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国内心理学家张海音审校
知名心理学家及心理治疗师唐登华、孟馥、赵文涛联合推荐
内容包含大量案例,穿插心理治疗的问答,非常实用
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田村毅
为各位青春期孩子与家长送去的一份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礼物
心理学家张海音审校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孟馥推荐
60个家庭治疗案例
28个家庭心理问题专栏
当孩子在青春期迈入成人世界时,是什么阻挡了他们的脚步?
面对不愿沟通的孩子,父母要如何做?
家人应如何帮孩子增强力量,激发斗志?
一个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固然重要,但一直被边缘化的父亲这个角色应发挥什么作用?
一个人出了心灵问题,一个家庭必然会有伤痕,心理咨询师要如何应用家庭治疗这种方式?
《抢救茧居族》帮你——
拆掉你与自己的墙
拆掉你与家人的墙
拆掉你与社会的墙
拆掉你心里的墙
媒体推荐
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时空的。人长大是一个与父母、与家庭渐行渐远的离家过程。离不开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与离家困难有关。
孟馥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父亲的缺失是很多家庭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一角色的定位在当今社会也应有所变化。如果只是一味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亲以及整个家庭,都是不利的。只有当父亲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时,一个孩子的人格发展才能更加健全,同样,父亲在脱离自己的社会角色后才能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作者简介
[日]田村毅
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族关系、家族治疗等领域。
2011年离开关东京学艺大学,告别19年的教授生涯,专注从事能与人深入接触的心理治疗工作。
目前在东京开设非国民保险诊所“田村研究室”,主要处理青春期/青年期心理问题、厌学症、茧居族等个案。
其提出的社会退缩症(Social Withdrawal)被全球业内人士认可。
目录
引言 10
第 1章 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茧居族 18
所谓茧居族 18
茧居是因为任性、撒娇、懒惰吗 18
为什么茧居行为多发于青春期 20
茧居是青春期的混乱情绪所导致的退行现象 22
转换力量,让孩子充满斗志 23
和他人和谐相处 26
茧居到底是身边人的责任,还是自己的责任 30
确保自己的容身之处 32
和万能的自己说再见 36
第 2章 孩子成为茧居族,并非是父母的错 37
家庭的“心结” 37
孩子茧居是家庭的原因吗 40
改变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41
就这样一直照顾孩子的“心结” 43
夫妻之间不能融洽相处的“症结” 46
家人间缺乏沟通的“症结” 49
父母的忧郁“症结” 50
父母失去信心的“症结” 51
第3章 恢复父母的自信 54
父母要给予孩子最优质的爱和认可 54
启动孩子的引擎 55
因为有挫折,才能培养出迈入社会的自信 60
安全地进行“伤害”体验 60
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63
父母要拥有自信和安全感 66
找回父母的活力 67
亲人能做的事 68
孩子不肯和父母交流怎么办 69
来自手足的支持 70
手足的视角能够让家庭焕然一新 71
手足要协助父母 72
丈夫是茧居族 73
第4章 善用全社会的帮助系统 77
茧居问题的咨询窗口 77
茧居是一种病吗 85
茧居和发育障碍有关吗 85
茧居是抑郁症吗 88
药物有效吗 89
心理咨询到底是做什么的 89
专家真的懂茧居族吗 91
茧居者拒绝进行心理咨询时怎么办 92
家人进行心理咨询真的有效果吗 93
一直这样看着真的就行了吗 98
伴随着“被抛弃”的不安慢慢地成长 103
当孩子说想自杀时 103
面对高龄茧居族时 105
支援茧居族的终点 106
第5章 激发父爱的力量 108
建立和父亲的关系 108
想要吐露真心 110
当孩子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时 111
让父亲参与心理咨询 113
和父亲相处获得成功的案例 114
传递父母的价值观 117
调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118
磨合双亲的想法 120
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感到苦恼的父亲 121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 122
对孩子的认可是唤醒孩子的重要力量 123
父亲能够给予孩子希望 124
相信全家人的力量 126
后 记 128
国内心理学家张海音审校
知名心理学家及心理治疗师唐登华、孟馥、赵文涛联合推荐
内容包含大量案例,穿插心理治疗的问答,非常实用
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田村毅
为各位青春期孩子与家长送去的一份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礼物
心理学家张海音审校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孟馥推荐
60个家庭治疗案例
28个家庭心理问题专栏
当孩子在青春期迈入成人世界时,是什么阻挡了他们的脚步?
