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你所有的,换你想要的 97872011407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67967 类别: 图书 励志与成功 为人处世
编辑推荐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心中的欲壑实在难以填满,20多岁的时候我们寻找爱情,30多岁的时候我们寻找事业,40多岁的时候我们寻找自己迷失的本心。房子、教育、工作,是我们焦虑的三座大山,但其实在我们深入骨髓的中国文化中,还保存着很多美好的传统。12岁遇到丈夫,青梅竹马,一个考上北大物理系,一个考上清华建筑系。速食时代的纯爱,一生一世许一人。
北漂9年,搬家7次,从业10年,亲手操盘建设了数以万套计的房子。但她却说: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媒体推荐

1.新书推介
2.文通天下公号营销
3.作者自媒体公众号推广
4.地面书店新书推介

作者简介

小万工,本名万静雅,湖北人。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地产建筑师。
2017年以小万工为笔名开始个人公众号写作,记录自己14年北漂生涯回归武汉的自媒体文章《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刷爆朋友圈,引发全民热议。2018年南派纪录片领军人物马志丹导演为其拍摄纪录片《小万工,好姑娘光芒万丈》在广东卫视首播。

目录

【目录】
Part 1 生活一地鸡毛,仍需欢歌高进
好好努力,哪里都是我的北京 /002
改变,才是别无选择的姿态 /009
向前坐,不要提前退场 /018
Part 2 美好,因为相信才看见
即使日子低到尘埃里,梦想也要举得高高的 /028
我在清华当“学渣”的日子 /036
我想当个小说家 /044
你所经过的黑暗谷都将成为祝福 /053
Part 3 活出不用修改的青春,愿你单纯也光芒万丈
不负韶华不负卿 /062
只问深情 无问西东 /072
万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080
Part 4 生活有千百种可能,总有一种是你想要的样子

序言

前言
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斗胆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距我在清华图书馆翻开刘小枫先生的那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已足足过去了10年。
刘小枫生于1956年,我生于1985年。他30岁写下《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时,我才刚刚出生。但是20年之后,20岁的我可以和30岁的他在激昂文字中相遇,并且被激励、被鼓舞、被引领,这就是文字的奇妙。
时过境迁。如今我已三十而立。因缘际会,作为一名建筑师,要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文集。
回看自己写的那些生涩文字,想起刘小枫先生的那本薄薄的浅绿色封面的书,发现自己所写的“爱才是”系列,也许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我们这代人的怕和爱所做的回答。

文摘

我想当个小说家
昨夜在昆明机场,手机发来新闻推送,显示明天是北京国际马拉松开跑的日子。
我下意识地想:“明天该堵车了,还是坐地铁比较好。”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飞机飞往的目的地并不是北京,而是江城。于是感慨举家迁往江城快5 个月了,还是忘不了北京。
前天有个朋友推送给我一则《知乎问答》,说:
“北京雾霾重、房价贵、地铁挤、道路堵,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赖着不走?”
首赞的答案是:
“这是一个你都30 岁了、在饭桌上公开说自己还有梦想, 却不会有人觉得你是个傻瓜的城市。”

1
突然想起自己上一次在饭桌上谈梦想时,也是30 岁。那次是和北京的同事一起去杭州出差,在西湖边上的某个小馆子里喝酒、聊天。
地产公司聊天的主题无非就是房子,那晚却有人突发奇想,说:“要不我们轮流说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人生梦想吧。”
大家顿时都对这个话题来了兴致。一群地产公司的员工, 梦想竟然千奇百怪:有人想当桥牌大咖,有人想去读书当大学教授,有人想开个连锁饭馆,有人想做高格调民宿,有人想环游世界,有人想做儿童教育和公益……
我藏在这群人的角落里,默默想起自己笔记本电脑里某个已经快要被遗忘了的空文件夹,名字叫“我想当个小说家”。
我想说我的梦想是财务自由,当个小说家,最终却只说出了前半句,把后半句咽回了肚子里。毕竟30 岁的我,日常除了写邮件,真的没写过什么,我怕吓着同事们。
毕竟他们不认识20 岁的我。那时的我除了会写小说的开头,选修课都是艺术和哲学,还会写没用的散文和新诗。
话说回来了,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波兰来客》

