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法:从说教到赋能 978712134807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作者简介

田俊国
北京易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原用友集团副总裁、用友大学校长。著名实战派培训专家、领导力专家。在企业大学建设、行动学习、课程开发、讲师培养、高端领导力等五大领域均有建树。著有《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玩转行动学习》《赋能领导力》等作品。
多年来践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一贯坚持为促进学员改变而教学、学习在对话中产生、把微行动学习镶嵌到课堂中、在课堂上开发课程、讲师在教学实践中修行等核心理念,在实践中发展出自创的重在转化的教学体系和授课方式。

目录

第1部分 赋能讲法的核心理念
第1章 能量所注,收获所在 3
人和人最本质的区别是能量运用方式的区别。日积月累的能量分配方式和运用习惯就成为性格和习惯,性格决定命运,习惯造成差异。任何积极而持久的改变都是持续投入能量的结果,点滴收获靠自己折腾,折腾了、投入了才会有真正的学习效果。
一切都是能量 5
学习的目的是寻求改变 13
有效改变背后的三种能量 19
自我演进的迭代法则 21
第2章 建构主义,省劲给力 27
世界是你感知的世界,而你感知的世界对你而言就是真实的。知识是基于经验的主观建构,知识被掌握的标志是形成个人版本。学员是学习的主体,讲师的作用是启发学员思考,跟谁学比向谁学还重要……
世界是感知的世界 29
对知识的不同理解 31
重新定义学习要素 34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39
建构主义核心主张总结 45
第3章 三路对话,促成学习 47
好课堂就是要营造一个轻松对话的氛围,通过外部对话促进学员的内在对话,高质量的对话促成学员内在高质量的神经元关联,外在表现就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改变最终通过自我对话实现 49
掌握意识活动的状态 53
意识与潜意识的合作与对抗 57
三路并行的能量交互过程 63

第2部分 赋能讲法的七项修炼
第4章 管好“内存”,保持状态 69
每个讲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能量运用方式,在课堂上表现为不同的授课风格,而不同的授课风格又决定了授课的效果。……。讲师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管理好自己的大脑“内存”,才能使学员的吸收率和转化率更高?
讲师的角色认知决定教学效果 71
管理你的大脑“内存” 73
觉察并调整状态 82

第5章 营造场域,促进交流 87
课堂场域是讲师和全体学员合力形成的,反过来,场域一旦形成,任何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受其影响。讲师要努力保证课堂在一种轻松积极的状态下进行,让课堂氛围处在“收而不死,放而不乱”的合理区间。既不能让学员的大脑处于一种工作记忆区超负荷的状态,也不能使其负荷太低,造成自由散漫或开小差。
有效经营学员的注意力 89
让课堂成为能量交换的市场 95
营造高质量的课堂场域 102
好场域提升课堂效果 105
第6章 三脑驱动,五星导航 109
我之所以推崇五星教学,是因为它不仅非常符合人类学习新知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更是因为它从机制上保障了教学在对话中进行。用五星教学法教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员的认知负荷,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驱动学员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三部分能量参与学习。
聚焦问题:教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112
激活旧知:旧知是消化新知的酶 117
论证新知:成为新知的主人 119
应用新知:形成“认知—行为—情感”正循环 122
融会贯通:达到“无意识、有能力”的状态 125
第7章 完美陈述,激活全脑 129
多少人渴望自己的演讲能够掌声雷动,渴望自己的表达能够深入人心?又有多少人困惑自己讲得如此精彩却少有人听,纳闷道理说得如此透彻而对方却无动于衷?记住:无论是演讲、授课,还是一对一的沟通,你都不是给一个人讲话,而是给对方内在的性格迥异、爱好不同的五个小孩讲话。只有满足每个内在小孩的信息诉求,才能高质量地影响对方。
区别对待大脑的五大机能 131
让五个内在小孩共舞 142
从有意觉察到自然反应 149
第8章 强力提问,打通关节 153
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富有成效地思考。好问题能驱动学员尝试用不通的方式去思考。换一种思维,就换了一个世界。如何用提问的方式驱动学员思考,干预学员的能量运用方式和思维习惯是本章探讨的重点。
提问激发学员思考 155
问题背后有框架 161
用提问提高能量的自由度和流动性 167
第9章 问答相应,教学相长 173
一堂课下来,学员要有收获,讲师也要有收获,课程还要有升级,课堂应该形成一个学员、讲师、课程三者互相促进和提高的良性循环。学员的问题恰恰是讲师在课堂上学习的机会。讲师可以借助学员高质量的问题,将自己散落在大脑各处的关于该问题的知识、经验等素材加以关联和整合。
从回答问题看讲师的段位 175
用问题回答问题 177
用隐喻回答问题 181
让问答接力下去 187
第10章 妙用暗示,转移思维 191
世界上最能驱动人的并不是命令,而是潜移默化的暗示。课堂上,重要的不是讲师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是在学员的脑海里发生了什么思维活动。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暗示妙就妙在用语言的魔力绕过意识的防卫,激发潜意识的想象力,让潜意识开始建构另一种可能。
教学也要适当留白 193
用暗示实现能量转移 195
神奇的“假如”框架 201
暗示的超强穿透力 206

