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哥伦比亚商学院首席教授,世界“选择”领域前沿科学家近30年科研成果收入本书) 7508698630,9787508698632
配送至
编辑推荐
1.《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向她学习如何选择
2.本书获《金融时报》、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大奖
3.麦肯锡公司、富达投资集团广泛应用
4.作者是世界前沿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累计586万人次观看
5.全球管理思想领袖50人,与颠覆式创新之父克里斯滕森、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等并列
名人推荐
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除了希娜·艾扬格,没有人问过更好的问题,也没有人就这个问题给出过更发人深省的答案。
—— 《异类》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希娜·艾扬格关于选择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不断地给人惊喜。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她的见解。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一本文字生动、引人入胜的书,它审视了“选择”这门艺术和科学。把它买回家,应该是你可以做的最简单的选择。
——《哈佛幸福课》作者,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
媒体推荐
“感谢你为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妇女商业会议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功所做的贡献。你的发言是议程上的一个亮点。与会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德意志银行
“希娜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演说家。她既有风度又有信誉,带着一点幽默。希娜千方百计地了解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并从她的研究中获得真知灼见...她花时间对我们团队进行了演讲和激励,同时也让她的发现与企业的各种职能相关。”
——詹妮弗·麦克罗斯科,全球人才和组织发展高级总监 暴雪娱乐公司
“希娜·艾扬格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并真正结束了我们激动人心的谈话!”
——圣约瑟夫健康中心基金会
“我的选择是希娜·艾扬格!她真的了解选择的艺术和科学,并且是一个极好的沟通者,将相关的经验教训传达给最佳定位的公司,以增强员工的判断力、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她定制自己的演示文稿,以纳入她从员工那里收集的数据...我是个大粉丝。”
——巴里·萨尔茨伯格,前全球首席执行官 德勤
作者简介
希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
世界前沿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全球排名前50位的管理思想家,TED演讲累计586万人次观看。因在人类“选择”这一主题上的突破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赞助,并获得“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撰写或共同撰写了30多篇学术期刊文章,文章见于各大平台,如《彭博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城市实验室》《财经杂志》。
艾扬格从出生开始便与“选择”纠缠在一起,她的父母选择了从印度移民美国,因此她成了美国公民。她在幼年时患上了色素性视网膜炎,到高中时基本失明,但她选择了坚强应对,凭借毅力和努力,先后获得华盛顿商学院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后来她成为教授,研究的主题恰恰就是“选择”。
目录
"
前 言 选择的艺术
第 1 章 选择,一种原始欲望
003生存还是死亡
006老鼠的“信念”
009选择是人类的生存武器
012温柔却危险的囚禁
016选择为何能够促进健康?
021诉说希望的故事
第 2 章 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027信仰下的婚姻和幸福
030规则会束缚人类选择吗?
033个人还是集体:绿茶、咖啡和糖
039两种婚姻的传说
047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054从一幅画看出你的世界观
061逃离式自由和实现式自由
071文化碰撞下的兼容并蓄
第 3 章 选择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077选择与成长性思维
079消费习惯暴露你的个性
088我想与别人不同,但又担心另类
096更高层面的身心一致性
104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你?
112选择是生命的动态体现
第 4 章 选择中的理智与情感
117你的选择是最优吗?
118棉花糖的故事
125选项的描述会影响选择结果
133直觉选择,决断 2 秒间
136富兰克林的公式
第 5 章 潜意识、主观联想与选择
149淡粉和芭蕾舞鞋粉
151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159两者间是有差别的
165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
168圣诞节只选可口可乐的秘密
172房间里 500 磅重的大猩猩
181网络中的选择
第 6 章 更多选项,不代表拥有更多选择
18724 种果酱的陷阱
189大量选项带来了迟疑不决
192从 5 到 9 的选择舒适区
203当选项成为障碍
208减少选项,得出最优解
215放弃冗余,才能拥抱创造性
第 7 章 有时,请把选择权交给他人
225审讯室里的蛋糕
226朱莉的早产儿困境
234苏珊的放弃治疗选择
238比较的代价
243两难之间
247红色按钮综合征
252限制,让选择更珍贵
257与其放弃,不如让别人替你选择
结束语
后记
致谢
资料来源"
序言
"世间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故事。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bpell)
我生于多伦多,是个早产儿,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月出生。
我出生那天,暴风雪将多伦多变成了一座寂静、银装素裹的雪城。
始料未及的早产、出生当日罕见的低能见度,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不祥的预兆。我的母亲那时刚从印度移民加拿大,对她而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于是她也把这种双面性遗传给了我。我的父亲那时正在从印度赶往加拿大的途中,因而未能迎接我的意外出世,而这似乎也预示了他会早早地离开我的人生。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命运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我的命运,无论是刻写在美丽而遥不可及的星空中,还是刻写在地上随处可见的乱石上,自我出生那一刻起就已注定,生活的种种情形也仅仅是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这只是一个故事。听听我的另外一个故事吧。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生活中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是吗?就如同装有小玩偶的玩具盒,尽管你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只打开一个盒子,期待玩具盒里装的是小玩偶,但盒子里弹跳出来的总是五花八门、让你始料未及的东西。我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突然地—比预产期早了整整一个月,我的父亲甚至无法迎接我的到来。那时他还在印度—我母亲魂牵梦绕的故土。尽管对故土无比眷念,但母亲最终还是来到了加拿大,并在加拿大生下了我。我出生那天,母亲抱着我,一个人凝望着窗外的飞雪。如同薄薄的冰片随融化的雪水四处漂流一样,我们也四处漂泊:法拉盛、皇后区、埃尔姆伍德帕克、新泽西。
