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把一天的时间,分配一些给自然、诗意与哲思。能稀释、驱除日常生活的疲乏。缓解压力,暂时脱离琐碎和纷争。
投身于花草溪水之乐。
于静谧间抒发灵性。
这是值得崇尚的生活。
生活很累。
却有大把的时间被浪费。
精力,仿佛是身体里流淌的无形力量。以前总以为它是无穷无尽的,很快,就发现,不是那样了。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短,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填补时间。但却很少去想: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取有舍。
大多数被用来打发时间的事情,如觥筹交错,点歌唱歌,哪怕是躺着玩手游,站起来的瞬间都会觉得头重胸闷莫名烦躁,看似是放松的事情,实际上,时间被耽误,心智被消磨,整个人越来越懈怠。
一个人,要对自己好,他真的要学会“取舍”。要学会把注意力从琐碎且没有意义的事上拉回来。如果必须要迷上点什么,不如迷上点自然,诗意与哲思。
如果你是爱好自然与自由的人。你一定会喜欢黎明的风,喜欢天空还没有隐退的星星,喜欢鞋底与草地的接触,喜欢拨开濡湿的树枝。还有:断崖,泉水,青苔,蘑菇,飞鸟,薄雾,溪谷……
在这本书里,有以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而且绝对没有无病呻吟的文字。
一本书,小巧的身材,舒服的手感,适合你在任何地方翻开它。行进中的地铁,弥漫着香气的咖啡馆,放松筋骨的沙发,公园被晒得微微发热的长椅……阅读它是一件绝妙的事情。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呼吸顺畅自由。阳光倾注在大地之上,灵魂也在此刻吸收热量。一切都觉醒了,然而一切都默不作声。
作者简介
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一个纯粹的乡野栖居者。一生热爱和书写自然,著作达20多部。都以关注、描述自然和记录乡野生活为主。这本书是他的头一本自然随笔集。
目录
第一章众鸟归来
三月:蓝鸲与知更鸟/3
四月:菲比霸鹟和金翼啄木鸟/7
五月:燕子和黄鹂/12
六月:杜鹃和雀儿/13
七月:嘲鸫和冬鹪鹩/18
鸟类的分布特点/20
棕林鸫与隐士夜鸫/23
韦氏鸫与灰猫嘲鸫/27
夏日的盛宴/31
秋日的飞行表演/34
第二章铁杉树林
铁杉树林/40
红眼绿鹃/42
雪鹀与冬鹪鹩/44
韦氏鸫/46
布莱克伯恩莺/48
黄林莺/49
隐士夜鸫/50
绿霸鹟/52
鸣角鸮/55
橙顶灶莺/56
莺、鸫、雀类的大合唱/58
借巢下蛋/61
加拿大威森莺/64
山鹑/66
披肩榛鸡/68
马里兰黄喉地莺与栗胁林莺/70
黑喉绿/蓝林莺与黑白森莺/72
第三章阿迪朗达克山脉
第一次进入林区/77
在静水湾考察/79
前往湖区/81
夜行猎鹿/85
遇到老朋友/91
寻找传说中荒废的村庄/93
被遗弃的村庄/96
湖区漫步/99
第四章鸟 巢
雪松太平鸟筑巢/104
啄木鸟筑巢/107
啄木鸟育雏、清理巢穴/109
雌鸟的职责与优势/112
弃巢行为/116
筑巢选址的奥秘/118
寻觅鸟巢/123
筑巢冠军橙腹拟黄鹂/130
选址极端的鸟巢/134
第五章春天到华盛顿看鸟
漫步于原始森林/144
短嘴鸦和兀鹰/146
零星的观鸟日记/150
拟八哥/153
众鸟云集华盛顿/156
溪畔观花/161
岩溪听鸟/165
第六章桦树林漫步
众多溪流与湖泊/176
探险计划/180
探险之旅第一天/182
探险之旅第二天/186
探险之旅第三天/201
