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小说选(全新修订珍藏版) 978750573480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70705 类别: 图书 文学 作品集 诗歌集
编辑推荐

普希金;普希金诗选;诗歌;诗选;

名人推荐

★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与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轻柔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因此看来,阅读他的作品是培养人的好的方法,对于青年男女有特别的益处。在教育青年人、培养青年人的感情方面,没有一个诗人能比得上普希金。——别林斯基

★普希金按其天才的精深博大来说,至今依然像太阳一样照耀我们整个俄罗斯知识界。他是一位伟大而又尚未被理解的预言家。
——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创始人,19 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
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为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他的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阿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别尔金小说集》等。

后记

译后记
说不尽的普希金
提起普希金,就会在人们脑海里涌现出一连串看似相悖,实则相谐的对称概念。
俄罗斯近代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和世界文坛巨匠的普希金。普希金是自 19 世纪起的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普希金率先冲破国界,引领一批俄国杰出的作家攀登上 19 世纪世界文学高峰,自己更跻身于世界文学巨匠之列。郭沫若说过 :“普希金是俄苏文学的开山祖,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于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我国上世纪 80 年代的一份调查早就显示 :我国读者面最广的外国作家是莎士比亚和普希金。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版了《普希金全集》两套,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十三种译本,各种作品选集和作品单行本已越过一百大关。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和俄罗斯的夜莺普希金。太阳与夜莺,同时被用作界定同一个诗人的隐语,似乎不可理解,但对于普希金来说恰如其分。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曾提到,“普希金以前的俄国诗只是欧洲诗神跟前的一个聪明而熟练的学步者”。另一位俄国经典作家冈察洛夫称普希金为“俄国第一位诗人艺术家”。诚然,普希金之后的不论哪位诗人或作家,都是在他的光辉的照耀下踏着他的足迹前进的。普希金不但写最纯的诗(抒情诗),而且写叙事的诗、童话的诗、剧本的诗、小说的甚至文论的诗。以普诗在传承中大胆独创之气魄、捕捉生命律动之敏锐、内容之宏大、体裁之丰富、语言之精美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而论,“太阳”这个隐喻用得并不为过。至于说“夜莺”,则是从歌唱这层含义上说的,何况他很爱用夜莺这个意象,用它来隐喻他对歌唱爱情的情有独钟,也是非常得体的。
传奇的普希金和平易的普希金。普希金生在18世纪末(1799年)俄国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死于 19 世纪的一场为捍卫人格尊严的残酷决斗。在他的身体中,有着俄罗斯人和黑人的双重基因(母亲是喀麦隆裔的汉尼拔的孙女)。普希金在十六岁那年所写的抒情诗《皇村的回忆》(1814 年),博得了诗界权威杰尔查文的赏识(被他誉为自己的接班人)。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为俄国文学史写下了十五个“第一”……他的生平真是够传奇的了。可是,他不是傲视普通人的超人,而是毕生注意倾听并倾吐人民心声的歌者。他用俄罗斯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诗歌和散文。他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所塑造的多余人形象和在《驿站长》中所塑造的小人物形象,都植根在当年俄罗斯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心扉,这些和他的其他许多不朽作品一道自然地成了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
忧伤的普希金和乐天的普希金。在俄罗斯这块悲情丛生、悲剧迭出的土地上,无论在普希金之前,还是在普希金之后,诗人由于身兼人民精神领袖的角色而常常身遭厄运 :因反抗暴政而遭监禁或流放,在当局的摧残下被逼自尽或决斗,忧伤是他们共同的心境。普希金大量为时而作的诗是忧伤的,他的作品中悲剧成分多于喜剧成分,他本人也是悲多于欢,但是他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喜多于忧。
这是源于他的气质、胸襟、眼界和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例如他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唱道 :
心儿总是在憧憬着未来, 现今常令人闷闷不快 : 一切很短暂,一切会过去, 那过去了的,便贴你心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普希金的忧伤是“明亮的忧伤”,因为他坚信 :
在不朽的智慧太阳面前, 虚假的睿智也黯然腐烂。 万岁,太阳!速退,黑暗!
——《饮酒歌》
早逝的普希金和永恒的普希金。由于不堪沙皇专制制度的摧折,普希金这盏天才的明灯过早地陨灭了,他英年早逝在三十七岁这个据说不少天才都没能逃过的年龄坎上。但是,他正如在《纪念碑》一诗中所预言的那样并没有完全死去 :1999 年诗人的二百周年诞辰不是过得比任何一个活着的人所过的生日都更红火吗? ……