但无论到哪儿,我都是与锡克族移民共同生活的。这些人同我的父母一样,尽管已经离开了印度,却始终带着印度的烙印。我的父母试图在另外一个国家重现他们印度式的生活,因此也可以说我是在“国中国”长大的。每周有三天,父母会将我带到锡克寺里做礼拜。女人(我也在其中)坐在右侧,而男人则集中坐在左侧。根据锡克教 [a[ 教义,我一直留着长发,因为长发象征着神造物的完美。右手戴的钢手镯代表我无所不能、顽强不息的意志,以及对神的热爱和奉献,它也时刻提醒我,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收入神明那双明察秋毫的法眼。每时每刻,即便是冲澡,我都穿着短裤,那代表我的贞节。这些仅仅是我遵从锡克教教义的一部分表现。同其他虔诚的锡克教教徒一样,宗教中没有规定的事情都由我的父母决定。表面上,一切都是为我好。但生活总是喜欢破坏你既定的或是他人替你制订的计划。
从蹒跚学步起,我总是撞到东西。起初父母只是以为我比较笨拙。按理说,停车计时器已经大到足以让我看见并及时避开,可为什么我却总需要别人提醒我当心?当父母注意到我不是一般的笨拙时,他们带我去了哥伦比亚长老会医院咨询一位眼科专家。这位专家很快就解开了谜团:我患有罕见的色素性视网膜炎,这是一种家族遗传的视网膜病变,视觉敏锐度只有 20 / 。当我读到高中时,我已近乎失明,唯独能辨别的也就剩下光了。
我想,一个意外的确能让我们做好准备应对更多接踵而来的意外。
与失明做斗争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抑或是因我天性坚强才能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即使我们认为已经全力以赴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我们仍然有可能被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击倒。我 13 岁那年,父亲去世了。
那天,父亲送母亲去哈勒姆区上班,并答应母亲,他随后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看他的腿疾以及一直以来呼吸困难的问题。但医院对于父亲预约的时间安排有些混乱,总之,那时没有一个医生能给父亲做检查。父亲非常沮丧,再加上因为其他的事情备感压抑,他气愤地离开了医院,冲到人行道上,随即被一辆车撞倒。肇事者将父亲拖到车上,并叫了辆救护车。父亲最终被送到了医院,但到达医院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我谈起这件事并不是想说明生活仅仅是由一系列不可预见、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组成的,而是我们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也确实充满了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如果你只能预见极短的所谓的“未来”,事情变化之快甚至让你来不及感叹一声,那么你生活的轨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呢?
等等,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虽然这还是我的故事,但我相信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1971 年,我的父母从印度经加拿大移民到美国。与众多移民者一样,从他们踏上美国海岸、开始新生活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追寻他们的美国梦了。他们很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着。我是在他们的追梦之旅中诞生的,我想我比他们更理解何谓美国梦,因为比起他们,我更能融入美国文化。尤其是,我已经充分意识到美国梦的核心价值—它如此闪亮,即使你同我一样几乎完全失明,你也能看见它,那就是选择。
我的父母选择来到美国,但他们也选择尽可能地保留他们印度的根。他们与锡克教教徒共同生活,信仰并忠于教义,教导我应顺从的价值观。从童年时期的吃穿到读书时期的专业选择,再到工作地点和结婚对象的选择,我只能顺从锡克教教义以及父母的意愿。上了公立学校后,我发现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不仅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与文化背景、个性及能力无关,起作用的只是简单的对与错。
对于我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失明、事事被要求顺从教义的锡克族女孩来说,独立自主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念。我可以同父母一样,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但我也可以换个角度,认为我的失明和父亲的去世,仅仅是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的意外而已;如果再换个角度,想想人人生来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事情,人才会从生活中看到希望。
很多人都只是以选择性的语言编织、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英语肯定是美国的通用语言,并且它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当人们用相同的语言讲述故事时,相互间更容易得到认可。正如我期望本书能够使读者意识到的,“表达选择”可以产生很多益处,其中之一便是培养人们的自由意识。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读者揭示,生活中还有其他各种更为复杂的选择情境,与我在前文中以自己的经历讲述的关于命运与选择的故事大为不同。
对于“选择”这一课题的研究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因为
“选择”的含义很广泛,没有人能够通过一本书将“选择”彻底研究透。
在本书中,我试图探索与生活最密切相关、最引人思考的有关“选择”
的不同方面,主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辅以商业、经济学、生物学、
哲学、文化研究、公共政策,以及医药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力求为读
者展现“选择”的多面性,并借以引发读者思考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
“选择”的理解及实践操作。
在接下来的七章里,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选择,并试着解决各种困扰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有利选择的问题。选择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从何而来?是否所有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选择?如何做出选择与每个人的身份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为何总是对自己最终的选择感到失望?我们又该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选择这一工具?每个人对每天由自己做主的选择有多少控制力?如果选择的空间无限,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我们是否该让他人替我们做选择?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谁?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帮我们做出选择?不管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建议和结论,我相信,人与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相信,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将帮助你做出更