第七章蓝 鸲
筑巢冲动/211
务实的雄鸟/213
巢穴之争/215
第八章大自然的邀请
走近鸟类/223
莺类/227
绿鹃/230
翔食雀/232
鸫类/234
雀类/235
奥杜邦先生的鸟类学著作/237
鸟儿之别/241
食物问题/244
鸟儿是否惧人/247
等待被发现/249
序言
修订版序
这本书新版之际,我要对读者们说些什么呢?或许,什么都不用说。我们彼此已经十分了解。
想必你已经了解并接受了我,为此,我心存感激。与其赘言,不如闲聊。
这本书出版至今,近二十五年了1。写完它,我又度过了许多岁月,其他集子接连出版。但要问我具体出版了多少,我还真需要停下来数一数。一位母亲,不用数就知道她有几个孩子。一些落后的土著人,扳着指头只能数到五,但知道自己有多少家禽与牲畜。因为他们的心总是牵挂着,所以记得住每个孩子、每头牲畜的特征。
一个作者,和母亲、土著人不同,当他把稿件交出去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他就已经和它告别了。不论它流落在外,有什么样的命运,都会始终保持最初的样子。它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无论好不好,都是作者的。因此,我回避谈论我这个孩子的优缺点,我也不会被所有的评论干扰,我相信读者会谅解的。
我的书,我不视为“著作”,因为我并不把写作当成一种劳作。整个写作的过程,对我来说,是很享受的。我的素材都是在垂钓、露营或泛舟的时候得来的。我在山中游玩或者睡觉时,季节变化,植物成熟……而写书的时候,我又对这种原野生活进行了一次更好的回味。它被写出来,又一次打动我,成为我的一部分。
我有一位年轻时在俄亥俄州北部生活的作家朋友,他说:“只有在流落异乡时,才有写书的念头。写作,是为了让往日重现。”
写作能一解乡愁。我本人也这样认为。
谈论自己的书,就像父亲谈论离家闯荡的儿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和父子关系相比,作者与书的关系要简单这本书写于我在华盛顿政府工作期间,我那时是个小小的金库保管员。坐在一堵铁墙之前写作,在那段无聊的日子里,给了我很多安慰,仿佛那堵铁墙的另一边就是生机盎然的树林和鸟儿们!
1873年离开华盛顿之后,我的生活中不再有铁墙。我有了一扇能俯瞰哈德逊河的窗户,还种植了葡萄园。我的心,对葡萄园,比对金库更有兴趣。葡萄园的蔓藤、累累的果实,比金库里的钞票更让我感到满足。
但我很怀念那堵铁墙,尤其是在漫长寒冷的冬天。我的心沉湎于我所喜爱的一切回忆之中。冬天,总是让人更懂得向内看,面对自我。
我的书能否带领你在林中进行一次散步呢?
文摘
第一章 众鸟归来
我们北方的春天是从三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无论如何,春潮迟迟不肯离去,直至夏至来临。这时,细枝和嫩芽开始生长至大树,嫩芽也失去了昔日的鲜嫩。
这正是众鸟归来的时期。一两种或更多的耐寒或半驯化品种的鸟,如歌雀和蓝知更鸟,通常在三月抵达,而比较珍稀的、美丽的鸟要到六月才成群出现。就像每个季节都会格外照顾鲜花一样,不同的鸟类也会得到时间的礼遇。蒲公英会告诉我燕子何时归来; 紫罗兰会告诉我棕林鸫何时出现;延龄草盛开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开始了。于我而言,这种花盛开不仅仅意味着知更鸟回来了,因为这时知更鸟已经回来几个星期了,还预告着大自然苏醒了,万物开始复苏。
鸟儿的离去和归来,或多或少带着些神秘和惊喜。清晨我们出门,听不到画眉鸟或绿鹃的声音;当我们再次出门时,每棵树、每片丛林都回荡着鸟鸣。但等到我们再次出门时,一切却又沉寂了。谁看到它们回来了?又有谁看到它们离去了呢?
