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山水与长城想像 9787215113503,720911174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南朝山水与长城想像》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论想像杨牧
前言
上篇山水新解
谢灵运诗中“游览”与“行旅”之区分
南朝“山水诗”中“游览”与“行旅”的区分
——以《文选》为主的观察
陶谢并称对其文学范型流变的影响
——兼论陶谢“田园”“山水”诗类空间书写的区别
论李白诗中“谢灵运”“谢朓”与“陶渊明”的排列次序
——兼论“二谢”与“陶谢”并称的结构基础
中篇长城别论
州府双轨制对南朝文学的影响
——以荆雍地带为主的观察
南朝士人的时空思维
盛唐边塞诗的真幻虚实
——兼论南朝诗人时空思维对盛唐边塞诗形式的规范
南朝与南宋边塞诗的汉代图腾
——论南宋边塞诗对于南朝边塞诗架构的继承
文学史中南北文学交流论的假性结构
——以南朝边塞诗为脉络的探讨
下篇南北文化再探
三分归晋前后的文化宣言
——从左思《三都赋》谈南北文化之争
北魏文士对南朝文化的两种态度
——以《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为中心的考察
魏晋时期巴蜀文化史确立的三部曲
——由《三都赋》到《三国志》到《华阳国志》
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从程千帆的分析可以为唐诗中使用汉代地名或事典找到理由,一方面是唐代诗人传统的用典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唐人认为历史上仅有汉代可与其并驾,可知程千帆完全是站在文学想象与隶事用典的角度来思考此问题,而此立场也影响着学界对于边塞诗中时空交错的研究,包括唐代边塞诗人具有浓厚的汉代情结与英雄意识、长城意象的移用、以汉喻唐、代唐或复合结构的意象重叠与宗汉意识、对汉代边塞战争英雄的崇拜等等。不过从笔者多年来对南朝边塞诗的研究却发现,南朝不但是中国边塞诗成熟的关键时期,甚至对日后边塞诗的主要书写模式的定型也影响深远。据笔者研究发现,南朝边塞诗中已经具涵后世边塞诗的内在思维与外在形式,所谓内在思维即是南朝边塞诗中普遍存在的“时空思维”,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长安为焦距而复制出来的大汉帝国拓边守疆的历史缩影,因此诗中的人名、地名一一呈现了当年胡汉战役的时空架构;而此汉代时空的运用除了是一种“用典”之手法外,事实上并不能忽略在南朝士人的时空思维中具有根深柢固的“大汉图腾”之概念。
ISBN9787215113503,7209111743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文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