全面的选择和决策。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选择,还是对关系生死存亡的选择,无论选择的机会是否存在,选择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喜欢它,有时我们憎恨它。但是不管我们与它的关系如何,我们都不能忽略它。我希望当你看完本书的时候,你能明白选择如何塑造了你的过去,为什么它现在如此重要,以及未来它将带你去向何方。"
文摘
学习中必须要做哪些“努力”
重新巩固记忆
以间隔练习中的努力回忆为例,这种做法需要你用新的方式“重新下载”或重新构建长期记忆中的技能或资料的组成元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短期记忆中重复它们。(10)在这种专注的、花费力气的回忆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会重新变得具有可塑性:知识中最显著的特点会变得更清晰,而且随之进行的再巩固有助于加强你对其含义的理解,强化其与已知的联系,深化用于回忆这些学问的心理线索和检索路径,并弱化那些相抵触的检索路径。间隔练习允许在两次练习间出现遗忘,这种遗忘可以强化你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强化快速检索需要用到的记忆线索与路径,从而把这些知识再次运用起来。这就和投手在投出几次快速球后,想用弧线球给击球手来个出其不意是一个道理。唤起一段回忆或是运用一项技能,所花费的努力越多,就越有助于学习—只要这些努力确实发挥了作用。(11)
集中练习之所以会为我们铺设自以为精通的温床,是因为我们总是走马观花般地看待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而没有在长期记忆中重构所学。就像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法一样,通过集中练习达到的流利效果是短暂的,而我们所谓的精通感也是一种幻觉。真正能让我们重新巩固并深入学习知识的,其实是“重构”这个费力的过程。
打造心智模型
下足了功夫练习,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连续的运动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心智模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开车这项技能就需要同时进行很多动作。在学习这些动作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全神贯注,又要灵活机动。假以时日,相关的认知技能与运动技能就会变成一套与驾车相关的心智模型,在我们的头脑中落地生根。例如侧方位停车和换挡需要观察什么,如何操作。心智模型就是被牢牢记住并熟练应用的技能(能够发现并处理弧线球)或知识结构(被记得滚瓜烂熟的象棋棋路)。和习惯一样,心智模型可以被调整,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专业的表现,源自在不同环境下、在专长领域进行的数千小时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类似的心智模型,从而保证自己在特定环境下做出正确分析,立刻挑选出正确的应对方案并加以执行。
举一反三
在不同时机、不同环境下多次进行检索练习,其间穿插不同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有助于给这些资料建立新的联系。这个过程建立了彼此关联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网络强化了你对自己专业的精通程度。这个过程还可以增加检索线索的数量,让它们能够充分适应今后各种应用场合。经验丰富的大厨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知识网络。他清楚食材与菜品之间的关系,明白食材在被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知道炖锅与炒锅、铜锅与铁锅在做菜时有什么区别。飞钓者能够觉察鲑鱼的出现,并能准确判断出可能的种类,进而正确地选择是用人造饵、小虫,还是彩带作饵。他能够判断风力,知道如何下饵以及在何处下饵,才能将鲑鱼引出水面。玩小轮自行车的孩子能表演小跳、甩后轮、180度旋转,并在不熟悉街道路况的情况下在墙上跳来跳去。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会把背景、其他知识及技能与相关的新资料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智模型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使我们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构建概念学习
人类是如何学习概念的,例如如何区分猫和狗?方法是随机接触不同的样例—吉娃娃、虎斑猫、大丹狗、纯色猫、三色猫、威尔士梗犬。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有间隔地、穿插式地接触样例来下定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接触强化了辨析和归纳这两种技能。前者是留意特点的过程(乌龟要露头换气,鱼则不会),后者是推测一般规律(鱼是在水里呼吸的)。想想前文有穿插地研究鸟类与绘画作品的例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者区分鸟的种类,或是区分不同画家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学着辨析同一种鸟类个体或同一个画家作品的共性。当我们询问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偏好时,他们认为应该先研究某一类鸟中的多个个体,再去研究另一类,认为这种方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穿插学习的方法能让人更好地分辨两个种类间的区别,虽然这种方法更为困难,给人感觉收效更慢,但它不会影响对同一种类个体的共性学习。这就和棒球运动员练习击球一样,穿插练习给检索过去的样例带来了难度,但会进一步巩固有关某一类鸟代表性特征的知识。
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来说,穿插练习还有另一种好处。穿插练习计算相关但不相同的几何体体积时,就需要你关注几何体间的异同,从而选出正确的公式。一般认为,穿插练习提高了对异同的辨析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习资料编码,形成更复杂、更微妙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更深刻地理解怎样区分标本或问题种类,以及为什么它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或答案。例如为什么白斑狗鱼会去咬匙饵或是胖饵,而鲈鱼只有在碰到波扒饵或软虫拟饵时才会露头。(12)
学习迁移
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要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还会发挥作用。在模拟真实情况中的挑战时,这些学习方法就验证了那句老话“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当成训练”,会提高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在新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一种能力。在棒球队的击球训练实验中,不同类型的投球带来了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所进行的活动,归纳总结了更多心理过程,可以区分挑战的本质。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份内容更丰富的“词汇表”(例如投手要投什么球),同时还可以从中选出可能的应对方案,而集中的、无变化的训练经验激发的心理活动会少得多。想想前文提到小学生投沙包练习,和那些只投3英尺距离的孩子相比,练习2英尺和4英尺投掷距离的学生到最后更能适应在3英尺的距离上投掷。同样还可以想想跳伞学校里面那些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模拟训练,以及马特·布朗在模拟器驾驶室中练习操纵喷气式商用飞机的故事。
