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黑白键:西方钢琴作品解析与诠释 9787552315240,755231524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漫游黑白键:西方钢琴作品解析与诠释》属于西方音乐学的范畴,内容涵盖了巴赫到近代巴托克、勋伯格三百五十余年间西方钢琴音乐各方面的知识和发展历程。其中既有关于西方近年来发展新兴的“演奏实践”的论述,讨论如何正确演奏历史上西方钢琴作品及其风格的,如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等篇;也有讲述音乐史结合作品分析的,如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篇;还有就钢琴写作技巧上的分析、演奏及音色处理的,如德彪西和拉威尔等篇;最后还讲到现代钢琴写作及其未来发展的,如巴托克、勋伯格及附录等篇。

作者简介

谢承峯,国际施坦威艺术家,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钢琴系主任,钢琴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台湾东海大学杰出校友客座教授。经常受邀在世界各地讲学、演奏,开设讲座,足迹遍布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和美洲。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其中《跨越音乐学和音乐表演的鸿沟——历史语境的阐释与解决途径的探析》全文刊登于2015年第2期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英文专著《CY传统视野:二十世纪钢琴独奏华尔兹》由德国LAP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编巴洛克时期的演奏艺术
第一章巴赫键盘作品的风格探究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美学观
第三节巴赫的键盘音乐风格
第二章巴洛克键盘音乐演奏风格的诠释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巴洛克关学观念的应用
第三节运音法
第四节节奏
第五节装饰音
第三章强弱?——巴赫《意大利协奏曲》的风格诠释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概念
第三节巴赫键盘协奏曲之综述
第四节forte、piano的多层含意
第四章舞蹈与音乐——解析巴赫的组曲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舞曲和组曲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舞曲和舞步
第四节巴赫键盘音乐作品里的舞曲
第五章巴赫键盘音乐中的万花筒——《哥德堡变奏曲》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创作背景与作品结构
第三节为何《哥德堡变奏曲》可以经久不衰
第二编古典时期的沉淀
第一章古典时期的钢琴奏鸣曲概述和奏鸣曲式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古典时期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第三节古典时期之前的奏鸣曲
第四节古典时期音乐形式的最大发明——奏鸣曲式
第五节奏鸣曲式和钢琴奏鸣曲在古典时期的演进
第二章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协奏曲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特色
第三节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特色
第三章“古典三杰”钢琴奏鸣曲中戏剧性音乐发展的创作手法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戏剧性的表情
第三节海顿与莫扎特作品中的戏剧性因素
第四节贝多芬作品中戏剧性对比与扩张的手法
第四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和声与调性的运用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各时期主——属调性观念的差异
第三节贝多芬惯用的调性布局手法与拿坡里和弦应用
第五章贝多芬的晚期钢琴奏鸣曲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贝多芬晚期的创作经历以及晚期风格的成因
第三节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色
第四节解析《槌子键琴大奏鸣曲》
第三编浪漫时期的扩张
第一章浪漫乐派新思维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浪漫乐派总论
第三节表演习惯的改变
第四节浪漫乐派的音乐语言
第二章被低估的天才——论舒伯特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对舒伯特的误解
第三节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概况
第四节舒伯特的创作手法与作品风格
间奏曲:最古典的浪漫乐派作曲家——门德尔松
第三章奇异的幻象——论舒曼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舒曼其人
第三节创作分期、作品类别与版本选择
第四节文学作品与女性对舒曼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舒曼钢琴作品的特色与创作手法
第四章音乐概念重组——论肖邦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谜”一样的肖邦
第三节肖邦关于演奏技巧的创新观念
第四节肖邦的创作手法与音乐风格
第五章开启未来音乐世界的巨人——论李斯特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李斯特的多重角色
第三节李斯特创作分期、作品分类与所受影响
第四节李斯特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与创作手法
第六章保守与激进并存——论勃拉姆斯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勃拉姆斯的创作及所受影响
第三节勃拉姆斯的创作分期、作品分类与创作手法
第四编现代时期的多元风格
第一章新观念与新音乐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德彪西的创作
第三节拉成尔的创作
第四节勋伯格的创作
第二章新音色的创造
第一节导读
第二节德彪西、拉威尔的新音色
第三节巴托克的新音色
第四节普罗科菲耶夫与斯克里亚宾的新音色
第五节勋伯格的新音色
附录
钢琴作品中“非”钢琴的声音
后记
一位音乐漫游者的静思
参考文献
西文部分
中文部分

文摘

版权页:

第三节运音法
一些钢琴教师在教学生弹奏巴洛克作品时,看到没有任何符号的乐谱,就指导学生全部用断奏弹,这是多么大的误解!作曲家之所以不留下记号,是因为当时没有这个习惯,而且作曲家认为演奏者看到乐谱后自然会表现出正确的风格。此外,巴洛克时期的演奏家大都会即兴,可以根据不同风格自由演绎乐曲。对于运音法的应用,演奏家在表演时也会自动加入,而不需要作曲家全部写在乐谱上。遗憾的是,现在,演奏家的这种即兴能力可以说是一门已经失传的艺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作曲家,包括巴赫,留下了关于运音法的一些脉络,再加上许多音乐学者遗留下来的重要文献,我们虽然不能确认到底当时的演奏是什么样子,但是经过学者们共同的努力研究,以及一些重要的巴赫演奏家——汪达·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罗萨琳·图雷克(Rosalyn Tureck)、格兰·古尔德(Clenn Gould)、安德拉斯·席夫(Andras Schiff)的录音传播,我们已经慢慢找到了关于诠释巴洛克音乐作品的思路和途径。
ISBN9787552315240,7552315245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谢承峯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