第3部分 赋能型讲师的内功修行
第11章 高效阅读,积累知识 211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看图识字到拼音阅读,从逐字朗读到阅读,再到检视阅读,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练习。任何一本书,你领悟的部分才是你的。能领悟多少,有赖于读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书无所谓好坏,也无须逐字逐句认真读完,关键在于它能诱发你如何思考。
阅读能力急需重塑 213
阅读也是建构 218
写给爱阅读的未来大师们 221
第12章 刻意练习,养成习惯 227
知和行之间的距离要么是无穷大,要么是零。人们从知到行的比例接近于种子最终能够开花结果的比例,接近于受精卵最终能够成长为婴儿的比例。只有应用了的知识才能带来价值,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真知灼见。反复的练习能够促进脑结构的改变,使记忆更牢靠,技能更娴熟。
为有效改变而练习 229
为灵活应用而强化 233
为快速提升而反馈 238

第13章 反思复盘,持续提高 243
如果一个人能把复盘当成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他的人生就开始迈向自信和从容。方法论复盘的目的就是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开发出一套应对某类情境的流程和工具。越有潜力的人才,越应该早早培养自己的学习反思能力。
反思促进心智模式的迭代 245
把复盘当成人生习惯 249
复盘背后的能量运用 257
第14章 通往专家级讲师之路 261
倘若总是用同样的模式为人处世,再高大上的工作都会沦为枯燥的驴子拉磨模式。人生中的每个重大进步都意味着跟历史的彻底决裂!讲师要想持续成长进步,必须不断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发展出全新的模式,尽情地绽放作为生命的精彩。
心中有学员的课堂永远精彩 263
讲师不可或缺的知识领域 265
专家级讲师之路 266
教学相长的循环 275
参考文献 279

序言

推荐序
只有折腾了才能学会,才会改变!

老田能折腾,这在培训界是大家公认的。十年前,他从零起步折腾出一个非常有特点至今仍在培训界有强大影响力的企业大学……;最近一两年,他又折腾出一家非常专业同时在业界非常有知名度的培训机构;近期,他又折腾出一本书——《讲法:从说教到赋能》!
上周末,我接到《讲法》这本近三百页的书稿,在家里几乎一口气看完。太解渴了,太过瘾了!
“你的点滴收获都是自己折腾的结果!”
书中的这句话把我拉回到几年前首次听老田分享的场景:那是2012年上半年,在北京用友大学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上,老田有个专题分享。首次听到他这个观点——“你的点滴收获都是自己折腾的结果”,对于刚刚踏进培训这个行业的我来说,非常新鲜但也很不理解。后来,我又多次听老田的各种讲座和演讲,阅读他陆续出版的作品,并且多次听到类似的说法和观点!
我体会到,《讲法》这本书是首次全面地、更加系统地归纳和阐释了老田在培训学习方面“折腾思想”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一切都是能量”是这种“折腾思想”的物质基础,建构主义主张是这种“折腾思想”的外在表现,通过学习达到改变的目的是这种“折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何落实这种“折腾思想”,在《讲法》这本书中,老田结合他多年的实践经验,做了非常精辟的提炼和概括,形成了书中的第2部分“赋能讲法的七项修炼” ——管好“内存”,保持状态;营造场域,促进交流;三脑驱动,五星导航;五路驱动,完美陈述;强力提问,打通关节;问答相应,教学相长;妙用暗示,转移思维。
尤其是其中的第3项修炼,五星导航——“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又非常实用。
如何实现这种“折腾思想”,在《讲法》这本书中,老田结合他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切感悟,对讲师的内功修订做了非常精辟的提炼和概括,形成了赋能型讲师的四项内功修行大法——高效阅读,积累知识;刻意练习,养成习惯;反思复盘,持续提高;通往专家级讲师之路。
我理解,《讲法》这本书是老田在培训学习方面“折腾思想”的集中体现!给老田的折腾劲儿点赞!给《讲法》这本书点赞!
也请试着折腾一下自己,一定会有所收获!
因为只有折腾了才能学会,才会改变!