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若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答案,也能把它记得更牢。当你买了渔船并打算系缆绳时,你就更有可能学会并记住单套结的打法。相比之下,傻站在公园里,等着童子军告诉你“学会一些绳结的打法对你的生活有益”,这样是不容易学会的。
经验丰富的大厨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知识网络。他清楚食材与菜品之间的关系,明白食材在被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知道炖锅与炒锅、铜锅与铁锅在做菜时有什么区别。飞钓者能够觉察鲑鱼的出现,并能准确判断出可能的种类,进而正确地选择是用人造饵、小虫,还是彩带作饵。他能够判断风力,知道如何下饵以及在何处下饵,才能将鲑鱼引出水面。玩小轮自行车的孩子能表演小跳、甩后轮、180度旋转,并在不熟悉街道路况的情况下在墙上跳来跳去。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会把背景、其他知识及技能与相关的新资料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智模型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使我们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构建概念学习
人类是如何学习概念的,例如如何区分猫和狗?方法是随机接触不同的样例—吉娃娃、虎斑猫、大丹狗、纯色猫、三色猫、威尔士梗犬。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有间隔地、穿插式地接触样例来下定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接触强化了辨析和归纳这两种技能。前者是留意特点的过程(乌龟要露头换气,鱼则不会),后者是推测一般规律(鱼是在水里呼吸的)。想想前文有穿插地研究鸟类与绘画作品的例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者区分鸟的种类,或是区分不同画家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学着辨析同一种鸟类个体或同一个画家作品的共性。当我们询问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偏好时,他们认为应该先研究某一类鸟中的多个个体,再去研究另一类,认为这种方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穿插学习的方法能让人更好地分辨两个种类间的区别,虽然这种方法更为困难,给人感觉收效更慢,但它不会影响对同一种类个体的共性学习。这就和棒球运动员练习击球一样,穿插练习给检索过去的样例带来了难度,但会进一步巩固有关某一类鸟代表性特征的知识。
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来说,穿插练习还有另一种好处。穿插练习计算相关但不相同的几何体体积时,就需要你关注几何体间的异同,从而选出正确的公式。一般认为,穿插练习提高了对异同的辨析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习资料编码,形成更复杂、更微妙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更深刻地理解怎样区分标本或问题种类,以及为什么它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或答案。例如为什么白斑狗鱼会去咬匙饵或是胖饵,而鲈鱼只有在碰到波扒饵或软虫拟饵时才会露头。(12)
学习迁移
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要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还会发挥作用。在模拟真实情况中的挑战时,这些学习方法就验证了那句老话“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当成训练”,会提高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在新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一种能力。在棒球队的击球训练实验中,不同类型的投球带来了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所进行的活动,归纳总结了更多心理过程,可以区分挑战的本质。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份内容更丰富的“词汇表”(例如投手要投什么球),同时还可以从中选出可能的应对方案,而集中的、无变化的训练经验激发的心理活动会少得多。想想前文提到小学生投沙包练习,和那些只投3英尺距离的孩子相比,练习2英尺和4英尺投掷距离的学生到最后更能适应在3英尺的距离上投掷。同样还可以想想跳伞学校里面那些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模拟训练,以及马特·布朗在模拟器驾驶室中练习操纵喷气式商用飞机的故事。
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若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答案,也能把它记得更牢。当你买了渔船并打算系缆绳时,你就更有可能学会并记住单套结的打法。相比之下,傻站在公园里,等着童子军告诉你“学会一些绳结的打法对你的生活有益”,这样是不容易学会的。
1.《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向她学习如何选择
2.本书获《金融时报》、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大奖
3.麦肯锡公司、富达投资集团广泛应用
4.作者是世界前沿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累计586万人次观看
5.全球管理思想领袖50人,与颠覆式创新之父克里斯滕森、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等并列
名人推荐
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除了希娜·艾扬格,没有人问过更好的问题,也没有人就这个问题给出过更发人深省的答案。
—— 《异类》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希娜·艾扬格关于选择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不断地给人惊喜。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她的见解。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一本文字生动、引人入胜的书,它审视了“选择”这门艺术和科学。把它买回家,应该是你可以做的最简单的选择。
——《哈佛幸福课》作者,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
媒体推荐
“感谢你为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妇女商业会议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功所做的贡献。你的发言是议程上的一个亮点。与会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德意志银行
“希娜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演说家。她既有风度又有信誉,带着一点幽默。希娜千方百计地了解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并从她的研究中获得真知灼见...她花时间对我们团队进行了演讲和激励,同时也让她的发现与企业的各种职能相关。”
——詹妮弗·麦克罗斯科,全球人才和组织发展高级总监 暴雪娱乐公司
“希娜·艾扬格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并真正结束了我们激动人心的谈话!”
