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神话 978751392322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专攻中世纪文学的专业学者写就的神话入门书籍
集趣味性、可读性、历史性、学术性于一身的神话小书
《权力的游戏》《霍比特人》《雷神》忠实粉丝不得不读的经典
古风的诗歌、生动的插图、灵动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由男女众神、敌对势力、诸多英雄共同构成的北欧神话中的传奇世界,在他们的往来与争斗中,我们可以一窥居住在世界之树上的神奇而可怕的生物,与北欧神话中的居民面对面相遇

媒体推荐

学术与故事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有趣的旁白……在易于理解的章节中,著名学者拉灵顿讲述了神话中的男女诸神,以及他们为对战漫游世界的巨人准备的强大阵容。
——《图书馆杂志》

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妙不可言。
——《永恒之旅》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卡罗琳?拉灵顿(Carolyne Larrington) 译者:管昕玥

卡罗琳?拉灵顿(Carolyne Larrington)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教授中世纪英语文学课程。著有《凛冬将至:<权利的游戏>中的中古世界》(Winter is Coming: The Medieval World of Game of Thrones)等作品,译有《埃达诗集》(The Poetic Edda)。
管昕玥, 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现居温哥华。爱好神话与幻想文学,参与翻译《裴伽纳的诸神》《奥丁的儿女》《小埃达》等电子图书。

目录

前言 1
1 男女诸神 1
2 创造世界 27
3 敌对势力 59
4 配享瓦尔哈拉:人类英雄 95
5 维京世界的英雄们 125
6 终结与新生 149
延伸阅读 174
引文出处 176
译名对照表 177
插图出处 182

序言

前 言
起源与传承
奥丁是一个非凡之人,他智慧卓绝,建立了丰功伟绩。他的妻子名叫弗丽吉达,我们称她为弗丽嘉。奥丁具有预知之能,他的妻子也会占卜。通过预测未来,他知道自己将会名扬北方世界,受到超越诸王的礼敬。因此,他告别了土耳其,热切地踏上前往北方的旅程。跟随他的是一大群男女老少,他们随身携带着大量奇珍异宝。凡他们所到之处,都流传着关于他们的光辉事迹。他们不似凡人,更似神明。
——斯诺里?斯图鲁松,《小埃达》前言( 约1230年)
斯诺里?斯图鲁松与聪慧的亚洲移民
北欧众神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们是来自近东的移民,向北穿过德国,到达应许的家园斯堪的纳维亚:他们是和你我一样的人类,只是更加聪明,更加美丽,更加文明。至少有位中世纪冰岛的基督教作家是这样宣称的,尽管他将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存留的大量神话传说记录了下来。为何先祖会崇拜假神呢?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需要对此做出解释。因此,有种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即基督以前的众神都是魔鬼,是撒旦派来的恶灵,企图引诱人类犯下过错。但是,还有一种理论也具有解释的效力,那就是斯诺里?斯图鲁松在上面的引文中所提出的主张:所谓的众神实际上是优秀的人类,是来自特洛伊的移民—这种理念被称为神话史实说(Euhemerism, 又译为欧赫美尔主义,认为神话传说是基于真实事迹改编的,得名于古希腊哲学家欧赫美尔。——译者注)。斯诺里?斯图鲁松是13世纪的冰岛学者、政治家、诗人和领主,他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北欧诸神最详尽、最系统的叙述。对他而言,北欧众神—即所谓的阿萨神祇—必为人类,是个令人信服的理念。特洛伊战争之后,失败一方的后裔决定向北迁居,把他们先进的技术和智慧带给德意志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原住民。后来者的文化更为优秀,取代了原住民的文化,使原住民说起了后来者的语言。第一代移民过世之后,被人们奉为神明,加以崇拜。
斯诺里意图在他的《小埃达》中阐释传统北欧诗歌的技法,而这需要大量的神话背景知识。因此,他设立了一个明确的框架:尽管现在不该信奉异教神明—神明也不过是一群聪敏的近东移民,但是,和他们相关的故事依然充满意义,富有趣味。于是,他在这本诗歌专著的前面,用瑞典国王古鲁菲的故事作为序言。古鲁菲曾遭受了双重的欺骗:第一次骗他的是女神葛冯( 这个故事会在第1章中提到);第二次受骗是在他醒悟到受骗之后—他前往阿萨诸神所在的阿斯加德,想要多加了解这些欺诈者。他被请进了王宫大殿,在此与哈尔、爵汉尔和斯莱德( 至高者、齐高者、第三位)会面。古鲁菲和他们问答良久,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诸神的信息,知晓了创造天地与人类的过程,还有世界的终结,诸神的黄昏—届时诸神和巨人将对战沙场,最终大地会被重塑。哈尔和两位同僚劝勉古鲁菲,请他对得来的知识加以善用。然后,他们三人和巨大的宫殿、森严的堡垒一同消失了。古鲁菲返回家乡,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四处传布。