章国强
中广核大学(党校)
2018年8月3日

前言

讲师是一个门槛极低、台阶极高的职业。说门槛低是因为事实上社会讲师没有标准,能讲话就能讲课;说台阶高是因为把话讲到学员心里去,驱动学员富有成效地思考,促进学员积极改变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同样的内容,总有更能打动人的表达方式,同样的课堂,总有更有利于学员吸收和转化的讲法。
不同的讲师有不同的讲课风格:有人把重心放在所授内容上,上课如同背书,不紧不慢,从头说到尾,完全忽视了学员的存在,内容讲完了下课走人;有人把重心放在形式上,把课堂搞得像舞台,把教学搞得像表演,自说自演,说学逗唱,热闹非凡;有人把重心放在跟学员的互动上,跟学员打成一片,嘻嘻哈哈,课堂氛围很热烈,却常常把话题扯得太远,连教学目标都忘了。无论什么教学路数,都要回归到学习的本质上来检验其效果。学习是有机体为了获得持久的非生理性改变而努力的过程……。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的一切教学都是耍流氓!人们为了未来变得更好而学习,所以学习是投资行为,而娱乐则是花钱消遣的消费行为,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教学是要为学员的改变负责的,而表演只是为了逗观众一乐。
我写本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助所有讲师用更专业、更有效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让课堂不再枯燥,让学习更加高效,不再用传统说教模式授课,切实做到在课堂上为学员赋能。越来越多的讲师已经意识到传统说教模式很难适应新一代的学员。学员对不能深度参与的课堂只能应付地听,讲师见学员没兴趣学也就应付地讲,越来越多的课堂处在讲师和学员相互应付的状态。表面上应付的是课堂,而实际上应付的是彼此的生命!这一切急需改变,刻不容缓!
改变课堂必须从改变讲师的讲法开始。这就要求讲师率先改变,对习惯了传统说教模式的讲师而言,实现这个改变并不容易——所有的改变都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讲师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教学员,上课并非只是传授内容,更重要的是,跟学员共同学习,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本书试图从三部分帮助讲师实现从说教到赋能的转变。
第1部分:能量说,建构观,促进对话,促成改变
第1部分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分为三章。第1章,从能量的角度看人的学习与改变。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有自己独特的能量运用方式。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能量运用方式的不同。日积月累的能量分配方式和运用习惯就成为性格和习惯,性格决定命运,习惯造成差异。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没有对错,只有投入能量的多寡。在促人改变上,只讲道理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人除了能接受和理解道理的理性部分,还有不可理喻的感性部分。认知、行为、情感构成促人改变的三驾马车,而积极有效的改变背后有一个“认知—行为—情感”三者持久强化、持续能量投入的正循环。因此,任何积极而持久的改变都是学员本人持续投入能量的结果,点滴收获都靠自己折腾,折腾了、投入了才能学得会。学习为了改变,改变背后离不开三股能量,教学者不能不知。
第2章,系统阐述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主张,分四个层次。首先是世界观,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感知的世界。尽管世界是客观的,但每个人心中建构的世界是主观的。其次是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基于经验的主观建构,同样的信息进入不同的大脑会形成不同的知识,因此知识有再生产性,知识被掌握的标志是形成个人版本。再次是学习观,学员是学习的主体,讲师的作用是启发学员思考,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意义协商,所以学习的社会环境很重要,跟谁学比向谁学还重要。最后是教学观,学习在对话中进行,让学员在问题和场景中感悟,多种手段促进学员吸收和转化,教学效果当堂检验。这四个层次是我根据自己多年对建构主义的理解总结的。我把建构主义当成信仰,认为只有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才能真正实现在教学中为学员赋能。