——圣约瑟夫健康中心基金会
“我的选择是希娜·艾扬格!她真的了解选择的艺术和科学,并且是一个极好的沟通者,将相关的经验教训传达给最佳定位的公司,以增强员工的判断力、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她定制自己的演示文稿,以纳入她从员工那里收集的数据...我是个大粉丝。”
——巴里·萨尔茨伯格,前全球首席执行官 德勤
作者简介
希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
世界前沿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全球排名前50位的管理思想家,TED演讲累计586万人次观看。因在人类“选择”这一主题上的突破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赞助,并获得“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撰写或共同撰写了30多篇学术期刊文章,文章见于各大平台,如《彭博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城市实验室》《财经杂志》。
艾扬格从出生开始便与“选择”纠缠在一起,她的父母选择了从印度移民美国,因此她成了美国公民。她在幼年时患上了色素性视网膜炎,到高中时基本失明,但她选择了坚强应对,凭借毅力和努力,先后获得华盛顿商学院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后来她成为教授,研究的主题恰恰就是“选择”。
目录
"
前 言 选择的艺术
第 1 章 选择,一种原始欲望
003生存还是死亡
006老鼠的“信念”
009选择是人类的生存武器
012温柔却危险的囚禁
016选择为何能够促进健康?
021诉说希望的故事
第 2 章 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027信仰下的婚姻和幸福
030规则会束缚人类选择吗?
033个人还是集体:绿茶、咖啡和糖
039两种婚姻的传说
047我的、你的和我们的
054从一幅画看出你的世界观
061逃离式自由和实现式自由
071文化碰撞下的兼容并蓄
第 3 章 选择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077选择与成长性思维
079消费习惯暴露你的个性
088我想与别人不同,但又担心另类
096更高层面的身心一致性
104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你?
112选择是生命的动态体现
第 4 章 选择中的理智与情感
117你的选择是最优吗?
118棉花糖的故事
125选项的描述会影响选择结果
133直觉选择,决断 2 秒间
136富兰克林的公式
第 5 章 潜意识、主观联想与选择
149淡粉和芭蕾舞鞋粉
151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159两者间是有差别的
165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
168圣诞节只选可口可乐的秘密
172房间里 500 磅重的大猩猩
181网络中的选择
第 6 章 更多选项,不代表拥有更多选择
18724 种果酱的陷阱
189大量选项带来了迟疑不决
192从 5 到 9 的选择舒适区
203当选项成为障碍
208减少选项,得出最优解
215放弃冗余,才能拥抱创造性
第 7 章 有时,请把选择权交给他人
225审讯室里的蛋糕
226朱莉的早产儿困境
234苏珊的放弃治疗选择
238比较的代价
243两难之间
247红色按钮综合征
252限制,让选择更珍贵
257与其放弃,不如让别人替你选择
结束语
后记
致谢
资料来源"
序言
"世间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故事。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bpell)
我生于多伦多,是个早产儿,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月出生。
我出生那天,暴风雪将多伦多变成了一座寂静、银装素裹的雪城。
始料未及的早产、出生当日罕见的低能见度,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不祥的预兆。我的母亲那时刚从印度移民加拿大,对她而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于是她也把这种双面性遗传给了我。我的父亲那时正在从印度赶往加拿大的途中,因而未能迎接我的意外出世,而这似乎也预示了他会早早地离开我的人生。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命运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我的命运,无论是刻写在美丽而遥不可及的星空中,还是刻写在地上随处可见的乱石上,自我出生那一刻起就已注定,生活的种种情形也仅仅是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这只是一个故事。听听我的另外一个故事吧。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生活中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是吗?就如同装有小玩偶的玩具盒,尽管你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只打开一个盒子,期待玩具盒里装的是小玩偶,但盒子里弹跳出来的总是五花八门、让你始料未及的东西。我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突然地—比预产期早了整整一个月,我的父亲甚至无法迎接我的到来。那时他还在印度—我母亲魂牵梦绕的故土。尽管对故土无比眷念,但母亲最终还是来到了加拿大,并在加拿大生下了我。我出生那天,母亲抱着我,一个人凝望着窗外的飞雪。如同薄薄的冰片随融化的雪水四处漂流一样,我们也四处漂泊:法拉盛、皇后区、埃尔姆伍德帕克、新泽西。
但无论到哪儿,我都是与锡克族移民共同生活的。这些人同我的父母一样,尽管已经离开了印度,却始终带着印度的烙印。我的父母试图在另外一个国家重现他们印度式的生活,因此也可以说我是在“国中国”长大的。每周有三天,父母会将我带到锡克寺里做礼拜。女人(我也在其中)坐在右侧,而男人则集中坐在左侧。根据锡克教 [a[ 教义,我一直留着长发,因为长发象征着神造物的完美。右手戴的钢手镯代表我无所不能、顽强不息的意志,以及对神的热爱和奉献,它也时刻提醒我,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收入神明那双明察秋毫的法眼。每时每刻,即便是冲澡,我都穿着短裤,那代表我的贞节。这些仅仅是我遵从锡克教教义的一部分表现。同其他虔诚的锡克教教徒一样,宗教中没有规定的事情都由我的父母决定。表面上,一切都是为我好。但生活总是喜欢破坏你既定的或是他人替你制订的计划。
从蹒跚学步起,我总是撞到东西。起初父母只是以为我比较笨拙。按理说,停车计时器已经大到足以让我看见并及时避开,可为什么我却总需要别人提醒我当心?当父母注意到我不是一般的笨拙时,他们带我去了哥伦比亚长老会医院咨询一位眼科专家。这位专家很快就解开了谜团:我患有罕见的色素性视网膜炎,这是一种家族遗传的视网膜病变,视觉敏锐度只有 20 / 。当我读到高中时,我已近乎失明,唯独能辨别的也就剩下光了。