2
从杭州回到北京我就想,不过是当个小说家,真的需要财务自由吗?
30 岁那年,我和同事一起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半程,起点是天安门,终点是学院路。
跑到终点,我就想起自己上一次参赛时才20 岁,是和大学同学一起。
这两次半程我都顺利完赛,成绩差不多都是2 小时15 分。
……而30 岁时的我装备精良, 换上了专业舒适的品牌跑鞋,跑完后双脚毫发无伤。
有钱确实好啊,做什么都能更加舒服,哪怕仅仅是跑步。
30 岁的我跟20 岁相比,物质生活提升很多:不用挤地铁了,不用租房子了,到超市里想买啥买啥。按网上对于中产阶级的划分,我至少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乐福版的财务自由。当然,我还能去追寻更多的自由,满世界随意旅行的自由,随意买房的自由,孩子随意择校的自由——但是20 岁穿着10 元钱的球鞋时,心里还保有的那个梦想的自由呢?
20 岁时,有个大学同宿舍的姑娘害怕自己忘记梦想,和好友约定每次见面都要互相提醒:“你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而另一个人则要回答说:“不敢忘!”
我爱死了这种没用的仪式感——不敢忘!

3
30 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25 岁时,我用自己生第一个孩子的产假,发奋图强地考注册建筑师,这估计是所有女性建筑师逃不脱的宿命吧。
我把自己工作生涯中难得的闲暇产假埋葬在奶孩子和一堆无聊的复习题中。考试当天,因为要给孩子哺乳,孩子的爸爸大张旗鼓地带着孩子去陪考,我则在每次考试间隙急匆匆地冲出来喂孩子,就这样狼狈地考过了最简单的三门。
注册建筑师一共有8 门考试,当时忽然想到25 岁至30 岁, 我未来的每个春末夏初似乎都要这么度过,顿感人生灰暗。
没过多久,注册建筑师暂时停考,感谢上帝,让我发现没有考试的春天原来可以这么美好。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之所以考注册建筑师,其实是因为大家都考,我就觉得自己也应该那么做。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乖孩子、好学生,我做了太多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却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30 岁那年的产假,即使注册建筑师已经恢复报考, 我也下定决心不再报考了。
去他的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结构力学,我要当个小说家。村上春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是29 岁,那时候他欠了一屁
股债,并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作为一个咖啡馆的小老板,他爬在餐桌上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后来我在想,他发表第一部小说之前是不是也写过无数个作废的开头?因为我就是这样。
在二胎并不长的产假里,我写了好多部小说的开头,都没有继续下去,以至于我觉得自己的梦想很可笑,最多只能当一个“小说开头家”。

4
30 岁的尾巴上,发现自己不能继续当“小说开头家”后, 二胎产假结束了,我回公司上班。
此时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做得还不错也能一直做下去的地产建筑师;一个一直在怀疑又一直在相信的理想主义者。
那年很多同事离职或调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相熟的同事离职,我都会送他们一本我所喜欢的书。但是这次却轮到他们送我——我要调去武汉。
望着服务了9 年的北京公司,其中有我很多的好朋友,我想我应该做一些什么,让他们觉得我即使离开了,也依然活跃在他们的身边。
在这个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里,我用冗长的文字回顾了我
们在北京生活的点滴和对生活的理解,然后一夜成名。
这篇叫作《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的文章,在我那个仅仅一个粉丝的公众号里,一天之内阅读量迅速过了
10W+,被《人民日报》等二十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也为我的个人公号积累了上万粉丝,我也顺势成为所谓的现象级网红。媒体和电视台打电话邀请我,我都拒绝了,我说我就想当
个幸福的普通人。我又说谎了——其实我清楚地知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网红。我不偏激、不深刻、不想博眼球、不想卖东西,我只想当个小说家。5
我记得二十岁那年,我男朋友在北大演一出话剧,邀请我去看。
他演的是一棵树,那部剧的名字叫《三棵树的愿望》。
我想起自己以前在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里读过这个故事——
山顶的三棵小树,一棵想成为珠宝箱,装满昂贵的珠宝; 一棵想成为威风的大船,承载国王;另一棵就想长成高高的树, 立在山顶,指向天空。
多年以后,想成为威风大船的树被制成了一艘小渔船,整天挂着腥臭的渔网;想成为珠宝箱的树被做成了一个马槽,盛着干草和马的唾液;想当大树的树成了一段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烂木头。
直到一个婴孩来到他们的生命中。
那个马槽成为装载婴儿的摇篮,没有珍宝比他更珍贵。 那艘破船成了婴儿长大后传道授业的渔船,以色列人将他称为君王。
那截烂木头成为山顶的十字架,成为爱的象征。这则寓言的结尾是:
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 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ISBN9787201140773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小万工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