面对不愿沟通的孩子,父母要如何做?
家人应如何帮孩子增强力量,激发斗志?
一个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固然重要,但一直被边缘化的父亲这个角色应发挥什么作用?
一个人出了心灵问题,一个家庭必然会有伤痕,心理咨询师要如何应用家庭治疗这种方式?
《抢救茧居族》帮你——
拆掉你与自己的墙
拆掉你与家人的墙
拆掉你与社会的墙
拆掉你心里的墙
媒体推荐
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时空的。人长大是一个与父母、与家庭渐行渐远的离家过程。离不开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与离家困难有关。
孟馥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父亲的缺失是很多家庭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一角色的定位在当今社会也应有所变化。如果只是一味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亲以及整个家庭,都是不利的。只有当父亲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时,一个孩子的人格发展才能更加健全,同样,父亲在脱离自己的社会角色后才能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作者简介
[日]田村毅
日本知名精神科医生,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族关系、家族治疗等领域。
2011年离开关东京学艺大学,告别19年的教授生涯,专注从事能与人深入接触的心理治疗工作。
目前在东京开设非国民保险诊所“田村研究室”,主要处理青春期/青年期心理问题、厌学症、茧居族等个案。
其提出的社会退缩症(Social Withdrawal)被全球业内人士认可。
目录
引言 10
第 1章 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茧居族 18
所谓茧居族 18
茧居是因为任性、撒娇、懒惰吗 18
为什么茧居行为多发于青春期 20
茧居是青春期的混乱情绪所导致的退行现象 22
转换力量,让孩子充满斗志 23
和他人和谐相处 26
茧居到底是身边人的责任,还是自己的责任 30
确保自己的容身之处 32
和万能的自己说再见 36
第 2章 孩子成为茧居族,并非是父母的错 37
家庭的“心结” 37
孩子茧居是家庭的原因吗 40
改变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41
就这样一直照顾孩子的“心结” 43
夫妻之间不能融洽相处的“症结” 46
家人间缺乏沟通的“症结” 49
父母的忧郁“症结” 50
父母失去信心的“症结” 51
第3章 恢复父母的自信 54
父母要给予孩子最优质的爱和认可 54
启动孩子的引擎 55
因为有挫折,才能培养出迈入社会的自信 60
安全地进行“伤害”体验 60
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63
父母要拥有自信和安全感 66
找回父母的活力 67
亲人能做的事 68
孩子不肯和父母交流怎么办 69
来自手足的支持 70
手足的视角能够让家庭焕然一新 71
手足要协助父母 72
丈夫是茧居族 73
第4章 善用全社会的帮助系统 77
茧居问题的咨询窗口 77
茧居是一种病吗 85
茧居和发育障碍有关吗 85
茧居是抑郁症吗 88
药物有效吗 89
心理咨询到底是做什么的 89
专家真的懂茧居族吗 91
茧居者拒绝进行心理咨询时怎么办 92
家人进行心理咨询真的有效果吗 93
一直这样看着真的就行了吗 98
伴随着“被抛弃”的不安慢慢地成长 103
当孩子说想自杀时 103
面对高龄茧居族时 105
支援茧居族的终点 106
第5章 激发父爱的力量 108
建立和父亲的关系 108
想要吐露真心 110
当孩子根本听不进去父母的话时 111
让父亲参与心理咨询 113
和父亲相处获得成功的案例 114
传递父母的价值观 117
调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118
磨合双亲的想法 120
对孩子的暴力倾向感到苦恼的父亲 121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 122
对孩子的认可是唤醒孩子的重要力量 123
父亲能够给予孩子希望 124
相信全家人的力量 126
后 记 128
ISBN | 9787115493484,7115493480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 [日]田村毅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