第3章,讲学习在对话中产生。学习的目的是建立持久而稳定的非生理性反应。从学习发生的脑内反应机制来看,学习实际上是建立一组稳定的、有价值的大脑神经元连接。教学的目标要促进学员脑内有价值的神经元连接的形成。基于此,我认为学习必须在对话中进行,好课堂就是要营造一个轻松对话的氛围,通过外部对话促进学员的内在对话,高质量的对话促成学员内在高质量的神经元连接,表现出来就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对话也是促进学员的存量知识与外来的流量知识产生反应。知识是基于经验的主观建构,人们总是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读新的事物,建构过程就是自己的经验和外来信息相互对话的过程。
第2部分:有状态,有框架,应对自如,教学相长
第2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介绍赋能型讲师激活课堂,有效促进学员改变,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员、讲师、课程三者互相促进和提高的关键策略与核心技能。本部分共七章内容,其中前三章谈讲师的状态位、学员的状态位和教学框架,主静;后四章谈陈述、提问、回答问题、暗示引导,主动。
第4章阐述讲师的内在状态。有诸内必显诸外,讲师的课堂表现是其内在状态的外显。对“为什么教”和“如何教”的认识不同,讲师的内心状态就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不同。所以,讲师要觉察和管理自己的大脑“内存”,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激情、从容、抽离和促动的状态,使自己的注意力更多为教学目标服务,更少受不利因素干扰。讲师积极、从容的状态,才能带动学员更投入、更开放地学习。
第5章谈学员的状态和场域。讲师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大脑“内存”,还要觉察和管理学员的大脑“内存”,要更多地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上。讲师不仅要让学员在课堂上的认知负荷适中,还要充分照顾学员的情感,用多种手段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
第6章系统讲五星教学。我之所以推崇五星教学,是因为它不仅符合人类学习新知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更是因为它从机制上保障了教学在对话中进行。我在实践中把三脑学说和五星教学进行了整合,从而对五星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展性应用,深切地感受到用五星教学法教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员的认知负荷,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驱动学员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三部分能量参与学习。
第2部分后四章具体介绍课堂上的讲述、提问、应答、引导等基本技能。其中,第7章阐述如何表达才有张力,才能深入人心。我发现很多讲师的表达条理都很清晰,能很好地驱动学员用理性脑思考,不足的是,很难用描述性语言激活学员的感性脑。我根据大脑的基本技能把大脑隐喻成五个内在小孩:小感、小思、小情、小想和小觉。无论是演讲、授课,还是一对一的沟通,讲师都不是给一个人讲话,而是给对方内在的性格迥异、爱好不同的五个内在小孩讲话。只有满足每个内在小孩的信息诉求,才能高质量地影响对方。
第8章探讨提问。人们经常会被自己内在的某一两个内在小孩绑架,从而进入一种偏执的状态。好讲师善于用好问题驱动学员富有成效地思考,让学员尝试探索不同的方式,从而走出思维困境。提问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成功驱动受众大脑里的五个内在小孩玩传球游戏,五个内在小孩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提问框架!换一种思维,就换了一个世界。如何用提问的方式驱动学员思考、干预学员的能量运用方式和思维习惯是本章探讨的重点。
第9章讨论高水平回答学员问题的技巧。回答学员问题最挑战讲师的功力,也恰恰最能帮助讲师提升功力。当讲师饱读诗书又身经百战的时候,最需要学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讲师可以借助学员问题将散落在自己大脑各处的关于该问题的知识、经验等素材加以关联和整合,问题就成为知识组块的线索。无论是用问题回答问题、用隐喻回答问题,还是发动学员公开讨论共同探讨问题,都是为了促成学员五个
ISBN9787121348075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田俊国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