文摘

萨克索:第一位丹麦历史学家
在中世纪,关于北欧神话传说的记叙几乎全部源于冰岛,并用冰岛语写就。只有一部重要的作品除外,那就是《丹麦人的事迹》——这部巨著是用拉丁语写就的,作者是生活在1150—1220 年左右的丹麦
僧侣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萨克索的绰号是“ 博学者”。在序言中,萨克索告诉我们,在前基督教时代,丹麦人“ 用自己的语言把字母刻在岩石上,重述祖先的丰功伟绩。这些故事早已用他们的母语写成了歌曲,被广为传颂”2。萨克索也提到,当时的冰岛人中流传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并在他自己的书中采用了从他们那里获得的材料。像斯诺里一样,萨克索虽然讲述了神明和英雄的事迹,却把他们描绘成了人类。在他笔下,他们聪明狡黠,生活在史前时期的丹麦。奥丁再度被说成是极富智慧的智者:“ 一个人类……被欧洲人广泛地,尽管是错误地,当作神明来信仰。”3尽管萨克索秉持怀疑的笔调,但他仍然记录了大量内容,支持着别处的记载;他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为几名特别重要的斯堪的纳维亚英雄提供了详尽的信息,例如将在第5章中讲到的斯塔卡德尔和毛裤子拉格纳(Ragnarr loebrók,loebrók 意为“ 毛裤子”)。

冰岛故事
萨克索称,冰岛人铭记着英雄传说并把它们保存了下来,这一论点得到了北欧神话传说两大文献的支持。《诗体埃达》和《散文埃达》( 又称《老埃达》和《小埃达》——译者注)这两部著作确实都是在北大西洋岛屿上写就的。在9世纪,冰岛上的定居者主要来自挪威。在冰岛人的起源神话中,他们自称是生而自由的贵族的后人,不愿接受国王金发哈拉尔的暴政,于是迁居于此。移居到这个新拓居地的,还有其他一些来自不列颠诸岛上的盎格鲁- 斯堪的纳维亚属地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奴隶则从凯尔特地区被运送而来。古老的故事也必然从斯堪的纳维亚本土随之而至,乘着拓居者的长船四处旅行,在小小的农户中被忆起重述—蛰伏在茅屋顶之下,一户又一户的人家就这样度过漫漫冬日长夜。因此,几个世纪以来,冰岛都是往昔异教的知识宝库。

口头和书面
斯诺里在写作《小埃达》时,手头可能已经有了少许埃达诗歌的手抄本合集。但我们也不能低估,中世纪的人到底可以在记忆中储存多少资料。斯诺里的脑海里无疑装满了海量的诗歌,当中既有吟唱诗歌,又有埃达诗歌。基于这些诗歌,或许还有散文体的重述故事,他从中提取出了写作《小埃达》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斯诺里的著作为后世确立了北欧神话的形态—当灵活多变的故事被写成了白纸黑字,便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结果。但神话从来就没有“最原始”的版本;想要确定谁才是第一个讲故事的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每个个体的重述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对神话的结构和意义的总体认知。每个新的版本,不管是一整首诗、一个比喻复合词,还是一处用典,又或者是石雕、木刻、绘画、织物或瓷器上的形象,都能让我们对神话思维产生新的洞见,让我们了解神话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和运用它的文化发生关联的。
我们将在第2章中看到,北欧神话对创世的解释不止一种,但争论哪种才是“ 真的”或“ 原初的”毫无意义。正如埃及神话沿着整条尼罗河衍生出多个版本,北欧神话也是属于所有维京后裔的文化财产,不论他们生活在北欧世界的哪个角落。在所谓的维京大迁徙之中,古诺斯语族群离开斯堪的纳维亚,移居到不列颠的部分地区,到诺曼底,到北大西洋群岛—一开始是冰岛,后来也抵达了法罗群岛、奥克尼群岛和设德兰群岛。再晚些时候,他们定居格陵兰岛南部,甚至一度在北美建立了拓居地。斯堪的纳维亚人曾沿着第聂伯河航行至黑海,在君士坦丁堡皇帝的瓦兰吉卫队中服役,还建立了俄罗斯的第一个公国。
地理上的分散意味着大一统的丧失,没有哪一个版本的神话可堪当人人信仰的权威。权威信条大多来自拥有经典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些宗教中,神圣经文逐渐演变,某些信念被公认为正统,然后进一步强化成真道( 尽管人们会对此进行不同的诠释)。从丹麦的日德兰半岛,北到拉普兰边境,西到维京时代的都柏林甚至格陵兰,南到诺曼底,东到君士坦丁堡,每个说古诺斯语的群落都信奉着一套不尽相同的神话,用它来履行神话的职责—解释形而上的大问题。
当传说跨越地域的疆土,穿过语言的边界,它们自身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比较西格尔德/ 齐格弗里德的故事的不同版本—奥地利-德国传承自1200年左右的《尼伯龙根之歌》和第4 章中重述的北欧诗歌、散文版本—我们会发现,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在南方的版本中,故事的重点在于妹妹向自己的兄弟复仇,因为她的丈夫被兄弟杀害。在北方的版本里,妹妹原谅了自己的兄弟,向她的第二任丈夫发起了可怕的复仇,因为他谋杀了她的兄弟。这些差异之处反映了文化范式的变迁:故事探究的是嫁为人妇之后应当向哪一方效忠。神话和传说是可塑易变的:当它们具备文化上的效用,它们就会被记诵、被重塑、被保存—通常是以书写或其他形式确定下来;一旦它们失去意义,它们就湮灭无迹。在北欧的神话体系之外,必然还有过大量关于神明和英雄的故事。这些居于一隅或广为流传的故事,如今已永远消逝。
ISBN9787513923224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卡罗琳?拉灵顿 (Carolyne Larrington)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