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作者是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亲历了近代七十年每一件大事,他的人生本就是一部微观的近代史。书中对很多民国名人轶事有精彩的侧面描写。
2.他是那个动荡时代立志报国的年轻留学生的典型,与现在的海外留学大军有所共鸣。
3.作者在清末的乡村经历,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文笔十分生动有趣。
4.本书曾被视作台湾青年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
名人推荐
历历如绘的晚清画卷,鲜为人知的民国八卦,爱国青年的留学心得,身临其境的历史现场。一部亲历者记录的鲜活中国近代史,台湾青年人手一册的人生启蒙书)
媒体推荐
他(蒋梦麟)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他对我们三个院长说:辞去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
——胡 适(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家)
我何敢序孟邻先生的大著,只能引王安石两句诗以形容他的写作和生平。诗云:“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罗家伦( 教育家、思想家)
蒋梦麟先生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行政的长才。三十出头就代理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校长,后来真除,又在政府担任过教育部长等职。茫茫中国,何去何从?他是有相当的感慨的。
——沈君山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五十年间的史事,作者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见证,最有价值的见证,莫过于与教育有关、作者所亲历的三件事:一是辛亥革命时期学生革命思想的来源,二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革命及爱国运动,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组织与发展。
——张玉法 (著名历史学家)
本书是一位饱经世故的中国智者的自述。他叙述他的不平凡的时代和他自己的不平凡的阅历,而以极其平易近人的口吻道出。书中的每一页都闪耀着他的晶莹的智慧,缀以隽永的妙语和幽默的讽刺,佳趣洋溢,而且发人深省。
——王德昭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作者简介
蒋梦麟(1886-1964),教育家。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余姚人。早年留学美国,从杜威学习教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1930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代理及在任先后长达十七年,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后任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行政院秘书长等职务。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目录
西 潮
序 言
英文版序
丹麦文译者序
前言 边城昆明
第一部 清朝末年
第一章 西风东渐
第二章 乡村生活
第三章 童年教育
第四章 家庭影响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六章 继续就学
第七章 参加郡试
第八章 西化运动
第二部 留美时期
第九章 负笈西行
第十章 美国华埠
第十一章 纽约生活
第三部 民国初年
第十二章 急剧变化
第十三章 军阀割据
第十四章 知识分子的觉醒
第十五章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
第十六章 扰攘不安的岁月
第四部 国家统一
序言
罗家伦序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的晶莹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
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奔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的磨荡,都集中在这风云际会。
时代的转变愈快,被人们忽略的史实愈多。若当时的人不予以记载,则后起的人更无从知道,无从了解。这种忽略和遗忘都是人类很大的损失,因为在不断的历史的过程中间,以往的经验,正是后来的教训。
了解这种意义,才能认识蒋梦麟先生这本书所蕴藏的价值。他生长在这极不平凡时代已经过了七十年了。他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清朝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
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经过了七十华年,正是他智慧结晶的时候,到此时而写出他富有哲学内涵和人生风趣的回忆,其所反映的决不是他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
这本书里面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著者好举平凡的故事,间杂以微妙而不伤人的讽刺,真使我们感觉到一股敦厚淳朴的风味。这种风味在当今是不容易
