合成立了进口博览会中央企业交易团;国家卫生健康委也积极组织相关医疗机构,成立交易团。
在地方层面,作为共同主办方之一,上海从一开始就明确要“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放大进口博览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各界也都行动起来投身到服务保障工作中,城市的交通、绿化、景观、安保、社会治理等也都因进口博览会而得到了一次系统检验和升级,整个上海进入“进口博览会时间”。倒计时200天、倒计时100天等每个关键时间节点,都伴随着全市范围的广泛动员。为了积极推进展前展中展后、线上线下供需对接,促进参展商和采购商扩大成交,上海交易团建立了“6天+365天”线上线下平台、四大采购商联盟和18个交易分团的“2+4+18”组织架构。时间越是临近,与进口博览会有关的概念、标识、活动越是变得随处可见。在上海地铁2号线和10号线两条国家会展中心配套地铁线路上,还开通了“进口博览会专列”。(参见图3、图4、图5。)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合作协议》,旨在合力做好服务保障,共同用好发展机遇。此外,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陆续组建了交易团。
在外交层面,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起,习近平主席等中央领导在会见外宾和出席重大国际场合时都大力宣传推介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因此,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国际舞台上,进口博览会都是中方力推的重要名片。例如,在2018年7月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这是中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将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新的平台”。
除了高规格之外,与世博会、广交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相比,首届进口博览会又有哪些“不一般”呢?
……
其次,内容“不一般”。进口博览会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企业商业展和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三个部分,集展示、交易和论坛于一体,相当于世博会、广交会、博鳌论坛的“三合一”,架构模式有别于其他展会。在6天的时间里,进口博览会不仅提供货物和服务交易,还承接了国家发展成就展示、全球经贸领域重大问题探讨等多重功能,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
第三,时机“不一般”。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快速转型重组,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潮抬头。贸易战加剧了全球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焦虑和恐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发展起来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要对话还是要对抗,要共发展还是要贸易战,要扩大开放还是要保护主义,这些都是各国决策者必须直面的重大抉择。在此背景下,中国以举办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提供了积极预期。正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设机构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所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向外界传递的一个积极信号,以进口为主题举办会展,标志着中国从“全球工厂”转向“全球市场”。
ISBN | 9787208154902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邹磊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