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诗词情·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978754843415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69188 类别: 图书 文学 诗歌词曲
编辑推荐

李清照,中国古代女性词人中最负盛名的一位,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易安体”。本书根据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和词风划分为三个部分:少女时的自然清丽,婚姻中的优美缠绵,晚年时的颠沛流离。李清照一生的爱与哀愁都浓缩在她的词作之中,读者在本书中可以细细品味。

名人推荐

她的人生,是一场绚烂的花事,孤独而灿烂;她的词,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华丽而优雅;她的爱,倾与明城,无以复加。当芳华老去,愿她在下一个渡口,还能遇见明诚。

作者简介

桃花潭水,本名王金平,编审,1970年出生,黑龙江人,现定居北京,军事文摘杂志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著有《词人与花》《真正的名媛才女:林徽因传》等。

目录

第一章 多少事,欲说还休
溪亭暮晚,旧时韶光
海棠花瘦惜芳年
柔肠一寸愁千缕
月移花影约重来
露浓花瘦,倚门回首
奴面不如花面好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醒时空对烛花红
倚楼无语理瑶琴
多少事,欲说还休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疏雨湿秋千
淡云来往月疏疏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且恋恋,且怅怅
笛声三弄
此花不与群花比
玉骨冰肌未肯枯
巾帼英雄魄
第二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
炙手可热心可寒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丁香千结苦麓生
木樨花开
伤心枕上三更雨
风住尘香花已尽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莲子已成荷叶老
莫负东篱菊蕊黄
红酥肯放琼苞碎
春到长门春草青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第三章 庭院深深深几许
浓香吹尽有谁知
泪融残粉花钿重
好把音书凭过雁
星河欲转千帆舞
正人间、天上愁浓
酒醒时往事愁肠
怎一个愁字了得
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五更风,吹梦无踪
后记

序言

千百年前,溪亭日暮,一个少女身着华裳,轻挽衣袖,额头香汗微沁,眼中闪着金色的光。就这样沉醉在快乐里,“不知归路”。
她娇俏地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只言片语,轻易地定格了光、影、声、色,成了千百年的记忆。
她有一个清爽的名字:清照。
她的词,娓娓道来,一个个婉转的心事,如泣如诉。
她皱一皱眉头,便忧伤到骨子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话,愁煞千古多情人。
她的一生,是一场灿烂的花事,孤独而绚烂。
她的青春里,“绿肥红瘦”,一片明艳艳的愁伤。
在某个阳光午后,秋千摇荡,她,忽然撞见了一个目光,灼灼逼人。
于是,忽然心乱,她“倚门回首”,万般娇羞,装作把“青梅嗅”。
从此,今生倾心系念,柔肠百转。
就这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她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在大宋建中靖国元年赶上了。她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忽地明白,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18岁时,她和他结为伉俪,相依相偎。她的爱,倾与明诚,无以复加。即便他入仕,他们依旧清贫。清贫的日子,却未感苦累,满心都是爱意,满眼都是幸福。
她娇嗔道:“奴面不如花面好。”这芳华绝代的女子,一旦温柔起来,冰川都要为之融化。
她的爱人明诚,为金石官禄耗尽心思,她却为爱他而耗尽一生。即使面对贫苦,心中也是分外甘甜。这样一个女子,注定因爱而炫目,为爱而消亡。最初的因,也是最终的果,都不过是一句,因为爱情。
他们曾经和世界上所有恩爱的小夫妻一样幸福着。日子甜美,一切安好。若能一生如此,该有多好。
可惜,美好转瞬即逝。靖康之变,京都失守,滚滚铁骑破坏了他们的美梦,到处是嘶喊和喧嚣声,山河破碎,惹得她满心的痛。没有一座城,愿意成全她的爱情,从此,一对有情人,流离失所,就此失散。
她忽然懂得,爱是一种痛并美丽的心事。
命运的险阻,是她不惧的坎,而生生的分离,却成了她的灾难。思念成灾,倾国倾城也无法平息。她的思念憔悴了芳容,“人比黄花瘦”。
在这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大的灾难。时光一莞尔,便物是人非,有“多少事、欲说还休”,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最后的最后,她和爱人,天上人间各一半,“星桥鹊驾,经年才见”,而他们的离别成为永远。 没有爱人的世界,成了她的荒原。
“人老建康城。”其实,她怕的并不是芳华老去,而是怕模糊了记忆。
于是,在没有他的余生里,她把自己锁在回忆里,品味幸福,尝尽思念,一遍又一遍地把他记起。可那恼人的“五更风”偏偏“吹梦无踪”,吹起她不愿醒来的梦。
且让我们品读清照的词,体会她那美丽的哀愁。