我想,一个意外的确能让我们做好准备应对更多接踵而来的意外。
与失明做斗争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抑或是因我天性坚强才能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即使我们认为已经全力以赴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我们仍然有可能被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击倒。我 13 岁那年,父亲去世了。
那天,父亲送母亲去哈勒姆区上班,并答应母亲,他随后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看他的腿疾以及一直以来呼吸困难的问题。但医院对于父亲预约的时间安排有些混乱,总之,那时没有一个医生能给父亲做检查。父亲非常沮丧,再加上因为其他的事情备感压抑,他气愤地离开了医院,冲到人行道上,随即被一辆车撞倒。肇事者将父亲拖到车上,并叫了辆救护车。父亲最终被送到了医院,但到达医院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我谈起这件事并不是想说明生活仅仅是由一系列不可预见、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组成的,而是我们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也确实充满了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如果你只能预见极短的所谓的“未来”,事情变化之快甚至让你来不及感叹一声,那么你生活的轨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呢?
等等,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虽然这还是我的故事,但我相信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1971 年,我的父母从印度经加拿大移民到美国。与众多移民者一样,从他们踏上美国海岸、开始新生活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追寻他们的美国梦了。他们很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着。我是在他们的追梦之旅中诞生的,我想我比他们更理解何谓美国梦,因为比起他们,我更能融入美国文化。尤其是,我已经充分意识到美国梦的核心价值—它如此闪亮,即使你同我一样几乎完全失明,你也能看见它,那就是选择。
我的父母选择来到美国,但他们也选择尽可能地保留他们印度的根。他们与锡克教教徒共同生活,信仰并忠于教义,教导我应顺从的价值观。从童年时期的吃穿到读书时期的专业选择,再到工作地点和结婚对象的选择,我只能顺从锡克教教义以及父母的意愿。上了公立学校后,我发现独立做出自己的决定不仅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与文化背景、个性及能力无关,起作用的只是简单的对与错。
对于我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失明、事事被要求顺从教义的锡克族女孩来说,独立自主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念。我可以同父母一样,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但我也可以换个角度,认为我的失明和父亲的去世,仅仅是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的意外而已;如果再换个角度,想想人人生来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事情,人才会从生活中看到希望。
很多人都只是以选择性的语言编织、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英语肯定是美国的通用语言,并且它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当人们用相同的语言讲述故事时,相互间更容易得到认可。正如我期望本书能够使读者意识到的,“表达选择”可以产生很多益处,其中之一便是培养人们的自由意识。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读者揭示,生活中还有其他各种更为复杂的选择情境,与我在前文中以自己的经历讲述的关于命运与选择的故事大为不同。
对于“选择”这一课题的研究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因为
“选择”的含义很广泛,没有人能够通过一本书将“选择”彻底研究透。
在本书中,我试图探索与生活最密切相关、最引人思考的有关“选择”
的不同方面,主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辅以商业、经济学、生物学、
哲学、文化研究、公共政策,以及医药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力求为读
者展现“选择”的多面性,并借以引发读者思考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
“选择”的理解及实践操作。
在接下来的七章里,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选择,并试着解决各种困扰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有利选择的问题。选择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从何而来?是否所有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选择?如何做出选择与每个人的身份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为何总是对自己最终的选择感到失望?我们又该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选择这一工具?每个人对每天由自己做主的选择有多少控制力?如果选择的空间无限,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我们是否该让他人替我们做选择?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谁?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帮我们做出选择?不管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建议和结论,我相信,人与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相信,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将帮助你做出更