把一天的时间,分配一些给自然、诗意与哲思。能稀释、驱除日常生活的疲乏。缓解压力,暂时脱离琐碎和纷争。
投身于花草溪水之乐。
于静谧间抒发灵性。
这是值得崇尚的生活。
生活很累。
却有大把的时间被浪费。
精力,仿佛是身体里流淌的无形力量。以前总以为它是无穷无尽的,很快,就发现,不是那样了。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短,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填补时间。但却很少去想: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取有舍。
大多数被用来打发时间的事情,如觥筹交错,点歌唱歌,哪怕是躺着玩手游,站起来的瞬间都会觉得头重胸闷莫名烦躁,看似是放松的事情,实际上,时间被耽误,心智被消磨,整个人越来越懈怠。
一个人,要对自己好,他真的要学会“取舍”。要学会把注意力从琐碎且没有意义的事上拉回来。如果必须要迷上点什么,不如迷上点自然,诗意与哲思。
如果你是爱好自然与自由的人。你一定会喜欢黎明的风,喜欢天空还没有隐退的星星,喜欢鞋底与草地的接触,喜欢拨开濡湿的树枝。还有:断崖,泉水,青苔,蘑菇,飞鸟,薄雾,溪谷……
在这本书里,有以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而且绝对没有无病呻吟的文字。
一本书,小巧的身材,舒服的手感,适合你在任何地方翻开它。行进中的地铁,弥漫着香气的咖啡馆,放松筋骨的沙发,公园被晒得微微发热的长椅……阅读它是一件绝妙的事情。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呼吸顺畅自由。阳光倾注在大地之上,灵魂也在此刻吸收热量。一切都觉醒了,然而一切都默不作声。
作者简介
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一个纯粹的乡野栖居者。一生热爱和书写自然,著作达20多部。都以关注、描述自然和记录乡野生活为主。这本书是他的头一本自然随笔集。
目录
第一章众鸟归来
三月:蓝鸲与知更鸟/3
四月:菲比霸鹟和金翼啄木鸟/7
五月:燕子和黄鹂/12
六月:杜鹃和雀儿/13
七月:嘲鸫和冬鹪鹩/18
鸟类的分布特点/20
棕林鸫与隐士夜鸫/23
韦氏鸫与灰猫嘲鸫/27
夏日的盛宴/31
秋日的飞行表演/34
第二章铁杉树林
铁杉树林/40
红眼绿鹃/42
雪鹀与冬鹪鹩/44
韦氏鸫/46
布莱克伯恩莺/48
黄林莺/49
隐士夜鸫/50
绿霸鹟/52
鸣角鸮/55
橙顶灶莺/56
莺、鸫、雀类的大合唱/58
借巢下蛋/61
加拿大威森莺/64
山鹑/66
披肩榛鸡/68
马里兰黄喉地莺与栗胁林莺/70
黑喉绿/蓝林莺与黑白森莺/72
第三章阿迪朗达克山脉
第一次进入林区/77
在静水湾考察/79
前往湖区/81
夜行猎鹿/85
遇到老朋友/91
寻找传说中荒废的村庄/93
被遗弃的村庄/96
湖区漫步/99
第四章鸟 巢
雪松太平鸟筑巢/104
啄木鸟筑巢/107
啄木鸟育雏、清理巢穴/109
雌鸟的职责与优势/112
弃巢行为/116
筑巢选址的奥秘/118
寻觅鸟巢/123
筑巢冠军橙腹拟黄鹂/130
选址极端的鸟巢/134
第五章春天到华盛顿看鸟
漫步于原始森林/144
短嘴鸦和兀鹰/146
零星的观鸟日记/150
拟八哥/153
众鸟云集华盛顿/156
溪畔观花/161
岩溪听鸟/165
第六章桦树林漫步
众多溪流与湖泊/176
探险计划/180
探险之旅第一天/182
探险之旅第二天/186
探险之旅第三天/201
第七章蓝 鸲
筑巢冲动/211
务实的雄鸟/213
巢穴之争/215
第八章大自然的邀请
走近鸟类/223
莺类/227
绿鹃/230
翔食雀/232
鸫类/234
雀类/235
奥杜邦先生的鸟类学著作/237