后记

人生如梦,花事未了。
她,原本是花粉间翩跹的一个柔情人儿,却怎奈命运弄人,落得个后半生凄落飘零。乱世的烽烟,梦魇初醒,飘零的尘风,洗涤羁绊的灵魂。她用一生的爱与浮沉,浇灌了词的灵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是她无奈的此生。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是她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她是误落人间的梅花仙子,轻轻执笔,细诉缱绻情意。
牵不住的心,却始终放不下那个人。人比黄花瘦,梧桐细雨也来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朋友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向他们道谢,他们是王达、刘丽娟、朱丹红、杜馨、杨帆、杨惠升、吉拥泽、王爽、张志强、刘海鸥、袁芳、刘兴亚、于梦汐、于艾华、李庆玲、刘成志。感谢各位不辞辛劳,利用业余时间协助创作,查阅资料,并给予指导。
千年风霜纵是无情,千年后的词与词人却更加生动。最后,愿文字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美丽,永不消弭。

文摘

溪亭暮晚,旧时韶光
谁人不曾年少,又有谁人不怀恋旧时美好?
光阴带走了韶华,而后物是人非,所有美好的光景都被碾成了回忆。
我猜,李清照定是拥有魔力的仙女,只言片语,光、影、声、色都定格成了画面,轻易地将我完全抽离,带到了她的世界、她的情愁里。
日暮,一个少女,身着华裳,轻挽衣袖,额头香汗微沁,眼中闪着金色的光。好一幅生动的画面!
光景落成了词句,定格了记忆,就再也忘不掉了。
我常常痴迷于“仙女”的词,像是被施了魔咒般。那些美丽的词句进入了我的血液里,融进了灵魂,快意、超脱。有时候,我甚至忘了自己。
喜欢“仙女”带给我的画面,我深深地迷恋这种记忆的方式。
她的魔力,无人能及。只言片语创造的神奇,连摄影师们都无法企及。
其实,她并不是刻意而为。只是轻轻一捻,便成就了我们的奇迹。
起初爱词,是爱那漂亮的词句,后来,便爱上了那美丽的愁绪。自从读了“仙女”的词,我便爱上了回忆。读她的词,就像是和“仙女”一起坐在院子里回忆。
那些古人的回忆,总能渗透出和我们相同的情思。渐渐地,洇湿了我的心。
记忆中曾是那般鲜花灿烂,那时笑得明媚,没有忧伤。
人生能有几个如此欢快的光景?“仙女”把这份美好留在—r人们的记忆里。
在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生活在她的眼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
细细咀嚼这词,心情会豁然明朗起来。心中沉淀下一分宁静,跟着那夕阳暮色,忘却了所有愁绪和遐思,只想迎着夕阳,微动嘴角,心中升起一片宁静。
就这样,忘记那些大的烦恼,为了那些小事快乐。好心情,不过如此简单。“仙女”给了我们简单的快乐。
其实和“仙女”一样,回忆里,年少时总是快乐的,快乐得简单,快乐得容易。心里有太多的慨叹,还是想说,这词写得太好了。
瞬间里凝结的是永恒,瞬间里藏着多少精魂。“仙女”的本领总是异于常人,她总是能捕捉到光阴里最亮的珠子,然后穿成串,酿成记忆,就再也忘不掉了。
“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象在那一天的傍晚所发生的一切。那个傍晚在她的记忆当中是那么深刻,那么愉快,那么让她不能忘怀。“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她们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在一块儿玩儿,玩儿得还很高兴,她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
喝多了以后,船的航向就有点变化,所以就划到了藕花的深处,这说明她们不但欣赏着漫天的晚霞,而且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我们不管是闭上眼睛想,还是睁着眼睛想,都能想到眼前那种非常绚烂的景象:灿烂的晚霞,静静的湖面(让她们这一划,就不是静静的湖面了),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醇香的美酒,还有她们欢快的笑声。如果再要仔细看,还可能看到她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
水中的沙鸥和白鹭被误闯进来的小船惊起,翅膀呼扇着,发出扑棱棱的声响,连带着一串串晶亮亮的水珠。呼啦啦地,一群水鸟从一望无际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全词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情趣盎然的画面,你能说它的作者是一个娇滴滴的、终日以泪洗面的闺中小姐吗?
P2-3
ISBN9787548434153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桃花潭水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