全面的选择和决策。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选择,还是对关系生死存亡的选择,无论选择的机会是否存在,选择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喜欢它,有时我们憎恨它。但是不管我们与它的关系如何,我们都不能忽略它。我希望当你看完本书的时候,你能明白选择如何塑造了你的过去,为什么它现在如此重要,以及未来它将带你去向何方。"
文摘
学习中必须要做哪些“努力”
重新巩固记忆
以间隔练习中的努力回忆为例,这种做法需要你用新的方式“重新下载”或重新构建长期记忆中的技能或资料的组成元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短期记忆中重复它们。(10)在这种专注的、花费力气的回忆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会重新变得具有可塑性:知识中最显著的特点会变得更清晰,而且随之进行的再巩固有助于加强你对其含义的理解,强化其与已知的联系,深化用于回忆这些学问的心理线索和检索路径,并弱化那些相抵触的检索路径。间隔练习允许在两次练习间出现遗忘,这种遗忘可以强化你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强化快速检索需要用到的记忆线索与路径,从而把这些知识再次运用起来。这就和投手在投出几次快速球后,想用弧线球给击球手来个出其不意是一个道理。唤起一段回忆或是运用一项技能,所花费的努力越多,就越有助于学习—只要这些努力确实发挥了作用。(11)
集中练习之所以会为我们铺设自以为精通的温床,是因为我们总是走马观花般地看待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而没有在长期记忆中重构所学。就像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法一样,通过集中练习达到的流利效果是短暂的,而我们所谓的精通感也是一种幻觉。真正能让我们重新巩固并深入学习知识的,其实是“重构”这个费力的过程。
打造心智模型
下足了功夫练习,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连续的运动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心智模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开车这项技能就需要同时进行很多动作。在学习这些动作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全神贯注,又要灵活机动。假以时日,相关的认知技能与运动技能就会变成一套与驾车相关的心智模型,在我们的头脑中落地生根。例如侧方位停车和换挡需要观察什么,如何操作。心智模型就是被牢牢记住并熟练应用的技能(能够发现并处理弧线球)或知识结构(被记得滚瓜烂熟的象棋棋路)。和习惯一样,心智模型可以被调整,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专业的表现,源自在不同环境下、在专长领域进行的数千小时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类似的心智模型,从而保证自己在特定环境下做出正确分析,立刻挑选出正确的应对方案并加以执行。
举一反三
在不同时机、不同环境下多次进行检索练习,其间穿插不同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有助于给这些资料建立新的联系。这个过程建立了彼此关联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网络强化了你对自己专业的精通程度。这个过程还可以增加检索线索的数量,让它们能够充分适应今后各种应用场合。经验丰富的大厨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知识网络。他清楚食材与菜品之间的关系,明白食材在被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知道炖锅与炒锅、铜锅与铁锅在做菜时有什么区别。飞钓者能够觉察鲑鱼的出现,并能准确判断出可能的种类,进而正确地选择是用人造饵、小虫,还是彩带作饵。他能够判断风力,知道如何下饵以及在何处下饵,才能将鲑鱼引出水面。玩小轮自行车的孩子能表演小跳、甩后轮、180度旋转,并在不熟悉街道路况的情况下在墙上跳来跳去。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会把背景、其他知识及技能与相关的新资料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智模型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使我们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构建概念学习
人类是如何学习概念的,例如如何区分猫和狗?方法是随机接触不同的样例—吉娃娃、虎斑猫、大丹狗、纯色猫、三色猫、威尔士梗犬。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有间隔地、穿插式地接触样例来下定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接触强化了辨析和归纳这两种技能。前者是留意特点的过程(乌龟要露头换气,鱼则不会),后者是推测一般规律(鱼是在水里呼吸的)。想想前文有穿插地研究鸟类与绘画作品的例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者区分鸟的种类,或是区分不同画家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学着辨析同一种鸟类个体或同一个画家作品的共性。当我们询问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偏好时,他们认为应该先研究某一类鸟中的多个个体,再去研究另一类,认为这种方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穿插学习的方法能让人更好地分辨两个种类间的区别,虽然这种方法更为困难,给人感觉收效更慢,但它不会影响对同一种类个体的共性学习。这就和棒球运动员练习击球一样,穿插练习给检索过去的样例带来了难度,但会进一步巩固有关某一类鸟代表性特征的知识。
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来说,穿插练习还有另一种好处。穿插练习计算相关但不相同的几何体体积时,就需要你关注几何体间的异同,从而选出正确的公式。一般认为,穿插练习提高了对异同的辨析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习资料编码,形成更复杂、更微妙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更深刻地理解怎样区分标本或问题种类,以及为什么它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或答案。例如为什么白斑狗鱼会去咬匙饵或是胖饵,而鲈鱼只有在碰到波扒饵或软虫拟饵时才会露头。(12)
学习迁移