尝到的了。至于其中的妙语妙喻,不断的流露,正像珍珠泉的泉水,有如粒粒的明珠,连串地喷了上来。
文摘
1.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的小康之家。兄弟姊妹五人,我是最小的一个,三位哥哥,一位姊姊。我出生的前夕,我父亲梦到一只熊到家里来,据说那是生男孩的征兆。第二天,这个吉兆应验了,托庇祖先在天之灵,我们家又添了一个儿子。我大哥出生时,父亲曾经梦到收到一束兰花,因此我大哥就取名梦兰。我二哥也以同样的原因取名为梦桃。不用说,我自然取名为梦熊了。姊姊和三哥诞生时,父亲却没有梦到什么。后来在我进浙江高等学堂时,为了先前的学校里闹了事,梦熊这个名字入了黑名单,于是就改为梦麟了。
我出生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里。我出生的那一年,英国从中国拿走了对缅甸的宗主权;出生的前一年恰恰是中法战争结束的一年,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就在那一年让渡给法国。中国把宗主权一再割让,正是外国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本土的序幕,因为中国之保有属国,完全
是拿它们当缓冲地带,而不是为了剥削它们。中国从来不干涉这些边缘国家的内政。
这情形很像一只橘子,橘皮被剥去以后,微生物就开始往橘子内部侵蚀了。但是中国百姓却懵然不觉,西南边疆的战争隔得太远了,它们不过是浩瀚的海洋上的一阵泡沫。乡村里的人更毫不关心,他们一向与外界隔绝,谈狐说鬼的故事比这些军国大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但是中国的国防军力的一部却就是从这些对战争不感兴趣的乡村征募而来的。
慢慢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之后,我注意到村里的人讲起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时,却比谈当前国家大事起劲多了。我们乡间呼太平军为长毛,因为他们蓄发不剃头。凡听到有变乱的事,一概称之为长毛造反。大约在我出生的三十年前,我们村庄的一角曾经被太平军破坏。一位
木匠出身的蒋氏族长就参加过太平军。人们说他当过长毛的,他自己也直认不讳。他告诉我们许多太平军掳掠杀戮煮吃人肉的故事,许多还是他自己亲身参加的。我看他的双目发出一种怪光,我父亲说,这是因为吃了人肉的缘故。我听了这些恐怖的故事,常常为之毛骨悚然。
这位族长说,太平军里每天要做祷告感谢天父天兄(上帝和耶稣)。
有一天做祷告以后,想要讨好一位老长毛,就说了几句“天父夹天兄,长毛夺咸丰”一套吉利话。老长毛点头称许他。他抖了,就继续念道:“天下打不通,仍旧还咸丰。”“妈”的一声,刀光一闪,从他头上掠过。从此以后,他不敢再和老长毛开玩笑了。
这样关于长毛的故事,大家都欢喜讲,欢喜听。但是村里的人只有偶然才提到近年来的国际战争,而且漠不关心。其间还有些怪诞不经的胜利,后来想起来可怜亦复可笑。事实上,中国军队固然在某些战役上有过良好的表现,结果却总是一败涂地的。
1.作者是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亲历了近代七十年每一件大事,他的人生本就是一部微观的近代史。书中对很多民国名人轶事有精彩的侧面描写。
2.他是那个动荡时代立志报国的年轻留学生的典型,与现在的海外留学大军有所共鸣。
3.作者在清末的乡村经历,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文笔十分生动有趣。
4.本书曾被视作台湾青年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
名人推荐
历历如绘的晚清画卷,鲜为人知的民国八卦,爱国青年的留学心得,身临其境的历史现场。一部亲历者记录的鲜活中国近代史,台湾青年人手一册的人生启蒙书)
媒体推荐
他(蒋梦麟)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他对我们三个院长说:辞去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
——胡 适(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家)
我何敢序孟邻先生的大著,只能引王安石两句诗以形容他的写作和生平。诗云:“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罗家伦( 教育家、思想家)
蒋梦麟先生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行政的长才。三十出头就代理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校长,后来真除,又在政府担任过教育部长等职。茫茫中国,何去何从?他是有相当的感慨的。
——沈君山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五十年间的史事,作者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见证,最有价值的见证,莫过于与教育有关、作者所亲历的三件事:一是辛亥革命时期学生革命思想的来源,二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革命及爱国运动,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组织与发展。
——张玉法 (著名历史学家)
本书是一位饱经世故的中国智者的自述。他叙述他的不平凡的时代和他自己的不平凡的阅历,而以极其平易近人的口吻道出。书中的每一页都闪耀着他的晶莹的智慧,缀以隽永的妙语和幽默的讽刺,佳趣洋溢,而且发人深省。
——王德昭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作者简介
