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 978754409366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国内首屈一指的自然文学作家韩育生(笔名深圳一石)十年磨一剑,对《诗经》进行诗意、深入的解读。

依托了“诗”与“草木”两大不朽的主题,解读《诗经》中的植物,探究中国人的自然观、情感反应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多样性。

著名画家南穀小莲以中国传统绘画再现植物的生动形象,传达《诗经》的悠远意境。

著名设计师、“中国最美的书奖”得主韩湛宁担任主编,亚洲铜设计顾问担任书籍设计,亚洲铜文化负责选题策划。

名人推荐

《诗经草木魂?卷卷采耳》,“亚洲铜”公司设计让人惊艳,如此精美,堪比每年评出的“最美的书”。 ——曹亚瑟,藏书家、《东方今报》副总编辑

媒体推荐

《诗经草木魂》表面看是一本诗画互见的诗经读物,它完美地把自然科学(植物学意义上)和人文艺术(诗学与绘画层面上)的解释若合一契。
——《北京青年报》

《诗经草木魂》就是这样一本书:仿佛是要搭起一座连接古今、贯通中西的桥梁,韩育生用最通俗的文字、最浓烈的情绪,深入远古时代的日常,感知并传递先民们悲天悯人的至美情怀。
——《北京日报》

作者简介

韩育生,笔名深圳一石,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版有《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诗经里的植物》《香草美人志:楚辞里的植物》《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诗经里的植物》等。
南穀小莲,本名高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术交流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画家。出版有《设色没骨草本花卉》《高强花鸟画集》《平水文心》等。

目录

004 前言 以美的方式重现经典 / 亚洲铜文化
006 序 草木是中国人的情感载体 / 韩湛宁
008 自序一 器与魂 / 韩育生
018 自序二 千年的乡愁 / 南穀小莲
027 周南
029 关雎—爱域—荇菜
035 葛覃—汉语的弹性—葛藤
041 卷耳—隐于思念—苍耳
045 樛木—魂珠—葛藟葡萄
049 桃夭—若宜便好—桃
053 芣苢—采灵歌—车前草
059 汉广—失恋即诀恋—蒌蒿
063 汝坟—依依—灰楸、柚子
067 召南
069 采蘩—卡夫卡、K 与差役—大籽蒿
073 草虫—春恋祭—蕨
077 采—虔诚之主—田字草
081 甘棠—刺伪槊—杜梨
085 摽有梅—自由心轮—梅
089 野有死麕—挑战的一种—白茅
093 何彼矣—乱云—唐棣
097 驺虞—诗上田园—飞蓬
101 邶风
103 柏舟—一种格调—侧柏
109 凯风—写给母亲—酸枣
115 匏有苦叶—等待的时区—葫芦
121 谷风—悲怆—萝卜与荠菜
129 简兮—情动—甘草
135 鄘风
137 墙有茨—戒刺之芒—蒺藜
141 桑中—小情歌—菟丝子和蔓菁
149 定之方中—土屋上的铭文—泡桐
157 载驰—愈愁花—川贝母
163 卫风
165 淇奥—原石之壁—萹蓄
173 硕人—惊鸿—荻
179 氓—用心专者怨必深—家桑
185 竹竿—神经元—圆柏
191 芄兰—主字间性—萝藦
197 伯兮—人间并无忘忧草—萱草
203 木瓜—诗魂引—榠楂、贴梗海棠、榅桲
211 王风
213 黍离—一粒食粮—糜子
219 扬之水—怨国—香蒲
225 中谷有蓷—碰一碰悲剧的边边—白花益母草
231 采葛—邀约—艾蒿
237 丘中有麻—擦拭诗容—李子
243 郑风
245 将仲子—磐石—旱柳
251 有女同车—定义爱情—木槿
257 山有扶苏—自由—红蓼
263 东门之—脚印—板栗
269 出其东门—舞者—茜草
275 溱洧—天平之恋—泽兰、草芍药
282 后记
284 附录一 卷耳和苍耳为同一物种源流考 / 韩育生
286 附录二 《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参考书目

序言

《诗经草木魂》依托“诗”与“草木”这两大不朽的主题,解读了《诗经》中的130 多种植物,探究了中国人的自然观、情感反应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多样性,探究了中国人与植物世界的关系、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无穷好奇与无限热爱。中华文明独具特色而又长盛不衰的秉性,从这些变化与融合中,形成了与环境、大自然和谐共荣的观念。《诗经》里的130 多种植物,就如同中国人130 多种情感和思考的变化载体,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联展现为鲜活、生动的独特演绎。这些草木,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诱导和刺激着中国人的审美,教化着中国人的道德,给中国人探索大自然以内蕴的活力。

后记

在我们决定推出《诗经草木魂》后,我们就开始联系《诗经里的植物》的作者韩育生先生,他20 世纪70 年代生于甘肃,从小熟悉山野田间的花草树木。渐长后出游深圳与北京,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万物的鲜活灵动,在美、性灵与感动中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
韩育生特别为我们创作了《诗经草木魂》,《诗经草木魂》是对《诗经》的全新理解和解读,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本书虽然以《诗经》里的草木命名,但草木其实只是韩育生解读《诗经》的楔子,《诗经》给人带来的美的愉悦、《诗经》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才是作者韩育生所看重的。他认为,《诗经》包含着至深的美感体验,简明如画的生活雕琢,深藏幽曲的言外之意,他本人的《诗经草木魂》亦如此。

文摘

《诗经》的荣光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深埋于这种心灵感应的自我生发当中。越是心灵的生发,于每一颗独立的心灵,越是见出别样的感受。一首看似简妙,隐隐有不发之力顶着人心的杰作,之所以包罗万象,也正是这个原因。诗论中常说“言已尽而意无穷”,指的正是惊醒了一颗灵魂达到的效果。
——摘自 自序一 器与魂

《诗经》里交织于情感爱怨的植物让我安稳,沉静,仿佛千年的乡愁终于有了慰藉之地。自然赋予了它们生命,也赋予了我们创作的艺术源泉。
——摘自 序二 千年的乡愁

我们身处的时代,极少有这样鲜明永恒的女子形象,我们极少想象一双巧手采摘一片绿叶,如采摘万物中之一魂魄。那是唯有女子爱恋中的敏感纤巧才能触碰的神秘,是时间和心在万物山峦上开成一朵花,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投影下来。女人们在一个平衡世界的舞台上,或许有更多的坚硬和锋芒。但读这样的诗,内心浮现的女子,依然让人不忍,让人哀怜,让人敬重。
——摘自 卷耳—隐于思念—苍耳

《桃夭》那么鲜明响亮的内涵和音韵,其中的光彩和自由不像是单纯为诗而作。写下《桃夭》的,一定是个博识、格物的大诗人。如此平常的一棵桃木,在他眼里,不仅打通了万物机变流经一棵草木发生的感应,还将生死盛衰包围的神秘变化同社会与人相通的情理融汇到质朴明亮的日常语言里。因为有这样的体悟在,时间空间的通道,借着一朵盛开的桃花,借着一个饱满的桃子,借着枝叶繁茂的桃林,一一打开。千年的美与知,就像缓缓流淌的河流,浇灌进一路上流经的无数枯燥困惑的心田里。
——摘自 桃夭—若宜便好—桃

一次美好的相遇,虽然心痛远大于圆满,但却将我的生命变得更加轻盈,更加清澈。我的心,在爱与思中变得真切起来。我一直都不相信,这样的相遇,一旦分离,便成绝恋。
——摘自 汉广—失恋即诀恋—蒌蒿
ISBN9787544093668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作者韩育生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