鸟儿之别/241
食物问题/244
鸟儿是否惧人/247
等待被发现/249
序言
修订版序
这本书新版之际,我要对读者们说些什么呢?或许,什么都不用说。我们彼此已经十分了解。
想必你已经了解并接受了我,为此,我心存感激。与其赘言,不如闲聊。
这本书出版至今,近二十五年了1。写完它,我又度过了许多岁月,其他集子接连出版。但要问我具体出版了多少,我还真需要停下来数一数。一位母亲,不用数就知道她有几个孩子。一些落后的土著人,扳着指头只能数到五,但知道自己有多少家禽与牲畜。因为他们的心总是牵挂着,所以记得住每个孩子、每头牲畜的特征。
一个作者,和母亲、土著人不同,当他把稿件交出去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他就已经和它告别了。不论它流落在外,有什么样的命运,都会始终保持最初的样子。它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无论好不好,都是作者的。因此,我回避谈论我这个孩子的优缺点,我也不会被所有的评论干扰,我相信读者会谅解的。
我的书,我不视为“著作”,因为我并不把写作当成一种劳作。整个写作的过程,对我来说,是很享受的。我的素材都是在垂钓、露营或泛舟的时候得来的。我在山中游玩或者睡觉时,季节变化,植物成熟……而写书的时候,我又对这种原野生活进行了一次更好的回味。它被写出来,又一次打动我,成为我的一部分。
我有一位年轻时在俄亥俄州北部生活的作家朋友,他说:“只有在流落异乡时,才有写书的念头。写作,是为了让往日重现。”
写作能一解乡愁。我本人也这样认为。
谈论自己的书,就像父亲谈论离家闯荡的儿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和父子关系相比,作者与书的关系要简单这本书写于我在华盛顿政府工作期间,我那时是个小小的金库保管员。坐在一堵铁墙之前写作,在那段无聊的日子里,给了我很多安慰,仿佛那堵铁墙的另一边就是生机盎然的树林和鸟儿们!
1873年离开华盛顿之后,我的生活中不再有铁墙。我有了一扇能俯瞰哈德逊河的窗户,还种植了葡萄园。我的心,对葡萄园,比对金库更有兴趣。葡萄园的蔓藤、累累的果实,比金库里的钞票更让我感到满足。
但我很怀念那堵铁墙,尤其是在漫长寒冷的冬天。我的心沉湎于我所喜爱的一切回忆之中。冬天,总是让人更懂得向内看,面对自我。
我的书能否带领你在林中进行一次散步呢?
文摘
第一章 众鸟归来
我们北方的春天是从三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无论如何,春潮迟迟不肯离去,直至夏至来临。这时,细枝和嫩芽开始生长至大树,嫩芽也失去了昔日的鲜嫩。
这正是众鸟归来的时期。一两种或更多的耐寒或半驯化品种的鸟,如歌雀和蓝知更鸟,通常在三月抵达,而比较珍稀的、美丽的鸟要到六月才成群出现。就像每个季节都会格外照顾鲜花一样,不同的鸟类也会得到时间的礼遇。蒲公英会告诉我燕子何时归来; 紫罗兰会告诉我棕林鸫何时出现;延龄草盛开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开始了。于我而言,这种花盛开不仅仅意味着知更鸟回来了,因为这时知更鸟已经回来几个星期了,还预告着大自然苏醒了,万物开始复苏。
鸟儿的离去和归来,或多或少带着些神秘和惊喜。清晨我们出门,听不到画眉鸟或绿鹃的声音;当我们再次出门时,每棵树、每片丛林都回荡着鸟鸣。但等到我们再次出门时,一切却又沉寂了。谁看到它们回来了?又有谁看到它们离去了呢?
ISBN | 7559612210,9787559612212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 约翰·巴勒斯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