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要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还会发挥作用。在模拟真实情况中的挑战时,这些学习方法就验证了那句老话“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当成训练”,会提高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在新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一种能力。在棒球队的击球训练实验中,不同类型的投球带来了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所进行的活动,归纳总结了更多心理过程,可以区分挑战的本质。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份内容更丰富的“词汇表”(例如投手要投什么球),同时还可以从中选出可能的应对方案,而集中的、无变化的训练经验激发的心理活动会少得多。想想前文提到小学生投沙包练习,和那些只投3英尺距离的孩子相比,练习2英尺和4英尺投掷距离的学生到最后更能适应在3英尺的距离上投掷。同样还可以想想跳伞学校里面那些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模拟训练,以及马特·布朗在模拟器驾驶室中练习操纵喷气式商用飞机的故事。
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若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答案,也能把它记得更牢。当你买了渔船并打算系缆绳时,你就更有可能学会并记住单套结的打法。相比之下,傻站在公园里,等着童子军告诉你“学会一些绳结的打法对你的生活有益”,这样是不容易学会的。
经验丰富的大厨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知识网络。他清楚食材与菜品之间的关系,明白食材在被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知道炖锅与炒锅、铜锅与铁锅在做菜时有什么区别。飞钓者能够觉察鲑鱼的出现,并能准确判断出可能的种类,进而正确地选择是用人造饵、小虫,还是彩带作饵。他能够判断风力,知道如何下饵以及在何处下饵,才能将鲑鱼引出水面。玩小轮自行车的孩子能表演小跳、甩后轮、180度旋转,并在不熟悉街道路况的情况下在墙上跳来跳去。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会把背景、其他知识及技能与相关的新资料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智模型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使我们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构建概念学习
人类是如何学习概念的,例如如何区分猫和狗?方法是随机接触不同的样例—吉娃娃、虎斑猫、大丹狗、纯色猫、三色猫、威尔士梗犬。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有间隔地、穿插式地接触样例来下定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接触强化了辨析和归纳这两种技能。前者是留意特点的过程(乌龟要露头换气,鱼则不会),后者是推测一般规律(鱼是在水里呼吸的)。想想前文有穿插地研究鸟类与绘画作品的例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者区分鸟的种类,或是区分不同画家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学着辨析同一种鸟类个体或同一个画家作品的共性。当我们询问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偏好时,他们认为应该先研究某一类鸟中的多个个体,再去研究另一类,认为这种方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穿插学习的方法能让人更好地分辨两个种类间的区别,虽然这种方法更为困难,给人感觉收效更慢,但它不会影响对同一种类个体的共性学习。这就和棒球运动员练习击球一样,穿插练习给检索过去的样例带来了难度,但会进一步巩固有关某一类鸟代表性特征的知识。
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来说,穿插练习还有另一种好处。穿插练习计算相关但不相同的几何体体积时,就需要你关注几何体间的异同,从而选出正确的公式。一般认为,穿插练习提高了对异同的辨析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习资料编码,形成更复杂、更微妙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更深刻地理解怎样区分标本或问题种类,以及为什么它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或答案。例如为什么白斑狗鱼会去咬匙饵或是胖饵,而鲈鱼只有在碰到波扒饵或软虫拟饵时才会露头。(12)
学习迁移
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要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还会发挥作用。在模拟真实情况中的挑战时,这些学习方法就验证了那句老话“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当成训练”,会提高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在新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一种能力。在棒球队的击球训练实验中,不同类型的投球带来了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所进行的活动,归纳总结了更多心理过程,可以区分挑战的本质。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份内容更丰富的“词汇表”(例如投手要投什么球),同时还可以从中选出可能的应对方案,而集中的、无变化的训练经验激发的心理活动会少得多。想想前文提到小学生投沙包练习,和那些只投3英尺距离的孩子相比,练习2英尺和4英尺投掷距离的学生到最后更能适应在3英尺的距离上投掷。同样还可以想想跳伞学校里面那些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模拟训练,以及马特·布朗在模拟器驾驶室中练习操纵喷气式商用飞机的故事。
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若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答案,也能把它记得更牢。当你买了渔船并打算系缆绳时,你就更有可能学会并记住单套结的打法。相比之下,傻站在公园里,等着童子军告诉你“学会一些绳结的打法对你的生活有益”,这样是不容易学会的。
ISBN | 7508698630,9787508698632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 希娜·艾扬格 (Sheena Iyengar)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