蒋梦麟(1886-1964),教育家。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余姚人。早年留学美国,从杜威学习教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1930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代理及在任先后长达十七年,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后任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行政院秘书长等职务。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目录
西 潮
序 言
英文版序
丹麦文译者序
前言 边城昆明
第一部 清朝末年
第一章 西风东渐
第二章 乡村生活
第三章 童年教育
第四章 家庭影响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六章 继续就学
第七章 参加郡试
第八章 西化运动
第二部 留美时期
第九章 负笈西行
第十章 美国华埠
第十一章 纽约生活
第三部 民国初年
第十二章 急剧变化
第十三章 军阀割据
第十四章 知识分子的觉醒
第十五章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
第十六章 扰攘不安的岁月
第四部 国家统一
序言
罗家伦序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的晶莹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
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奔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的磨荡,都集中在这风云际会。
时代的转变愈快,被人们忽略的史实愈多。若当时的人不予以记载,则后起的人更无从知道,无从了解。这种忽略和遗忘都是人类很大的损失,因为在不断的历史的过程中间,以往的经验,正是后来的教训。
了解这种意义,才能认识蒋梦麟先生这本书所蕴藏的价值。他生长在这极不平凡时代已经过了七十年了。他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清朝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
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经过了七十华年,正是他智慧结晶的时候,到此时而写出他富有哲学内涵和人生风趣的回忆,其所反映的决不是他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
这本书里面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著者好举平凡的故事,间杂以微妙而不伤人的讽刺,真使我们感觉到一股敦厚淳朴的风味。这种风味在当今是不容易
尝到的了。至于其中的妙语妙喻,不断的流露,正像珍珠泉的泉水,有如粒粒的明珠,连串地喷了上来。
文摘
1.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的小康之家。兄弟姊妹五人,我是最小的一个,三位哥哥,一位姊姊。我出生的前夕,我父亲梦到一只熊到家里来,据说那是生男孩的征兆。第二天,这个吉兆应验了,托庇祖先在天之灵,我们家又添了一个儿子。我大哥出生时,父亲曾经梦到收到一束兰花,因此我大哥就取名梦兰。我二哥也以同样的原因取名为梦桃。不用说,我自然取名为梦熊了。姊姊和三哥诞生时,父亲却没有梦到什么。后来在我进浙江高等学堂时,为了先前的学校里闹了事,梦熊这个名字入了黑名单,于是就改为梦麟了。
我出生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里。我出生的那一年,英国从中国拿走了对缅甸的宗主权;出生的前一年恰恰是中法战争结束的一年,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就在那一年让渡给法国。中国把宗主权一再割让,正是外国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本土的序幕,因为中国之保有属国,完全
是拿它们当缓冲地带,而不是为了剥削它们。中国从来不干涉这些边缘国家的内政。
这情形很像一只橘子,橘皮被剥去以后,微生物就开始往橘子内部侵蚀了。但是中国百姓却懵然不觉,西南边疆的战争隔得太远了,它们不过是浩瀚的海洋上的一阵泡沫。乡村里的人更毫不关心,他们一向与外界隔绝,谈狐说鬼的故事比这些军国大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但是中国的国防军力的一部却就是从这些对战争不感兴趣的乡村征募而来的。
慢慢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之后,我注意到村里的人讲起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时,却比谈当前国家大事起劲多了。我们乡间呼太平军为长毛,因为他们蓄发不剃头。凡听到有变乱的事,一概称之为长毛造反。大约在我出生的三十年前,我们村庄的一角曾经被太平军破坏。一位
木匠出身的蒋氏族长就参加过太平军。人们说他当过长毛的,他自己也直认不讳。他告诉我们许多太平军掳掠杀戮煮吃人肉的故事,许多还是他自己亲身参加的。我看他的双目发出一种怪光,我父亲说,这是因为吃了人肉的缘故。我听了这些恐怖的故事,常常为之毛骨悚然。
这位族长说,太平军里每天要做祷告感谢天父天兄(上帝和耶稣)。
有一天做祷告以后,想要讨好一位老长毛,就说了几句“天父夹天兄,长毛夺咸丰”一套吉利话。老长毛点头称许他。他抖了,就继续念道:“天下打不通,仍旧还咸丰。”“妈”的一声,刀光一闪,从他头上掠过。从此以后,他不敢再和老长毛开玩笑了。
这样关于长毛的故事,大家都欢喜讲,欢喜听。但是村里的人只有偶然才提到近年来的国际战争,而且漠不关心。其间还有些怪诞不经的胜利,后来想起来可怜亦复可笑。事实上,中国军队固然在某些战役上有过良好的表现,结果却总是一败涂地的。
ISBN | 9787510837654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 蒋梦麟 |
尺寸 | 32 |