厚重的普希金和轻松的普希金。普希金虽只活了短短三十七年,但他为后世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 :八百多首抒情诗、十二部长诗、六首童话诗、一部诗体长篇小说、多部散文体中短篇小说、六部诗剧、多篇政论、文论以及专著《普加乔夫史》等。他那等身的著作,生动而深刻地描绘和反映了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规范并提炼了美丽的俄罗斯语言,从而成为俄罗斯文化和文学的杰出代表以至象征。但是,我们在看到一个如此厚重的普希金的同时,还看到一个轻松的普希金。他早在《我的墓志铭》(1815 年)一诗中就白我调侃道 :
这里埋葬着普希金,他毕生快乐, 总结交年轻的缪斯、懒散和爱神 ; 他并无什么善举,但的确可以说 : 论心地他是个好人。
俄罗斯的研究者有过如下的观察和分析 :“在生活方面,轻松是普希金世界观的基础,性格和人生履历的特征,诗中的轻松成了他刚步入诗坛的条件。他一挥笔,评论界便称他的诗‘非常的轻松和从容’,‘好像这些诗行无需任何斧凿,使人觉得这些诗句是从他的诗笔下自形流泻出来的’。”(《涅瓦观察者》,1820 年,第二期,《祖国之子》,1829 年,第六十四册,第三十六期,《和普希金一起散步》,王立业译)。
时尚的普希金和经典的普希金。普希金被公认为俄罗斯文学经典中的经典。但作为俄国贵族社会中的一员,普希金不可能与上流社会的时尚习俗毫无瓜葛。因此,不但他的服饰和风度是时尚的,他的不少抒情诗也是他与当时的上流社会进行周旋的产物。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普希金不像今天不少人那样任凭时尚淹没经典,而是力求用经典引领时尚,使某些时尚的体裁也加入经典的行列。如抒情诗《致凯恩》、《我爱过您》等,后来都成了爱情诗的传世之作。
风流倜傥的普希金和百代诗魂的普希金。普希金与缪斯结下了永生不解之缘。缪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司文艺和诗歌的九个女神。普希金创作上的美神崇拜和生活中的美女情结互动的结果,便是他对美的神往变成了自己文学创作,特别是抒情诗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作为异时、异域的异民族的我国读者往往会感到不解 :从一个人的心田怎么可能流出这么多爱情的旋律来呢?我们姑且抛开时代、阶级、民族、个性等多种因素不说,单就文学源于而又高于生活这一基本原理而言,就足可以阐释诗情升华爱情这一客观艺术规律了。何况普希金有着超强的生命活力、对美和诗的天才颖悟和作为诗人的神圣使命感,勇于把真诚视为爱情与诗歌互通的心魂。因此,别林斯基负责任地说 :“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轻柔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因此看来,阅读他的作品是培养人的最好的方法,对于青年男女有特别的益处。在教育青年人,培养青年人的感情方面,没有一个诗人能比得上普希金。”(冯春的译文)从这个视角最便于确认 :普希金既是俄罗斯诗歌的夜莺,更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甚至可以说,普希金的诗称得上是一位超越时空的心灵教师,正如黑格尔所说 :“诗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人类最普遍、最博大的教师。”可惜,今天社会上有相当多的人受物质利益的驱使,已不再理会这句至理名言了。俄罗斯的普希金和我的普希金。无论是说“俄国的但丁”、“俄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歌德”,或者是说“俄国的春天”、“俄国的早晨”、“俄国的亚当”(卢那察尔斯基语),普希金都是象征俄罗斯民族的首屈一指的民族诗人。但是,随着他对后世影响的愈益深广,“普希金”这个符号渐渐摆脱时空的制约,以致后代人甚至外国人都说起“我的普希金”来了。他们所说的“我的普希金”,有“他是我的心魂”和“我是他的延续”的双重寓意。说过“我的普希金”的,不仅有勃留索夫、茨维塔耶娃等众多俄苏著名作家和诗人,而且也不乏外国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比如我国著名诗人邵燕祥在《我的朋友普希金》(1999 年)一文中写道 :“我跟普希金结识是在 1947
年,那一年我十四岁,他已经一百四十八岁了,我们是忘年交。有人问,你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是不是受了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影响,我相信这个感觉是可靠的。”“我的普希金”另一种演绎形式是“普希金和我”。上世纪最后一年,为纪念普希金二百周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文集《普希金与我》(孙绳武、卢永福主编),此书纳入了一百位我国当代作家、研究家、翻译家、编辑家对普希金其人其诗文感悟的篇章,可见这位俄罗斯文豪直至今日对我国文化影响之广之深。“我的普希金”的第三个表现空间是在翻译家心中。如果说,原著是“俄罗斯的普希金”,那么,译著便既是“俄罗斯的普希金”,也是译者的“我的普希金”,即“我所理解和表达的普希金”。可见,译著再好,也不等于完全的“俄罗斯的普希金”。译者的职责仅在于 :使他的“我的普希金”尽量贴近“俄罗斯的普希金”而不受任何框框的局限。本书的译者们正是在这个客观标准上,诚恳地期盼读者的批评和指正的。
虽然笔者拉拉杂杂说了上述关于普希金的许多话,但是仍感到言犹未尽,真是名副其实的“说不尽的普希金”,一如前人说过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顾蕴璞

文摘

我的肖像
你求我画自己的肖像,
但要临摹真人,
亲爱的,肖像快画好,
尽管只是个微型。
我是个年轻的浪子,
还在学校就读;
我敢说,我不愚笨,
扭扭捏捏可没有。
我从不爱絮絮叨叨,
也不是巴黎大学博士,——
这种人比起我来,
真讨厌,装腔作势。
我的个子和细高个儿相比,
无法去争高下,
我脸色鲜艳,发色金黄,
还是一头卷发。
看戏、跳舞,我都喜欢,
如果要我不掩饰,
我会说,我还会喜欢……
假如我不在皇村读书。
就凭这些,我的挚友,
您就可认出我的肖像,
是的,我想永远表现为
上帝造就我时那样。
恶作剧是十足的魔鬼,
长相是地道的猴型,
轻浮冒失可真多——
是的,这就是普希金。
(1814年)
ISBN9787505734807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普希金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